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提醒

bookmark

第48章 提醒

謝慕林的話雖然有些隱晦,但謝徽之也不是傻瓜。他迅速就領會到了自家二姐的言下之意,記起謝慕林之前告話父親謝璞的那些秘聞,嘴便不由得咧開來。

謝慕林給他使了個眼色,他立刻會意地捂住了嘴,雖然還是忍不住想要偷笑,但已經努力在掩飾了。

如今大理寺的官員知道謝璞是被曹氏和平南伯府陷害的,原因是爲了改嫁他人,那謝璞身上的罪名完全就是子虛烏有了嘛。看來父親洗清冤情的日子不遠了。到時候曹家人不知道會是什麼嘴臉?要是事情傳開來,曹氏的名聲一定很好聽吧?到時候看她還怎麼有臉裝出一副賢良淑德的模樣,對着他們兄妹幾個擺嫡母的架子!

謝徽之哼哼兩聲,回頭看見蕭瑞,想起對方的出身,又忍不住笑道:“蕭二少爺,你方纔聽到的那些話,可別隨便告訴人哦。關係到我們太太的名聲,曹家的清名,那些事可不能亂傳呢!”所以你們蕭家就趕緊把傳言散佈開去吧,我們謝家一點都不在乎的。曹氏名聲壞了,我老子也好儘早休妻呀!

蕭瑞看了謝徽之一眼,臉上淡淡的,沒說話。

謝慕林忙暗暗扯了謝徽之的袖口一下,示意他不要多嘴。有些事,大家心裡有數就行了,何必說出口?聰明人還用得着提醒嗎?

謝徽之嘻嘻笑了兩聲,閉上了嘴,整個人卻放鬆下來。他的未來似乎已經不再黑暗了,光明的前程就擺在眼前!

謝慕林見他好象有些飄了,心裡倒生出了幾分憂慮。她把謝徽之扯到牆角處,壓低聲音正色說:“爹的案子固然是有了轉機,但你也不能太過掉以輕心了。萬一露出什麼破綻,叫曹家的人發現了,你覺得他們會不會壞爹的事?曹家有權有勢,他們若真要置爹於死地,就算爹有再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無辜,也未必有用。所以,我們眼下還不能鬆口氣,需得仔細留意局勢發展才行。爹雖然不指望我們能幫上他的忙,但我們也不能拖他後腿吧?因爲我們年紀小,看起來好象很好哄騙的樣子,曹家人說不定要從我們這裡入手,做些對爹不利的事。我會小心謹慎,你呢?會得意忘形,輕易上他們的當嗎?”

謝徽之忙道:“當然不會!我又不是傻子!”仔細想想二姐的話,他也覺得自己是放鬆得太早了。曹家背後可是有皇后,有太子的!承恩侯府也不是謝家這樣的門第能對付的。父親謝璞能不能脫罪,還得看大理寺的官員能不能公正斷案,宮裡那位九五至尊又會不會爲了皇后與太子徇私。萬一皇帝心裡是偏着老婆兒子的,那就算大理寺的人再公正,父親的小命也未必能保住!

謝慕林對他的乖巧還算滿意:“反正你只要記住,爹好,我們做兒女的就好;爹若是被抄家流放,我們絕不會有好下場。哪怕是爲了我們自己的將來,爲了日後不會再受飢寒貧苦,這一場戰爭,我們都絕不能輸!”

“天真!”謝慕林不以爲然,“他們用不着親自對付你,只需要指使外人來接近你就行了。你以前的那些朋友,能保證個個都可靠嗎?你出門在外遇到的人,能擔保裡頭沒有曹家的走狗嗎?這不是光靠逃避就能躲開的,你需得自己行事謹慎才行。反正你記住,方纔在牢裡聽到的話,誰問你都不能說。爹叫我們別再告訴其他人,我們就都要牢記這一點。”

謝慕林見着文氏,忙迎了上去:“娘,我們已經見過爹了。爹一切安好,沒有生病,也沒有在牢裡受過什麼苦。衣裳、藥和被褥都給了他,他還交代了我們許多話,一會兒我就細細講給你聽。”

其實這個三弟人不蠢,就是從小沒有好生教養,行事總帶着些紈絝子弟的衝動和輕浮,很容易被人哄騙。如今,他能變得懂事起來,對謝家這羣老弱婦孺而言,也算是個助力吧。

看來,哪怕曹氏與方聞山的醜事少爲人之,曹氏的賢名也名不副實得很。否則,謝家其他姑娘都在外薄有名聲,怎的就偏偏這位真正聰慧能支撐家門的千金,不爲人知呢?

倒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謝二姑娘,既冷靜,又聰慧,還十分沉得住氣,考慮事情也很周全,遠勝他所知道的謝家其他三位姑娘。以她的年紀來說,着實難得。

以往他從未在外頭聽說過謝家這位二姑娘的名聲,只知道謝家大姑娘如何美貌聰慧,謝家三姑娘、四姑娘如何年少多才,還以爲謝家剩下的女兒很平庸,不值一提。如今想來,謝家那幾位有名氣的姑娘,那名氣都透着幾分虛假,多半是外人看在曹氏面上,故意傳誦的,以此讚美曹氏之賢。

謝徽之嘆了口氣,低頭說:“二姐提醒得是,我一定會小心行事,絕不與曹家的人再有往來,自然就不會上他們的當了。”

謝徽之連連點頭:“放心。我剛纔什麼話都沒聽見,一出門就都忘光了!”

