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8節 工兵

bookmark

方纔趙二姑娘一定要黃石許諾暫時不開船她才肯去換洗,黃石見一個女孩子這麼勇敢,一時不禁有些心軟就點頭答應了。可是在這段等待的時間裡,黃石覺得上覺華還是很不妥,眼前外有強敵、內有制肘,怎麼看都不是一個作戰的良機,他自認爲不過是欠趙家一條命而已,把這個趙二姑娘救走也就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黃石直視着那雙滿含希望的眼睛,沉聲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她。

“這次建奴軍勢很大,已經迫近覺華島,沒有多少時間了,正是千鈞一髮的時候,長生島幾千戰士冒死遠道而來援助覺華……如果令兄能領導覺華和我們並肩作戰,也許還有戰勝敵人的可能。目前在下的軍隊既然不能進入覺華,那麼最穩妥的辦法莫過於前往他處了。趙小娘子,請恕在下無禮,令兄先私仇後公務,將覺華陷於死地絕境,在下實在是愛莫能助。”

覺華固然有四個營的正規軍,但黃石早知道這些守軍不堪一擊,勢必像其他地方的關寧軍一樣潰敗。他雖然有心說些安慰話,但想到其實說什麼也沒用,未必能讓趙二姑娘安心,何況這個慘敗估計也就是幾天內的事情了,瞞着她也沒有什麼意義。

趙二姑娘十分驚訝,怎麼黃石早在十幾天前就預見到覺華的危難,而且連時間都算得差不多?世上真有未卜先知這樣的奇人嗎?以前趙二姑娘心裡一直有種感覺——那就是這個人可以救她大哥和大姐的性命,所以她才冒險賭上一賭。跳海前趙二姑娘就對黃石的預言深信不疑了,不然她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聽黃石的口氣,長生島的軍隊真要去寧遠了,她不由得臉色大變。

趙二姑娘衝着黃石拜了一拜,黃石連忙閃身避開。

只聽趙二姑娘言道:“小女子聽說太子少保離開北京地時候,天子以遼西邊事相托。天子並且曾開大明門,親登皇城送行……”

見黃石沒有否認,趙二姑娘繼續說道:“太子少保大人既然仰承聖意,又攜百戰百勝之積威,豈能辜負君恩,坐視覺華有失?”

黃石並不回答趙二姑娘的話,卻突然問道:“皇上是不是有聖旨到過覺華了?”

以黃石所想,必定是天啓已經下聖旨通知過覺華了。所以趙二姑娘才從她哥哥那兒知道了黃石進北京的事情。趙引弓顯然沒有按照聖旨來辦,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黃石又冷冷地問道:“時間倉促,皇上一定是下了中旨,趙大人肯定是拒不奉詔了吧?”

中旨不經過六部、更沒有內閣元輔或次輔的副署,武官和太監雖然不敢不遵從,但對文官來說確實可以認定是僞詔,如果不接旨一點錯都沒有。明中葉以後,拒絕接受這種三無中旨或者被廷杖對文官來說都是一種榮耀。也是足以讓他們吹噓一輩子的話題。曾經捱過廷杖的人以後出門下巴都可以多揚起三分,因爲他們可以自稱:“曾把大明天子駁得啞口無言,只好靠打人出氣。”所以走到那裡都享受衆人羣星捧月一樣的敬仰目光。

歷史上在萬曆朝,曾經有人上書一次性把神宗、貴妃和他們的兒子全都罵了個狗血噴頭,洋洋灑灑一份萬言書。不僅把貴妃同異常高齡地狐狸對比了一番,還給萬曆皇帝建立了他和豬狗這些動物之間的聯繫。當時就把大明天子氣得雙手不住地哆嗦,還從牙縫裡擠出了一段話:“這廝……這廝好生無禮,是成心來騙廷杖來的吧?朕……朕是決不會讓他如願的!”

