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絕望的崇禎

紫禁城,御書房內。

崇禎皇帝,神情有些呆滯的坐在御案後,內心已經陷入絕望。

他剛剛收到急報,周遇吉殉國,大同的姜襄投降,被他寄以厚望的唐通,也緊跟着投降。

這樣一來,便導致居庸關失守,北京失去最後一道防線,闖賊兵臨城下,已是必然。

崇禎站起身來,赤足披髮,走在書房中央,內心絕望,只覺得天地一片黑暗。

姜襄、唐通、吳三桂、這是他最後的依靠,現在姜襄和唐通一箭未發,就獻城投降,宣大、薊遼的邊軍,半數叛國投賊,自己還能指望誰?

讓左良玉等部勤王的旨意早就傳了出去,可是南方卻一點消息都沒傳來。

大明朝二百七十年的基業啊!

難道就這麼完呢?

朕兢兢業業十七載,居然會做亡國之君?

難道朕是昏君嗎?

從皇兄手中接過的江山,並非是這般模樣,而朕在位十七年,沒有將大明變好,反而一步步走向深淵。

崇禎不禁對自己產生一絲懷疑,不過很快,他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朕怎麼會是昏君呢?

朕勤政不怠,每日批閱奏摺直到深夜,休息不過兩個時辰,朕勤儉節約,從來只穿粗布棉袍,食不過四菜一湯,朕不貪戀女色,宮中只有幾位貴妃,如何能是昏君?

縱觀往史,有這樣的昏君嗎?

崇禎眼中滿是血絲,整個人陷入絕望,可朕如此辛苦勤政,這天下爲何越來越亂,最後居然到了亡國的地步。

在大明朝的最後時刻,崇禎潛意識裡,已經意識到自身可能存在問題。

治國理政,不是勤奮,不是多努力就能治理好的,方略錯了,瞎指揮,只會更亂。

不過他心裡不願意承認,自己辛辛苦苦十七載,對大明居然沒有絲毫用處。

天啓走的時候,大明並不差,十七年不短,他是有時間改變的。

“陛下,魏閣部、陳閣部到了!”王承恩走進來,看見崇禎的模樣,心中一陣酸楚。

陳演、魏藻德,是崇禎朝最後的一任首輔和次輔。

山西一省之地,大明朝廷以爲至少能與闖軍相持半載,卻不想一個多月的時間,三晉全失。

李建泰帶走兩萬京營後,北京的防禦已經十分空虛,崇禎已經有了調吳三桂回防的意思。

幾日前,他曾暗示陳演,讓內閣發令,調吳三桂回防,有關寧鐵騎,大明還能一戰,不過陳演卻死活不寫。

今日崇禎收到吳三桂的摺子,詢問是不是該回防,所以崇禎將兩人叫來。

這時陳演和魏藻德站在書房內竊竊私語,不多時,換好衣服的崇禎,走進來坐定,身上已經看不到方纔的樣子。

兩人立時閉口不在說話,跪在地上,將屁股撅起。

“兩位先生,之前朕讓你們下令,調關寧軍回防京師,你們不說話。今日吳總兵上折詢問,內閣可以下令了吧!”

崇禎說完,兩人卻依舊將屁股撅起,一聲不吭。

這就是大明的大臣,這就是朕的臣子,一順間,崇禎幾乎被兩人氣瘋,但這時,滿朝大臣與他對立,他已經找不到,能取代兩人的臣子。

“兩位先生,你們是對此議有什麼意見嗎?”崇禎已經是近乎哀求,“兩位先生只要開口,朕立刻下旨照辦~”

崇禎等了許久,期盼兩人能夠說話,哪怕是知一聲,這至少還能證明,兩人還是站在他一邊,但大殿上卻依舊鴉雀無聲,只有崇禎粗重的喘息……

忽然,崇禎猛的站起,一腳踢翻身前的案臺,“滾,給朕滾……”

魏藻德與陳演,忙躬身倉皇的退出書房,到了外面卻紛紛直起腰板,抖了抖身上官袍。

魏藻德道:“能寫嗎?”

“不能寫!”陳演擺了擺手,一邊往外走一邊小聲道。

“爲啥?”魏藻德跟上。

陳演停住腳步,看着他,冷笑一聲,“魏閣部想一想,萬一事後清兵打進來,北方丟了,就是因爲咱們做的決策,調吳三桂回防啊!”

魏藻德聽後,不禁重重的點了點頭,“對,是這麼回事!”

陳演回頭看了眼宮殿,“要調,他自己調,我們千萬不能寫,否則最後人頭落地的肯定是我們,所以千萬不能寫啊!”

……

御書房內,崇禎將滿桌的奏摺掃落地下,嘴裡念道着,“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皆亡國之臣~~~”

“可憐我祖宗二百七十餘年的基業,盡然毀於朕手,朕有何面目見祖宗於地下~”

崇禎聲音顫抖着,似乎瘋了一樣,嘴裡呢喃着,“國朝養士三百年,今日危亡之際,卻無一人助朕,諸臣皆可殺,可殺~”

書房內的太監,看見崇禎的模樣,心中都不禁無比傷感。

“陛下,陛下。”這時王承恩一臉驚慌的來到御書房,“闖賊的兵馬,出現在京郊外了。”

啊!崇禎心頭一驚,整個人忽然安靜下來,他忽然走回來呆呆的坐着,有些失魂落魄。

闖賊已經兵臨城下,大明真的要完了麼?

