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質問

bookmark

第1607章 質問

太后其實很少干涉皇帝的決定。

但她並不是對政治一無所知的後宮婦人。

她也是書香世宦之家出身的閨秀,憑着聰慧美貌進宮做了妃子,雖然因爲家世不算太好,又不喜與人爭寵,所以在先帝的後宮中混得有些慘,可她能生下兩個兒子,還把他們都養大了,兩個兒子都很健康出色,便足以證明她絕非乏乏之輩。

先帝的后妃之中,她可是唯一一個能生下兩名皇子的女人!

她會選擇把小兒子送往燕王府爲嗣,換取自己和大兒子政治地位的提升,再進一步爲大兒子找到一門好姻親,借姻親之力,將大兒子送上青雲之路。在兩個兒子還是少經世事的少年時,她就已經替他們籌謀周全了。這樣的女人,又怎會看不清皇帝話語下掩藏的真實想法呢?

正因爲她看清楚了,所以才無法容忍。

如今已經不是他們母子三人最艱難的時候了。他們如今站在這個國家最顯耀最頂點的位置,手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應該享受最好的一切。一家人本來可以過得很好的,所有人都能獲得幸福,爲什麼……一定要其中一人受盡委屈呢?!當年她可以爲了兩個兒子的前程,忍痛把其中一個送到千里之外,讓他冒着生命的危險在戰場上拼得榮耀,可如今他們既然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她又爲什麼不能再補償這個兒子呢?

吃苦不要緊,受委屈也無所謂,只要那是能有所回報的!太后雖然爲了皇帝當年的作爲感到生氣,可她最難過的是,皇帝至今還不肯回報弟弟,依然還想着要委屈弟弟。做哥哥的如此過分,萬一弟弟哪天忍不下去了,他們兄弟還能再親如從前麼?!

身爲一個母親,若是要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兩個兒子反目成仇,甚至其中一個還要把另一個算計得很慘,那真是跟撕裂了她的心一般痛極了!

所以,無論皇帝如何爲自己辯解,太后都要把話攤開來說明白:“皇帝知道自己撐不到珞兒親政的時候了,又怕珞兒根基淺薄,即使坐上了龍椅,也可能會地位不穩,所以你讓阿晟給珞兒做攝政。阿晟是親王,又有兵權,威望足以震懾朝廷百官與宗室。有他在,你不愁珞兒的皇位會不穩當。反正,就算有任何人想給珞兒添亂,阿晟也會替他解決掉的,還會約束他去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皇帝。就算在此期間,阿晟會得罪許多人,甚至是讓珞兒不喜,他也依然會做,因爲他向來就不會讓你這個兄長失望!

“可是……即使他做了手握大權的攝政王又如何呢?珞兒很快就會長大了,最遲不會超過二十歲剛及冠的時候,就會親政。總共也就六七年的功夫,阿晟就不再是攝政王了。到時候他大權旁落,那些他曾經得罪過的人,又會如何報復他呢?珞兒也會依然敬重他,毫不猜忌麼?!即使如此,他也沒有留在京中的道理,他的根基都在北平呢!可你已經讓瑞哥兒代他處理軍務了,六七年的功夫,足夠讓瑞哥兒掌握住北方軍權。你還讓瑞哥兒知道了他是你的兒子,這是存心要讓他們父子離心!那即使阿晟回到北平,也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北方的兵權,早已落到了瑞哥兒手裡!”

皇帝還讓四皇子朱珞知道了朱瑞的身份,讓他配合朱瑞去掌控北方的軍權。相比於讓強勢的叔叔去領兵,皇帝相信朱珞會更樂意讓親哥哥做這件事。這麼一來,燕王便兩頭落了空。他那時候也不過是四十來歲的年紀,正值壯年,難道就要考慮養老了麼?!

太后把自己的想法全都攤開來,認認真真地問皇帝:“你做這些打算的時候,到底想要你弟弟如何呢?!他爲你做了那麼多,你明明虧欠了他,卻還是要把人算計到底。你是不是忘記了自己是他的兄長?當初阿晟離開京城,孤身前往北平時,你是怎麼說的?你可是發過誓,要一輩子對弟弟好,兄弟倆永遠都要相親相愛,相互扶持的!”

皇帝伏在病牀邊上,面色蒼白,呼吸都粗重急促了幾分。可他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他甚至不敢正眼去看母親的臉。

無論他有多少“合情合理”的理由,他心裡是清楚自己虧欠了弟弟燕王的。但他沒辦法抑制住自己的想法。他才四十來歲,就已經快要死了,弟弟還身康體健正當年呢!弟弟明明過得比他好呀……爲什麼上天要這麼對待他?!他可是皇帝,是天子啊!爲什麼要遭遇這樣的不幸呢?!

他也不是要害弟弟,只是要提防一下罷了。就算弟弟真的失去大權,也依然能安享富貴。只要燕王不搶他父子的皇位,他也會讓兒子厚待燕王府衆人的!弟弟打了幾年仗,身上有很多舊傷舊疾,年紀大了,軍務繁忙時,時不時便要發作一下,清清閒閒地休養上幾年,又有什麼壞處呢?他身爲哥哥,也是爲了弟弟的身體着想!

