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以退爲進,誅心之言

正月初十,新年休沐後的首次朝會,許久未曾上朝的嘉柔親自出席,當着齊國衆臣的面,言道身有微恙,將國事託付於楚王。

羣臣無異議。

時至今日,殿下和楚王之事雖官方尚未有明確說法,但兩人已育有一女的傳聞由來已久,再加上大年初一那天,二人結伴去延慶觀爲民祈福,等於向民間正式承認了此事。

有了這層關係,總能讓齊國舊臣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改朝換代時,更坦然一些。

在男女情愛包裹下,這場相對平和的政變都變得溫情脈脈起來。

正月十一,楚王正式監國。

因大齊七曜刊、蔡州五日談、洛陽儒報、揚州商報等遍佈南北報刊連篇累牘的報導下,尋得玉璽的消息熱度還未降下。

正月十五上元節當日,七曜刊又刊一大喜訊,金國太后請求率土內附。

各報藉此機會,又一次宣傳了移民遼東的種種優惠政策。

上元節休沐後,正月十七,楚王正式接納金國內附,併爲柴圓儀加封一品魏國夫人,遷居蔡州。

同時,爲彰顯一視同仁,當初斡勒溫、那喇甲術闖宮作亂時主動向天策府報信的合札軍金將塞蒲力,以及在北伐中出了力的耶律廣德,吳銀石等女契丹、漢各族將領皆得封侯。

只不過,他們的爵位統統不可世襲,一世而終。

總之,在新春喜慶尚未徹底消散之時,曾橫掃半壁的金國,就此作古。

不待齊國臣民徹底消化完金國內附的消息,正月二十,安豐朝金帝親自上表,表示自己年邁體弱,以無治國之精力體魄,欲遜位榮養,但身後無可擔大任的子嗣,爲淮南數百萬軍民計,望楚王以天下蒼生爲盼,擔此重任

齊國文武,對此自是波瀾不驚,畢竟此事就是他們一手促成的。

可這個消息登報後,卻在長江兩岸的百姓中掀起一股巨大輿論波瀾。

東京百姓,祖輩和天子同處一城,對比其他各地百姓,自是多了一份政治敏銳。

自玉璽重現後,足以左右天下局勢的大事,一樁接一樁發生,他們早已猜到楚王登基在即。

有了思想準備,當下心態大多是‘終於來了’的平靜。

而淮北百姓,卻比東京人多了一股‘孩子有出息了’的激動和感慨。

楚王一家居蔡州十年,整一條灑金巷、衙前街的居民,都能和他一家扯上點關係。

比如巷口賣醬醋的店家,便常與人道:當年王爺一家剛搬來時,王妃親自來我家打過醬油!

巷尾的張家嬸嬸則喜歡對人講:阜昌十年春,有日我在家炸果子,王府裡那位陳娘娘路過被香味勾了過來,吃了我親手炸的兩塊果子。

就連衙前街府衙旁支攤賣胡餅的劉大哥,也道:當年王爺上值,顧不上吃早飯都是來我這裡買胡餅吃,王爺曾親口說,劉家胡餅、蔡州第一。喏,不信你們看,掛在牆上那張四個大字,便是楚王親手寫的

每每說到此事,劉大哥便會指着攤位前沾了油膩、煙熏火燎,卻又被小心裱的‘蔡州第一’的字幅。

只是這字大約只有書塾中學童的水平,過往客人大多不信。

楚王是什麼人?

上得了戰場,作得了詩詞.早在桐山爲胥吏時,便得了蔡娘娘的青睞,這樣的人物,那字一定是極好的!

這姓劉的,不知從哪找了個學童胡亂寫了這幾字,來冒充楚王筆跡!

不過,不管旁人怎想,這些和楚王一家有過交集的蔡州居民,最後總會不約而同的壓低聲音,神秘兮兮道:“當年,我便看出來了,王爺(王妃)面相貴極,早晚當皇上(皇后),你看,現在馬上要應驗了吧!”

若遇到對楚王過往更瞭解的人,在這時也會補上一句,“我比你知道的還早!給你們說個事早在阜昌七年,桐山境內天降白牛,爲禍鄉里,那白牛足有兩間屋舍大小,有千鈞之力,聲震百里,便是號稱淮北第一猛將的姚將軍都不敢近前!”

“此事我也隱約聽過.後來怎了?”

