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

數日之後,蕭銑在崇仁坊的院落裡。

這處宅院,不過兩個月時間,又比當初新買時增大了一倍之多——有錢了之後,蕭銑把左近相鄰的一個院落溢價買了下來,打通了修葺一番,勉強算是可以入朝中權貴的眼。否則以原本的姿態,實在是不好意思請客。

此時此刻,正廳內擺起了宴席,正是蕭銑與楊約二人對坐暢飲。席面上魚脣吐玉,駝蹄熬羹,熊掌紅蒸,鹿脯鮮炙,雖然每一種食材在楊約這等見多識廣的人看來都是吃過的,但是這般搭配烹調之精緻,卻是未曾得見。

楊約拿起盞子抿了一口黃嬌醴酒,酒漿如同稀蜜,回味悠長。放下杯子,若有所思地嘆息道:“想不到蕭主簿雖然年少,倒是個生活雅緻之人——平素府上飲宴,也都是這般三代古器、金盃玉壺地伺候麼?”

“那哪能呢!這些東西,有些是姑母賞賜,有些是族中早年留下的財寶,如今下官身世得以赦免,才逐次有失散的老家人送來歸還——只是下官心中憂懼,常常還憂心犯了朝廷忌諱,不敢拿出來用呢。少卿大人賞臉,肯與下官一見如故,這才取來待客。”

蕭銑說着,拿起一個分酒的玉斗,把內檐口對着燭火,指示給楊約看時,之間裡頭鏨刻着“江陵內造”及一些字跡,楊約馬上酒醒了一點兒——這些東西里頭但凡年歲短一些的,都是當年西樑入隋之前製造的;而且楊約還分明看見其中有幾件上還帶着當年樑明帝蕭巋的年號呢。再往上,這些器具中也有南朝梁武帝蕭衍普通、大通年間的器具,乃至更早的歷朝文物。只是那些真正的古物大多是用來裝飾擺設,並非直接盛放酒菜了——楊約雖然好古雅,但是也不至於喜歡用死了幾百上千年的人制造的古物喝酒。

蕭銑剛到大興的時候,給人的印象是很窮困的,後來靠印書一下子賺了一筆,算是小富。但是他若是說能拿出樑朝宮廷藏品的話,那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是正兒八經的樑朝皇族之後,所以楊素直接就徹底信了。

“咳咳……蕭主簿還真是不與本官見外了——本官叫你一聲世侄,也不算託大——愚叔勸你,這等東西,若是待外客,最好還是收起來。”

“果真如此麼?倒是小侄年少,不知避忌了——不過這些東西,世叔既然看見了,再收起來也爲不美,不如這一席便如此罷了。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

兩人對坐飲酒,聊些朝廷見聞,蕭銑還行了些投壺、射覆的酒令,故意輸了一些玩器給楊約。吃了半晌,酒宴將終,蕭銑命人撤下酒菜,煎了茶來,一邊把一些擺飾的古器、禁物擦拭包裹了,送到楊約面前。

“賢侄這是何意?無功不受祿,愚叔豈能收你這些玩意?”楊約嘴上佯作變色如此說道,不過面上神色卻是頗有不捨。這些神色蕭銑自然是全部看在眼裡。

“世叔說哪裡話來,小侄恰纔也是得世叔提點,知道這些東西不該是小侄拿出來用的。可是既然過了世叔的眼,小侄又全部收回去,心中何其不安。還請世叔勉爲其難收下一些,也好安小侄的心。”

這番話說得很有技巧,尤其是收受賄賂收慣了的人一下子就能聽懂,那意思無非是:你也看到我有收藏逾制的違禁品,我要是不分給你幾件作爲封口費,把你也拉下水的話,你出去告發了我,那我豈不是歇菜了?所以要想避免“友盡”的話,你最好也乖乖分一些贓,那樣咱還是“共嫖之雅”的好兄弟。

楊約沒想到蕭銑才踏進官場幾個月,居然這方面的“投名狀”便如此老練,也是有幾分瞠目結舌,呆了半晌,才居然不好意思地說道:“既是如此,愚叔便略略取幾件,以安你心。”

兩人又談了一會兒,蕭銑把給楊約的禮物全部準備好,纔開始談論一些朝廷對官員親友經商的法度限制——這個話題理論上纔是今天蕭銑請楊約赴宴的主題。虎頭蛇尾的聊完之後,蕭銑便恭送楊約離開了。

