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籌謀

bookmark

楊勁光離開了,趙國棟靠在沙發裡默默的沉思着。

楊勁光的擔心不是沒有依據的,凌正躍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讓自己選不上常委或者黨代表,但是如果自己的得票在常委里名列後列,或者黨代表選舉得票慘淡勉強過關,這隻怕就會給很多人一個暗示,他趙國棟就是一個牆上蘆葦,竄得高但是根基淺薄,無足輕重,翻騰不起多大的波浪來。

魯迅說過他從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趙國棟覺得在事關政治前途的官場上,這句話只怕更能發揮出經典含義。

凌正躍不是安原幹部,他之所以能迅速在安原樹立起權威並不是因爲他在安原做出了多麼大貢獻,而在於中央賦予了他作爲班長的權力,同時他在中組部擔任常務副部長多年也爲他積累起來了豐厚的人脈。

龍應華也好,齊華也好,陳英祿也好,他能如臂指使的將這些人調整到他希望調整的位置上,然後隨便尋個理由把一度風光一時的崔紅安從永樑市委書記位置上趕下來,絲毫不在意崔紅安在永樑的表現究竟體現了什麼,這恩威並濟,胡蘿蔔加大棒,足以讓絕大多數人懾服在他的威權之下了。

這是威權而非權威。

權威讓人主動服從,威權則讓人屈服於其權力之下。

趙國棟不認爲這是正常的,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也不應當放任這種現象的存在,一言堂早已過時,幻想依靠手中權力來達到一統認識那就是一個笑話,雖然這個笑話有時候還真能見效,但是絕對不可能持久。

但是自己一樣需要面對現實,凌正躍利用手中權力迅速建立起來了他的威權影響,那麼你要打破他對威權的壟斷,那麼就必須要破除對方的這種說一不二的印象。

趙國棟認爲凌正躍能如此之快的建立起這樣的格局基礎,秦浩然要負很大責任,正是因爲他的主動退讓纔會讓凌正躍得寸進尺,作爲省委第一副書記,作爲政府一把手,你如果在常委會裡沒有一點話語權那是懦弱,而如果你根本不願意發言,那你就是失職而秦浩然恰恰兩點都做到了,趙國棟甚至有些懷疑秦浩然這樣的目的何在,難道說幾年省長真的把他並不多的豪情雄心都給徹底磨平了,以至於在最後這一班崗上他只想早點下崗休息了?

這個時候來探究秦浩然爲何如此毫無意義了,趙國棟更關注的是苗振中。

苗振中不大可能成爲自己的真正盟友,但是他至少也還要到明年初可能纔會離開,而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不會聽憑凌正躍爲所欲爲,甚至侵蝕了本該屬於他的話語權,這本該是他的逆鱗。

之前秦浩然退縮讓他無法單獨和凌正躍抗衡,只能隱忍不發,那麼現在自己來了呢?在很多問題上,他和自己是不是都同樣需要對方呢?

趙國棟覺得自己可能真的需要儘早和苗振中這個老上司兼“老朋友”會會面好好聊一聊了。

凌正躍靠在沙發上很隨意的翻閱着文件,看了一陣之後,發現自己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搖搖頭,取下眼鏡,將文件隨手擱在茶几上,閉上眼睛,默默地思索着。

很難把思路繞過對方,趙國棟,一個看來和自己真是有些緣分的人。

副省級幹部競爭讓自己未能如願以償,結局就成了這樣,龍應華現在成爲他的第二副手,他卻一躍成了安原的代省長,誰能說得清楚這冥冥中沒有定數?

趙國棟能力毋庸置疑,凌正躍還不至於連這一點都不敢承認,但是有能力並不代表他就適合某些位置。

像在滇南擔任組織部長,凌正躍就不認爲趙國棟幹得有多好,他更認爲那不過是趙國棟被蔡正陽當作一杆槍好生使將出來殺出了一條血路罷了,其實趙國棟並沒有得到什麼,他能到發改委擔任副主任也不是因爲他在滇南的表現,他不過是被錢越相中了在某些方面的能力罷了。

直到現在凌正躍還是有些猜不透中央爲何要把趙國棟放回安原,如果真是覺得趙國棟在搞經濟方面是一個人才,那麼將他放到黔南或者秦省這些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是不是更合適一些呢?