“自然是楚王出手了!他提一柄丈八鐵戟,與那白牛鏖戰兩天兩夜,斬牛首於棲鳳嶺!還了桐山太平.”

“咳咳.你說的未免太過離奇了吧?”有求真精神的聽衆若質疑,馬上有人激動道:“你懂個屁!楚王乃天子降世,經歷自然非凡,你這等凡夫俗子懂啥?”

“對對對!這白牛還真不是杜撰,我有一兄長在冶鐵所機擴局當差,我聽他說過,那白牛被斬後,心臟都被楚王刨了出來,如今一直泡在機擴局一口大缸中,以桐油浸沒對了,那白牛心肝乃鐵鑄!聽他說,王爺多年前便指示機擴局的大匠研究此妖獸的心肝,誰若能複製出來,賞銀萬兩,時至今日,那賞銀依舊沒人能領走”

“竟這般神奇?”

相比民間沸沸揚揚,東京城內則是另一番景象。

淮北系出身的文武官員最爲淡定.初哥兒稱帝,他們作爲從龍元老,自然少不了該有的榮譽和權力。

可以說此舉是任人唯親,但現實層面中,搭建統治架構時,陳初當然會優先考慮那些已經經受過考驗,熟知對方品性、能力的人。

歷朝歷代不能免俗,出身於南陽左近的漢光武皇帝麾下的雲臺二十八將,十幾人出自南陽。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大多出於秦王府舊臣。

即便到了後世,依然如故。

是以,對於自己以後的安排,大家都不算着急。

但另一件事

正月二十五,散朝後,陳景彥、陸欽哉、張純孝等重臣連袂去往了緊挨皇城的樞密院。

一直拖在朝臣後方蔡源和杜兆清談笑的同時,眼神一直沒離開過前方三人。

杜兆清大約瞧出點什麼,不由朝蔡源一拱手道:“蔡相若有事請自便,下官去儀鸞司看看準備的怎樣了。”

儀鸞司管理着皇帝儀仗,杜兆清身爲陳初親自提拔的官員,早已不忌諱談起爲新君登基籌備之事。

蔡源卻望着魚貫進了樞密院的幾人,笑道:“杜尚書身爲禮部之首,該準備的何止儀仗,興許楚王還有更關心的事,你我不如一同見一見楚王?”

“這”

杜兆清似乎是不想趟這趟渾水,卻見蔡源目光如炬望向自己,終道:“也好,請.”

樞密院值房內,陳景彥一行屁股還沒坐熱,聽到蔡源也來了,不由默默對視一眼。

坐在上首的陳初,對兩撥人的先後到來似乎並不意外,只道:“蔡相來的剛好,陳大人爲新朝選了幾個國號,蔡相也來參詳參詳。”

蔡源接過幾張寫有國號的紙看了看,卻道:“陳大人家學淵源,學富五車,依陳大人之意該取何字?”

早已有了腹稿的陳景彥道:“當初,元章封地便屬楚地,又以‘楚’封王,以本官之意,可稱大楚,以示一脈相承。”

因有嘉柔的存在,以楚爲國號,既肯定了嘉柔公主的身份,也有利於接收齊國政治遺產。

蔡源稍一思忖,便道:“臣附議。”

雖現下同處一室,似乎不分上下,但蔡源的宰相是陳景彥實打實的上官,兩家又是競爭關係,陳景彥沒想到老大哥竟這般配合。

今日前來,議定國號只是個由頭,他真正想做的,是幫女兒確定名分。

可礙眼的蔡源賴在這兒不走,陳景彥原本打算改日再說此事,可隨後一想,如今唯一能和女兒競爭的便是蔡嫿了。

既然大哥今日也在,乾脆挑明瞭車馬炮.

心中做下計較,陳景彥便與張純孝對視了一眼,卻見後者以微不可察的動作點了點頭,隨後起身道:“楚王,新朝既立,前朝後宮皆需定序,彰顯陰陽調和,爲民表率。”

肉戲來了。

陳初仿似無意的看了蔡源一眼,隨即看着張純孝道:“以張大人之見,應當如何?”

