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春秋之間的道理

bookmark

不過徐北遊並未沉浸在傷感中太長時間,揹着劍匣邁步走入劍氣凌空堂,然後在當年他初次來到此地時所站的位置轉身望去。

在那個方向,曾經有九大地仙觀戰,有兩人當世巔峰一戰。

魏國雖然不大,但卻是個深不見底的地方,他這次魏國之行就有大開眼界之感,先不說魏王這位割據一方的豪雄,就是那些看似依附於魏王的世家,也絕不容有半分小覷,尤其是那位慕容夫人慕容萱,其所圖之大,恐怕比之魏王蕭瑾也不遑多讓,至少要比一心復興劍宗的徐北遊要大得多。

既然有了道門的插手,那麼葉家之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僅僅是一個葉家就牽扯出了道門的二號人物塵葉,那麼放眼整件事情,其幕後之人已經不言而喻,這已經不是徐北遊孤身一人就能改變的事情,哪怕他有師父公孫仲謀的境界修爲,能夠手持誅仙擊退塵葉,同樣也是無濟於事,無外乎意味着道門掌教第二次下山而已。

劍氣凌空堂外的白玉廣場,原本正在沉思入神的陳公魚猛然回神,擡頭望去,只見天際邊有一抹流光飛至。

陳公魚伸手接住,是一卷竹簡。

他低頭望着這卷竹簡,臉上神情悲喜不明,喃喃自語道:“是春秋嗎,既然春秋歸於我手,那麼玉尺就與我無緣了,李清羽和葉道奇沒那個氣量格局去接下那把玉尺,只有身在帝都的謝蘇卿。”

“謝蘇卿啊。”

陳公魚沒來由嘆息一聲,“世人多是有眼無珠之輩,都小看了你這位謝氏康樂,唯獨我不曾輕視你半分,若是你能從韓瑄手中接過大齊朝廷的內閣大權,那麼我們以後會有落子對弈的機會也說不定。”

陳公魚將竹簡緩緩展開,果然是那捲由至聖先師親筆書寫的春秋。

徐北遊走出劍氣凌空堂,剛好看到這一幕,好奇問道:“公魚先生,這是?”

陳公魚輕輕嘆息一聲,“是一位新故之人的遺物。”

徐北遊心中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輕聲問道:“是誰?”

陳公魚同樣是輕聲說道:“是我儒門的一位前輩,大先生孫世吾去了。”

徐北遊怔然無言。

這個結局可以說早在預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兩人先前偶遇時,孫世吾說要去找魏王講一講他的道理,可魏王又是何許人也,能夠在明陵佈局刺殺當今皇帝陛下與滿朝文武之人,這樣一個人又怎麼會去聽旁人的道理,又怎麼會那麼容易地就死於他人之手。

陳公魚沉聲道:“孫先生隻身前往‘東都’城,以一己之力破去守城弓弩無數,魏王宮高手盡出,仍是不能阻擋孫先生入城,孫先生破開城門入城之後,在魏王宮門前又遇鎮魔殿四位大執事攔路,輕描淡寫之間敗退四人,緊接是道門鎮魔殿殿主塵葉親自出手,聯手四位大執事擺出雷池大陣,不過仍是被孫先生崩碎雷池,不是敵手,最終孫老先生來到魏王宮中,以手中玉尺破開魏王手中的天地畫卷,刺入魏王胸前,可惜未能傷及要害就已經力竭身亡。”

徐北遊臉色木然,光看錶情,並無異樣,沉默半晌後開口道:“公魚先生是如何知道這些的?”

陳公魚似是知道徐北遊會有此一問,舉起手中的竹簡,“都是這裡面說的。”

徐北遊望着陳公魚手中的竹簡,輕輕嘆息道:“如果老先生不是獨自一人去魏王宮,若是再多幾個幫手,那又會如何?”

陳公魚搖頭道:“若真是如此,那就不僅僅是塵葉和四個鎮魔殿大執事守在魏王宮前,說不定那位道門掌教真人也會親自下山,這樣還是一樣的結果,甚至說不定連魏王的面都見不到,退一步來說,就算真的聯手了,孫先生就不是去與魏王講道理了,而是行刺殺之事,那樣的孫先生又如何契合至聖先師的道理,養出塵葉也不能敵的浩然之氣?又如何以春秋和玉尺訴說其道理?所以這種事情,本就是如此,也只能如此啊。”

徐北遊無奈道:“這種事情無論成功與否,都是必死無疑啊。”

陳公魚搖頭道:“義之所在,雖死無憾。”

徐北遊不再說話。

陳公魚輕輕感慨道:“如今的魏國暗流涌動,看似道門與魏王一心,實則也是同牀異夢,各自勾心。”

徐北遊問道:“此話怎講?”

