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騷動

bookmark

第1612章 騷動

謝慕林基本每天都會進宮見太后,也每天都能在太后那兒看到永寧長公主,以及各家王府的太妃、王妃們送進慈寧宮的請安摺子。

似乎天天都有人往宮裡送這樣的摺子,感覺上,這些宗室女眷們鐵了心要見到太后一面,從太后嘴裡得到她們想知道的答案一般。

太后懶得理會她們。若是從前,她還有可能爲了安撫宗室,給這些老妯娌、便宜兒媳婦或侄媳婦們面子,召進慈寧宮來聊聊天。可如今她的注意力都放在爲小兒子燕王向皇帝討要補償這一件事上了,皇帝的病情也沒什麼起色,令她整天憂心忡忡,提不起精神來,誰還有耐心去應酬那些居心叵測的宗室女眷?!

太后頂多就是打發身邊的嬤嬤去給幾位平輩的妯娌送些時鮮果物或衣料做賞賜,變相安撫一下,也是暗示她們“老實點兒別生事”的意思。除此之外,她就沒再理會宗室女眷們了。哪怕是永寧長公主,太后也特地囑咐她,別跟那些人來往,省得被她們算計上了。

至於謝慕林,太后倒是沒有囑咐她同樣的話,大概是覺得她一個晚輩做不了什麼主,又有曾經“告發”寧王妃的過往,宗室女眷們若是本身心思就不正的,通常不敢招惹到她頭上,就怕會步了寧王妃的後塵。

只要身邊最親近的兩個晚輩不會替宗室女眷們說話,太后就沒什麼可發愁的了。真的有事情需要跟宗室溝通時,她會宣召幾位老王爺以及宗人府宗令進宮的。

太后自認爲思慮周全,謝慕林也覺得她的想法很有道理。然而,當她從皇宮出來,即將回到燕王府的時候,還是有宗室女眷找上門來。

這是一位她不大熟悉的郡王妃,兩人充其量也就是在宗室聚會上見過幾回,碰了面能聊上幾句客套話,裝一把塑料親戚,談不上什麼交情。但因爲謝慕林在宗室社交場上會跟她客套,所以她主動纏上來親親熱熱地說話時,謝慕林還真的一時擺脫不了她。

於是對方就這麼纏上來了。

又是打聽太后玉體安康,又是打聽宮中近日是否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還想探問皇帝忽然厭棄了寧王的原因,最後還感嘆了一聲,說自家的兒子們長大之後十分調皮搗蛋,吵得她頭疼,因此她纔出門躲清靜的。只不過躲完清靜,她又覺得家裡孩子多實在是太有福氣了,她看着兒子們健康活潑就覺得很開心,夫妻倆都沒辦法想象,要是沒有了孩子會怎麼樣。又擔心他們王府家業不夠大,分不了多少家產給每個兒子,將來兒子們要吃苦,云云。

莫名其妙地說了一大堆,謝慕林聽得一頭霧水。不過,她也能看出這位郡王妃是想打聽宮裡的消息,想起對方的丈夫似乎一向跟三皇子走得比較近,不必多想,心裡就有數了。

晚上謝慕林跟朱瑞提起這件事,忍不住多抱怨了兩句,又問朱瑞:“這些宗室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呀?怎麼象是瘋了似的?不是一根筋地想求見太后,就是跑來跟我打聽消息,還打聽得這麼明顯,都幾乎當我是個傻瓜了!”

因此,要讓三皇子老實下來的最佳方式,還是要給他尋個地方軟禁起來,禁止他與外界接觸纔是。等到幾年後,新君坐穩了龍椅,地位無可動搖了,再“開恩”把已故父皇下令圈禁的兄長放出去封爵靜養……那時候的三皇子也幹不了什麼了。他那些有可能造成軍隊不穩的追隨者們,在那幾年裡會慢慢地失去自己原本的官位與權力,不可能再給他帶來任何助力了。

寧王再沒實權,也是實實在在的親王。三皇子若是給他做了嗣子,將來便要承繼寧王爵位,也是一位親王了。寧王府沒犯事的話,寧王世子或是寧王都不會受到皇室的行動約束。這麼一來,三皇子出繼寧王府,反而得到了行動自由。他愛幹什麼幹什麼,還能繼續跟從前認得的支持者們來往,不定什麼時候就要給宮中添麻煩……

燕王與朱瑞跟四皇子商量過要如何處置三皇子,三個人商量定的方案呈上給皇帝御覽,也得到了皇帝的首肯。雖然沒有明旨,但大體上,皇帝已經否決了出繼三兒子的可能。他甚至連日後圈禁三皇子的地點都找好了。、

謝慕林跟她應酬了幾句,拒絕了對方約她去附近茶樓歇腳的邀請,接着便以還要爲太后娘娘辦事爲藉口,迅速脫身離去了。

朱瑞嘆了口氣:“我大致知道他們在擔心什麼。真真是關心則亂。倘若不是關係到他們自己家的利益,早就有許多人能冷靜看出,皇上所謂要把三殿下過繼給寧王的話,不過是嚇唬人的戲言而已!”

