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

bookmark

…………翌日,清晨,李煜一覺睡至辰時,方纔艱難的從牀上爬了起來,用過早膳,休息片刻,便又開始了他每日必做的鍛鍊大業。

領近巳時,李煜方纔喚來黃元才擺駕金陵皇城的另一座衛星城環城大營,臨行之時,想起今天去環城大營的目的,隨即又命黃元纔去通知常郢與張洎,文則這三位唐國的肱骨之臣隨行。

“臣等參見聖上!”李煜一行人剛到環城大營高大雄偉的城門外,便見到新晉派的一衆武將馬誠彥,邊文,楊永等人早就得到嚴醜的通知,已是早早的在城門口恭候李煜的大駕了。

“哈哈,衆愛卿免禮平身!”李煜擡手朗聲笑道。

說罷,李煜翻身下馬,將馬繮繩遞給身後的嚴醜,走至衆武將之首的邊鎬身前沉聲道;“邊老愛卿傷養的怎麼樣啦?”

邊鎬聞言,蒼老的臉上不禁涌現一抹感激之色。“有勞聖上掛念,老臣身體已是好的差不多了,當可隨時爲聖上再戰沙場!”

“嗯,愛卿之身體即是無恙,朕便放心了,呵呵,老愛卿老當益壯,勇猛遠勝當年廉頗,朕亦是十分佩服的,不過愛卿年歲已高,還是需注意着身體,征戰之事,日後朕自是還要多多倚仗老愛卿你的。”

“老臣多謝聖上賞識!”邊鎬躬身一禮,拜道。

“勞煩老愛卿前行帶路往中軍大帳,朕有事要與衆將商議。”

“諾、”

…………

不多時,李煜和衆將領便來到了環城大營的中軍大帳內。

李煜高據首位,以常郢,張洎爲首的楊永等矢鋒軍的新派將領端坐於左下首,而右下首則是以邊鎬,林仁擎爲首,馬誠彥,邊文等爲次的唐國宿派將領,隱隱有分爲兩派之勢。

“諸位愛卿無需緊張,朕今日召集諸位愛卿前來,不是爲了別的,衆愛卿隨朕征戰沙場已是有了大半年了,立下無數的無數汗馬功勞,朕自是不會忘記的,朕今日前來,便是要對諸位愛卿論功行賞的,並且放假三日,准許各位愛卿回家探望家中老小。”

衆將聞言,一時之間魂神俱顫,激動萬分。

一衆隨着李煜一路殺過來武將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當初在宋國大軍壓境時的危急境況。

那時,宋軍月餘連破唐國九州數十縣,更是連世稱天險的長江防線都給攻破了,消息傳開,唐國人心混亂,軍心浮動,眼看着就要冰消瓦解時,是李煜一番激動人心的說詞,一番近乎暴政的改革才重新喚醒了大夥對李煜的信任,和對宋軍的戰意,緊接着,李煜首戰兩捷,一下子便穩住了軍心。

而今衆人思量起來,這一幕幕的場景彷彿就發生在昨日似的,當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頓了頓,李煜又道:“當初隨朕出征的近六萬大軍,而今大約還剩下兩萬餘人,朕決定再次封賞三軍,犒勞大軍,讓朕的兒郎們風光的返家省親,自從將士們隨朕出征,將士們已是整整半年沒有回過家了,也是時候讓他們回家跟親人們團聚了。”

衆人不自覺地點了點頭,神色恍惚,而常郢則是陷入了沉思,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表現,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顯然,衆人之中只有常郢隱隱猜到了李煜此舉的用途。

隨即,李煜又道:“還有,記得給每個將士送一匹良駒,再按其爵位發給餉錢,?下士一百貫錢,中士二百貫錢,上士四百貫錢,少尉八百貫錢,中尉一千六百貫錢……,爵位每增加一級,餉錢就增加一倍!還有,陣亡將士的撫卹金也一併捎回去,連同賜給爵位的文書,一併交與他們的家人。”

衆人聞言,不禁再次愣住了,驚諤萬分,李煜的賞賜已經完全不能用厚待來形容了,唯有恩典纔可表示李煜的厚恩,爲什麼如此說呢,這麼講吧,以唐國目前的經濟壯況,一個農家小戶辛苦勞作一年,不吃不喝,不開支,最多可得個一兩百貫錢算頂天了,一個商賈勞途奔波,辛勤販運商貨,運氣好,三五日內可盈的個數百貫(當然,那些巨賈富商除外)。

而李煜這一次則是給了這數萬將士的軍餉,足夠讓不論是有錢還是沒錢的都得仰望的高度。

沉寂片刻,坐在左下首的張洎低聲提醒道:“皇上,臣恐通寶不足矣。”

?唐國連遭兵禍,又長年進供宋國,再加上唐國之地礦產稀少,所以李煜此前能發行的唐國通寶數量實在不多,國庫內能動用的通寶除去調撥給了賈闔的,那就更少了,李煜聽罷,不假思索地道:“通寶不夠,就以金銀折算,金銀不足,就以絲帛馬匹充抵,要是還不夠,那就到朕的皇宮裡去搬東西來補,總之,不管怎麼說,都不能讓陣亡將士的家人吃虧。”說此一頓,李煜擡目直視張洎,以無比沉重的語氣說道,“此事便由張愛卿會同曲愛卿聯合督辦,望兩位愛卿切莫要讓我們大唐的將士,流血又流淚!”

