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公門修行大不易

bookmark

徐北遊並未說自己在江都城如何如何,只是問了三人如今在江都城裡的近況,然後又聊了聊當初在小方寨中的往事,吳虞陪在徐北遊身旁,不多說一句話,將溫婉賢淑四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說着說着便談到了出仕爲官的話題上,其實方三青和方大洪都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只是方正心萌生了這個念頭,而且在他得知韓瑄到帝都做了大官之後,這個念頭更是如野草一般瘋狂生長,難以遏制。

名正心未必真能正心。

徐北遊笑了笑,“我不是官場中人,官場上的事情不太懂,不過我這位師妹可是官家千金,自小耳濡目染,就讓她給你解惑吧。”

今天的吳虞一身素色長裙,腰間一條白色緞帶,繡着青蓮朵朵的白色繡鞋,除了一副雕琢成梅花狀的玉石耳墜,再無其他頭面首飾,只是以一支玉簪束起三千青絲,素淨端莊,凜然不可侵犯。

聽聞徐北遊此言,吳虞笑了笑,大大方方道:“師兄謬讚。”

方正心不敢去看吳虞,反倒是方三青開口問道:“吳姑娘的爹是多大的官?比知府老爺大嗎?”

徐北遊笑道:“自然要比知府大,三司衙門聽說過沒有?吳伯父可是齊州布政使,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

酷v{匠0●網h永#p久;l免pi費3看…小說

一旁埋頭吃飯的方大洪嚇了一跳,他不是方三青,深知三司衙門的的厲害之處,雖說不知道布政使具體是管什麼的,可既然是三司衙門的人,那肯定是天大的人物。

想到這兒,他愈發認定吳虞和徐北遊關係不一般,要不然一個堂堂布政使千金憑啥跟在你身邊?

於是他望向徐北遊的目光中敬畏更重,都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能娶布政使的千金,你說如今的徐北遊是個什麼身份?

百姓就是這樣,怕官幾乎是怕到了骨子裡,你跟他們說什麼劍宗道門,他們不明就裡,可你跟他說朝廷衙門,那就立竿見影。

吳虞悄悄瞪了徐北遊一眼,責怪他說出自己的家世,然後望向方正心,溫婉道:“當朝藍相爺曾經說過,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這人連官都不會做,那就太不中用了。此言值得商榷,家父以爲,最容易的事莫過於做官,但要做大官,官越大,就越容易做,小官卻相反,越小越難做。”

方正心眼神一亮,這個說法倒是別具一格,讓他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吳虞接着說道:“想要出仕爲官,一般要先考取功名,拋開國子監的監生不提,先要在州學歲考中取得生員身份,也就是所謂的秀才,然後才能參加鄉試,若是得中鄉試,便是舉人,可以參加會試。”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舉行,考期在二月,故稱春闈。會試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主考官稱總裁,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試後當年舉行,時間是三月初一。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應試者爲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用黃紙書寫,故稱金榜,所謂金榜題名便是得中進士之意。”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者,放眼古今也是屈指可數。”

徐北遊笑問吳虞瞭解得這麼清楚,是不是想要去做個女狀元,吳虞難得開玩笑,恨不爲男兒身。

方正心忍不住問道:“中了狀元是不是就能做宰相了?”

吳虞笑着搖頭道:“還差得遠呢,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或是內閣學士,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爲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自太平三年以後,朝廷便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方正心咋舌道:“金榜題名也不過是一個知縣,那什麼時候才能登閣拜相?”

吳虞道:“知縣爲正七品,若是一任知縣連續三年考評中上,便能擢升爲從六品,以此類推,即便是一路暢通無阻,你想爬到正一品也要三十六年的時間,若是算你二十歲得中進士,那便是五十六歲。”

徐北遊忍不住感慨道:“公門修行比起成就地仙還要難上三分啊。”

吳虞見方正心一副心嚮往之的神情,忍不住潑冷水道:“宦海起伏,有起就有落,不知多少人一輩子就老死在知縣任上,蹉跎一生。六品到五品,四品到三品,二品到一品,都是門檻,不知道多少公門中人卡在門檻上,除非遇上廟堂貴人,否則就會寸步難行,終生不得寸進。若是得罪了人,或是站錯了位置,不但官位難保,說不定還要連累全家遭殃。”

方正心回過神來,也不知有沒有將吳虞的話聽進去,問道:“吳姐姐,爲什麼你要說爬上一品?”