中央有些決策同樣帶有主觀性,並沒有徵求下邊的意見,在這一點上凌正躍也爲自己昔日在中組部擔任副部長時也是如此看待,只不過現在更爲深刻罷了。

正思考間,秘書悄悄蹩了進來。

“凌書記,秘書長來了。”

“請他進來。”凌正躍從沉思中被驚醒過來。

陳英祿踏着穩健的步伐走進來,“凌書記,你找我?”

“唔,坐吧,英祿,我正好想要找你和你好好聊一聊。”凌正躍擺擺手,很隨意的道。

陳英祿在任何人面前都是那種略有些抑鬱的表情,自從升任副省長之後,臉上的笑容似乎也都少了許多,連陳英祿自己都感覺到這一點,但是生活工作中值得高興的事情並不多,陳英祿覺得自己似乎就是一個勞碌命,在哪個位置上都永不得安閒。

即便是凌正躍將他推薦到省委秘書長位置上,陳英祿內心的喜悅也是一掠而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回味無窮的快感。

實事求是的說,自己在幾個副省長中資歷最淺,學歷最低,也許就是多了一些在基層工作的經驗,在副省長任上也算是踏實肯幹而已,不知道凌正躍是不是看重了這一點,但既然凌正躍將自己推上了這個位置,不敢說士爲知己者死,但是陳英祿也希望自己能做好手中每一件事情。

即便是面對自己單獨而坐,陳英祿臉上也並無多少表情,凌正躍很看重陳英祿這份沉穩。

在他看來,在當初省政府一幫副省長中,常務副省長任爲峰無疑是相當優秀的一個,但那是一個羽翼豐滿的鯤鵬,留不住的;齊華謹慎細緻,但是軟了點,所以自己把他放在組織部長位置上,這樣可以更好的貫徹自己的人事意圖;康仁樑,老奸巨猾,像挑泥鰍一樣滑不溜秋,不值得託付大事;曹寧,能力有,但不夠全面,專業知識強,聰明有餘,沉穩不足;黃治中,性格過於陰柔,缺乏一點恢弘大度,;唯有陳英祿平實沉穩,除了煙癮過大這個習慣讓凌正躍有些不太適應外,的確是一個最適合的秘書長人選。

也不知道當初陳英祿和趙國棟爲什麼會在懷慶搭檔上相處不好,這似乎充分映證了趙國棟這個傢伙是個攪屎棒,走到哪裡都不得安寧,但是這個傢伙在寧陵卻又能玩得風生水起,下邊一幫幹部對他信任有加,究竟是矛盾掩蓋在輝煌的經濟成就之下了,還是這個傢伙真的更擅長當一把手?

陳英祿有些疑惑,他感覺到凌正躍似乎陷入了某種恍惚狀態,像是在考慮什麼問題或是在斟酌什麼言辭,這種情況可不多見。

好在這種狀態很快就消失了,只是短短几秒鐘,凌正躍恢復了常態,“英祿,下個月就是黨代會了,你和老齊這一段時間可能要多忙一些,幫着振中書記儘快把程序這方面安排好,要做到萬無一失。”

“嗯,凌書記,這一點你放心,振中書記經驗豐富老到,齊部長也是從市委書記幹過來的,應該沒什麼大問題。”陳英祿點點頭,“我們前段時間已經研究過兩次,文件也已經下發到各市委和省直機關黨委黨組,老齊也和我分別跑了跑幾個地市單位,都還算正常。”

“唔,那就好,從去年到今年我省人事變化太大,不要因爲這個原因而影響到選舉。”凌正躍滿意的點點頭,說實話如果陳英祿擔任組織部長,他可以更放心一些,但是齊華來擔任省委秘書長卻顯然有些不合適,所以也就只有如此折中了,好在以後機會還多。

“這應該不會,現在各地市市委書記除了老竇之外,都是有幾年資歷的老資格書記了,政治覺悟高,駕馭能力強,對於這方面的工作也應該是輕車熟路,不會有多大問題。”陳英祿很肯定的回答道:“即便是竇書記,那也是在省政府辦公廳上幹了多年,對於這一攤子事兒他也並不陌生。”

