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bookmark

帝都城外二十里處,有一座雄偉非凡的圜丘壇,壇分三重,爲三層藍色琉璃圓壇,原是大鄭皇室舉行東至祭天大典所在,在大齊立國之後,將圜丘壇的藍色琉璃改建爲艾葉青石臺面,設白玉柱欄。

如今的圜丘形圓象天,三層壇制,每層四面出臺階各九級。上層中心爲一塊圓石,外鋪扇面形石塊九圈,內圈九塊,以九的倍數依次向外延展,欄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數,象徵天數。

當年的太祖高皇帝蕭煜在此登基立朝,承平二十二年時,太宗文皇帝蕭玄在此舉行祭天大典,引得慕容玄陰、完顏北月、蕭慎、冰塵、蕭瑾、林寒、明塵、青葉等各路仙魔紛至沓來,最後甚至引出了居於玄都之上的秋葉和藏於梅山明陵中的蕭煜親自出手,再加上包括蕭玄、藍玉、趙青等人在內的一衆朝廷中人,這一戰的規模之大,參與高人之多,幾乎將整個天機榜都囊括其中,完全可以與當年的定鼎一戰相媲美。

w$更新最快!c上{-酷?}匠-網e0

時至今日,曾經參與過圜丘壇之變的高人,青塵、蕭瑾、林寒、明塵、蕭玄等人已經身死,慕容玄陰修爲全失,蕭煜飛昇,同樣是經歷了圜丘壇之變的秋葉、完顏北月、徐北遊三人也分別證得飛昇之機,也許再過幾年,圜丘壇之變的當事人就真的寥寥無幾了。

如今,這座經歷了無數風霜雪雨的祭天之壇,又要迎來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在此發生。

早在剛剛出元宵節的時候,大都督趙無極親率十萬禁軍來到此地,層層環繞守衛。

待到正月二十二的時候,大批朝臣勳貴開始陸續前往圜丘壇。

在圜丘壇的北面三裡處有一座鎏金大殿,格局與未央宮極爲相似,面南背北,唯我獨尊,只是稍稍小了稍許,故而又有“小未央”之稱。

此時“小未央”的大殿之中盡是朱紫公卿,除了統領十萬禁軍駐紮於此的大都督趙無極,大都督府中的五位左都督來了三位,只有率軍攻入草原的張無病和負責鎮守江南的禹匡未能趕來,內閣四位閣老包括重病在身的首輔韓瑄悉數到場,至於其他六部九卿、公侯勳貴自然都是悉數到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讓滿朝文武都未料到的身影——老首輔藍玉。

這次登基大典,長公主殿下主動提出了不必邀請宗門修士,除了因爲徐北遊要在碧遊島上舉行升座大典的緣故之外,也是因爲當初大齊立國時與道門混淆不清,間接導致了後來的三藩之亂,所以這次蕭知南決心要貫徹那句“讓世外的歸世外,讓世內的世內”,所以包括趙青在內的衆多地仙修士悉數前往碧遊島,而謝蘇卿這些在朝之人則是留在帝都。

曾經有人說過,世內世外本不相通,若有相通之人,便是聖賢。

如今的藍玉便是這麼一位聖賢人物。

一甲子的首輔,四朝老臣,帝王之師,從立國到靖難,可謂是居功至偉,所以他還是又從碧遊島趕了回來,既參加碧遊島的升座大典,也參加圜丘壇的登基大典。

藍玉今日難得穿了身正一品的華美公服,頭戴烏紗官帽,似然不再是執掌一國權柄的卿相,但仍舊是三公之首的太師,風姿勃發。相較於藍玉,韓瑄這位太傅雖然同樣是身着正一品公服,但畢竟抱病在身,披着厚重的大氅,捧着手爐,難掩那份疲敝之態,不過在氣勢上還是不輸藍玉多少。

已經很難長久站立的韓瑄不得不坐在一張紫檀大椅上,除了大氅之外,膝上還蓋着厚厚的毯子,腳邊是一個火盆,本來按照徐北遊和蕭知南的意思,是不願意老爺子來圜丘壇,畢竟現在還是春寒料峭,實在不宜再長途奔波,受此寒苦,可老爺子偏要過來,誰勸也不聽,本來徐北遊還猶豫着要不要用些強制手段,不過被韓瑄提前看破,對着徐北遊好一通大罵,徐北遊無奈,只能讓老爺子參加今日的登基大典。

此時藍玉就站在韓瑄的面前,殿內的文武百官都極有眼色地爲前後兩任老首輔留出了空間,讓這兩位共同見證了帝國興衰的老人,說一說體己的話兒。

兩位老人對視無言良久,最後還是藍玉先開口道:“文壁,這已經是我們兩人第三次在此地見面,第一次還是在太祖高皇帝舉行登基大典的時候,當時我們在這兒說了些關於廟堂分位子的事情。當時你對我說,主要歸結爲四點,分別是宗室、世家、勳臣、寒門,其中宗室要封王以屏四藩,勳臣要以功授爵,世襲罔替,代代相傳,而廟堂官位,則十取其二即可。你最後說剩餘八分廟堂,三分給世家,五分予寒門。這些,你都還記得嗎?”

