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讀書郎

bookmark

人的命運,有時就象天上的浮雲,捉摸不定。

漢中暴亂的漏網之魚,諸呂子弟中最後一個倖存者,呂臺怔怔的站在驛館的屋檐下,遠處傳來的醉漢的喝罵高歌聲,讓他恍然有些熟悉的感覺。

曾幾何時,那個罵罵咧咧、豪爽仗義的姑夫劉邦就喜歡與人斗酒痛飲,在喝醉了以後還會赤膊坦胸,高唱一曲“大風起兮雲飛揚!”那時,有智謀出衆的韓人張良,有忠誠可靠的曹參、有粗豪有力的樊噲,還有默默奉獻的夏侯嬰。

滅強秦,興大漢。

這些曾經的理想,如今也隨着一個個英雄豪傑的逝去而不復存在,呂臺就這樣在驛站的屋檐下站了許久,不知不覺間,眼眸中遍是淚水。

只兩年不見,曾經的呂家翩翩少年,呂雉最引以爲豪的侄子,漢軍中的少年英豪早已不見,出現在衆人面前的,只是一個神色暗淡、微駝着背的車伕下人。

一身打着補丁的灰色布衫。

前額上顯現的斑白頭髮,還有一道道因生活勞累而顯現的皺紋,都在提醒呂臺,他現在不過是一個趕車的車伕而己。

活着。

獨自一人,承擔起所有的恨與怨。

獨自一人,又要保護着表弟劉盈,又要躲過一次又一次明裡暗裡的追殺,還要讓兩個人有一口吃的,不致於餓死,這些生存的重壓,幾乎把呂臺迫入絕境。

許多個夜晚,他都想一死了之,去與父親呂澤、二叔呂釋之、姑姑呂雉相見,但每一次瞧着睡的很熟的劉盈瘦弱的身體,呂臺又咬牙堅持了下來。

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就算不爲了帝王霸業,也要爲延續血脈傳承而活着。曾經,呂臺以爲。能夠放下一切,做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可是,在長安的這些日,尤其是今天親眼所見李原一家人風光無限的樣子,呂臺的心又不平靜了。

“那個帝王的位置,本來是劉家的。而我們呂氏,就是皇室外戚,而我呂臺,則是持戟羽林中郎將。”呂臺心中執意翻滾。

驛站下舍。

一點豆火,點亮了屋內很小的角落。

一個少年伏着身子持着一份竹簡,將眼睛湊近到微弱的燈光眼前。小聲的低喃着什麼,在這個蔡倫還沒有發明普通紙張的時代,能夠有書讀、有文字寫,對於一個貧寒少年來說,就是最好的獎勵。

“阿盈,時間不早了,歇了吧。明日一早還要到世子那裡伺候着。”呂臺推門而入,看着少年刻苦讀書的樣子,冷漠的臉上,露出一點笑容。

“臺哥,我不困,這卷竹簡是從世子那裡借的,說好了明早要還——!”劉盈擡頭,眸子亮亮的。帶着少年特有的稚氣。

呂臺嘆了口氣,拍了拍劉盈的肩頭,囑咐道:“那你早點睡,累垮了身體,咱現在可沒錢醫治!”

“嗯!”劉盈應了一聲,又低頭喃讀起來。呂雉若是還活着,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很欣慰。這纔是她呂雉的兒子,身爲人母,總喜歡望子成龍,象呂雉這樣的強勢個性更是如此。

看着劉盈一副“書呆子”的模樣。呂臺搖了搖頭,將自己省下來的一點銖錢換來的一塊稷餅放到劉盈面前。

今晚,是劉盈的生日。

按照這個時代對男子是否成年的區分標準,他可以算作弱冠,再長二歲的話,就要接受傅籍制度的約束,有服役和納稅等諸多的義務。當然,現在劉盈的身份,只是南越國使團的一名奴僕,秦國的法令還不能夠管束到他。