皇帝覺得自己有百般理由,面對太后的質問,還有一點小委屈,可是這些想法,他一個字都不敢跟太后說。

雖然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他還是不希望母親對自己失望的。他知道,若沒有母親,就不會有今天的他。

皇帝不開口,太后卻沒有含糊帶過的意思,仍舊兩眼直直地盯着他,彷彿鐵了心要等待他給出一個清楚的回答。無論如何,她都必須要皇帝給她一句準話不可!

屋中一片沉寂,因此門打開時的聲音便顯得格外清晰。

“母后,皇兄,我要進來了。”這是燕王的聲音。他不知已經到了多久,又在門外聽了多久,反正沒有人稟報,屋中的太后與皇帝都不知道他的到來。

皇帝彷彿受了驚嚇一般擡頭望向門口的方向,立刻擔心起方纔太后與自己的對話都叫弟弟給聽見了。剛剛纔跟他表過忠心的弟弟,會與他翻臉麼?!

太后低頭抹掉臉上的淚痕,回過頭去衝着小兒子微微一笑:“怎麼忽然過來了?方纔我與你哥哥說的話,你可都聽見了?”

皇帝緊張地扭頭看向太后,不敢相信母親就這麼直白地問出了口。

然而燕王很平靜,他也回了太后一個微笑:“兒子都聽到了。母后別生氣。無論如何,咱們母子三人,彼此之間是世上最親的親人了。既然是親人,即使偶爾有些小口角、小衝突,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再如何生氣,我們也還是一家人哪!跟自己家人之間,何必計較太多呢?”

皇帝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燕王,眼圈都紅了。

他再次被弟弟給感動了!

(本章完)

第155章 驚怒第1454章 新年第1130章 聽聞第1061章 喜報第1565章 議定第938章 喪信第1393章 計劃第831章 對望第1509章 請求第743章 席面第477章 後續第1109章 夜談第1544章 準信第487章 倨恭第1153章 上門第1366章 操江第199章 不歡第1617章 苗頭第1267章 議論第1470章 栽贓第754章 耳聞第356章 憋悶第875章 熱心第798章 鬱悶第1591章 去意第427章 初提第1368章 滯留第1325章 實情第114章 侍疾第239章 甩鍋第1639章 補藥第1589章 說服第418章 捎話第1661章 失望第434章 隱秘第965章 哭訴第1609章 發現第236章 書信第1517章 遇見第1652章 詢問第1034章 大雪第224章 驚慌第1638章 探病第236章 書信第223章 分析第1488章 騷動第1485章 打擊第1584章 表態第583章 相看第135章 錦匣第1665章 姻緣第1660章 同心第1483章 問案第1394章 煩躁第974章 臘八粥第1341章 不安第399章 善緣第676章 威脅第373章 山雨第321章 閨學第826章 通州第958章 未來第1645章 彌留第949章 重提第1258章 問題第1225章 梅珺第39章 清點第445章 質問第419章 支開第899章 心思第292章 二房第138章 把柄第236章 書信第521章 猜測第113章 病了第1132章 安慰第962章 演戲第131章 舊僕第95章 猜測第1487章 太后第1346章 請求第354章 中秋第434章 隱秘第1083章 催促第1545章 道賀第237章 誤導第1594章 清晨第1156章 拜謝第219章 思索第1271章 反響第1112章 嫁妝(上)第727章 暗示第1486章 離開第216章 掩人第1342章 來信第1395章 隱憂第227章 倚仗第1491章 湄如第930章 暗報第190章 家常
第155章 驚怒第1454章 新年第1130章 聽聞第1061章 喜報第1565章 議定第938章 喪信第1393章 計劃第831章 對望第1509章 請求第743章 席面第477章 後續第1109章 夜談第1544章 準信第487章 倨恭第1153章 上門第1366章 操江第199章 不歡第1617章 苗頭第1267章 議論第1470章 栽贓第754章 耳聞第356章 憋悶第875章 熱心第798章 鬱悶第1591章 去意第427章 初提第1368章 滯留第1325章 實情第114章 侍疾第239章 甩鍋第1639章 補藥第1589章 說服第418章 捎話第1661章 失望第434章 隱秘第965章 哭訴第1609章 發現第236章 書信第1517章 遇見第1652章 詢問第1034章 大雪第224章 驚慌第1638章 探病第236章 書信第223章 分析第1488章 騷動第1485章 打擊第1584章 表態第583章 相看第135章 錦匣第1665章 姻緣第1660章 同心第1483章 問案第1394章 煩躁第974章 臘八粥第1341章 不安第399章 善緣第676章 威脅第373章 山雨第321章 閨學第826章 通州第958章 未來第1645章 彌留第949章 重提第1258章 問題第1225章 梅珺第39章 清點第445章 質問第419章 支開第899章 心思第292章 二房第138章 把柄第236章 書信第521章 猜測第113章 病了第1132章 安慰第962章 演戲第131章 舊僕第95章 猜測第1487章 太后第1346章 請求第354章 中秋第434章 隱秘第1083章 催促第1545章 道賀第237章 誤導第1594章 清晨第1156章 拜謝第219章 思索第1271章 反響第1112章 嫁妝(上)第727章 暗示第1486章 離開第216章 掩人第1342章 來信第1395章 隱憂第227章 倚仗第1491章 湄如第930章 暗報第190章 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