蕭瑞沉吟,瞥見丁三哥帶着文氏從後堂出來了,便退後幾步,避到了一旁。

文氏聞言也鬆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說着便有些躊躇,她也想見丈夫一面的,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探監了。

謝徽之重重點頭:“我知道。這就象是在打仗,戰勝了,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比從前過得更好;但如果戰敗……說不定就連性命都丟了。我們不是大哥大姐,沒有曹家血統,以曹家的心狠手辣,絕不會輕饒我們的!”

謝慕林見他明白了事情的輕重,總算安下心來。

蕭瑞一直站在十步以外,看着謝家姐弟交談,隱約也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他心裡有些詫異,忍不住多看了謝家次女幾眼。

那丁三哥則道:“我們盧大人方纔交代太太的事,太太記得要儘快弄清楚,報上來纔好。謝大人那裡,太太還是改日再去探望吧。反正少爺小姐已經見過人,確認謝大人無事了,不是麼?一會兒大人們就該來巡視監牢了,若是撞見了太太與小姐,反而不好。若是太太擔心謝大人還有話要囑咐,回頭我下了差,便打發人去找你們就是。我已經知道你們是王兄弟的朋友了,不會騙你們的。”

文氏聞言,頓時露出了感激之色,連連道謝:“多謝丁三爺了。那就一切拜託了!我們老爺但有口信,丁三爺只管打發人傳過來。我們就住在李貨郎家裡。一任辛苦錢茶水錢,我們都不會虧待了丁三爺和你朋友的!”

丁三哥哈哈笑道:“好說。好說。”

他見李貨郎不在,問了前堂那差役一聲,得知李貨郎被遣到門外去等候了,便告訴文氏母子三人,還親自領路帶他們出去,將人交到李貨郎手裡,又把可以幫忙傳口信的話再說了一遍,得了李貨郎五錢銀子的額外好處,方纔把人送走了。

(本章完)

第1317章 出遊第871章 陪嫁第942章 發現第1581章 先帝第1449章 情報第986章 吃瓜第790章 結果第831章 對望第1003章 雪來第120章 決定第1432章 寧王第931章 再會第837章 入住第26章 傳話第435章 發熱第1167章 志氣第918章 傳話第866章 信第261章 犧牲第632章 匆匆第208章 夭蛾子第1534章 力薄第838章 新居第483章 抵達第1094章 後賬第1249章 盥饋第477章 後續第1515章 引導第1651章 效忠第55章 婚約第217章 失言第107章 往事(中)第725章 晉見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197章 猜疑第782章 嫌棄第1380章 請帖第846章 登高第88章 盜案第235章 蘇州第1441章 平昌第938章 喪信第330章 拒絕第1036章 參贊第364章 定親第1056章 懲罰第208章 夭蛾子第925章 旁觀第1072章 難處第129章 提議第575章 糾結第378章 狠毒第910章 細節第1055章 投靠第669章 暗示第427章 初提第1097章 好奇第645章 決定第1148章 提醒第110章 邀請第549章 山門第569章 買家第258章 複診第868章 表揚第593章 姑侄第1385章 無奈第735章 分道第673章 到達第390章 心事第903章 賞詩第185章 上門第501章 擺脫第540章 胡思第502章 腹黑第1442章 吐槽第20章 結論第1180章 近況第1471章 轉移第1356章 直白第180章 諫言第716章 傳聞第1025章 打趣第64章 警告第817章 邀請第1035章 爲難第579章 價值第684章 老叔第545章 獻計第593章 姑侄第25章 生怨第1153章 上門第921章 霸佔第1287章 熱鬧第53章 不巧第702章 卞家第137章 尷尬第192章 接走第383章 算計第18章 疑心第1582章 矯詔
第1317章 出遊第871章 陪嫁第942章 發現第1581章 先帝第1449章 情報第986章 吃瓜第790章 結果第831章 對望第1003章 雪來第120章 決定第1432章 寧王第931章 再會第837章 入住第26章 傳話第435章 發熱第1167章 志氣第918章 傳話第866章 信第261章 犧牲第632章 匆匆第208章 夭蛾子第1534章 力薄第838章 新居第483章 抵達第1094章 後賬第1249章 盥饋第477章 後續第1515章 引導第1651章 效忠第55章 婚約第217章 失言第107章 往事(中)第725章 晉見第69章 兄弟(推薦加更)第197章 猜疑第782章 嫌棄第1380章 請帖第846章 登高第88章 盜案第235章 蘇州第1441章 平昌第938章 喪信第330章 拒絕第1036章 參贊第364章 定親第1056章 懲罰第208章 夭蛾子第925章 旁觀第1072章 難處第129章 提議第575章 糾結第378章 狠毒第910章 細節第1055章 投靠第669章 暗示第427章 初提第1097章 好奇第645章 決定第1148章 提醒第110章 邀請第549章 山門第569章 買家第258章 複診第868章 表揚第593章 姑侄第1385章 無奈第735章 分道第673章 到達第390章 心事第903章 賞詩第185章 上門第501章 擺脫第540章 胡思第502章 腹黑第1442章 吐槽第20章 結論第1180章 近況第1471章 轉移第1356章 直白第180章 諫言第716章 傳聞第1025章 打趣第64章 警告第817章 邀請第1035章 爲難第579章 價值第684章 老叔第545章 獻計第593章 姑侄第25章 生怨第1153章 上門第921章 霸佔第1287章 熱鬧第53章 不巧第702章 卞家第137章 尷尬第192章 接走第383章 算計第18章 疑心第1582章 矯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