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

bookmark

看完這場壯闊絕倫的蜃樓奇景之後,這羣世家子弟沒了繼續停留的興致,開始準備返回丹霞寨,徐北遊自然沒意見,不過這一次他沒走在前面,而是走在了最後,他要確保最後關頭不會再出什麼紕漏。

那名騎着颯露紫的女子走在了最前面,沒有再和徐北遊說話,甚至也沒有理睬身旁大獻殷勤的端木玉,似乎在沉思什麼。反倒是因爲剛纔徐北遊一氣斬殺十二名陰兵的緣故,李嵩這位將門子弟對徐北遊的態度緩和許多。

當一行人回到丹霞寨,已經是傍晚時分。夕陽下的丹霞寨好像一個垂暮老人,靜靜地伏在西北的曠野上,六駿匆匆而來又匆匆而走,沒有在這個老人身上留下半點痕跡。

女子在臨走前仍舊沒有把自己的名字告訴徐北遊,她只是告訴徐北遊,不要一輩子都停留在這個小地方,若是有機會,還是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廣闊天地。

徐北遊目送一行人出了丹霞寨之後,自己也朝丹霞寨外走去,不過與那六人的方向卻是截然相反。其實他還是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小房子,那是當年跟隨老人學藝時老人親手搭建的,只這棟勉強可以安居的房子遠在小方寨,所以徐北遊還得走上十幾裡夜路才能回家。

西北的晚上不算太平,但對於徐北游來說倒不算什麼,一路無事,等到他返回小方寨時,夜色已深,整個小方寨黑漆漆一片,不見半點光亮,畢竟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蠟燭和燈油都是很奢侈的東西,尋常時候,不會買也不會用。

徐北遊摸黑進了寨子,回到家,躍到自己小屋的屋頂上,就着月光啃了一個冷硬程度快趕上石頭的饃,又摸了摸放在胸口的銀票,陷入沉思。

女子勸他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實這本就是他一直以來的夙願,他這隻井底之蛙望井口,已經望了太久太久,只是苦於許多牽絆而無法跳出井口去,現在他有了這一千三百兩銀子,便有了跳出井口的資本。

徐北遊沉思良久,將那疊銀票拿出來,一共十三張,一張是地頭蛇給的,其餘十二張則是端木玉給的,他將銀票分成兩疊,一疊一千兩,一疊三百兩。

徐北遊將三百兩的那一疊重新放回懷裡,望着手中的一千兩銀票,自言自語道:“把這裡安排好以後,我也該走了。”

第二天一早,徐北遊便去了位於小方寨最北頭的那個小院。

這兒也許可以勉強稱之爲私塾,同時也是私塾先生的家。

在西北這等苦寒地方,又是小方寨這種在各個寨子裡排名末位的窮地方,竟然還有私塾這種東西,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奇蹟,不過它的確真的發生了,就像當初那名負劍老人會經過小方寨一樣,都是那麼不可思議。

徐北遊推開柴扉進了小院,院裡有幾隻母雞正在覓食,牆角處還有一片綠意盎然的菜地,一名精神矍鑠的老人正坐在茅屋前的躺椅上,輕輕怕打着自己的膝蓋,哼着無人能懂的小調。

老人就是小方寨私塾的教書先生,已經在小方寨教書育人三十多年,徐北遊曾經聽寨子裡的老人們說起過,老先生是個外來戶,應該是中原那邊過來的,剛來的時候氣派很大,不像平常百姓,倒像是富貴人家出身,只是過了這大半輩子之後,老人除了身上的書卷氣,就再也看不出半點當初的富貴模樣。

徐北遊的名字也正是老先生給取的,事實上徐北遊在很小的時候就是跟着這個老人生活,直到遇到另一位老人之後,纔有了變化。說來也是好笑,當初因爲徐北遊,兩個老人還發生過一場不大不小的衝突,一直到那位負劍老人離開小方寨,兩名老人都是處於互相看不順眼的不對付狀態,兩人只要見面就是吵架,滿口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當然,在小方寨的人看來,這根本不能算是吵架,畢竟連半個髒字都沒有,而且全寨子上下只有徐北遊能聽得一知半解,這怎麼能算是吵架?

兩位老人到底姓甚名誰,徐北遊都不清楚,他將負劍老人稱作師父,將私塾老人叫做先生,如此以作區分,而兩位老人也都默認了各自的稱呼。正如徐北遊所說的那樣,不管師父叫什麼,師父就是師父,放到當下,那麼先生就是先生。

徐北遊走近老人,輕聲道:“先生,我來了。”

老人睜開半眯着的眼睛,看了眼徐北遊,問道:“怎麼,要走了?”