“後宮之事,本是楚王家事,然,天家無私事,臣便斗膽一言”

張純孝先迭了層BUFF,這才道:“王妃趙氏賢惠端淑、仁名天下,可爲皇后,掌六宮。”

那是楚王貧寒時的髮妻,對此所有人都沒有異議,陳初也點了點頭。張純孝微微調整了一下呼吸,接着道:“側妃陳氏,身出千年名門,秀外慧中、聰穎敏學,可爲貴妃,助皇后協理六宮”

這話說罷,值房內靜了一瞬,陳初面色如常,卻沒有任何表示。

身爲陳妃之父的陳景彥自然不好開口。

而杜兆清則是被蔡源臨時拉來湊場子的,即便禮部尚書在此事上有發言權,他也不敢胡亂站隊。

就在此時,卻聽蔡源道:“張大人所言不差,臣附議”

“.”

“!!!”

霎那間,值房內所有人齊刷刷看向了蔡源陳、陸兩人眼中皆是沒藏住的愕然。

杜兆清則是不解。

而陳初,看向蔡源的眼神,竟有些許迷惑和失望。

隨後,杜兆清心中自認爲想明白了.蔡相,還是底子太薄了啊!

如今蔡家弟子,多是中低官員,沒資格上朝。

而與他出身相近的西門恭、徐榜,卻又都在地方爲官,便是有心幫蔡嫿,也來不及。

反觀陳經略,陸欽哉是他陳家姻親,陳景安在安豐爲相,勢力已成.日後,齊國舊臣想必會將他家當成文官集團的領袖。

就像此刻突然向陳家靠攏的張純孝。

剛開始,杜兆清還以爲張大人會提議長公主爲貴妃呢,此時看來,卻是低估了張大人轉向的靈敏性。

不過,此事也能理解,舊臣皆是舊時科舉出身的官員,打心底裡未必看得起胥吏出身的蔡相。

而潁川陳家,無論是行事風格、還是同爲士人的身份,都讓他們更覺着親近。

衆人心思各異,實則只過了一兩息時間。

因太過於出乎意料,陳景彥尚未想好該作何反應,卻聽蔡源又道:“前朝後宮缺一不可,中樞官員也需及早做好安排。”

話題的跳躍幅度有點大,陳初不由道:“蔡相有何想法,說說看。”

蔡源道:“兵部張大人自當年桐山之戰,便對我淮北照拂有加,後與我等並肩共歷淮北戡亂,河北之戰,東京之戰,可謂嘔心瀝血、忠貞有加,此忠臣能吏,可重用!臣舉薦張大人就任三司使.”

“.”

張純孝一臉愕然,陳景彥和陸欽哉一再始料不及.按照陳景彥的設想,原本希望胞弟陳景安任這三司使呢。

可張純孝當前,他總不能出言反對。

並且,張純孝剛剛推舉阿瑜爲貴妃,人家蔡源轉頭就舉薦他升官這是何等胸懷,簡直是一心爲國、不計一家得失的老臣典範!

若陳景彥此時跳出來反對,會被襯托成何等猥瑣模樣。

好在陳初不置可否,並未當場答應。

卻不料,今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蔡源,還有話說,只見他緩緩一拱手,明明只有五十多歲,可動作遲緩老邁,如同耄耋老人。

“臣已老邁,精力不濟,欲乞骸歸鄉,請楚王准奏.”

“蔡相!何出此言!”

這回,就連陳景彥也趕忙起身勸道。

陳初更是斬釘截鐵道:“不準!如今天下未定,尚有許多事需蔡相爲我謀劃助力,乞骸之事休要再提.”

誰料,蔡源竟異常堅定道:“楚王,臣本小吏,本事微末,能隨楚王至此,已心滿意足。我朝才俊層出不窮,何愁無人助楚王大興社稷?如今周國太上皇遜位,安豐朝廷已無存在必要,多年來,柳川先生鞍前馬後、居功至偉,臣再薦,柳川先生接任宰相一職.”

陳初聞言,皺眉不語。

陳景彥再度震驚,可馬上反應了過來他兒子陳英俊還擔着門下省中書舍人呢,若陳景安再任了宰相,叔侄二人一人掌印、一人擬旨,這門下省還不成他家的了!

元章絕不會同意。

陳景彥不由暗道:就知道你這老狐狸沒安好心!

隨後趕忙朝陳初道:“此事不妥,景安從未於本朝中樞爲官,驟然爲相,於朝政不利。”

陳初尚未說話,蔡源卻搶先道:“陳經略此言差異!潁川陳家,故舊遍天下,柳川先生若爲我朝宰相,定能快速與上下官員同氣連枝,再有陳經略、陸大人、張大人等重臣從旁輔佐柳川先生.往後,朝廷外有先生,後宮內有陳氏,定可重現漢唐盛景!”

“.”