不能讓大唐的將士流血又流淚?衆將聞言不禁茸然動容。

“喏!”張洎也是微微動容,立時恭聲應諾,遂即便和曲州平探談軍餉的發放去了。

“至於新軍和夂鋒軍,同樣按此標準發放軍餉及相關的軍銜禮節,放假休息一日,隨後則繼續留在環城大營整軍訓練,此事便由邊老愛卿你負責。”說着,李煜目色溫和的看着邊鎬。

“老臣領命!”邊鎬起身一拱手,朗聲應道。?而居於左下首第三位的楊永聞言,爲之動容,神色敬服,心下更是不禁感動萬分,本以爲李煜不歧視他們便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卻不曾想,李煜竟是非但沒有歧視他們,還一視同仁,給他們自家士卒一樣的待遇。

“臣替我矢鋒士卒叩謝聖上隆恩,臣楊延定在此立誓,我五萬矢鋒軍士此生此世必定只忠於聖上一人,刀山火海,槍林箭雨,生死追隨聖上!”?思慮良久,楊永還是忍不住起身動情的望着恭敬跪拜道,以答謝李煜的恩德。

“哈哈,嗯,楊愛卿無需多禮,愛卿的忠臣朕自是相信的,愛卿且寬心,你們現在即是朕的兒郎了,朕不論過往你等是何身份,朕都會一視同仁的,這一點,朕可以當着諸位愛卿保證。”開玩笑,歷史上這麼有名的楊家將的忠誠都不信任,那信誰。

頓了片刻,李煜凝聲道:“待衆諸位將士假釋歸來,便要開始爲期三月的全軍整訓,編制調配以及軍事大考!”

這一次,?衆將聞言卻並沒有任何的表現,神色雖是淡定,但心下卻是凝重無比,暗暗決定要下去通知手底下的兒郎們好好的準備下,莫要失了這一次露臉的機會。

見衆人都已明白,李煜擺了擺手道:“好了,諸位愛卿且先下去通知兒朗們吧,對了,常愛卿你先留下,朕還有些事與你商議。”

“諾!”衆臣轟然應道,應罷躬身退出了大帳之中。

待衆人退出大帳,常郢目光深邃的看着李煜,一副我已瞭然的神色,以常郢的智慧,他當然明白,李煜將他留下來,肯定不是爲了和他談人生,談理想的,絕對是有軍政大事與他商量了。

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13章 灰飛煙滅第22章 郭無爲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86章 驚豔第59章 匹夫之勇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5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四)第72章 公孫來辭第85章 鐵甲連營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31章 血色潤州第25章 江南文會第52章 株連九族第89章 蠢蠢欲動第23章 趙光義第167章 長安亂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14章 困獸猶鬥第158章 南漢劉隱第36章 殺出重圍第85章 打造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170章 長安復定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二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2章 昏君第3章 江寧府第41章 獵梟第111章 夜戰第91章 泉州城破第43章 史上名戰第16章 對峙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19章 軍令如山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16章 疑兵之計第80章 袞州張合第77章 軍心大振第12章 大破宋軍第47章 絕處逢生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45章 立足之地第122章 錢王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章 暗潮涌動第131章 傷亡第7章 黃雀在後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22章 郭無爲第49章 汴軍第19章 大戰起第46章 絕路第8章 渾水摸魚第158章 南漢劉隱第161章 宦官之禍第46章 雄雄猛士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15章 戰後第3章 離間之計第19章 太原府衙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6章 搏殺第36章 旮二愣第72章 公孫來辭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98章 火燒叛軍第53章 雞毛令信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89章 蠢蠢欲動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27章 虎賁立軍第158章 南漢劉隱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第144章 伐蜀第95章 進退維谷第16章 江寧之伏第81章 鐘太後第91章 泉州城破第164章 逝去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25章 江南文會第50章 袍澤弟兄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34章 藩鎮割據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37章 龍門軍營第34章 編練新軍
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13章 灰飛煙滅第22章 郭無爲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86章 驚豔第59章 匹夫之勇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54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四)第72章 公孫來辭第85章 鐵甲連營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31章 血色潤州第25章 江南文會第52章 株連九族第89章 蠢蠢欲動第23章 趙光義第167章 長安亂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63章 英雄墓冢第114章 困獸猶鬥第158章 南漢劉隱第36章 殺出重圍第85章 打造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170章 長安復定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二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113章 典虎爲先鋒第45章 殺機四伏第12章 昏君第3章 江寧府第41章 獵梟第111章 夜戰第91章 泉州城破第43章 史上名戰第16章 對峙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19章 軍令如山第50章 袍澤弟兄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16章 疑兵之計第80章 袞州張合第77章 軍心大振第12章 大破宋軍第47章 絕處逢生第17章 決戰前奏第105章 團城急報第45章 立足之地第122章 錢王第118章 踞城而守第1章 暗潮涌動第131章 傷亡第7章 黃雀在後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22章 郭無爲第49章 汴軍第19章 大戰起第46章 絕路第8章 渾水摸魚第158章 南漢劉隱第161章 宦官之禍第46章 雄雄猛士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57章 三軍兵馬大元帥第15章 戰後第3章 離間之計第19章 太原府衙第11章 南唐變法之士卒歸家第16章 搏殺第36章 旮二愣第72章 公孫來辭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98章 火燒叛軍第53章 雞毛令信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34章 十面埋伏第18章 烈烈遼風(上)第89章 蠢蠢欲動第159章 城中火起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27章 虎賁立軍第158章 南漢劉隱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7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十)第144章 伐蜀第95章 進退維谷第16章 江寧之伏第81章 鐘太後第91章 泉州城破第164章 逝去第39章 古代的陣法(三)第25章 江南文會第50章 袍澤弟兄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34章 藩鎮割據第68章 特殊的軍隊第37章 龍門軍營第34章 編練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