韓瑄伸出一隻已經滿是老人斑的手掌,笑了笑,聲音不大,但精神頭卻很足,“當然記得,藍相當時對我說,若是我的這番話流傳出去,會得罪很多人,宗室、世家、勳貴都會讓我死,就算是寒門,也不會念我的好。於是我就對藍相說,皇帝陛下肯定會讓我活。”

藍玉說道:“當年蕭瑾還專門提醒我要小心你這位韓文壁,後來也果然被他言中,有了太平二十年的那場變故,不過俱往矣,這些過去的事情就不說了。”

韓瑄微笑道:“說到蕭瑾,我倒是想起很多老人,現在回想起來,魏禁、徐林、徐琰、閔行、諸葛恭、羊伯符、韓雄、謝公義、孫世吾、端木睿晟、曲蒼、李如鬆、唐春雨、蕭公魚、蕭疏、張海九、李宸、陳涵、石勒、周景朝這些人都已經不在人世,太祖高皇帝所定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就只剩下你我二人了。”

說到這兒,韓瑄指了指不遠處的一羣年輕人,“瞧見沒有,那是閔行的孫子閔淳,徐林的重孫徐儀,魏禁的孫女魏元儀,再加上謝公義的孫子謝蘇卿,蕭疏的兒子蕭摩訶,蕭公魚的孫子蕭去疾,以及已經死了的端木睿晟的兒子端木玉,曲蒼的兒子曲長安,還有我的那個義子南歸,現在的廟堂之上,盡是你我的晚輩了。”

藍玉沉沉喟嘆一聲,然後規勸道:“廟堂上一代新人換舊人。當年你年輕的時候,在你前面還有孫世吾和周景朝這些老臣,那時候的你就對我說,一日兩餐可果腹,一年四季無凍虞,以布衣之身躋身廟堂,實在是沒有什麼懷才不遇的積鬱之氣,只覺得要以一身所學報國,方能不留遺憾。現在你已經老了,也無愧於國,所以等到長公主登基之後,就順勢退了吧,交給他們年輕人去做,你也好頤養天年。”

