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辛亥革命

游擊隊一但發起了進攻,那麼就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晴朗還是下雨,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從雨林中、落葉堆裡、水塘裡甚至是樹幹裡向美軍開火,而由於雨林遍佈,交通不便,美軍在這些地域的戰鬥力還不及平時的一半,有時候甚至還要和衝到近身的游擊隊員用冷兵器互砍,最可怕的是這些游擊隊員身上大多藏着手榴彈和炸藥包,一旦被砍傷或者包圍,就會拉響身上的炸藥,拉上週圍的幾個美軍一起去見上帝。

經過幾天的這種戰鬥,美軍會被拖垮,然後等待他們的就是前有阻擊,後有攔截,走也走不了,打又打不動的局面。最後,大部分美軍就被活活拖死在兩個佔領城市之間的雨林和沼澤地帶中,而倖存回來的士兵或軍官,都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無法再繼續留在當地作戰,只能分批用船送回國內。

在經歷了幾次這種大規模傷亡之後,駐菲美軍再也不敢出城清繳了,只是牢牢的守住幾座城市,和缺少攻城武器的游擊隊對峙起來。

面對這種情況,不僅駐菲總督沒辦法,就是美國國內的這些部長和將軍們也想不出啥好辦法。由於菲律賓離美國本土過遠,再加上當地氣候炎熱而多雨,交通極爲不便,即使派遣更多的美軍登島,也無法獲得有效的補給,當初能夠順利登上這座羣島,並佔領了大部分地區,全依仗着當時欺騙菲律賓人,說是幫他們來趕走西班牙人的,纔得到當地人的支持。不過就算這樣,趕走西班牙人以後,美國還是和菲律賓人打了好幾年,纔算勉強站住了腳。現在鬧成這樣,當地人肯定不會再受騙,想在離本土那麼遠的地方和打了近十年仗的游擊隊打叢林戰,這些將軍們想一想都沒信心。

本來就不太喜歡對外用兵的塔夫脫總統,聽了這些部長和將軍的介紹,對這場沒完沒了的戰爭就更是厭惡,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子彈遠抵不上美元的威力,與其和那些人打的你死我活,不僅失去了寶貴的美國人的性命,還要再搭上不菲的軍費,很是不划算。不過作爲前任總統發起的這場戰爭,他也不能全盤予以否定,不管最後是不是談判,必要的武力威懾還是必要的,這樣就算最後雙方坐到了談判桌上,美國能取得的利益也會大一些。

就在劉芾通過菲律賓羣島上的獨立起義,藏在幕後和美國人悄悄的掰手腕的時候,一直作爲臺灣最大的鄰居,但是一直被劉芾忽視了的大清朝突然發生了鉅變。

1911年10月中旬,內務部忽然報告了一條讓劉芾很出乎意料卻有在意料之內的事情,那就是湖北武昌的清朝軍隊發生了政變,佔領了武昌城,宣佈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還推選了一個叫黎元洪的原北洋將領擔任了湖北都督,並向外發出了通電。

“武昌起義啊!!!我這小學歷史也還給了老師啊。”劉芾拿着這份報告,無奈的自言自語着。

“告訴你們的人,這些時間盯緊對面的動靜,一切事情,都要在最快時間內向我報告。”劉芾琢磨了一會,對身邊的內務部部長徐增亮說道。

“是,咱們在海南島的鐵礦會不會受到影響,是不是多派些軍隊過去保護下?”徐增亮低聲的說道。

“海南島。。。。。。這個挺麻煩的,暫時先不要派兵,你還是讓人盯緊一些,看看能用錢解決的,就不要動武力,這個很麻煩。。。。。。”劉芾思考了幾分鐘,做出了決定。

“是。。。我這就去安排。。。”徐增亮一邊答應,一邊走出總統辦公室,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其實在徐增亮看來,海南島這個臺灣最大的金屬礦產供應地早就應該派兵去給搶過來,他明白劉芾現在的部分想法,那就是要爲臺灣找發展方向,但是他不明白劉芾的另一部分想法,那就是明明北邊的大陸上有無數的地盤可以佔領,按照臺灣現在軍力,多了不敢說,佔領廣東、廣西、福建這幾個靠海的省份還是綽綽有餘的,哪裡有無數的礦產、良田可以利用,而且還有臺灣最缺的東西,那就是人口。

由於臺灣有着大批的廣東、福建移民,所以徐增亮覺得帶兵殺回去,佔領這幾個省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臺灣連英法德俄日這幾國的聯合攻擊都不怕,還能打不過這些清朝士兵?