徐北遊一點也不驚訝於老人的未卜先知,畢竟眼前的老人算是最瞭解他的人,又是見多了世情,能猜出一二也不足爲奇。他輕輕嗯了一聲,拿出那一千兩的銀票交到老人手中,道:“先生,這是一千兩銀子,算是我爲寨子留下的一點心意,交給別人我不放心,只能勞煩先生了。”

老人沒有問銀子是哪裡來的,只是很平靜地接過銀票,淡然道:“北遊啊,我知道你早晚都要走出去,畢竟大好男兒,不像我這個身子入土半截的糟老頭子,總窩在這塊彈丸之地也不像話。可既然要出去,就得知道人心險惡這四個字,看上去是好的未必是好的,看上去是壞的也未必是壞的,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時候都是黑白混淆。事情有對錯之分,但做事卻未必要按對錯而行,早些年戰亂的時候,百姓易子而食,說白了就是人吃人,這件事對嗎?肯定不對,但是不吃,你要活活餓死,那你到底是吃還是不吃?”

徐北遊愣住了,他從沒想過一直都是方正君子的先生竟會說出如此一番“大逆不道”的話語,一時間竟是不知該如何作答。

老人感慨道:“我此生讀過萬卷書,也行過萬里路,於世情二字上算是有一二感悟,說些昏言昏語,人有善惡黑白,可到底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惡?當年李詡與青塵論道,青塵直言善我者善,惡我者惡,所謂善惡,可見一斑。歸根究底,不過是一個利字當頭!”

徐北遊嚥了口唾沫,算是壓驚。

他不知道青塵和李詡是誰,但是他聽明白了先生話語中的意思。

老人似乎被勾起了過去往事,神情恍惚,眼神中有緬懷之色,自言自語道:“蕭煜開創本朝基業,殺出一個屍山血海,也殺出一個錦繡江山,可曾有人說他是惡?當年逆賊白蓮教教主之幼子,尚在襁褓之中便被活活溺死,可有人說他是善?鐵騎下江南,開萬世太平,今日之大齊,昨日之大鄭,哪個不是流血成江河,哪個不是白骨築高樓,殺人得太平,這是什麼道理啊?!”

老人猛地從躺椅上起身,望着徐北遊大聲喝問道:“道理在哪?”

徐北遊一個激靈,下意識地摸了摸背後負着的天嵐,在這一瞬間福至心靈,回答道:“道理在我背後,這便是道理。”

老人愣住,然後彷彿被抽乾了力氣,一點點重新坐回椅上,有氣無力道:“你走吧。”

徐北遊欲言又止。

老人揮了揮手,示意他趕緊滾蛋,沒好氣道:“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不用你來提醒我財不露白的道理。”

