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唯劍意劍二十三

bookmark

下一刻,徐北遊拔劍而走,劍尖朝下。

逸散而出的鋒銳劍氣直接在地面上撕裂出一道深有三寸的裂痕,而且這條裂痕還在隨着徐北遊的前行而不斷延伸。

歷代劍宗宗主爲何能輕王侯,傲公卿?甚至是讓一國之君以禮相待。

蓋因手中青鋒三尺,臻至極致,一劍橫行三千里,一劍可擋百萬師,一劍光寒三十州。

劍氣激盪。

先前的四劍齊出劍九不過是障眼法,僅僅是了這一劍蓄勢拖延時間而已。

現在蓄勢已成,拔劍而出。

師父公孫仲謀曾經對徐北遊說過,世間之人很難完全信賴,但是手中青鋒可以。

先生韓瑄雖然沒有說過類似的話,但是給徐北遊講過一個故事,說當年蕭皇大軍東進,大鄭有兩位總兵官據守,一人壯烈戰死,一人棄城而走,問結果如何?

徐北游回答說,自然是戰死之人極盡哀榮,而棄城之人則被朝廷斬首。

當時韓瑄笑着搖頭說,戰死之人率領全軍殉城,再無價值,朝堂上沒人爲他說話,而此戰失利總要有個替罪羊,所以被朝廷判了個守城不利之罪,非但沒有極盡哀榮,反倒是禍及家人,而那棄城之人因爲麾下兵員無損,擁兵自重,朝廷生怕他投降蕭皇,反而是不敢重言半句。

徐北遊忽然有些明白,爲何師父提起師祖,總是說恃青鋒而非持青鋒。

若說武將擁兵自重,那麼劍宗弟子就當恃劍自重。

徐北遊這一劍的劍氣之磅礴,劍意之充沛,如雪崩江去孫知鴻的視線所及,盡是奔涌而至的茫茫劍氣。

不過這位大宦官並未如何驚慌,只是揮動長袖,撲殺而至的劍氣便一分爲二地從他身側劃過,然後顯露出被劍氣覆蓋着的天嵐。

緊接着他伸出右手橫在胸前,以兩指夾住天嵐的劍尖,然後又伸出原本負於身後的左手,在劍身上輕輕一抹,原本劍氣盎然的劍身上竟是驟然黯淡了幾分。

這尊位列四大秉筆之一的大宦官,竟是要強行隔斷天嵐與徐北遊之間聯繫。

若是劍器與主人距離極遠,這種手段也無可厚非,可此時此刻,卻是徐北遊握着這柄溫養多年堪稱是性命交修的天嵐。

孫知鴻如此舉動,無異於武夫交手時的空手奪白刃,這是何等的狂妄自負?又是何等不將徐北遊放在眼中?

徐北遊面無表情,劍身上的劍氣再次暴漲,一崩之勢掙脫開孫知鴻的兩指,然後對着孫知鴻就是當頭一劈,是脫胎於開山一式的劍八,劍勢霸道浩大,沒有任何技巧花哨,完全就是以勢壓人。

孫知鴻五指伸張,憑藉血肉之軀破開劍氣劍芒,狠狠按在鋒銳無匹的青奕劍上,然後握着劍刃反手一舉,托起了這在劍三十六中最爲勢大力沉的一劍。

兩人一下一上,形成短暫僵持。

孫知鴻的視線在天嵐的劍尖上稍作停留,然後越過劍身,與徐北遊對視,冷笑道:“劍宗三十六,你能用到多少劍?”

徐北遊沒有說話,而是右手握住劍柄,左手掌心抵在劍首上,猛然向前一推。

毫無花哨卻剛猛直進的一劍。

劍一!

(z正版…首f●發!:

上官仙塵曾經放言,除劍三十六外,屬劍一最爲合乎心意,死在他手下的諸多地仙境界中,就有一手之數是斃命於看上去最爲簡單的劍一。

天嵐的劍尖距離孫知鴻面門不過數寸,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徐北遊嘴角有血絲滲出,籠罩劍身的茫茫清氣中同時泛起一絲血紅之色,劍氣匯聚成一線。

孫知鴻握住劍身的右手爆開一團血花,被這一線劍氣貫穿而過,原本受制於孫知鴻五指的天嵐得以在孫知鴻的掌心划動,隨着徐北遊的左手寸寸向前。

孫知鴻皺了下眉頭,血肉模糊的右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復原,同時左手揮袖,在身前虛拍一下,於無聲中起驚雷。

