五百八十九 朝政之道就是制衡之道

bookmark

耶律成輝比起耶律元宜更受到蘇詠霖的重視,也是整個外族系臣子當中最受寵的人,耶律元宜自然認爲耶律成輝知道的更多。

不過耶律成輝在此之前還真的不知道蘇詠霖的一系列行動到底有什麼意義。

只是出於對蘇詠霖的些許認知,他有一些想法。

“風聲算不上,但是你忘了之前春耕的時候將軍說的那些話?”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對啊,那是《荀子》當中的名言,《荀子》雖然也是儒家經典,但是並不屬於科舉考試出題範圍當中的儒家經典,我聽說宋人素來不喜《荀子》,而將軍卻偏偏用《荀子》的名言來駁斥春耕祭祀,可想而知,將軍早就對此有了想法。”

耶律元宜想了想,又問道:“您的意思是,將軍會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對科舉考試的內容做一番更改?比如添加《荀子》的相關內容?”

“必然如此,你且放心好了,真按照原來的方式考試,不用多久滿朝堂都是山東士人了,咱們這些人論起儒家經典,又怎麼可能是那些漢人士子的對手呢?”

耶律成輝自嘲般的笑了笑:“大遼從立國到亡國,契丹人進士唯有耶律大石一人,現在就算將軍允許吾等契丹人入學讀書參加科舉考試,又要多少年才能出現一個契丹進士呢?

別說咱們契丹人,奚人,渤海人,要是沒有將軍的提拔,能通過科舉考試上位嗎?就算是燕雲的漢人,在科舉考試方面也遠不如山東人,他們誰不擔心?”

耶律元宜想了想,覺得耶律成輝說得有道理,可還是憂慮重重。

“您說得對,將軍必然有將軍的考慮,但是無論如何,咱們也要做點什麼吧?咱們都是曾經和將軍作對過的,若是將來被人翻出舊賬來,以此攻訐,怕是不好收場。”

“將軍若要殺我們早就殺了,何必留我們到現在?再說了我們和將軍是因爲公理對戰,又不是爲了私心,戰敗之後投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古已有之,何須慌亂?”

耶律成輝搖頭道:“而且朝政之道就是制衡之道,將軍的勢力主要在軍隊裡,朝政方面將軍缺少助手,又不能讓山東士人一家獨大,必然會想方設法的任用我等制衡山東士人。

而且和漢人不同,新朝建立之後,必然以漢人爲主導,漢人多方勢力互相抱團,各有各的活法,而我們若要生存,只有向將軍靠攏,只有將軍可以成爲我們的後盾,將軍必然也知道這一點。”