沒有慶祝,沒有酒宴,更沒有任何特殊的待遇,劉盈如今不是什麼大漢的皇帝,只是一個普通的平凡人。呂臺現在,只是一個車伕,除了給予劉盈溫飽一個吃食外,再不能給予什麼。

“要是劉盈能夠繼承一部分姑姑呂雉的狠辣、姑父劉邦的手段就好了。”呂臺看着劉盈瘦弱的背影,心中不禁暗歎。

劉盈看樣子對目前的處境很滿足,這倒讓呂臺猶豫起來,要如何才能說服劉盈實施毒殺趙仲始的計劃,這又要從長計議。畢竟,趙仲始、呂嘉這些南越的使節,對他和劉盈有恩,現在要恩將仇報,呂臺不覺得什麼,而劉盈不一定過得了心魔那一關。

與呂臺想象的不同,現在的日子,很清苦,但劉盈卻很知足。

父爲劉邦,母爲呂雉。

身爲人子,劉盈的個性,與父母有着很大的不同,他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也沒有非要成爲帝王的執念。

在那一日,離開母親呂雉的時候,劉盈有過茫然和不捨,但同時也有解脫和輕鬆。呂雉是他的母親,這些年來,她一次次的保護着劉盈,不讓他受到一點的傷害,這份愛,劉盈體會的到,但同時,他又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成王爲帝。

這是劉邦和呂雉的夢想。

但卻不是劉盈的人生理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讀書人,看喜歡看的書,把自己沉浸於浩如煙海的書海里面,這樣的日子纔是劉盈想要的。

當皇帝有什麼好?

至少劉盈不會覺得有多幸福,這位歷史上的漢文帝,其短暫一生就是悲劇,沒有當皇帝時,險些被其父拋棄死於亂軍之中,在當了皇帝之後,又因爲母后呂雉的強勢鬱鬱而終,就連自己的終身大事也是呂雉指定,娶了他不喜歡的張嫣。

國家大事,皆由呂后作主;婚姻之事,也由母親指定,就連他想要護得同父異母弟趙如意周全,也不能夠,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

有的人,生活清苦,但卻很知足;有的人,錦衣玉食,但卻依舊不滿足。

這一晚,在驛館下人住的簡陋房舍內,劉盈戰戰兢兢中渡過十五歲的生日,本來,他應該居住在長安城中的富麗堂皇的宮殿內,享受作爲帝王應該擁有的一切,雖然,那些都不是他努力來的,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呂臺和劉盈各懷心思。

他們的心計和舉止,其實已經在被監視之下,驛館門口的一個僕從在等到屋內的燈火熄滅之後,即匆匆的掩門溜了出去。

他的任務,就是把每天見到的情況原原本本一字不漏的告知上一級的負責人,在經歷了李必貪瀆事件後,由閻樂負責的治靖司人員和工作效率大爲加強,長安城雖然人多雜亂,但每一坊、每一條街道,還是被有效的分割治理開來,這些散佈於坊間的外圍情報人員,就是防範長安發生動亂的基礎。

——。

南越國外交使團對秦國的初步認可,讓“北戰南和”策略得以實現,也保證了秦國能夠一心一意的對付北方的強敵。

不過,治國畢竟不是兒戲,也不是簡單的白紙上畫幾筆就能實現,一項政策貫徹下去,在執行過程中會發生什麼,最後的結果又會怎樣,這些都需要施政者有極大的耐心、足夠的智慧來化解。

四月二十六日。

在丞相陳平的強力提議下,一場關於官員績效考覈的朝議在脣槍舌箭中開始,而李原很“幸運”的被辯論雙方推薦爲裁判。

一方是丞相陳平、司農監關躍,還有一些具體負責事務的官員,在地方一塊,象郡守召平、趙歇這些掌握實權的官員也站在陳平一邊;另一邊是負責官員考績的中書令李政、還有廷尉蒙虎,他們的支持者,是一羣以舌辯見長的御史大夫。