而文官不接三無中旨比挨廷杖更加值得炫耀。畢竟後者只是駁得皇帝啞口無言,而前者是直接扇了皇帝老子一個大耳刮子。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明朝皇帝不願意也丟不起這個人,所以到了王朝後期,不到萬分緊急的時候皇帝一般不用中旨,但就是這樣也常常被文官拒旨。

看趙二姑娘啞口無言,黃石更知道自己所料不差,而聖旨裡也必然提到了自己對戰局的看法和安排。所以這趙二姑娘纔會認爲自己深謀遠慮,是她家人的大救星。只是趙引弓以一己之私,置萬民於險地,黃石想到這個心中就滿是厭惡,他輕輕一拱手:“覺華之事,餘實在是有心無力,趙小娘子且休息,等船到了山海關。自會送趙小娘子去遼東都司府。”

說完黃石就要轉身走人。趙二姑娘情急叫道:“太子少保大人且慢,小女子還有一言。”

黃石略帶不耐煩地說道:“趙小娘子還要說什麼?請快點講吧。”

趙二姑娘昂首大聲說道:“記得四年前。太子少保大人旋師廣寧,掃平亂賊,名揚天下,更大義滅親。”

這番話聽得黃石直皺眉頭。當時孫小姐已經做出了她的選擇,也差不多是她唯一可能地選擇——幫助她的漢奸父親;而黃石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這是他不會有絲毫猶豫的選擇——什麼也不能讓他背叛自己的民族。但是孫小姐之死始終是他心中一塊隱痛,舊部中對他比較熟悉地幾個人都明白這一點,大家已經早就不提這事了。

“如果當時太子少保大人不回師平叛,滿城幾十萬百姓勢必盡數淪陷於建奴之手,老弱必遭屠戮,男丁淪爲奴籍,女子販於西虜。這幾十萬人家性命皆出於太子少保大人之恩,他們的子孫後代皆爲太子少保大人所賜。使無太子少保大人,家兄豈有今日之前程,小女子又如何能安居家中?此恩此德,實難回報萬一。”

說到這裡趙二姑娘的語調激昂起來說:“雖然家兄氣量狹小,不能容人,但太子少保大人發兵來覺華,是爲了覺華幾萬兵民,他們何辜,竟受到家兄連累!現在大人之兵離覺華不過咫尺之遙。怎能束手旁觀?怎能見死不救?還望大人能像在廣寧一樣公而忘私,以百姓生靈爲重。”

黃石輕輕“嘿”了一聲還是沒有接茬,但臉上憤憤然的神色已經有所鬆動了,趙二姑娘挺了挺腰,就大聲質問起來:“家兄心懷私怨,置覺華幾萬生靈於險地,但他尚存僥倖之心,自以爲足以保境安民。今日太子少保大人若負氣而去。與家兄又有何異哉?它日覺華若能得僥倖,太子少保與家兄實乃一丘之貉;若果如太子少保大人所言,則足下乃見死不救者,較之家兄,豈非等而下之乎?”

確實如同趙二姑娘所言,趙引弓還是因爲對長生軍有偏見,加上盲目自信才拒絕黃石上岸,這是能力見識問題;而黃石則是明知覺華有難。如果他因爲私人怨恨而見死不救,這毫無疑問是人品問題。

如果黃石就此離去地話,他也能找出各種理由來推卸責任、爲自己開脫,就如同他當年在廣寧深入敵後受到審查,因爲不得不交待自己的一些情況。結果連累到那個商人一樣,永遠不會有人能爲此指責他。但那件事卻是他黃石要揹負一生的原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黃石還是要面對靈魂深處地拷問。現在盤旋在他心中的問題是——如果他有能力卻不去解救覺華的幾萬條人命的話,那他黃石又和後金強盜有什麼區別呢?

“趙小娘子說得好。令餘茅塞頓開。”黃石輕聲說了一句。

然後黃石沒有說話而是沉思起來。如果他沒來覺華也就算了,現在地情況是覺華就近在咫尺。倘若說商人的一家受到屠戮足以令黃石的心永遠流血,那麼坐視覺華幾萬條性命陷於水火,豈是黃石靈魂能承受得起的重負麼?靜靜地思慮一番後終於下定決心,說道:“但還是沒有辦法上岸,除非趙小娘子能說服令兄鑿冰,而且要動員全部人手以最快速度進行。”

登陸最大地問題就是通過浮冰區,現在天這麼冷。小船被撞翻的話人很容易就被凍死了,大炮運送起來更是會困難無比。以目前的覺華島來看,必須要把港口兩側的冰層都敲碎,然後讓洋流具有危險性地大塊浮冰帶走才行。

趙二姑娘聽完後略一沉吟,說道:“小女子知道後山一個地方,港灣水流速度很慢,也沒有什麼風,不知道可不可以登岸。”

如果浮冰不高速運動地話。倒是可以清理開一條通道。也許趙妹妹說的是個辦法。當然還得派人觀察地理環境才能決定。

不過……黃石奇道:“趙小娘子如何知曉這水文、風力?”