……

收錢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蕭銑府上的財物也漸漸豐富了起來,顯然不該是他的財力所該有的。不過十日之內,通過蕭銑給楊約送去的諸般雅賄,只怕至少已經有價值數萬貫之多,這還是把各種文物按照地了估價的結果。

又一日,蕭銑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把這些錢財來源於晉王的事實攤牌了。楊約聽了,只是短暫驚訝了幾秒鐘,馬上就恢復了正常:蕭銑是楊廣和蕭妃的侄兒,世上哪有侄兒不幫姑父姑母辦事的道理?蕭銑說出來之前,楊約憑着禮物的輕重,已經隱約猜到了幾分。

“晉王所謀何事?可是……”

“不錯,晉王已經尊貴如此,世上又豈有它物可以入晉王之眼?世叔與尊兄楊僕射,難道便不想再進一步麼?高熲身爲太子師,如今已是左僕射,位極人臣。將來若是太子即位,便是把尚書令的銜給高熲也是大有可能。楊僕射在當朝未能位極人臣,難道到了陛下百年之後,還要繼續忍着高熲麼?

晉王在宗室中僅次於太子,而楊僕射在朝臣中僅次於高熲。唯有合則兩利,纔有可能邁過這最後一步,否則此生也就是到此爲止了。”

楊約不置可否,良久之後才苦笑:“賢侄,這番話真不似一個少年人說出來的。也罷,晉王如今有多少把握?”

“晉王不敢說有萬全把握。但是皇后娘娘偏愛晉王這一點,想來世叔和楊僕射也是早就心知肚明瞭的吧——太子素愛雲昭訓,當年還氣死了太子妃,姬妾多蓄,而此爲皇后所最厭。而晉王德行素著,此番至京皇后娘娘還憐憫秦王被免,恐諸王在外遭人構陷,挽留晉王留京,若非漢王對高麗用兵,東南還需鎮守,只怕此番晉王便可長居京師了——自古雪中送炭貴,錦上添花賤。若是真正到了晉王萬事俱備的時候,楊僕射再進言,可就值不得如今這許多了。”

“好一句錦上添花!雪中送炭!賢侄妙語,當真令人警醒。”楊約聽了,擊節歎賞,對蕭銑的總結之精闢,也是喟嘆不已。聽了楊約反應如此之大,蕭銑才愕然反應過來——貌似“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這兩個成語,其典故都要到宋朝纔出現。如今還只是隋朝,這八個字總結出來,當然是振聾發聵了。

楊約歎賞完畢,接着說道:“既如此,咱也是一條道上的人了。愚叔回去,便勸勸家兄,賢侄到時候可要親自去家兄府上陳說?”

“那便不必了,有世叔出馬,尊兄定然聽從,爲何還要小侄前去多事呢?”

楊約聞言,露出一絲玩味的表情:“你便不想爲你姑父多立功勳?這等大事,若是多奔走一些,將來賞賜爵祿可是不凡,天下還能有何等功勞,比得上這個?”

蕭銑拱拱手,恢復了謙卑的語氣說道:“少卿大人如今已年近五十,楊僕射更是五十有四了。小侄說兩句不太客氣的話——你們在官場上還能剩下多少年月,小侄把這個勸諫楊僕射的功勞全數讓給少卿,將來若是能讓少卿多升一級、快升一級,哪怕只是從少卿到寺卿,也是無量功德了。在致仕之前,能夠位極人臣,豈非美事?

而小侄如今才十四歲,能做到從七品下的主簿,已經是萬千之喜了。何況晉王若是成了大業,小侄將來也算是外戚,少年爬的太高,便不怕數十年後功高不賞麼?爲了多享幾年福,少年時還是不要太急躁得好。既然如此,小侄嫌功勞太多,少卿嫌功勞太少,彼此分潤,豈非合則兩利之事?”

此前的對話中,蕭銑一直稱呼對方世叔,現在卻突然換成了以“少卿”的官職相稱,顯然是在強調幾人的年齡、官職品級,提醒楊約注意這個“富貴長久”的問題,顯示自己不想遭遇“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命運。

“賢侄前途,不可限量啊!愚叔自以爲憑着立足朝廷二十餘年的閱歷,可以看透賢侄。如今開來,依然是妄想而已。罷了罷了,只是愚叔還有一事不明——既然賢侄口口聲聲說不求太早立功高升,以免遭人攻訐嫉妒,可是爲何又要來爲晉王牽線搭橋,與愚叔結交呢?”