辯論的主題,就是如何判定官員是否稱職,換句話說,如何來考量一個官員在任上是克盡職守還是碌碌無爲。

按照陳平的見解,秦國如今實施的是精簡官員治國的策略,有的郡、縣官員的數量只以個位數來計,即便加上一些不入流的小吏、亭長、父老,也不夠使用,一些基層的官員每日忙得焦頭爛額,叫苦不迭,如果這樣盡職還會考覈爲不合格,作爲他們的上級,陳平自然要替他們說話。

李政對陳平的這一說出提出了反駁意見,他認爲,官員是否稱職,應該有專門的御史部門負責,至於評判標準方面,御史監可以和被考評官員的上一級進行商量,但在具體的執行層面,則不能受到絲毫的影響。

即便出現陳平所說的情況,也不能掩蓋該官員在其他方面的失職,而作爲國家機構來說,重要的是添加必要的人員,而不是一味的遷就。同時,李政還認爲,在興公學、廢私學的舉措之後,大批的學子從私學投入到各地興辦的學堂裡,他們的加入,給予了秦國強大的後備人才儲備,陳平如果覺得官員人手緊張,完全可以從這些學子中錄用,而不必一定要堅持着將官員人數精簡再精簡。

陳平被李政的反駁給氣得臉漲得通紅,李政這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新秦自復起以來,幾乎每年均有戰事,有時一年連續的幾番大戰,而李原又執意不肯提高賦稅,在多種節流開支的辦法之後,陳平不得不把減少官員的數量作爲措施之一。

人少了,事多了。

這每一個人的精力、能力都有不同,在辦事的效率還有取得的結果方面,自然參差不齊,隨之帶來績效考覈上的偏差。

第72章 階下囚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71章 奸細第285章 生兒第149章 神武侯第354章 壯士斷腕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74章 老將辛勝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214章 青羊觀第263章 有喜了第516章 坑道戰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509章 韓信北地軍團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288章 斬樓蘭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167章 大戰將起第4章 死不休戰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36章 共謀良策第165章 柔情似水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408章 相位之爭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90章 胡亥之死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448章 秦匈三番戰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13章 初生牛犢第64章 一路向西第336章 抓捕呂雉第130章 邊軍危局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73章 風捲殘雲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9章 名聲初起第257章 李左車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83章 人質脅迫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60章 冒險一搏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72章 階下囚第111章 豐收季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92章 兵入關中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80章 樓煩將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433章 趙佗之死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68章 雙重壓迫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248章 一敗塗地第88章 逃亡在即第155章 獅子大開口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93章 鳳鳴岐山第22章 復仇之戰第310章 絕望反擊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69章 千金散盡第496章 **弩發明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415章 唯我彭大將軍
第72章 階下囚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47章 滎陽保衛戰(四)第71章 奸細第285章 生兒第149章 神武侯第354章 壯士斷腕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304章 不分勝負第74章 老將辛勝第123章 背水一戰(七)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214章 青羊觀第263章 有喜了第516章 坑道戰第268章 攻敵必救第509章 韓信北地軍團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288章 斬樓蘭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63章 紅顏禍水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167章 大戰將起第4章 死不休戰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497章 海戰新武器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36章 共謀良策第165章 柔情似水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408章 相位之爭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90章 胡亥之死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448章 秦匈三番戰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2章 投資與回扣第13章 初生牛犢第64章 一路向西第336章 抓捕呂雉第130章 邊軍危局第204章 強攻城垣第197章 反擊號角第73章 風捲殘雲第147章 黎明之前第431章 突入嶺南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9章 名聲初起第257章 李左車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83章 人質脅迫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60章 冒險一搏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72章 階下囚第111章 豐收季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92章 兵入關中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110章 月氏匈奴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80章 樓煩將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433章 趙佗之死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68章 雙重壓迫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248章 一敗塗地第88章 逃亡在即第155章 獅子大開口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93章 鳳鳴岐山第22章 復仇之戰第310章 絕望反擊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23章 南越失信第238章 狹路相逢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69章 千金散盡第496章 **弩發明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415章 唯我彭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