“家兄常常在家中處理公務,小女子幫忙打打下手。一來二去這些水文地理地情況,也就都知道了。”覺華這裡海運地糧船、過往的客商都很多,趙引弓時常讓妹妹幫忙覈對文書,而妹妹也確實幫了他不少忙。看見黃石滿臉都是異色,趙妹妹道:“太子少保大人儘管放心,小女子這就去給指路吧。”

“那就有勞小娘子了。”

此言一出,趙妹妹明白黃石決心已定,心裡頓時大大鬆了一口氣。她趁熱打鐵,繃緊了腰身豎起柳眉,昂然說道:“太子少保大人當真海量。事不宜遲,小女子隨時聽候差遣。”

黃石上上下下打量了趙妹妹一番,心想這身衣服上甲板恐怕不太方便,寬袍大袖就像唱大戲的演員。

趙二姑娘忙低頭看着自己的衣服,肋下確實猶如一個大蝙蝠的兩翅,褲子也鬆鬆垮垮得不成體統,她抖抖衣袖,對黃石笑道:“這有何難?太子少保大人給小女子幾根繩子好了。”

趙二姑娘揣着繩子急匆匆地回船艙裡去整理衣服,很快趙二姑娘就再次顯身出來,長髮在腦後盤成一個結實地髮髻,袖子和褲腿都卷妥、紮好,腰間也用繩子束緊,身上的男式衣服雖然還是很可笑,但看起來已經緊湊利落,便於行動了。

前期的命令已經下達,偵查小隊回來報告了情況,艦隊一直航行到趙妹妹說的山後隱蔽海灣,這裡有一個地方因爲有峭壁遮擋所以晚上風很小。海面下也沒有什麼暗流,浮冰幾乎都靜止在了海面上。大批地小船上已經準備好了長繩索。

“太子少保大人,小女子願當先登岸,以證所言。”?趙二姑娘表示她願意第一個下船登陸,來證明這裡的浮冰區沒有什麼危險,並勘探邊緣地區是不是能通過部隊。

黃石瞥了趙妹妹一眼,她一幅躍躍欲試的模樣令黃石不禁失笑:“趙小娘子誤會了,並非是餘信不過趙小娘子。而是餘地手下需要一個萬全之策。”

參謀部確認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浮冰區後,就開始根據軍事條例制定相應的計劃,放出了大批的小船把浮冰清理出一條通道來,然後就把衆多小船紛紛橫過來,最靠裡的貼上固定冰層,其他地一個接着一個地並排形成舟橋。等擺好位置後,水手就收緊繩索固定船隻,最後跳上自由的小船離開舟橋。再回到大船去駛出更多的小船。

如此這般完成了兩道舟橋後,並沒有出現任何浮冰衝撞地問題,期間黃石足有一百次伸臂出去探風力。看到浮冰被無害地越推越遠,黃石如釋重負地嘆了口氣。

第一批登上冰面的是長生島的暫編工兵隊,因爲吳公公把長生島的工兵隊都派去了復州。所以黃石就臨時從教導隊中把工兵教官都抽調了出來。這隊工兵雖然只有四十個人,但卻都是長生島的精英工程人員,其中地人至少也得到過一次記功獎勵,還有不少都有勳章在身。

這暫編工兵隊地隊官就是復州浮橋負責人歐陽欣。這位北直隸人士過去一直刻苦鑽研着兩份高深的學問,白天是風水學徒,晚上就是盜墓學徒。在這個時代,盜墓一般需要至少兩個人配合,挖好洞以後一個人下去取財物,另一個則在洞口從事接應工作。