陳公魚反問道:“都說魏王之心,路人皆知,那麼魏王所求爲何?”

徐北游回答道:“自然是這偌大天下,錦繡江山。”

陳公魚點頭道:“是啊,錦繡江山,大江南北,西北東北,南疆中原,合起來纔是一個完整的天下。魏王和道門之所以相合一處,是因爲有大齊朝廷存在的緣故,可是道門不希望魏王奪取一個完整的天下,那麼這就成了兩者的分歧所在。”

酷匠…網q-正{f版;首v(發

徐北遊問道:“道門爲什麼不希望魏王奪取一個完整天下?”

陳公魚淡然道:“無非是吃一塹長一智,當年十年逐鹿,道門助蕭煜奪取天下,建立大齊,後來道門發現他們不但無法左右大齊,反而還要被大齊處處挾制,尤其是蕭玄登基掌權之後,大肆壓制道門,使道門不得不轉爲扶持蕭瑾以抗衡蕭玄,不過蕭瑾又豈是甘居人下之人,若真能登臨大寶,絕不會做道門的傀儡,說不定還會像蕭玄那樣反過頭來壓制道門,如此一來,對於道門而言,蕭瑾與蕭玄又有什麼區別?”

徐北遊震驚難言,陳公魚擺了擺手,說道:“正如你所想那樣,道門有了個膽大包天的想法,一國之力不易掌控,若是將一個大國分割成數個小國,那就再無人能與道門相抗衡,道門只消用些合縱連橫的手段,就可坐擁這偌大天下。”

徐北遊沉默許久,這才緩緩說道:“乍聽之下,似乎是異想天開,不過若是細想之下,卻並非不能實現,若是道門真能做到,天下豈不是重新回到了春秋時代?”

陳公魚輕輕摩挲着手中的春秋竹簡,說道:“尊王一統,是我儒門的道理所在,至聖先師曾經說春秋是禮樂崩壞的時代,所以孫先生這次魏國之行纔會帶了儒門六經中的春秋一卷,這些道理是與魏王講的,又何嘗不是與道門說的?只是魏王與道門一意孤行,不願意聽罷了。”

徐北遊輕聲說道:“可是有些時候,道理再大,大不過拳頭,誰的拳頭更大,誰的道理就大。”

陳公魚笑了笑,說道:“這是武夫們的道理,只是武夫打天下,所以有些時候,武夫的道理就變成了天下的道理。”