吳虞笑道:“官路崎嶇,又有幾個人能走得上去?既然走不上去,就只能爬上去了。”

少年恍然大悟,然後連連感嘆道:“今日聽吳姐姐一番話,勝讀十年書。”

一頓飯吃下來,也算是盡興,徐北遊稍稍暗示了一下,會幫他們一把,除了方正心外,方大洪和方三青都很滿意這個結果,走出天香樓的時候腰桿都挺直了幾分,畢竟有這麼個權貴老鄉,自然底氣十足。

徐北遊讓吳虞去送方三青和方大洪,然後看着給兩人安排個合適的差事,畢竟幫急不幫窮,這也算是仁至義盡。

徐北遊獨自留下了方正心,溫聲道:“你想做官,想要出人頭地,是好事。不過我們寒門子弟比起有長輩照拂的世家子弟,所付出的艱辛必然要多出幾倍甚至十幾倍,世道就是如此,你不要去怨天尤人,也不要憤世嫉俗。那些世家子弟不是瞧不起我們嗎?沒關係,連中三元給他們看看,誰說寒門無貴子?”

方正心重重點了點頭。

徐北遊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讀書,想要借什麼書或是遇到了什麼麻煩,儘管來找我便是,我若不在,找你吳姐姐也是一樣。”

方正心忽然低聲問道:“北遊哥,你現在算是出人頭地了嗎?”

徐北遊一怔,沉默良久後點了點頭,“算是吧。”