轟隆一聲,平地起雷,在徐北遊腳下炸開,幾欲震破耳膜。

幾乎就此同時,四劍再次齊至,環繞于徐北遊身周,成劍甲之勢,生生擋下了這記融匯了十拍子和掌心雷的陰毒手段。

孫知鴻順手拔去掌心處幾縷正想鑽入體內的無生劍氣,皺了皺眉頭。

他到底是小瞧了這位劍宗少主,剛纔一番交手,徐北遊以漫天劍雨來掩飾自己的蓄勢一劍,他又何嘗不是在隱藏那最後一拍,這一拍即是一記蓄勢待發的後手,同時也是一記殺招,只是他沒料到,這記隱藏極好的殺招竟是沒能傷到徐北遊一絲一毫。

徐北遊沒有停手的意思,一劍前指,然後他緩緩鬆開握住劍柄的五指,天嵐仍是維持前指的姿態而自行懸空。

與徐儀並肩而立的魏元儀忽然驚聲道:“孫公公小心,這是劍二十三!”

劍宗祖師曾言,劍二十三之前,劍式無強弱之分,全憑用劍之人。

換而言之,劍二十三要遠遠強出前二十二劍,徐北遊在身懷上官仙塵遺贈的前提下多日悟劍,仍舊是止步於劍二十三,由此便可見一斑。

其實徐北遊至今也未能將劍二十三完全參透,只是先前他以劍氣對敵,難以傷到孫知鴻,所以他不得不用出尚不完全的劍二十三。

原本徐北遊還想要繼續蓄勢三分,以求臻至自身極致,只是未曾想到被那女子一口叫破,不得已只能提前出劍。

徐北遊輕輕說了個“去”字,天嵐開始緩緩前行。

所有的劍氣在一瞬間驟然一空,因爲劍二十三不講劍氣,只有劍意,故而這一劍必須要踏足地仙境界打開上丹田紫府之後方可修習。

既然劍二十三沒有劍氣,那就難以傷人體魄,它的關鍵之處在於斬殺神魂,當年摩輪寺寺主號稱在世菩薩,不動金身臻至大圓滿境界,被世人譽爲菩薩金身,就是誅仙也難傷分毫,可她最後還是死於上官仙塵劍下。