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二章 一國之母徐皇后第五章 虛虛實實反其道第九十六章 你可會厭憎於我第一百三十章 腳下是錦繡江山第一百章 頃刻間無邊煉獄第一百五十章 潮起潮落試劍石第五百四十七章 討銀錢萬萬之巨第三百三十一章 兇吉不定禍福依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北春風分外寒第九十八章 再入地仙十八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幕將啓葉將落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八十五章 百丈法身換天時第五百七十四章 謹遵大將軍軍令第七十七章 謀求天下五五數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虜大將軍南歸第五百五十四章 大力鬼王驚現世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機瞭然在胸中第五百零六章 無論生死戰必勝第三十二章 文武雙全苦讀書第八十一章 劍意劍氣戰兩人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當苦唯自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梁天海兩京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劍千里還帝都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地無門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七十章 魏國東都魏王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念成佛一念魔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人和當年故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痛苦來自於無能第九十五章 胸懷錦繡看江山第四十章 鶯鶯燕燕滿戰艦第三十七章 人人皆戲子伶人第九章 一劍即是我道理第九十八章 欲聯手火中取粟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十三載萬事同第二十章 有儒生手拿黃雀第三十七章 大真人慾過天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四十一章 故人重逢再相見第七十八章 東湖別院拜師母第七十五章 西北老卒剩六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雷聲起於九天第四百八十章 三爻占驗一乾卦第一百章 東海之上爭氣力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青二劍再現世第五十四章 仙人之下十八樓第四十七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二百三十八章 白蓮花開彌勒出第九十三章 江南軍統領白玉第四百一十九章 螢火與皓月爭輝第二百二十九章 伏屍遍地血成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刺皇駕第二百九十六章 身在局中不自由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四十章 壺有茶山水自香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人可隻手擎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一刀是爲天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地如爐需添柴第二十五章 相逢即緣一濁酒第六百六十四章 道門秋葉親到此第三十七章 大真人慾過天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文武兩人盡殘年第八十二章 跋扈崑山張召奴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七十九章 過江龍和地頭蛇第六十五章 臥虎南下攜紫電第十四章 三教九流非江湖第六百三十一章 年號靖宇替承平第六百二十六章 蓮花峰上坐論道第四十二章 北冥有山有道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傾城劍亦傾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囚牛非龍而是籠第九十四章 那你該有多開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長街上師徒父女第三十九章 風住塵埃葉落定第五十章 六十年來求白冠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賀表皆勸進第六百七十章 鎮魔井中歲月長第四百八十六章 何謂劍宗三十六第八十七章 繁盛江都天香樓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六十一章 是志向還是野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幕將啓葉將落第一章 六駿由自中原來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爭現端倪第一百零一章 天雷地火劍雨落第四百七十章 崇寧宮中一書信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榭中一錢之約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八十九章 講道理捫心而問第六章 有和尚法號無色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人打牌誰坐莊第一百四十一章 來自奧古斯都堡第四百零六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
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二章 一國之母徐皇后第五章 虛虛實實反其道第九十六章 你可會厭憎於我第一百三十章 腳下是錦繡江山第一百章 頃刻間無邊煉獄第一百五十章 潮起潮落試劍石第五百四十七章 討銀錢萬萬之巨第三百三十一章 兇吉不定禍福依第三百四十七章 西北春風分外寒第九十八章 再入地仙十八樓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幕將啓葉將落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八十五章 百丈法身換天時第五百七十四章 謹遵大將軍軍令第七十七章 謀求天下五五數第五百三十八章 平虜大將軍南歸第五百五十四章 大力鬼王驚現世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機瞭然在胸中第五百零六章 無論生死戰必勝第三十二章 文武雙全苦讀書第八十一章 劍意劍氣戰兩人第一百零一章 人生當苦唯自知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梁天海兩京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劍千里還帝都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地無門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七十章 魏國東都魏王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念成佛一念魔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人和當年故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痛苦來自於無能第九十五章 胸懷錦繡看江山第四十章 鶯鶯燕燕滿戰艦第三十七章 人人皆戲子伶人第九章 一劍即是我道理第九十八章 欲聯手火中取粟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十三載萬事同第二十章 有儒生手拿黃雀第三十七章 大真人慾過天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四十一章 故人重逢再相見第七十八章 東湖別院拜師母第七十五章 西北老卒剩六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雷聲起於九天第四百八十章 三爻占驗一乾卦第一百章 東海之上爭氣力第二百七十三章 紫青二劍再現世第五十四章 仙人之下十八樓第四十七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二百三十八章 白蓮花開彌勒出第九十三章 江南軍統領白玉第四百一十九章 螢火與皓月爭輝第二百二十九章 伏屍遍地血成河第一百三十九章 圖窮匕見刺皇駕第二百九十六章 身在局中不自由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四十章 壺有茶山水自香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人可隻手擎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一刀是爲天刀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地如爐需添柴第二十五章 相逢即緣一濁酒第六百六十四章 道門秋葉親到此第三十七章 大真人慾過天門第一百八十七章 文武兩人盡殘年第八十二章 跋扈崑山張召奴第八十四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七十九章 過江龍和地頭蛇第六十五章 臥虎南下攜紫電第十四章 三教九流非江湖第六百三十一章 年號靖宇替承平第六百二十六章 蓮花峰上坐論道第四十二章 北冥有山有道觀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傾城劍亦傾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囚牛非龍而是籠第九十四章 那你該有多開心第四百七十六章 長街上師徒父女第三十九章 風住塵埃葉落定第五十章 六十年來求白冠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賀表皆勸進第六百七十章 鎮魔井中歲月長第四百八十六章 何謂劍宗三十六第八十七章 繁盛江都天香樓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六十一章 是志向還是野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幕將啓葉將落第一章 六駿由自中原來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爭現端倪第一百零一章 天雷地火劍雨落第四百七十章 崇寧宮中一書信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榭中一錢之約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八十九章 講道理捫心而問第六章 有和尚法號無色第一百一十三章 四人打牌誰坐莊第一百四十一章 來自奧古斯都堡第四百零六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