“英祿,我看了看我們安原省十四個地市班子情況,市委書記們大多都是快慢一屆了,也有些年齡快到,還有些反映不太好,這一年多來我一直在考慮通盤大局,怎樣來進一步調動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我覺得恐怕也需要賞罰分明,對一些不太適合現有位置,尤其是那些坐在功勞薄上坐吃山空的幹部,我們需要考慮他們的去向。”

凌正躍這番話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聽在陳英祿心中卻是一顫。

第51節 再續前緣第22節 敏感問題第51節 好奇心害死貓第19節 聞人第67節 深水區第60節 王烈第23節 相知第17節 高速辦第72節 小聚第120節 峰迴路轉第13節 鬥智鬥勇第6節 龍潭虎穴第28節 決戰央視之巔第79節 反擊第51節 反思第49節 世事難料第46節 深淺第53節 智慧第17節 掂量第85節 心病心藥第13節 果然與衆不同第78節 進入狀態第25節 示好第21節 雜牌第48節 長安第67節 政治制高點第12節 危險苗頭第126節 相濡以沫第34節 有何不可?第36節 殘情第9節 不同的機遇第95節 誤會第129節 退讓不得第19節 妥協第106節 寺悟第22節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118節 影響力第10節 學會彈鋼琴第42節 出柙第5節 家族(4)第2節 人心叵測第53節 線第51節 再續前緣第78節 走勢第134節 弦第22節 故人第8節 到站第19節 第一站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36節 殘情第35節 國際新城第24節 強勢第67節 劉家第44節 出擊第123節 碩果第94節 對決(2)第51節 狗屎運第112節 條件第88節 污水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119節 規劃vip卷番外3第5節 掛職第75節 有爲而來第101節 團體第51節 再續前緣第105節 深意第45節 登高第65節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40節 分歧第29節 對手第66節 博弈第74節 風波驟起(2)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121節 人精第60節 無毒不丈夫第24節 差距第39節 適應第50節 省政府第16節 到位第91節 造勢而動第51節 再續前緣第75節 利益羣體的力量第114節 羣雌第69節 舊部(1)第30節 慢性毒藥第52節 不一般的震撼第35節 振聾發聵第75節 利益羣體的力量第72節 惺惺相惜第68節 牽線第101節 調整第52節 悍然第4節 家族(3)第108節 改變第74節 競爭第13節 歷程第70節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03節 把柄第56節 拼經濟
第51節 再續前緣第22節 敏感問題第51節 好奇心害死貓第19節 聞人第67節 深水區第60節 王烈第23節 相知第17節 高速辦第72節 小聚第120節 峰迴路轉第13節 鬥智鬥勇第6節 龍潭虎穴第28節 決戰央視之巔第79節 反擊第51節 反思第49節 世事難料第46節 深淺第53節 智慧第17節 掂量第85節 心病心藥第13節 果然與衆不同第78節 進入狀態第25節 示好第21節 雜牌第48節 長安第67節 政治制高點第12節 危險苗頭第126節 相濡以沫第34節 有何不可?第36節 殘情第9節 不同的機遇第95節 誤會第129節 退讓不得第19節 妥協第106節 寺悟第22節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118節 影響力第10節 學會彈鋼琴第42節 出柙第5節 家族(4)第2節 人心叵測第53節 線第51節 再續前緣第78節 走勢第134節 弦第22節 故人第8節 到站第19節 第一站第43節 對事不對人第36節 殘情第35節 國際新城第24節 強勢第67節 劉家第44節 出擊第123節 碩果第94節 對決(2)第51節 狗屎運第112節 條件第88節 污水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119節 規劃vip卷番外3第5節 掛職第75節 有爲而來第101節 團體第51節 再續前緣第105節 深意第45節 登高第65節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40節 分歧第29節 對手第66節 博弈第74節 風波驟起(2)第65節 發展纔是硬道理(1)第121節 人精第60節 無毒不丈夫第24節 差距第39節 適應第50節 省政府第16節 到位第91節 造勢而動第51節 再續前緣第75節 利益羣體的力量第114節 羣雌第69節 舊部(1)第30節 慢性毒藥第52節 不一般的震撼第35節 振聾發聵第75節 利益羣體的力量第72節 惺惺相惜第68節 牽線第101節 調整第52節 悍然第4節 家族(3)第108節 改變第74節 競爭第13節 歷程第70節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03節 把柄第56節 拼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