韓瑄笑着點頭,“是該退了。”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己之力轉乾坤第三百二十四章 魚和熊掌難兼得第六百八十二章 此戰如何不憂心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八章 見夫君有何不妥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當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內落小雪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蛤蟆吞天吐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敵地仙提三尺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千言中言三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金剛寺寺主六面第八章 崇龍觀裡初相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拳和稽首一禮第三十五章 青鋒顫鳴不大平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七章 規矩和當年往事第十六章 杯酒之中藏玄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王至步步生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山之後又一山第四十四章 我命由我亦由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此即是不滅金身第二十一章 門後有無量之光第五十九章 口一吐半個劍宗第一百零二章 白髮三千情恨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劍藏於山鞘中第三百八十章 再回首覽衆山小第三十七章 大真人慾過天門第六百六十九章 少年持重老要狂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二十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百八十五章 道理在口亦在劍第一百二十章 先落子花錢消災第九十章 言語間刀光劍影第四百一十五章 白雪紛紛緣何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兇吉不定禍福依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二百五十章 張雪瑤言慕容萱第五百一十章 完顏老子徐小子第九十五章 手掌權勢三步行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三十六部雷將第十八章 暗衛府屠戮滿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九十一章 喝破小天人五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自在天魔化身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六十二章 鉅鹿五家說規矩第八十章 莫道男兒心如鐵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三十章 皇儲齊王入帝都第四百八十章 三爻占驗一乾卦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方有丈六之佛第二十七章 方寸間大馬金刀第六百零六章 酒肉之間說國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一劍名天子劍第六百一十五章 西北軍出城而戰第五十九章 非佛非魔非神仙第五十二章 一輩人終是老去第八十三章 劍陣破一劍斷手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八十九章 講道理捫心而問第七十四章 大國手落子一鎮第九十八章 受生不如死之苦第三百一十七章 日月同輝祖巫現第六百二十章 一劍攔路借頭顱第三十二章 見督主百歲長生第四十九章 城內城外皆決然第六百五十八章 紫霄宮中議傳人第四十七章 三女子三分江都第十一章 烏雲散雨後初晴第六百八十二章 此戰如何不憂心第六章 暗衛二都督齊至第六百五十五章 凌空堂中大典畢第三十七章 人人皆戲子伶人第三十五章 有人試劍問蒼天第六十三章 當年名儒宋帝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不速之客到訪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五百三十一章 凜冬已至水成冰第一百零九章 菩薩畏因人怕果第一百零三章 後建貴女姓完顏第四十七章 有天尊太乙救苦第五十六章 張公主和蕭公主第七十一章 那年那人那女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五百八十一章 當年高人今又至第九十八章 再入地仙十八樓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八十五章 請劍再戰十二樓第三百零五章 林中有山上有人第六百零八章 崇龍觀當年之事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頭第六百二十六章 蓮花峰上坐論道第六十七章 用一線誅仙劍氣第七十四章 終生羣像分九等第一百七十二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十七章 人皇一印傳國璽第四十九章 錦繡江山通天途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己之力轉乾坤第三百二十四章 魚和熊掌難兼得第六百八十二章 此戰如何不憂心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八章 見夫君有何不妥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當年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都城內落小雪第三百七十八章 老蛤蟆吞天吐日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敵地仙提三尺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千言中言三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金剛寺寺主六面第八章 崇龍觀裡初相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拳和稽首一禮第三十五章 青鋒顫鳴不大平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七章 規矩和當年往事第十六章 杯酒之中藏玄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王至步步生蓮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山之後又一山第四十四章 我命由我亦由天第四百九十七章 此即是不滅金身第二十一章 門後有無量之光第五十九章 口一吐半個劍宗第一百零二章 白髮三千情恨長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劍藏於山鞘中第三百八十章 再回首覽衆山小第三十七章 大真人慾過天門第六百六十九章 少年持重老要狂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二十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百八十五章 道理在口亦在劍第一百二十章 先落子花錢消災第九十章 言語間刀光劍影第四百一十五章 白雪紛紛緣何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兇吉不定禍福依第五百一十六章 女子間相顧而言第二百五十章 張雪瑤言慕容萱第五百一十章 完顏老子徐小子第九十五章 手掌權勢三步行第六百七十七章 請三十六部雷將第十八章 暗衛府屠戮滿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九十一章 喝破小天人五衰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自在天魔化身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六十二章 鉅鹿五家說規矩第八十章 莫道男兒心如鐵第五百六十七章 西行之後拔劍起第三十章 皇儲齊王入帝都第四百八十章 三爻占驗一乾卦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方有丈六之佛第二十七章 方寸間大馬金刀第六百零六章 酒肉之間說國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一劍名天子劍第六百一十五章 西北軍出城而戰第五十九章 非佛非魔非神仙第五十二章 一輩人終是老去第八十三章 劍陣破一劍斷手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八十九章 講道理捫心而問第七十四章 大國手落子一鎮第九十八章 受生不如死之苦第三百一十七章 日月同輝祖巫現第六百二十章 一劍攔路借頭顱第三十二章 見督主百歲長生第四十九章 城內城外皆決然第六百五十八章 紫霄宮中議傳人第四十七章 三女子三分江都第十一章 烏雲散雨後初晴第六百八十二章 此戰如何不憂心第六章 暗衛二都督齊至第六百五十五章 凌空堂中大典畢第三十七章 人人皆戲子伶人第三十五章 有人試劍問蒼天第六十三章 當年名儒宋帝王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不速之客到訪第九十七章 女子爲何不掌教第五百三十一章 凜冬已至水成冰第一百零九章 菩薩畏因人怕果第一百零三章 後建貴女姓完顏第四十七章 有天尊太乙救苦第五十六章 張公主和蕭公主第七十一章 那年那人那女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五百八十一章 當年高人今又至第九十八章 再入地仙十八樓第三十八章 西涼州西涼將門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八十五章 請劍再戰十二樓第三百零五章 林中有山上有人第六百零八章 崇龍觀當年之事第五十一章 修道如商數家當第七十六章 不敗金身又如何第八十八章 一品境界割人頭第六百二十六章 蓮花峰上坐論道第六十七章 用一線誅仙劍氣第七十四章 終生羣像分九等第一百七十二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十七章 人皇一印傳國璽第四十九章 錦繡江山通天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