第五百一十章 完顏老子徐小子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父子上朝去第六十一章 一甲子盡付東流第十八章 宗人令趙王蕭奇第三十六章 書聖真跡多寶閣第五百四十章 人生行路大不易第八十六章 母女終還是母女第三十五章 陳年往事露端倪第十章 一劍直過小雷池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都督升帳攻城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四十六章 隔江南北相對峙第五百八十四章 緣是前人尋仇來第三章 黃祖宮前講道理第七十七章 孟氏公子孟隨龍第八十二章 只有一位徐公子第三十一章 承平十年約十年第五十七章 得到的都是僥倖第五百六十九章 福禍相依天門開第一百六十章 金帳已至小丘嶺第八十六章 千古興亡多少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北起烽火狼煙第二十二章 劍客的劍殺人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是東家臣掌櫃第四十章 騎軍左都統文慈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下的修士江湖第五十七章 一劍入城穿心過第二百二十六章 手中利劍斬藤蔓第六百六十二章 孤身一人下玄都第三百六十二章 御萬劍一人攻城第九十八章 御劍而行快哉風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謂之心懷天下第八十六章 小人得志挑河山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六百九十七章 玉京難憶昔繁華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六百一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蛤蟆吞天吐日第四十八章 神遊萬里收黃龍第四百零二章 蒼蒼者化而爲白第二十五章 相逢即緣一濁酒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世人不得安寧第五十八章 拳勢如雷震虛空第八十三章 複姓完顏名北月第七十三章 兩說慕容話誅仙第七十章 摩輪寺寺主秋思第八十二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一百六十九章 慕容先生和夫人第五十四章 鎮魔殿塵葉出關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七十四章 道門祖庭巍然立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梁天海兩京城第十二章 天下之中汝南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蕭元嬰和趙廷湖第三百八十三章 誰能主燕州沉浮第九十章 舊曾諳乘鶴下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御微一劍破大陣第二百零一章 亂臣賊子立誅之第十六章 杯酒之中藏玄機第一章 承平二十二年夏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年來人曾留名第十三章 女子相妒說女子第四章 埋葬希望和野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玄都人去今蕭索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殘荷殺機至第十章 有人前行背劍匣第六百六十九章 少年持重老要狂第四十章 御苑宴飲巷中談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拳之下無不壞第三百一十章 一道符含沙射影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好時節是太平第三十五章 父子謀劃求證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牧氏查氏舊時怨第六百三十章 朝會議定登基禮第二十九章 一劍兩劍四五劍第三十章 三尺無敵八門鎖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五十八章 東海之上鄭大王第三章 黃祖宮前講道理第六十九章 念來念去憶當年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六章 逆轉陰陽似鬼域第十八章 十二龍門十二劍第六十八章 一劍誰堪伯仲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色撩人好殺人第八章 見夫君有何不妥第三十七章 回陝州舊憶遐思第二十章 有儒生手拿黃雀第七十八章 東風西風誰壓誰第一百九十三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九十九章 死去猶能作鬼雄第四百九十五章 第十樓中見故人第八十章 天地之間起雷聲第六百七十二章 何謂是玄門正宗第三十六章 神魂出竅求飛昇第四百七十六章 長街上師徒父女第二十一章 不知世事不可憐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
第五百一十章 完顏老子徐小子第二百二十章 夫妻父子上朝去第六十一章 一甲子盡付東流第十八章 宗人令趙王蕭奇第三十六章 書聖真跡多寶閣第五百四十章 人生行路大不易第八十六章 母女終還是母女第三十五章 陳年往事露端倪第十章 一劍直過小雷池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都督升帳攻城第六十章 夢一回舉世無敵第四十六章 隔江南北相對峙第五百八十四章 緣是前人尋仇來第三章 黃祖宮前講道理第七十七章 孟氏公子孟隨龍第八十二章 只有一位徐公子第三十一章 承平十年約十年第五十七章 得到的都是僥倖第五百六十九章 福禍相依天門開第一百六十章 金帳已至小丘嶺第八十六章 千古興亡多少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北起烽火狼煙第二十二章 劍客的劍殺人劍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是東家臣掌櫃第四十章 騎軍左都統文慈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下的修士江湖第五十七章 一劍入城穿心過第二百二十六章 手中利劍斬藤蔓第六百六十二章 孤身一人下玄都第三百六十二章 御萬劍一人攻城第九十八章 御劍而行快哉風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第一百七十七章 何謂之心懷天下第八十六章 小人得志挑河山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六百九十七章 玉京難憶昔繁華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六百一十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蛤蟆吞天吐日第四十八章 神遊萬里收黃龍第四百零二章 蒼蒼者化而爲白第二十五章 相逢即緣一濁酒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世人不得安寧第五十八章 拳勢如雷震虛空第八十三章 複姓完顏名北月第七十三章 兩說慕容話誅仙第七十章 摩輪寺寺主秋思第八十二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一百六十九章 慕容先生和夫人第五十四章 鎮魔殿塵葉出關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七十四章 道門祖庭巍然立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梁天海兩京城第十二章 天下之中汝南府第三百八十五章 蕭元嬰和趙廷湖第三百八十三章 誰能主燕州沉浮第九十章 舊曾諳乘鶴下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御微一劍破大陣第二百零一章 亂臣賊子立誅之第十六章 杯酒之中藏玄機第一章 承平二十二年夏第一百二十五章 當年來人曾留名第十三章 女子相妒說女子第四章 埋葬希望和野心第六百九十八章 玄都人去今蕭索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殘荷殺機至第十章 有人前行背劍匣第六百六十九章 少年持重老要狂第四十章 御苑宴飲巷中談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拳之下無不壞第三百一十章 一道符含沙射影第五百三十七章 最好時節是太平第三十五章 父子謀劃求證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牧氏查氏舊時怨第六百三十章 朝會議定登基禮第二十九章 一劍兩劍四五劍第三十章 三尺無敵八門鎖第三十三章 夫妻父子皆二人第五十八章 東海之上鄭大王第三章 黃祖宮前講道理第六十九章 念來念去憶當年第二十二章 龍門客棧風雲動第六章 逆轉陰陽似鬼域第十八章 十二龍門十二劍第六十八章 一劍誰堪伯仲間第二百二十八章 夜色撩人好殺人第八章 見夫君有何不妥第三十七章 回陝州舊憶遐思第二十章 有儒生手拿黃雀第七十八章 東風西風誰壓誰第一百九十三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九十九章 死去猶能作鬼雄第四百九十五章 第十樓中見故人第八十章 天地之間起雷聲第六百七十二章 何謂是玄門正宗第三十六章 神魂出竅求飛昇第四百七十六章 長街上師徒父女第二十一章 不知世事不可憐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