“好,你們不願意寫,那就朕來下令!”崇禎忽然站起來,“去讓人調吳三桂回來。”

崇禎確實不想擔責任,他一直在以一個賢名君主來要求自己,而一個賢名的君主,是不能犯大錯的。

只是他這樣沒擔當,想着自己的名聲,臣子幹活了卻討不到好,最後便只有弄得君臣離心。

其實他所做所爲,勤政、節儉、不好女色,完全符合儒家對賢名君主的要求,只是他學到的只是表象,沒有先皇的傳授,師傅們並沒有教授他真正的帝王術,而是想將他塑造成一個書本中描述的明君。

可事實上,書本中只是記載了一些表面光輝的東西,但政治其實是黑暗、骯髒、無情的東西,這些書本不會教的東西,崇禎都沒有學到。

這時他已經顧不上調吳三桂回防的後果,因爲就算結果再壞,也不會比現在更壞了。

只是此時,局勢已經明朗,吳三桂還會來麼?

崇禎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他忽然站起身來,離開了御書房。

第59章借錢糧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555章重塑信心第757章氣死代善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365章江面相會第78章治疫燒磚第528章清軍南下第909章巡視中州第544章飲馬長江第58章佔據亳州第40章蒐羅人才第754章你到底什麼身份第352章先滅張先壁第973章淮河防線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145章幹票大的第325章範永鬥要砸盤第777章兩線開戰第825章收拳蓄力第974章安南八旗第943章通州遭遇第416章大戰開始第899章高大王的內庫第489章求錘得錘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737章洛水谷地第959章陷阱第994章明軍崩潰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1019章擊敗豪格第941章狼煙第112章暴富了第890章關門打狗第941章狼煙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345章楊文嶽建言戰策第236章上朝(一)第767章北上爭攻第142章苦戰臨清第567章軍民和諧第39章賊陷商丘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544章飲馬長江第372章好事、壞事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282章偷襲滎陽第82章不戰而降第176章關中變化第965章福江藩第682章開拓西南第771章塹壕戰第1067章維穩第580章順軍歸降第838章招降太原第682章開拓西南第985章三科並舉第424章正式開局第985章三科並舉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315章再遇多鐸第729章突襲蒲津關下第429章鏖戰正酣第644章政治題第33章兵圍商丘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218章真有埋伏第722章狼煙四起第626章開闢敵後戰場第781章三件事第854章西域風起第1038章勇氣可嘉第193章高義歡訛詐左良玉第838章招降太原第476章誘敵過江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948章北京歸降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337章被打臉了第750章瞭解民情第958章目標馬軍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16章盜賣軍資第942章人心變化第737章洛水谷地第1094章伏擊東籲第609章打個野戰怎麼那麼難第499章使者到來第837章以人爲糧第237章上朝(二)第287章南京黨爭第897章攻下錦州第138章欺賊忒甚的高義歡第450章激烈搏殺第877章分化瓦剌
第59章借錢糧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555章重塑信心第757章氣死代善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365章江面相會第78章治疫燒磚第528章清軍南下第909章巡視中州第544章飲馬長江第58章佔據亳州第40章蒐羅人才第754章你到底什麼身份第352章先滅張先壁第973章淮河防線第88章決戰中州四第145章幹票大的第325章範永鬥要砸盤第777章兩線開戰第825章收拳蓄力第974章安南八旗第943章通州遭遇第416章大戰開始第899章高大王的內庫第489章求錘得錘第53章進化的劉黑子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737章洛水谷地第959章陷阱第994章明軍崩潰第49章鹿邑種田記下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5章孫傳庭復出上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1019章擊敗豪格第941章狼煙第112章暴富了第890章關門打狗第941章狼煙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345章楊文嶽建言戰策第236章上朝(一)第767章北上爭攻第142章苦戰臨清第567章軍民和諧第39章賊陷商丘第418章勸說劉黑子第544章飲馬長江第372章好事、壞事第702章魏國新政下第282章偷襲滎陽第82章不戰而降第176章關中變化第965章福江藩第682章開拓西南第771章塹壕戰第1067章維穩第580章順軍歸降第838章招降太原第682章開拓西南第985章三科並舉第424章正式開局第985章三科並舉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315章再遇多鐸第729章突襲蒲津關下第429章鏖戰正酣第644章政治題第33章兵圍商丘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218章真有埋伏第722章狼煙四起第626章開闢敵後戰場第781章三件事第854章西域風起第1038章勇氣可嘉第193章高義歡訛詐左良玉第838章招降太原第476章誘敵過江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948章北京歸降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337章被打臉了第750章瞭解民情第958章目標馬軍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16章盜賣軍資第942章人心變化第737章洛水谷地第1094章伏擊東籲第609章打個野戰怎麼那麼難第499章使者到來第837章以人爲糧第237章上朝(二)第287章南京黨爭第897章攻下錦州第138章欺賊忒甚的高義歡第450章激烈搏殺第877章分化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