皇城東面,靠近城牆的地方有一座半山園,本是宋時名相王安石的故居,後來改成了寺廟。本朝太|祖皇帝定都金陵,建城牆時將這座半山寺給圈了進來,可這地方離皇城太近了,閒雜人等一概不許接近,於是這寺廟也就被廢掉了。先帝年間,他想要找個離皇城近的地方與生父老燕王、生母燕王太妃相聚,便讓人重建了半山寺,重新命名爲半山園。地方不大,格局卻挺精緻的,還連着幾百廟山田,是個消暑踏青消閒的好去處。無奈老燕王與燕王太妃始終謹守昔年對承德帝皇后的承諾,雖說是讓兒子兼祧兩房,卻與過繼無異,此生都不會再見兒子。於是這座半山園,由始自終只有先帝偶爾前來,真正該入住的人卻始終不曾踏足。

皇帝命人將這座半山園重新修整起來,將來好安排三皇子入住。這地方雖然不大,但看起來比冊庫那邊要開闊得多了。離皇陵近,也有足夠的衛兵把守,嚴防有閒雜人等接近“騷擾”三皇子……

按照皇帝的想法,他會在近日把三皇子送往揚州行宮軟禁一兩年。若三皇子還算老實,那就把他接回京城來,安排到半山園去居住。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讓三皇子進宮參加一些必要的典禮儀式,好讓外界知道他還過得好好的,新君沒有苛待他。等新君賺得了仁厚的名聲,三皇子就可以被送回半山園去了。除非他徹底放棄了搞事的想法,否則皇帝並不贊成新君恢復三皇子的人身自由。

在這樣的前提下,還提什麼出繼三皇子?皇帝明面上有四個兒子,實際上有五個,已經出繼了倆,再出繼第三個,就算外界不知情,皇帝自己也受不了。

(本章完)

第1674章 爲難第907章 撕破第1068章 出行第424章 應允第434章 隱秘第1134章 發現第49章 討論第705章 怒火第1394章 煩躁第945章 現實第343章 平息第90章 火光第1288章 稟報第1585章 轉移第192章 接走第1221章 心路第430章 接木第1332章 中秋第333章 勸誘第565章 爆紅第1127章 出繼第943章 雙保險第299章 問候第282章 吐嘈第576章 失望第876章 舊誼第1453章 簪子第235章 蘇州第77章 敗壞第938章 喪信第853章 探望第1450章 提醒第1223章 後續第753章 扭轉第593章 姑侄第1132章 安慰第513章 探問第499章 薛家第1057章 聽聞第1238章 訓誡第1425章 隱秘第451章 冒昧第1023章 拜年第1393章 計劃第929章 學習第293章 贏家第288章 爭吵第1141章 收藥第1098章 姑嫂第744章 烏龍第1259章 主意第430章 接木第1213章 冠服第863章 待客第1552章 混亂第482章 艱辛第608章 提議第1201章 戒心第607章 死士第737章 提醒第1265章 婉拒第58章 撕破(推薦加更)第1475章 嫁禍第1008章 投親第1541章 逆鱗第1284章 遮掩第1490章 齋宮第1507章 暗示第272章 細賬第62章 癢處第516章 法會第423章 告狀第584章 出城第279章 牽連第336章 動搖第1199章 早產第1151章 流言第381章 一夜第859章 提醒第388章 安撫第200章 謠言第669章 暗示第1265章 婉拒第1338章 週三第436章 囈語第1676章 閒話第1026章 串門第248章 平望第1588章 提醒第229章 奪理第640章 黑鍋第1385章 無奈第1121章 上門第409章 投軍第1372章 條件第671章 選擇權第290章 團聚第1533章 勢單第904章 捧殺
第1674章 爲難第907章 撕破第1068章 出行第424章 應允第434章 隱秘第1134章 發現第49章 討論第705章 怒火第1394章 煩躁第945章 現實第343章 平息第90章 火光第1288章 稟報第1585章 轉移第192章 接走第1221章 心路第430章 接木第1332章 中秋第333章 勸誘第565章 爆紅第1127章 出繼第943章 雙保險第299章 問候第282章 吐嘈第576章 失望第876章 舊誼第1453章 簪子第235章 蘇州第77章 敗壞第938章 喪信第853章 探望第1450章 提醒第1223章 後續第753章 扭轉第593章 姑侄第1132章 安慰第513章 探問第499章 薛家第1057章 聽聞第1238章 訓誡第1425章 隱秘第451章 冒昧第1023章 拜年第1393章 計劃第929章 學習第293章 贏家第288章 爭吵第1141章 收藥第1098章 姑嫂第744章 烏龍第1259章 主意第430章 接木第1213章 冠服第863章 待客第1552章 混亂第482章 艱辛第608章 提議第1201章 戒心第607章 死士第737章 提醒第1265章 婉拒第58章 撕破(推薦加更)第1475章 嫁禍第1008章 投親第1541章 逆鱗第1284章 遮掩第1490章 齋宮第1507章 暗示第272章 細賬第62章 癢處第516章 法會第423章 告狀第584章 出城第279章 牽連第336章 動搖第1199章 早產第1151章 流言第381章 一夜第859章 提醒第388章 安撫第200章 謠言第669章 暗示第1265章 婉拒第1338章 週三第436章 囈語第1676章 閒話第1026章 串門第248章 平望第1588章 提醒第229章 奪理第640章 黑鍋第1385章 無奈第1121章 上門第409章 投軍第1372章 條件第671章 選擇權第290章 團聚第1533章 勢單第904章 捧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