正月尚冷,只見陳景彥額頭上迅速沁出了汗珠,下意識看了陳初一眼。

誅心之言,誅心之言啊!

什麼‘上下同氣連枝’,什麼‘重臣從旁輔佐’,什麼‘一內一外’!

即便陳景彥一丁點架空陳初的想法都沒有,但蔡源的話無疑給在場所有人提了個醒陳氏可是有兒子的,即便現下沒有旁的想法,若以後陳初不再了呢?

再者,老蔡那話中,還隱隱有文臣未必與楚王一心的意思.比如對士人的態度,比如對田改的態度。

而吏人出身的蔡源,自從任了宰相,可是不遺餘力的在推廣田改。

陳景彥一時進退不得,主動向陳初解釋,倒顯得他心虛了一般。

若不吭聲,又像是默認了蔡源的指桑罵槐。

到了現下,他自是看明白了,大哥這是藉着‘乞骸’由頭,爲自己的寶貝女兒爭那貴妃之位呢!

他若歸鄉,便不存在方纔他親口所說‘一內一外’的情況了。

可眼下這情形,陳初只怕更加不會放蔡源歸鄉,以免陳家過於坐大。

接下來,最有可能得情況便是,陳初再三挽留,老蔡繼續爲相,那貴妃之位落到蔡嫿頭上。

好一招以退爲進!

陳景彥不由反思到請張純孝當嘴替,還是心急了。

同時,也忍不住有點欽佩老蔡即便是以退爲進,這天下又有幾個父親,願拿這宰執之位爲女兒賭一個名分呢!

至少他陳景彥,便下不了這個決心.

那邊,陳初確實一再挽留,不予准奏。

不知是老蔡入戲太深,還是真的有了幾分隱退之意,只見他竟朝陳初緩緩跪了下來。

陳初連忙從案後起身,上前欲攙起老蔡。

老蔡卻堅持跪地不起,仰首看向陳初道:“眨眼十一年,該見識的也都見識了,能隨元章走到今日風景,如今能喚元章一聲陛下,伯父死而無憾瞭如今唯一憂心的便是嫿兒,她那性子”

說着說着,老蔡動了情,一汪濁淚直在眼眶裡打轉,“她那性子太強,做事又不知顧及旁人臉面,若日後她不小心惱了元章,元章切莫打殺,伯父只求你將她送回桐山老宅伯父斗膽,願以這相位換元章一句保她平安的承諾。”

一旁的陳景彥竟有點拿不準了大哥這是在演,還是真的願爲女兒犧牲到這個程度?

陳初怎攙蔡源都不肯起,便也跪了下來,只道:“岳丈說的甚話,你留着相位,我也會保嫿兒一生平安,當年在采薇閣的天字雅間、後來她孤身嫁入我府這些年,我欠她良多,以後會慢慢補償於她.”

即便壓抑着情緒,陳景彥也聽出元章同樣動了情。

不由心下暗暗一嘆:阿瑜,非是爹爹不努力,只是.都怪我那大哥太狡猾了啊!