耶律成輝說到這一層,耶律元宜恍然大悟,連連點頭,表示自己徹底明白了。

他在金國主要擔任軍職,對政治類事務瞭解不深,這方面還是需要政治老手耶律成輝多多提點。

只有跟這種大神在一起,才能搞好政治啊。

不一會兒,在軍務司任職的奚人米援、賀司也接到了通知前來參加會議,在財政司任職的渤海人李寶成也接到通知來參加會議。

這三人看到了耶律成輝和耶律元宜,也湊了上來套近乎。

他們雖然不是一個族羣,各有各的風俗習慣,不過都不是漢人,這個共同點可以將人數和政治勢力居於劣勢的他們聯合在一起,抱團對付漢人的政治勢力。

蘇詠霖對待他們也算是優厚,也算是信任,讓他們根據各自在金朝的官職和特長做了相關的職位,還給了領導類的職位,他們也沒有不滿意的。

不過接到這場秘密會議的通知之後,他們也意識到當前的局面即將面臨大洗牌。

誰能在未來佔據高位,搶佔先機,目前還都是未知數。

而作爲外族人的身份,讓他們在漢人臣子面前顯得相當尷尬,難以單打獨鬥。

不抱團,實在是無法生存。

而他們這羣人當中,身份地位最高、最早和蘇詠霖相識且投入他麾下的,就是耶律成輝。

儘管耶律成輝當初也是一個俘虜的身份,但他就相當於是蘇詠霖陣營中的外族元老,是能夠常常被蘇詠霖喊到身邊商議國事的大佬。

在這個檔口,當然要提前拜碼頭認老大,背靠大樹好乘涼。

他們聚在一起,那邊也有很多人環繞在孔拯身邊,雙方互相看不順眼,空氣中隱隱有火花蹦現。

就在這兩撥人互相抱團互相看不順眼的時候,第三波人來了。

燕雲漢人、原金國鹽鐵使、現任財政司郎中霍建白。

原金國侍御史、現任刑法司員外郎冷傑。

原金國薊州刺史、現任農務司郎中韓先令。

原儒州刺史、現任工務司員外郎侯良哲。

這幾人是抱團來的,不知道是在外頭碰上了還是互相之間就有聯繫,已經通了氣,進來的時候有說有笑,似乎對今日的會議胸有成竹。

幾人當中領頭的是財政司郎中霍建白,進來之後他看到了耶律成輝,便主動上前與耶律成輝交談了一陣,談了些有的沒的,帶過了一些沒有營養的話題,接着就各回各的隊伍裡。

他們之間是有共同點的,同樣屬於人數不夠底蘊不足一類,且和蘇詠霖之間曾有激烈的敵對行爲,與此同時,他們都生活在燕雲地區,在地域上沒有分別。

民族之間的分別和地域之間的分別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爲模糊。

雖然同屬漢人,但是時間和地域分離給燕雲漢人和中原漢人帶來了一時半會兒無法解決的矛盾對立。

燕雲漢人官僚瞧不起中原漢人表現出來的慫、沒有武德,而中原漢人士大夫看不起燕雲漢人那胡化的作風,覺得他們髒,一點都不優雅。

所以兩方面經常產生矛盾。

比如之前春耕問題發生的時候,孔拯主導的祭禮司非常希望蘇詠霖可以按照傳統舉辦春耕祭祀活動,而當時主要和孔拯唱反調、支持蘇詠霖的就是霍建白。

孔拯說希望蘇詠霖尊重傳統,以安人心。

霍建白就和他唱反調,說用舉辦祭祀的錢去興修水利纔是最好的安撫人心的方式。

吃到肚子裡的糧食纔是最實在的,其他的一切都是空的!