總地來說,盜墓是一項高風險且高收入的工作,高風險主要也是由於這份工作的高收入。留守洞口的盜墓賊如果見財起意,可以很輕易地把夥伴害死在下面。以前不少藝高人膽大的盜墓前輩都被不仗義地夥伴出賣而死,所以後代的盜墓賊很多都是舅舅和外甥配合,畢竟大部分父親是不願意兒子也跟着他做這種缺德買賣的,而舅甥之間也有很近的血緣關係,完全可以互信互助。

歐陽欣也不例外,教授他這些技巧地正是歐陽欣的親孃舅,白天看風水的時候孃舅交給他必要的理論知識。晚上就帶着他學以致用。這位深受歐陽欣敬愛的舅舅死於大明朝廷的一次嚴打行動,歐陽欣也隨即被髮配去了長生島。

剛登島的時候歐陽欣是被作爲炮兵軍官訓練的。但他對炮術地領悟能力實在太差了,所以就被無情地淘汰掉了。幸好,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在去年年底開始的工兵培訓中,歐陽欣脫穎而出,在各項盜墓技能……好吧,是各項工程技能上都表現卓著。

復州之戰中,歐陽欣就負責主持修築營盤、搭建浮橋等工作,並全部出色地完成了。復州戰役結束後,黃石就給他發了枚勳章,還把歐陽欣和表現最突出的一批工兵調入了教導隊,讓他們成爲了光榮的教導隊工兵教官,現在各營的建制工兵隊都是他們培訓出來的。

如何讓炮兵和大批步兵在冰面上通過的問題,長生島現在已經有了現成地工兵條例,這些條例經過了去年底和今天初進行地多次測試修正,既然趙妹妹提供了這麼一個避風的位置,那剩下地工作這些工兵教官們也就駕輕就熟了。

教官們迅速找到冰層堅固的地方,先把準備好的木板鋪到冰層上,一直鋪到岸上,然後塗上少量的油脂進行潤滑,再把小船拖上木板。早在長生島上的時候,根據黃石的命令,工兵隊的工具要優先換裝鋼製的,尤其要先保證教導隊的教官們優先熟悉工具。他們用這些新式工具迅速地打下樁子,安裝上繩索和滑輪,然後指揮着士兵們喊着號子把小船不斷的往前拖,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還有人掉到突然出現的冰窟窿裡,但是士兵們還是默默的堅持着,最後在冰面上用小船和木板鋪出一個簡易的港口棧橋和一條路來。

不堪重負的冰面逐漸開始破碎,早有準備地歐陽欣立刻指揮全隊通力合作。讓已經鋪開的小船們逐漸碾入冰層中,直到取代了不可靠的邊緣冰面爲止。這項工作完成後,覺華東海面的堅固冰層中間就有了一塊木製的通道,並從危險的邊緣地區一直通向堅實的後方冰層。

緊接着,把木板蓋到小船上作爲路面並釘死後,長生軍的內衛部隊就接過了交通管制工作,在他們地指揮下,海船上的士兵開始按部就班地轉移到覺華島上……

入夜後。滿頭大汗的歐陽欣回到了指揮艦上,參謀長金求德親自遞上一碗熱熱的紅糖薑湯,同時還對他的工作表示了讚揚,指出回島以後需要制訂一個敵前登陸的條例和教範,研製專用的工具,並告訴他可以去好好睡一覺了。

現在長生島在偏執狂黃石的領導下,變態一樣地制定各種各樣地條例,各種兵種的手冊都被不厭其煩地修訂整理。尤其是工兵和炮兵這種技術兵種。黃石的口號就是:“不要隨機應變,只要有條例可遵”,他認爲與其指望技術兵在緊張的戰場上靈機一動,還不如讓他們平時沒事多想想,事先對可能遇到的情況做好準備。並統統寫到條例裡去。

歐陽欣敬禮後就要離開,金求德一下子又喊住了他:“你發現島上有什麼反應麼?”