89.第88章 做大事,就得靠藝術221.第218章 夫聚天地氣,必生異相174.第172章 縱有千般難,亦是我甘願89.第88章 做大事,就得靠藝術302.第298章 毒計226.第222章 老虎屁股摸不得第472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494章 罪婦訓官353.第346章 北岸故土,漢家將軍第2章 羽翼未豐第506章 東印度商行344.第338章 若不流芳千古,那便遺臭萬年263.第259章 青雲少年子第447章 死戰悲歌川259.第255章 都統婚事302.第298章 毒計228.第224章 淮北震動第520章 深宮欲浪難自抑,漢兒不受金人爵68.第68章 陳小郎很委屈第12章 棲鳳嶺的春第27章 豬隊友們第34章 棲鳳嶺愛情故事242.第238章 神兵天降第32章 廣而告之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第50章 西瓜狂想曲239.第235章 狺狺狂吠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96.第95章 土雞瓦狗第531章 淮南盛景,功在晉王264.第260章 秋風不燥,陽光正好第421章 一抹紅影錦衣至,半點情面不與人第495章 江寧易得,情字難解177.第175章 女大不由爹202.第200章 熊字營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153.第151章 又是老五乾的?106.第105章 小小雌虎100.第99章 出人命啦!327.第322章 路安侯是大齊忠良!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79.第79章 這樣的鷺留圩167.第165章 塵埃落定第487章 岳母駕到305.第301章 打草驚蛇第12章 棲鳳嶺的春第535章 蔡嫿也想進步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第54章 西瓜糖啊160.第158章 暗流涌動311.第307章 春夜殺機第523章 小辛使計打援,鐵膽逞威斬將155.第153章 堅壁清野,積極備戰第512章 國家籓籬第1章 天殺的奧特曼361.第354章 淮北淮南第546章 夕園聚首訴衷腸,玉儂露拙藏情商385.第375章 不退第472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383.第373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117.第115章 我幫忙去了第426章 王府團圓第474章 五朵金花再聚首第544章 民心所向第447章 死戰悲歌川94.第93章 來者不善第25章 想了第542章 安樂公蠻好的117.第115章 我幫忙去了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要到兩三點了第534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411章 袍澤 同志 父子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342.第336章 妙計‘清君側’316.第312章 呸!110.第109章 投名狀325.第320章 朝陽初生,血透東京第41章 夏風不識情第477章 大儀治軍155.第153章 堅壁清野,積極備戰279.第275章 國師養成計劃第399章 你們怕她,我可不怕!204.第202章 天下強軍263.第259章 青雲少年子123.第121章 乙卯年171.第169章 故交一日談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373.第365章 不速之客270.第266章 血流成河,淮北方定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312.第308章 死人無法自辯第47章 噫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451已解封第524章 漢家闇弱二百載,一朝雪恥破帝京214.第211章 子時再來253.第249章 甲子姻緣
89.第88章 做大事,就得靠藝術221.第218章 夫聚天地氣,必生異相174.第172章 縱有千般難,亦是我甘願89.第88章 做大事,就得靠藝術302.第298章 毒計226.第222章 老虎屁股摸不得第472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494章 罪婦訓官353.第346章 北岸故土,漢家將軍第2章 羽翼未豐第506章 東印度商行344.第338章 若不流芳千古,那便遺臭萬年263.第259章 青雲少年子第447章 死戰悲歌川259.第255章 都統婚事302.第298章 毒計228.第224章 淮北震動第520章 深宮欲浪難自抑,漢兒不受金人爵68.第68章 陳小郎很委屈第12章 棲鳳嶺的春第27章 豬隊友們第34章 棲鳳嶺愛情故事242.第238章 神兵天降第32章 廣而告之156.第154章 告桐山全體百姓書(二合一)第50章 西瓜狂想曲239.第235章 狺狺狂吠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96.第95章 土雞瓦狗第531章 淮南盛景,功在晉王264.第260章 秋風不燥,陽光正好第421章 一抹紅影錦衣至,半點情面不與人第495章 江寧易得,情字難解177.第175章 女大不由爹202.第200章 熊字營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153.第151章 又是老五乾的?106.第105章 小小雌虎100.第99章 出人命啦!327.第322章 路安侯是大齊忠良!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79.第79章 這樣的鷺留圩167.第165章 塵埃落定第487章 岳母駕到305.第301章 打草驚蛇第12章 棲鳳嶺的春第535章 蔡嫿也想進步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第54章 西瓜糖啊160.第158章 暗流涌動311.第307章 春夜殺機第523章 小辛使計打援,鐵膽逞威斬將155.第153章 堅壁清野,積極備戰第512章 國家籓籬第1章 天殺的奧特曼361.第354章 淮北淮南第546章 夕園聚首訴衷腸,玉儂露拙藏情商385.第375章 不退第472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112.第111章 事了拂衣去383.第373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117.第115章 我幫忙去了第426章 王府團圓第474章 五朵金花再聚首第544章 民心所向第447章 死戰悲歌川94.第93章 來者不善第25章 想了第542章 安樂公蠻好的117.第115章 我幫忙去了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要到兩三點了第534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411章 袍澤 同志 父子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342.第336章 妙計‘清君側’316.第312章 呸!110.第109章 投名狀325.第320章 朝陽初生,血透東京第41章 夏風不識情第477章 大儀治軍155.第153章 堅壁清野,積極備戰279.第275章 國師養成計劃第399章 你們怕她,我可不怕!204.第202章 天下強軍263.第259章 青雲少年子123.第121章 乙卯年171.第169章 故交一日談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373.第365章 不速之客270.第266章 血流成河,淮北方定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312.第308章 死人無法自辯第47章 噫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451已解封第524章 漢家闇弱二百載,一朝雪恥破帝京214.第211章 子時再來253.第249章 甲子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