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張氏宗祠

巍巍太行,壯麗雄奇,山巒疊嶂,自北向南,就像一頭巨龍爬伏在華北大地上,其身軀以西是黃土高原,以東則是華北大平原,西山和北河兩省以太行山的走勢爲界,到了東南麓,太行山體凸起,更加巍峨壯觀,西山又與南河省爲界,雖然地理條件險惡,但勝景難得。

伏牛鎮地處太行山東南麓北坡,屬於西山省陽城治下,翻過太行山便是南河省懷慶府,地理位置獨特,但交通並不便利。

小鎮面積不大,但人口不少,鎮容風貌古老而質樸,很多建築都能看到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影子。今天正是鎮集,非常熱鬧,不長的一條主街被擠得滿滿當當,貨郎、店家和趕集的聚集在一起,各類山貨和傳統的工藝品與現代化的電子產品摻雜交匯。

教官僞裝成了走鄉串鎮的摩托車貨郎,藍布褂子,皮坎肩,皮護膝,白色的大毛巾裹在腦袋上,腳下蹬的是黑色翻毛大棉靴,極具本鄉本土的特點,兩側面頰粗糙而發紅,一看就是常年被山風吹抽打的結果,張嘴也是一口西山話,地地道道的山裡人。

摩托車是一輛破舊不堪的嘉陵,後座經過改裝後,架着可以伸縮摺疊的木質貨架,好幾層高,上面擺滿了花花綠綠的手機殼、手機貼膜、貼花,各種造型的卡通手機座、支架、充電器等等。

教官把貨架支在了集市靠東段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腦子裡在苦苦思索着燕北雲攏及張氏宗族之間的關聯,沒有想到張志強的家族如此複雜,複雜中帶着神秘,猶如墜入雲霧找不到方向。

這次教官親自出馬,也是無奈之舉,手邊實在沒有多少可調派之人,最得力的‘巡遊者’已經大半撒在了明處,即便如此,事情的進展並不順利,手中還有暗線的三個人,那是萬萬動不得的,他只好重拾荒廢了十多年的外勤工作,勉爲其難。

還甭說,重新踏足一線,頗有感慨,腳下未知的征程就好像在找回那段逝去的影子,十年前還是十五年前?

也是在這樣的日頭偏西的夏日午後,教官和當時的藍翎一起在陝北執行任務,一個喬裝成曠工,一個打扮成鄉民,在被識破後,面對窮兇極惡、全副武裝的暴徒,藍翎笑如嫣花,教官果斷出手,剎那間陰雲蔽日,腥風血雨……歸途中那如血的夕陽,一直就停留在心間,仿若似昨日一般……

“哎呀,這個好看,咋賣吶?”

一個甜甜的女聲打斷了教官的沉思,眼前是兩位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都在十七八的年紀,梳着麻花辮,雖然都是鄉民打扮,但也難掩渾身青春的氣息,教官立刻綻開了笑臉,“一個七塊,要兩個,十塊錢拿走。”

“便宜點麼,大叔。”

“咦,已經很便宜了,再往下殺,額連個本都回不來咧。”

“好吧,額要兩個。”年輕的女孩顯然不懂得殺價的真髓,才一刀被擋回來,就立刻放棄了,很爽快的遞給教官十塊錢票子,歡歡喜喜的拿走了兩個卡通豬手機支架。

年輕真好,教官仔細握着那張十塊錢鈔票,眼前又浮現出李天畤、許文、武放等人的身影,無一不是他和藍翎親手**出來,李天畤算是半路出家,雖然出身市井,但天生異能,極具才華,是外勤隊伍中數十年都罕見的頂尖苗子,只可惜時運不濟,非要捲入那樁陳年舊案,眼下深陷渾濁的漩渦無法自拔。

許文的潛力要比李天畤差不少,但也是英雄少年,而且家世背景深厚,只需要修身養性,戒驕戒躁,自然前途坦蕩。

武放其實是藍翎的關門弟子,和他同門的還有一個才華出衆之人,便是和藍翎亦師亦友的張志強,這是一個眼下讓大家都十分頭疼的傢伙,和二十年前相比,他已變得面目全非,那次任務後,他居然沒死,流落海外的過程中,他究竟都經歷了什麼?

最奇怪的是調查和收集張志強的背景資料,前所未有的困難,雖然當年整個組成員的履歷都被封存,但以教官的條件,並不難重新獲得,唯獨張志強,只知其祖籍在西山洪古,但履歷一片空白,被洗的乾乾淨淨。

武放就像空氣一般消失了,教官懂得就事論事的道理,立刻決定來西山,給張志強一個匆匆忙忙、心態不穩的印象,這一招在心智上爭鬥的小把戲,不管成功與否,教官實際上已經借勢取得了深度調查張志強和西山張氏的主動。

在調查過程中或尋找武放,兩者兼得,在查閱洪古、安縣兩地的地方誌和縣誌後,教官的腦子裡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呂梁山南部是張氏大姓的幾個重要聚集地,其中外來的張姓有兩處,一處集中在洪古,系燕北雲攏一帶南遷而至的。

而另一處已經再度南遷,到了太行山東南麓的西山和南河兩省交界處的郭莊、霸集、伏牛鎮一帶,其實也是燕北雲攏的一個分支,而這個分支恰恰還在與洪古的張氏宗親保持着往來,張子翠母女既然不在洪古,那麼會不會隱居到了這裡?