“回金遊擊話,沒有任何反應,也沒有派人過來。”

“嗯。知道了,下去吧。”

金求德又和參謀軍官們開始忙碌起來,冰面上地內衛不斷揮舞火把彙報着工作進度,指揮艦上的參謀部不時對部隊進行着微調,以保證整個登陸計劃能夠順利進行。

每次都是這樣,黃石一旦下定了決心就反而顯得可以輕鬆一點了,應爲有了參謀部,接下去最繁重的工作就是要由金求德承擔起來的。滿滿一船艙地參謀軍官都在忙碌地工作着。運輸人員、武器、彈藥和帳篷的優先級都要制定好計劃並作出靈活地調整;病號人數要統計;運輸要注意保持建制完整;要預防緊急情況;要給各部隊安排卸貨場地和紮營地點……參謀軍官們不停地對冰面和海船上的內衛軍官發出各種指令,今晚對他們來說肯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了。

此時黃石剛吃完晚飯,正在悠閒地剔牙漱口,雖然沒有外人知道趙妹妹的身份,不過今天晚上是一定要把她送回她哥哥那裡去的,不然在外面過夜對她的名節可是大大的不利。艙門口傳來輕輕的敲門聲,隨着黃石地一聲“請進”,艙門被推開了一個細縫。趙妹妹露了半個小腦瓜。怯生生地問道:“太子少保大人,您有胭脂麼……沒有?那水粉有麼……太子少保大人息怒。小女子不問了。”

出發時趙妹妹衣服又被整理了一番,寬大的地方被她捏了些褶出來,衣服上的繩子也都打好了漂亮的蝴蝶潔。頭上還挽好了丫角,兩縷細長的垂髫從光潔的臉頰垂到胸前。那種窒息感再次洶涌襲來,黃石連忙在還能控制自己的目光前,把自己的視線轉移到了一旁地牆壁上:“趙小娘子請,讓我們趕快登岸吧。”

趙妹妹把狗皮帽子小心地帶好,然後又接過黃石給她地棉布,把臉牢牢地包裹起來,只留出了一道能露出兩隻眼的縫隙。在黃石地堅持下,趙妹妹雖然有些惶恐不安,但還是順從地走在了前面,她雙手捏着垂髫地髮梢,蓮步款款地走向梯子,後面瀑布似的漆黑長髮一直鋪到臀部。黃石趁機欣賞了一陣眼前的曲線,然後也跟着爬上了甲板,陪着趙妹妹一直走下了小船。

登陸後,黃石問指揮交通的內衛軍官島上有什麼動靜,他們回答暫時還沒有發現,也沒有遇到覺華島的巡邏兵。黃石哼了一聲,對趙二姑娘說道:“一會兒抵達東山,餘恐怕會對尊兄有所不敬……不過趙小娘子如此,尊兄風采可知,等明白餘的一片苦心後,料想趙大人也不會放在心上的。”

帶着衛隊走向東山山峰的時候,趙妹妹仍有些不放心,問道:“太子少保大人已有必勝之策了麼?”

“如果我不在,但既然我來了……”黃石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胸膛已經被一股油然而生的信心充滿,口氣裡更不容置疑:“那建奴就只有鎩羽而歸了。”

覺華東山官邸內,現在還是一片燈火通明,趙引弓已經動員島上官兵鑿冰了,他則親自把守着東山的糧倉,除了佩戴一把劍外,趙引弓還在官靴裡插了一把匕首,這是他打算在危急關頭用來自裁的。

趙引弓領導着覺華的文官、幕僚通力合作,把一切工作都計劃得井井有條,趙引弓毫不懷疑——就是那個所謂的名將黃石,也不能比他幹得更好了。而且不接受黃石的軍隊上岸也可以保證覺華軍令統一,內無分歧制肘,趙引弓實在覺得三千東江士兵也沒有什麼大用,真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要靠正規軍而不是難民武裝。

趙引弓面前擺着一副覺華的地圖,上面畫着文官和幕僚們設計的防禦部署。趙引弓不知不覺地把嘴脣越抿越緊,感覺胸中就像有一團火在燃燒一樣——我一定要勇敢,決不退縮,仔細運籌,關鍵時刻到一線激勵士氣……這樣就一定可以勝利。

趙家的幾個奴僕見狀都輕手輕腳地退出,他們一致認爲老爺在冥思的時候最有一代宗師的風範,平時裡每次一開始冥思就能想上幾個時辰,還能從始至終一動不動地保持着姿勢。

以往從來沒有人敢打斷趙大人的冥思,但今天他才入定不久,劇烈的喧譁聲就在營外響起,轉眼間官兵的呼喝聲就充滿了整個營地的上空,趙家的幾個蒼頭拿着棍棒一涌而入,圍攏在了趙引弓身邊:“保衛老爺!”