這個問題在臺灣政府中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來,很早就有人建議以大陸爲發展方向,不過都被劉芾給否決了,而且在經過好幾次提出這個問題以後,劉芾顯得很不耐煩,回覆的語氣也越來越生硬,慢慢的,大家也沒人再願意去捅這個馬蜂窩了。

“武昌起義啊。。。然後就是清廷退位了吧,然後北伐?成立民國?袁世凱當皇帝?”徐增亮走後,劉芾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翻來覆去的排列着腦子裡能想起來的中國近代史,雖然一些大事件他都知道,但也僅限是知道,具體誰挨着誰,準確的發生日期,他也弄不太清楚。

1911年11月1日,從內務部傳來的情報證實了劉芾的小學歷史知識還沒忘光,大清朝廷宣佈解散了皇族內閣,任命袁世凱爲總理內閣大臣,而隨着這個消息的公佈,整個中國大陸上突然爆發出一個宣佈獨立的熱潮。

11月3日,上海宣佈光復,陳其美任上海督軍;

11月4日,貴州、浙江兩省宣佈獨立;

11月5日,江蘇宣佈獨立;

11月7日,廣西獨立;

11月8日,安徽獨立;

11月9日,廣東獨立;

。。。。。。。。。。。。。。。。。。

劉芾在臺灣,看着海峽對面的老大帝國,轟然倒塌,然而從廢墟中又頑強的鑽出了無數的嫩芽,正在拼命的生長,以求從剛剛倒塌的帝國屍體上吸取更多的養分,讓自己長得更高更強更大。

不過劉芾知道,這些嫩芽在經過初期的生長之後,就會開始互相攻擊,互相殘殺,無非還是爲了搶奪到更多的養分、佔據着更廣闊的天空,吸收更多的陽光而已。其實劉芾有時覺得人類雖然標榜爲高等級的智慧生物,可是在很多事情中還是能找到低等生物處於本能行爲的影子,對於這點發現,劉芾非常佩服達爾文這位自然學家,他的進化論不僅可以當自然知識來看,還可以當做哲學來理解。

12月底,就在轟轟烈烈的革命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孫中山回到了國內,並且被17省代表選爲臨時大總統。

劉芾對孫中山這個後世的國父沒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在後世中,有的人崇拜他,有的人詆譭他,說法不一。對於這些東西,劉芾沒有研究過究竟是誰說的對,在後世有幾個人是真正明白的?

不過劉芾很認同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辛亥革命並沒有成功,它最後算是一次失敗的革命,因爲它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對於孫中山本人,劉芾也無從評價,但是劉芾覺得能被17省代表一致推選爲臨時大總統的人,就算再無能,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不管怎麼說,他都有自己一定的能力,哪怕就是一個騙子,能騙了大半個中國的人,也算是個有能力的騙子。

不管辛亥革命的對與錯,還是孫中山這個人的好與不好,劉芾興趣都不太大,他也沒有想去根據當時的事實再分析一遍這些事情經過和人品好壞的興趣,作爲一個已經被世界承認的國家和政府,劉芾不打算去摻合這個事情,不是說自己不愛自己的祖國,而且劉芾覺得自己沒能力更沒把握去讓這個時期的祖國變的更好,與其用自己這個二把刀的執政能力和天生殘的政治智慧去折騰祖國,那還不如去幹點別的能對祖國有好處的事情。

第57章 B-17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17章 電視機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23章 三路並進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3章 行蹤泄露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62章 巴頓第32章 移民潮第46章 騷擾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5章 夜間空襲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2章 東海岸第78章 電視轉播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42章 車禍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58章 “潑婦”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3章 世界輿論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53章 活話劇(一)第56章 雷達第5章 上當了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9章 麥克阿瑟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8章 三路並進第17章 渾水摸魚第32章 奧運會第76章 捉對廝殺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3章 宣戰第91章 對壘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39章 海南島(一)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38章 不夜城第37章 故人來訪第7章 吃虧是福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4章 裝病第64章 計劃破產第74章 巴巴羅薩第8章 備戰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56章 入侵美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81章 深入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9章 南美ABC第145章 33號舞伴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56章 入侵美國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63章 取證
第57章 B-17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17章 電視機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23章 三路並進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3章 行蹤泄露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62章 巴頓第32章 移民潮第46章 騷擾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5章 夜間空襲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22章 東海岸第78章 電視轉播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42章 車禍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58章 “潑婦”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3章 世界輿論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53章 活話劇(一)第56章 雷達第5章 上當了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9章 麥克阿瑟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8章 三路並進第17章 渾水摸魚第32章 奧運會第76章 捉對廝殺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3章 宣戰第91章 對壘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39章 海南島(一)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38章 不夜城第37章 故人來訪第7章 吃虧是福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4章 裝病第64章 計劃破產第74章 巴巴羅薩第8章 備戰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56章 入侵美國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81章 深入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59章 麥克阿瑟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9章 南美ABC第145章 33號舞伴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56章 入侵美國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63章 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