準確來說,是死於劍二十三,被劍二十三一劍無視金剛體魄,直接斬殺神魂,縱使體魄千年不腐不朽,可就只剩下一具皮囊。

無劍氣,唯劍意一劍。

風止,光暗。

原本搖晃不休的美人蕉在這一刻驟然靜止,幾片飄落的枝葉就這麼懸於半空。

當年上官仙塵用這一劍,斬殺了號稱九轉金身大成不輸佛陀的現世菩薩,道門老掌教紫塵對於這一劍的評價是“近乎於道”。

徐北遊雖然只學到半數神意,但孫知鴻也比不上當年的現世菩薩。

孫知鴻在這一刻臉色驟變,他的確沒有把握硬接下劍三十六中近乎於道的劍二十三。

哪怕僅僅是“半劍”的劍二十三。

第七十六章 國有二龍不相見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第二百一十三章 如何都是不自在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如當年舊日事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雪時節又逢君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八十九章 講道理捫心而問第四十四章 我命由我亦由天第六百九十七章 玉京難憶昔繁華第五十七章 一劍入城穿心過第九十五章 一點浩然快哉風第四百零六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拳之中藏劍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二十二章 劍客的劍殺人劍第五十六章 所謂龍王臺論道第五百零五章 辰酉谷入蜀奇謀第二十二章 雨後觀萬年吉壌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聖十人換舊人第七十六章 以劍落子三十三第十三章 兩人間相擁而言第四百七十七章 來人劍宗徐北遊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下的修士江湖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淨如菩薩第三百六十章 碧羅湖畔劍仙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只道是春秋幾度第五章 陵墓九層如冥府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一百七十章 再去湖州臨君島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五十章 東海魏國蕭懷瑜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地春夏秋冬官第三百七十六章 順河而下至燕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道理在口亦在劍第五百六十章 養劍之意衝鬥牛第六百五十九章 祖師襄助大陣成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天爲劍三十四第五十四章 口含天憲蕩污穢第三十章 毀天滅地劍十三第十七章 女子錦繡納采禮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一劍名天子劍第六百零四章 遙想重回碧遊島第六百六十五章 又有不速之客至第八十七章 一碗湯烏梅酸澀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爭現端倪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四十章 御苑宴飲巷中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大一小一隻貓第四百二十一章 寶殿內匯聚一堂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六十六章 一劍翻海上官亂第五百六十六章 少年郎揹負巨劍第十四章 三教九流非江湖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己之力轉乾坤第十三章 潛龍在淵第一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半步之遙似天塹第十五章 家狗何必笑野狗第十七章 掌櫃的運籌帷幄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人之後復老人第三十一章 大真人起手一劍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冥宮中論短長第一百八十七章 文武兩人盡殘年第十六章 飲酒望月賞夜景第五十一章 有佛掌手託佛寺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七百章 劍宗廣迎天下客第二十九章 原來這纔是江湖第四十八章 逍遙地仙十八樓第九十四章 望九流誰是弱手第二十八章 所憶所思何所求第三十六章 洛水河上說草原第二十七章 方寸間大馬金刀第十九章 棋枰之間先後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魏國上下皆膽寒第四十七章 三女子三分江都第四十五章 手掌大陣觀天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於金橋上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父子上朝去第三十三章 呼風喚雨神仙法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並肩行第六十六章 駐河內府御馬監第五十三章 長虹掛空北遊至第六十五章 臥虎南下攜紫電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淨如菩薩第七十三章 世子殿下蕭世略第十八章 十二龍門十二劍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山之後又一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下分合謂心憂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劍宗新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十六章 古墨家今天機閣第四十一章 道離別林中道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
第七十六章 國有二龍不相見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第二百一十三章 如何都是不自在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如當年舊日事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五十七章 秋風秋雨好殺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雪時節又逢君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八十九章 講道理捫心而問第四十四章 我命由我亦由天第六百九十七章 玉京難憶昔繁華第五十七章 一劍入城穿心過第九十五章 一點浩然快哉風第四百零六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拳之中藏劍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二十二章 劍客的劍殺人劍第五十六章 所謂龍王臺論道第五百零五章 辰酉谷入蜀奇謀第二十二章 雨後觀萬年吉壌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聖十人換舊人第七十六章 以劍落子三十三第十三章 兩人間相擁而言第四百七十七章 來人劍宗徐北遊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三人先後而至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下的修士江湖第六十九章 一章一印換一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淨如菩薩第三百六十章 碧羅湖畔劍仙行第二百七十四章 只道是春秋幾度第五章 陵墓九層如冥府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一百七十章 再去湖州臨君島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五十章 東海魏國蕭懷瑜第六百二十九章 天地春夏秋冬官第三百七十六章 順河而下至燕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道理在口亦在劍第五百六十章 養劍之意衝鬥牛第六百五十九章 祖師襄助大陣成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天爲劍三十四第五十四章 口含天憲蕩污穢第三十章 毀天滅地劍十三第十七章 女子錦繡納采禮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一劍名天子劍第六百零四章 遙想重回碧遊島第六百六十五章 又有不速之客至第八十七章 一碗湯烏梅酸澀第九十七章 佛道之爭現端倪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四十章 御苑宴飲巷中談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大一小一隻貓第四百二十一章 寶殿內匯聚一堂第一百一十二章第六十六章 一劍翻海上官亂第五百六十六章 少年郎揹負巨劍第十四章 三教九流非江湖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己之力轉乾坤第十三章 潛龍在淵第一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半步之遙似天塹第十五章 家狗何必笑野狗第十七章 掌櫃的運籌帷幄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人之後復老人第三十一章 大真人起手一劍第四百五十六章 青冥宮中論短長第一百八十七章 文武兩人盡殘年第十六章 飲酒望月賞夜景第五十一章 有佛掌手託佛寺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七百章 劍宗廣迎天下客第二十九章 原來這纔是江湖第四十八章 逍遙地仙十八樓第九十四章 望九流誰是弱手第二十八章 所憶所思何所求第三十六章 洛水河上說草原第二十七章 方寸間大馬金刀第十九章 棋枰之間先後手第六百五十三章 魏國上下皆膽寒第四十七章 三女子三分江都第四十五章 手掌大陣觀天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人立於金橋上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父子上朝去第三十三章 呼風喚雨神仙法第十四章 歡喜無量觀世音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並肩行第六十六章 駐河內府御馬監第五十三章 長虹掛空北遊至第六十五章 臥虎南下攜紫電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女子淨如菩薩第七十三章 世子殿下蕭世略第十八章 十二龍門十二劍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山之後又一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天下分合謂心憂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劍宗新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十六章 古墨家今天機閣第四十一章 道離別林中道觀第一百一十六章 石門開圖窮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