孔拯感到非常不滿,和霍建白辯論,霍建白不甘示弱,與孔拯針鋒相對。

當然最後蘇詠霖也沒有理睬孔拯,反倒誇獎了霍建白講究實際問題,沒有評論孔拯,於是這場人心之爭是霍建白勝利了。

霍建白對此洋洋得意,經常明裡暗裡諷刺孔拯是個榆木腦袋,不知變通,而孔拯對此顯然是記恨上了。

這就好,他們兩方面有矛盾,對於耶律成輝等人來說是好事。

也就是他們有矛盾,燕雲漢人才能和他們契丹人搞好關係,要是這羣漢人抱團在一起排擠他們,憑他們這點人數怕是經不起幾輪打擊就得跪着唱征服了。

就算蘇詠霖拉偏架也一樣,因爲蘇詠霖自己也是漢人,且中原大地上漢人的數量佔絕對多數,他不可能爲了他們這羣外族人拋棄掉漢人的基本盤,除非他腦袋壞了。

也因此,在新朝即將建立的檔口,外族系和燕雲系的政治聯合顯得理所當然。

相對應的,他們都和山東系的人互相看不上眼。

霍建白和孔拯互相對視一眼,然後就當沒有看到對方似的,繼續和自己身邊的人交談。

霍建白絕對不會和孔拯有什麼聯合。

孔拯當然也不會尋求與霍建白的互相諒解。

兩人暗戳戳的都在尋找對方的弱點,並且警惕着對方可能在這輪權力洗牌當中獲得什麼收益。

但是不管怎麼樣,這個敵人,他們互相之間已經決定了。

一千五百八十九 他並不天真六十六 極強的求生欲一千零七 西夏的最後一次叛亂一千五百八十六 好自爲之吧!第1649章 孔振德的奔襲四百九十三 中都與開封一百八十七 完顏亮不得人心四百三十四 完顏亮,你敢嗎?八百三十四 中都鬼見愁八百三十二 孔摠,你是在拿我當癡呆嗎?一百七十一 孔子後裔?他有幾個營的兵力?一百零九 金兵沒有組織起像樣的反抗九百三十九 開始接納女子加入復興會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零八十 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麼模樣一千一百二十 官家,您……您糊塗啊!一千六百零四 記着,這是這輩子,最後一次機會!一千四百九十一 你小子沒有打開格局一千四百 輿論搶救大法二百零三 完顏亮是個徹底的少數派六百零四 唯有妥協四十六 蘇詠霖的臉上帶着合羣的笑容一千一百九十 吳璘想要統一號令四百八十一 他蘇詠霖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九百二十六 官僚兇猛六百九十 一代名將,就此凋零七百三十八 起義軍內鬥一千六百零二 學習?學個屁!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三百二十三 能帶着光復軍走下去的,是我,不是他一千二百六十九 一家子人就該整整齊齊一千一百零九 臨安城門大捷九百五十七 保衛“中華文脈”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三百九十二 被包圍的河間城六百三十八 唯一一個可以稱爲【復興州】的州一千六百一十七 占城民主共和國一千五百六十 一碗清汁田螺羹一千六百零三 你們覺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嗎二百一十五 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我贏了第1636章 他們就連演都不演了是吧?一千零四十七 襄陽城和樊城的擊破近在眼前一千四百八十四 死死抱着大明的大腿七百二十一 蘇詠霖的文治武功一千三百五十四 占城國的請求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上架感言二百八十一 蘇詠霖露出了自己並不長但相當鋒銳的獠牙一千四百三十四 打到漢地去第1682章 一去不回(大結局)一百八十七 完顏亮不得人心四百七十九 請諸位務必要和我站在一起一千五百五十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七百八十六 李仁孝的暗殺行動一千零七十五 看看你那散落一地的初心到底還能不能找回來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七百六十五 趙光義2.0二十四 一戰功成一千零九十三 可以審判你的人不是我一千零九 西夏政權停止存在九百三十四 搶購《洪武政論》一千三百七十八 原則問題豈容你徇私!一百八十四 辛棄疾開始覺醒八百一十二 與上等人的共處在洪武三年徹底結束四百三十二 反攻燕雲六百一十五 蘇詠霖不懂藝術二十六 全方位的反抗一千三百八十八 有些人在把我們當作棋子隨意玩弄一千五百四十六 暗殺蘇詠霖七百六十五 趙光義2.0一千零七十八 投機分子一百三十三 全軍都如此期待雨亭,又置我於何地?一千六百零八 段氏的下場五十二 他已經是“名將”了七百七十九 這羣腐儒在朝中得罪的人難道還少嗎?二百六十二 契丹大起義,正式開始一千一百五十四 和這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建設好大同社會呢?一千一百六十九 林景春南下泉州三百零九 玉成還是太年輕了六百四十四 彰顯大宋之誠意四 南宋辦不到,那就我來試試好了一千四百九十五 和談一千一百五十二 敬夫同志,別來無恙一千零六十 如今,就是爾等回報大宋之時了一百七十九 他們註定是陌路人了四百一十一 許霖!你害我!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四百四十五 這個約定特別的浪漫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四百七十 光復軍殺入南京路三百二十六 趙祥,你的好日子就到現在了七百二十 趙昚的野望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一千三百六十 探親與駐紮四百二十四 他們只有一個目標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一千二百六十五 糖衣舔了炮彈扔回來?三百九十 金軍全面出擊一千零二十二 趙宋家法還是要講究的一千四百一十一 日月同輝天下紅