第十一章 凌雲的入世之道第七十一章 說當年魏國舊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此生未敗真無敵第四百四十章 殺一獨夫救千萬第八十七章 繁盛江都天香樓第一章 一方印兩說舊事第三百零三章 這就是劍宗宗主第九十六章 堂前飛燕去又歸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九十二章 道門秋葉今到此第五章 豫襄公端木睿晟第六章 不知先生無恙否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機難測空餘恨第六十四章 青雲步步江南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登天不過一步遙第九十八章 欲聯手火中取粟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年來人曾留名第四十八章 神遊萬里收黃龍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三十三章 呼風喚雨神仙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姑侄二人並肩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夫妻二人同生死第六十七章 用一線誅仙劍氣第三十章 龍捲倒垂鬼王宮第七十一章 那年那人那女子第六十五章 唯我空餘兩鬢風第二百零九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百零四章 半江月誰家之物第八十章 一人一劍掠長虹第八十三章 劍陣破一劍斷手第四章 徽州道門駱難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世亂世一線隔第五百七十四章 謹遵大將軍軍令第九十一章 說族評葉落歸根第一百零四章 四人激戰十八樓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人可隻手擎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劍千里還帝都第一百四十章 一場豪賭隔空言第二十九章 風雪如晦棋收官第六十九章 紫府神魂決生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玄都從未如此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於金橋上第十一章 一劍破敵再歸家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八十七章 君子難做攬明月第二章 兩方諸般小算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何謂劍宗三十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問真人亂何起第八十章 輩分很高的瘋子第五百零八章 騎兵如潮相對撞第八十六章 母女終還是母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手持雙劍一前後第二十三章 丹霞戰場如何去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七十九章 我今日問劍於你第二百零八章 挑落攝政之冠冕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地春夏秋冬官第六百六十五章 又有不速之客至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行三人去湖州第五十四章 無名劍客殺馬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今朝今夜酒未盡第三十七章 指叩棋盤篤篤篤第五十二章 東湖別院內與外第六百一十六章 滾滾鐵騎如潮水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內落小雪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祝宮中相顧言第十九章 棋枰之間先後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殺人屠城天下動第七十三章 不講道理講規矩第五百零九章 車營對陣三千騎第四十九章 轉眼間遲暮之年第九十六章 佛門來客新龍王第五十八章 持青鋒且試天下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三百零九章 請劍後一劍橫行第八章 百萬陰兵張海九第一百零一章 明是知得難斷割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定能否勝蒼天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十年蟄伏落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蜉蝣撼樹不自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戲詞有誤慕容顧第二十六章 末代氣運亡李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六百四十七章 當年師徒恩怨事第一章 承平二十二年夏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角銀邊草肚皮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七十九章 老師學生言歸老第三百七十三章 佛祖顯聖直身起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七十八章 劍道大宗師黃曉第二十三章 丹霞戰場如何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中無劍人即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劍再起二十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人腰間繫白雪第九十四章 那你該有多開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機難測空餘恨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何談斬斷寶塔第十六章 布袋戲說後建事
第十一章 凌雲的入世之道第七十一章 說當年魏國舊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此生未敗真無敵第四百四十章 殺一獨夫救千萬第八十七章 繁盛江都天香樓第一章 一方印兩說舊事第三百零三章 這就是劍宗宗主第九十六章 堂前飛燕去又歸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九十二章 道門秋葉今到此第五章 豫襄公端木睿晟第六章 不知先生無恙否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機難測空餘恨第六十四章 青雲步步江南亂第三百五十五章 登天不過一步遙第九十八章 欲聯手火中取粟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年來人曾留名第四十八章 神遊萬里收黃龍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三十三章 呼風喚雨神仙法第一百一十五章 姑侄二人並肩行第四百六十二章 夫妻二人同生死第六十七章 用一線誅仙劍氣第三十章 龍捲倒垂鬼王宮第七十一章 那年那人那女子第六十五章 唯我空餘兩鬢風第二百零九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二百零四章 半江月誰家之物第八十章 一人一劍掠長虹第八十三章 劍陣破一劍斷手第四章 徽州道門駱難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世亂世一線隔第五百七十四章 謹遵大將軍軍令第九十一章 說族評葉落歸根第一百零四章 四人激戰十八樓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人可隻手擎天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劍千里還帝都第一百四十章 一場豪賭隔空言第二十九章 風雪如晦棋收官第六十九章 紫府神魂決生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玄都從未如此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於金橋上第十一章 一劍破敵再歸家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八十七章 君子難做攬明月第二章 兩方諸般小算計第四百八十六章 何謂劍宗三十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三問真人亂何起第八十章 輩分很高的瘋子第五百零八章 騎兵如潮相對撞第八十六章 母女終還是母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手持雙劍一前後第二十三章 丹霞戰場如何去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七十九章 我今日問劍於你第二百零八章 挑落攝政之冠冕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地春夏秋冬官第六百六十五章 又有不速之客至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行三人去湖州第五十四章 無名劍客殺馬賊第一百七十三章 今朝今夜酒未盡第三十七章 指叩棋盤篤篤篤第五十二章 東湖別院內與外第六百一十六章 滾滾鐵騎如潮水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內落小雪第四百九十三章 月祝宮中相顧言第十九章 棋枰之間先後手第一百六十八章 殺人屠城天下動第七十三章 不講道理講規矩第五百零九章 車營對陣三千騎第四十九章 轉眼間遲暮之年第九十六章 佛門來客新龍王第五十八章 持青鋒且試天下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三百零九章 請劍後一劍橫行第八章 百萬陰兵張海九第一百零一章 明是知得難斷割第一百四十六章 人定能否勝蒼天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十年蟄伏落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蜉蝣撼樹不自量第一百一十七章 戲詞有誤慕容顧第二十六章 末代氣運亡李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拳出即三劍出第六百四十七章 當年師徒恩怨事第一章 承平二十二年夏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角銀邊草肚皮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七十九章 老師學生言歸老第三百七十三章 佛祖顯聖直身起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七十八章 劍道大宗師黃曉第二十三章 丹霞戰場如何去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中無劍人即劍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劍再起二十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人腰間繫白雪第九十四章 那你該有多開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機難測空餘恨第四百八十五章 又何談斬斷寶塔第十六章 布袋戲說後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