蕭銑苦笑一聲,醞釀了一下表情,儘量讓自己顯得癡情一些:“與直接和楊僕射商討大事相比,結交世叔這件事兒算不上什麼大功勞。而且大事的細節小侄都不知道,將來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終究害處不大。當然了,至於爲什麼小侄非要來做這件事情,只能是因爲即使小侄不來做,晉王也會讓宇文述進京來做的——小侄終究少年人,看不開一個情字,不願心儀的女子落入宇文述三子宇文士及手中。”

楊約愕然地表情變得前所未有的精彩,同時他對於蕭銑的深不可測,也終於消散了大半——不足爲慮的少年人啊!終究是在慕艾之年。居然爲了一個女人,便會影響自己一生的規劃。這個弱點,註定了蕭銑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深沉可怕。

當然,在楊約內心,也有一絲嫉妒和嫌惡:因爲他是一個少年時受過傷,不能行人道的人。人倫之樂,他這一輩子都沒能嘗過,蕭銑居然在他面前提起男女之事,怎能不令他隱隱有一絲怨念呢。

第25章 捨身爲國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5章 論持久戰第28章 盜賊蜂起第98章 六禮具第26章 裴家使命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31章 潑天大禍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15章 陰人陰招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23章 京師見聞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34章 楊廣南下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7章 得見第1章 江東復甦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章 迎戰許紹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9章 齊民要術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58章 體察民情第10章 僥倖過關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87章 工程藝術第44章 反心萌發第37章 夾帶私貨第31章 勢如破竹第40章 關中易幟第15章 陰人陰招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7章 雁門之圍第93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7章 狂攬小弟第7章 樑入蜀都第73章 完工議賞第54章 順水推舟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36章 南北斷絕第15章 棋高一着第36章 因禍得福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3章 迎戰許紹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81章 桑基魚塘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25章 把柄在手第11章 八艘飛第65章 試船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44章 反心萌發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90章 忍辱負重第45章 敗中取勝第41章 丹陽宮成第20章 誰有我慘吶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35章 時間差第3章 危機夜宴第4章 人走茶涼第1章 天台寺第3章 危機夜宴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29章 浴血之夜第27章 狂攬小弟第17章 釣龍之技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4章 人走茶涼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19章 堂堂之戰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11章 軍事第二後勤第一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54章 順手牽羊第62章 以戰促和第83章 基業初成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0章 圖窮匕見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17章 盆滿鉢滿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13章 賊起賊落
第25章 捨身爲國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5章 論持久戰第28章 盜賊蜂起第98章 六禮具第26章 裴家使命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31章 潑天大禍第27章 除授將作監第15章 陰人陰招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23章 京師見聞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34章 楊廣南下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7章 得見第1章 江東復甦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章 迎戰許紹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9章 齊民要術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58章 體察民情第10章 僥倖過關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87章 工程藝術第44章 反心萌發第37章 夾帶私貨第31章 勢如破竹第40章 關中易幟第15章 陰人陰招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7章 雁門之圍第93章 狹路相逢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7章 狂攬小弟第7章 樑入蜀都第73章 完工議賞第54章 順水推舟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72章 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第36章 南北斷絕第15章 棋高一着第36章 因禍得福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3章 迎戰許紹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81章 桑基魚塘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25章 把柄在手第11章 八艘飛第65章 試船第18章 愣頭青導火索第44章 反心萌發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90章 忍辱負重第45章 敗中取勝第41章 丹陽宮成第20章 誰有我慘吶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35章 時間差第3章 危機夜宴第4章 人走茶涼第1章 天台寺第3章 危機夜宴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29章 浴血之夜第27章 狂攬小弟第17章 釣龍之技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4章 人走茶涼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19章 堂堂之戰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11章 軍事第二後勤第一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32章 討伐張仲堅第42章 創造謀反溫牀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54章 順手牽羊第62章 以戰促和第83章 基業初成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0章 圖窮匕見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17章 盆滿鉢滿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13章 賊起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