一千五百八十九 他並不天真六十六 極強的求生欲一千零七 西夏的最後一次叛亂一千五百八十六 好自爲之吧!第1649章 孔振德的奔襲四百九十三 中都與開封一百八十七 完顏亮不得人心四百三十四 完顏亮,你敢嗎?八百三十四 中都鬼見愁八百三十二 孔摠,你是在拿我當癡呆嗎?一百七十一 孔子後裔?他有幾個營的兵力?一百零九 金兵沒有組織起像樣的反抗九百三十九 開始接納女子加入復興會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零八十 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麼模樣一千一百二十 官家,您……您糊塗啊!一千六百零四 記着,這是這輩子,最後一次機會!一千四百九十一 你小子沒有打開格局一千四百 輿論搶救大法二百零三 完顏亮是個徹底的少數派六百零四 唯有妥協四十六 蘇詠霖的臉上帶着合羣的笑容一千一百九十 吳璘想要統一號令四百八十一 他蘇詠霖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九百二十六 官僚兇猛六百九十 一代名將,就此凋零七百三十八 起義軍內鬥一千六百零二 學習?學個屁!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三百二十三 能帶着光復軍走下去的,是我,不是他一千二百六十九 一家子人就該整整齊齊一千一百零九 臨安城門大捷九百五十七 保衛“中華文脈”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三百九十二 被包圍的河間城六百三十八 唯一一個可以稱爲【復興州】的州一千六百一十七 占城民主共和國一千五百六十 一碗清汁田螺羹一千六百零三 你們覺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嗎二百一十五 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我贏了第1636章 他們就連演都不演了是吧?一千零四十七 襄陽城和樊城的擊破近在眼前一千四百八十四 死死抱着大明的大腿七百二十一 蘇詠霖的文治武功一千三百五十四 占城國的請求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上架感言二百八十一 蘇詠霖露出了自己並不長但相當鋒銳的獠牙一千四百三十四 打到漢地去第1682章 一去不回(大結局)一百八十七 完顏亮不得人心四百七十九 請諸位務必要和我站在一起一千五百五十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七百八十六 李仁孝的暗殺行動一千零七十五 看看你那散落一地的初心到底還能不能找回來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七百六十五 趙光義2.0二十四 一戰功成一千零九十三 可以審判你的人不是我一千零九 西夏政權停止存在九百三十四 搶購《洪武政論》一千三百七十八 原則問題豈容你徇私!一百八十四 辛棄疾開始覺醒八百一十二 與上等人的共處在洪武三年徹底結束四百三十二 反攻燕雲六百一十五 蘇詠霖不懂藝術二十六 全方位的反抗一千三百八十八 有些人在把我們當作棋子隨意玩弄一千五百四十六 暗殺蘇詠霖七百六十五 趙光義2.0一千零七十八 投機分子一百三十三 全軍都如此期待雨亭,又置我於何地?一千六百零八 段氏的下場五十二 他已經是“名將”了七百七十九 這羣腐儒在朝中得罪的人難道還少嗎?二百六十二 契丹大起義,正式開始一千一百五十四 和這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建設好大同社會呢?一千一百六十九 林景春南下泉州三百零九 玉成還是太年輕了六百四十四 彰顯大宋之誠意四 南宋辦不到,那就我來試試好了一千四百九十五 和談一千一百五十二 敬夫同志,別來無恙一千零六十 如今,就是爾等回報大宋之時了一百七十九 他們註定是陌路人了四百一十一 許霖!你害我!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四百四十五 這個約定特別的浪漫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四百七十 光復軍殺入南京路三百二十六 趙祥,你的好日子就到現在了七百二十 趙昚的野望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一千三百六十 探親與駐紮四百二十四 他們只有一個目標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一千二百六十五 糖衣舔了炮彈扔回來?三百九十 金軍全面出擊一千零二十二 趙宋家法還是要講究的一千四百一十一 日月同輝天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