武放失蹤的地點在洪古南的郭縣附近,是不是已經找到了什麼蛛絲馬跡?從洪古、郭縣到陽城、霸集,再到伏牛鎮,地理走向上是從西北到東南的一條斜線,也完成了從呂梁山南麓到太行山東南麓的跨越,昭示着這支張姓南遷的軌跡,當年一路走,一路安家,到伏牛鎮嘎然止步,很有意思。

爲什麼再度南遷?爲什麼一路走,一路安家,而不是舉族直達目的地?他們的目的地在哪裡,爲什麼到了伏牛鎮就止步不前了?張志強、張木根一脈在洪古是小支,那麼跟南遷的這一支又有什麼關係?

一連串的問題,攪的教官的腦子像漿糊一般,似乎年紀大了,反應真的沒有那麼快了,只能一步步慢慢來,追本溯源與單刀直入,好像現在也沒得選,否則李天畤的舉動就不會攪起軒然大波了。

燕北是個歷史泛稱,起源於北魏,狹義上是指西山、北河省的北部,廣義上還涵蓋了今天的河套地區,但是雲攏特指現在的寧陝北界的靈武、靖邊、定邊、懷遠和保寧一帶,自古是陰山下水草豐美的牧場,但現在沙化嚴重,草場也退化了。

張氏舉族南遷也就不難理解,那麼又帶來了新問題,張氏南遷的具體時間,地方誌上很含糊簡單,就近代兩個字,清後期到解放前的一兩百年似乎都叫近代,張氏的祖上是遊牧還是經商,又或是其他行當,也沒有任何描述。

爲了避免重蹈李天畤和武放的覆轍,教官決定由遠及近,從外圍再到洪古,從張氏淵源再到張志強的親人故舊,包括其母親和妹妹張子翠,這種反向調查極耗精力,但最隱蔽,往往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經過簡單調查和良久思考,教官放棄了雲攏傳說中的萬家山,而是最終鎖定了伏牛鎮,這個古老而典型的山區小鎮,分佈着張氏宗祠和張氏家廟的就有好幾個村,但大多已經成了廢墟或者不存在了,唯有張廟村的宗祠經歷了歷史風雨,依然屹立如初。

經過泛泛的外部觀察,教官發現這座飽經滄桑的張氏宗祠有着諸多奇怪之處,其實,宗族祭拜先祖的地方,在北方多數叫家廟,在南方纔叫宗祠,像張氏宗祠這樣的稱謂在北方真不多見。

其次,祠堂的建築風格也很獨特,整體的設計思路有着北方特有的粗曠與雄渾,但內部佈局卻是典型的南方特色,教官站在外面,只能遠遠的略窺一二,宗祠坐北朝南,分前中後三進,秉承了外中門,左西階,右阼階的祠堂布局規則,大紅漆柱,雕樑畫棟,十分氣派,這種規則其實也是宋代以來理學倡導的典型宗祠佈局,在我國的南方十分盛行。

事實上,也只有人丁興旺,財力充沛的大家族纔有能力修建如此規模的三進祠堂,而家境稍差的,只能退而求其次,從佔地、格局、功能等方面都要大大的縮減,而張氏宗祠顯然是前者,而且還有過之。

反覆遷徙,還有如此財力和底蘊,這在當時,說是富甲一方的豪門也不爲過,這樣的宗祠,教官從西北到東南一共找到三處,一處在洪古,已經無人修繕管理,明顯敗落,夜間潛入其中也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和記載,有關張木根一脈的蹤跡更是無處可尋。