“慌什麼?”拔劍在手的趙引弓大吼一聲,外面響聲大作的時候他已長身而起,現在門外到處都是“敵襲”的喊聲,亂哄哄的四處可見火把晃動,中間還不時夾雜着軍官怒氣衝衝的吼聲和大聲的喝令。

想不到後金軍竟然發動這麼隱蔽的潛伏攻擊讓趙引弓很震驚,但事到臨頭他還是全無懼色,平握着劍就大步向門口走去:“本官親自去給將士們擊鼓。”

激昂的鼓聲響徹在東山上時,黃石已經帶着那一小隊內衛退到了山腰,剛纔他們一直走到營門口才被守衛發現,而那衛兵在喝問他們是誰後,等不及聽完回答就急着發出了警報。頓時東山明軍就是一片大亂,爲了避免在黑夜中被誤傷,黃石一行只好先退了回來。

黃石平靜地觀察了一會,現在東山的山頂上空已經是矢石亂飛,還出現了大炮的轟鳴聲,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回過身對趙妹妹說道:“等他們鬧累了,我們再上去好了。”

第19節 對策第十一節第57節 屠殺第34節 招安第33節 遼陽第31節 聲望第20節 傷逝第27節 登餉第37節 準點第60節 開關(下)第十二節第九節第十四節第4節 銀幣第十五節第11節 捷報第五節第二節第24節 煩惱第25節 綢繆第24節 南關第46節 終線第十六節第34節 新兵第3節 騎戰第十五節第43節 義利第九節第26節 威脅第17節 族權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54節 狂瀾(中)第23節 登城第54節 死線第二十節第十四節第3節 騎戰第6節 重臣第35節 詔獄第21節 漢賊第八節第30節 患難第六節第十三節第41節 重任第9節 魔戒第40節 合力第39節 帝心第33節 友軍第42節 回家第十五節第21節 歸去第51節 虎威第28節 謠言第五節第25節 綢繆第29節 轉折第54節 死線第36節 獨木第十一節第55節 水師第十節第十一節第42節 回家第十一節第38節 難支第30節 再見第8節 詩人第32節 牽制第十六節第21節 勳章第24節 南關第53節 赤水(下)第四節第16節 互動第24節 南關第20節 出擊第23節 伙食第33節 友軍第20節 交情第5節 政策第37節 內鬥第25節 越權第56節 重建第40節 合力第55節 鐵壁第二十節第七節第七節第十節第28節 出兵第39節 帝心第12節 潛伏第十節第十節第3節 騎戰第25節 越權第25節 變化第四節第16節 白兵
第19節 對策第十一節第57節 屠殺第34節 招安第33節 遼陽第31節 聲望第20節 傷逝第27節 登餉第37節 準點第60節 開關(下)第十二節第九節第十四節第4節 銀幣第十五節第11節 捷報第五節第二節第24節 煩惱第25節 綢繆第24節 南關第46節 終線第十六節第34節 新兵第3節 騎戰第十五節第43節 義利第九節第26節 威脅第17節 族權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54節 狂瀾(中)第23節 登城第54節 死線第二十節第十四節第3節 騎戰第6節 重臣第35節 詔獄第21節 漢賊第八節第30節 患難第六節第十三節第41節 重任第9節 魔戒第40節 合力第39節 帝心第33節 友軍第42節 回家第十五節第21節 歸去第51節 虎威第28節 謠言第五節第25節 綢繆第29節 轉折第54節 死線第36節 獨木第十一節第55節 水師第十節第十一節第42節 回家第十一節第38節 難支第30節 再見第8節 詩人第32節 牽制第十六節第21節 勳章第24節 南關第53節 赤水(下)第四節第16節 互動第24節 南關第20節 出擊第23節 伙食第33節 友軍第20節 交情第5節 政策第37節 內鬥第25節 越權第56節 重建第40節 合力第55節 鐵壁第二十節第七節第七節第十節第28節 出兵第39節 帝心第12節 潛伏第十節第十節第3節 騎戰第25節 越權第25節 變化第四節第16節 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