另一處在陽城南郊,只是個一地破磚爛瓦的遺蹟,但沒想到最後一處張廟村,宗祠不但保存的相當完整,還有專人居住看管,看來追本溯源,這個地方大有希望。

但怎麼進入宗祠查證是個難題,想來想去,教官決定還是夜裡行樑上君子之事穩妥,要想不惹麻煩、不觸碰張志強的神經,別無他法。

教官相信,如果此處宗祠與張木根一脈有淵源,張志強一定跟這裡保持着十分緊密的聯繫,甚至以他的性格來推斷,此人控制了這裡也未可知。

集市的人流中,出現了兩個十分惹眼的傢伙,一名年逾六十,精神抖擻,一名四十出頭,體格健壯,二人敞開了採買香燭、燒紙、水果糕點等物品,在爲後天的張家祭祖做準備。

教官一直在盯着他們,年紀偏大的叫張九根,中年男子叫張志勳,兩人都是看管張氏宗祠的人,一起居住在宗祠旁邊的兩間土房裡,從姓名判斷,張九根應該和張木根是一輩人,而張志勳就不消說了,和張志強同輩。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宮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兇狠殘暴?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燈塔的爭奪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翩翩少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斷刀之緣第八百七十四章 重新擺攤第六百一十二章 障眼法第二百二十章 又跑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他臉皮厚第六百九十四章 搶先出招第八百四十四章 數年前的遺憾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燈塔的爭奪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七百一十一章 燈下黑第六百七十六章 除魔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金烏之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被勾起的往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南的使命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一舉三得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氏逼供第六百一十九章 清風拂山崗第八百七十七章 目睹內鬥第十六章 兩隻老狐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天火火靈第五百四十四章 悟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元界秘境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和會第二十九章 船長(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蕭老哥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故人訪第四百三十章 隱藏的罪惡第八百九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的一桌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寶物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七章 談談你自己第四百一十七章 等他們來第四百四十章 龐榮的算盤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三宮離棄第二百零六章 生死由命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終於一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深入察多克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五十九章 蓄謀第五百三十六章 裕興的變化第七百四十章 風波迭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那就陰差陽錯第三百七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心裡堵得慌第七百八十章 騎驢下山第五百四十八章 失蹤第九十三章 撤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戰鬥中死去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空洞內的世界第三百四十八章 搗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大陸遺蹟變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望水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古戰場遺蹟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狂化戰技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白搶第七百四十三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七章 山間纏戰(1)第八十一章 狠辣的師傅第五百六十五章 文輝第八百四十二章 第三片綠葉第六百二十八章 奚老秘境(3)第六百六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金烏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蘇里小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魔頭再現第七百零六章 改變對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華老頭第二十九章 船長(二)第一百六十章 意大利麪第一百三十三章 協助調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大陸遺蹟變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耿大五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借幾滴血用第一百七十九章 紅毛的叔叔第八百四十四章 數年前的遺憾第五百六十四章 又是血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厚土黃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認識自己第七百四十六章 神秘生命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五行道神第八百四十九章 錯亂時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棋盤驚魂第五百八十九章 連環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敢來便敢殺第九百六十三章 給個交代第八百八十七章 黑色狂潮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教官第六百三十一章 脫離封鎖區第四百四十章 龐榮的算盤第二百三十二章 扒你褲襠第七百五十章 詭異的大笑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在聯繫第一百三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八章 大殺四方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宮主第一百九十八章 兇狠殘暴?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燈塔的爭奪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翩翩少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斷刀之緣第八百七十四章 重新擺攤第六百一十二章 障眼法第二百二十章 又跑了第八百四十三章 他臉皮厚第六百九十四章 搶先出招第八百四十四章 數年前的遺憾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燈塔的爭奪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七百一十一章 燈下黑第六百七十六章 除魔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金烏之戰第九百四十九章 被勾起的往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南的使命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一舉三得第五百七十五章 李氏逼供第六百一十九章 清風拂山崗第八百七十七章 目睹內鬥第十六章 兩隻老狐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天火火靈第五百四十四章 悟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元界秘境第八百九十八章 朝和會第二十九章 船長(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蕭老哥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故人訪第四百三十章 隱藏的罪惡第八百九十二章 一力降十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的一桌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寶物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七章 談談你自己第四百一十七章 等他們來第四百四十章 龐榮的算盤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三宮離棄第二百零六章 生死由命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終於一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深入察多克第六百八十一章 淒涼第三百五十九章 蓄謀第五百三十六章 裕興的變化第七百四十章 風波迭起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那就陰差陽錯第三百七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心裡堵得慌第七百八十章 騎驢下山第五百四十八章 失蹤第九十三章 撤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戰鬥中死去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空洞內的世界第三百四十八章 搗亂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大陸遺蹟變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望水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古戰場遺蹟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狂化戰技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白搶第七百四十三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七章 山間纏戰(1)第八十一章 狠辣的師傅第五百六十五章 文輝第八百四十二章 第三片綠葉第六百二十八章 奚老秘境(3)第六百六十三章 落荒而逃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金烏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蘇里小鎮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魔頭再現第七百零六章 改變對策第二百八十五章 華老頭第二十九章 船長(二)第一百六十章 意大利麪第一百三十三章 協助調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大陸遺蹟變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耿大五的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借幾滴血用第一百七十九章 紅毛的叔叔第八百四十四章 數年前的遺憾第五百六十四章 又是血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厚土黃沙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認識自己第七百四十六章 神秘生命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五行道神第八百四十九章 錯亂時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棋盤驚魂第五百八十九章 連環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敢來便敢殺第九百六十三章 給個交代第八百八十七章 黑色狂潮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教官第六百三十一章 脫離封鎖區第四百四十章 龐榮的算盤第二百三十二章 扒你褲襠第七百五十章 詭異的大笑第七百九十四章 內在聯繫第一百三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二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八章 大殺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