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嫌疑人

bookmark

第1177章 嫌疑人

謝慕林滿面愕然。

皇帝身體不好了?!怎麼可能?!他纔多大年紀呀?勉強算是剛剛進入中年而已。幾年前不是很健康很精神的嗎?又沒聽說他有什麼病,怎麼忽然就情況如此嚴重了?!況且,就算他身體有什麼頑疾,以他的身份地位,肯定有醫術高明的太醫三天兩頭地請平安脈,有什麼患病的苗頭也會早早發現,早早控制,不可能忽然間就重病到了命不久矣的地步吧?難道是心臟病嗎?還是別的什麼絕症?!

謝慕林壓低聲音問朱瑞:“皇上今年有四十歲沒有?還是壯年呀,怎麼忽然就這樣了?到底是什麼病?此前沒有半點徵兆嗎?!”

朱瑞輕輕搖了搖頭:“我能看得出皇上的精神不如從前了,但看不出他身體有什麼重症。若不是四殿下告訴父王與我,我根本就不會知道有這麼一件事。明年是四十萬壽了,皇上真真算不得高壽。他年輕的時候,也沒有虧空過身體,哪怕是爲先帝侍疾時,熬過一段時日,也不曾傷了底子,天知道是怎麼衰落至此的。若不是皇上身體狀況不佳,他興許還不會着急着易儲,完全可以慢慢拖上幾年,待四殿下出宮建府,定了親事,又入朝嶄露頭角,讓朝臣們看到自己的出衆之處,再提廢太子之事也不遲。如今……確實是倉促了些。”

這個秘密,之前除了皇帝與四皇子,只有皇帝極心腹的親信才知曉,比如爲皇帝看診的兩名御醫,以及日常侍候的大太監與女官等等。除此之外,別說朝廷外臣與皇后、皇妃以及衆皇子們了,連太后娘娘與燕王都矇在鼓裡!皇帝曾經囑咐過四皇子,萬萬不可泄露這個機密。四皇子也牢記這一點,連親生母親喬美人都不曾透露過。若不是考慮到四皇子年紀小,一旦要在廢太子後立儲,就絕對不能出任何差錯,讓人挑剔,十分需要四皇子本人的默契配合,皇帝興許連這個小兒子都不會告訴。

如今四皇子知道事情重大,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老老實實聽從皇父安排,便能穩穩當當地成爲新君,所以他平日裡很是低調,也勸說喬美人不要生事,藉口養病,避開宮中是非,以免節外生枝。一直以來,他都做得很成功。皇帝對他也十分滿意。若不是曹皇后“遇刺”,使得皇帝的安排出現了岔子,他根本用不着找藉口離開京城避風頭。

只是,如今四皇子先是中毒,後來又出現了種種令人不安的跡象,四皇子覺得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皇帝不在身邊,太后年歲已大,身體又不好,晚輩不敢輕易打攪,他能與之商量的,就只剩下燕王父子了。燕王本是皇帝胞弟,哪怕兄弟二人有過不少矛盾,他對皇帝的忠誠之心卻是始終沒有變過的。至於堂兄永安郡王朱瑞,更是四皇子中毒後獲救的大功臣之一。四皇子認定他們可信,手中又有足夠的實力能給皇帝提供幫助,所以就毫不猶豫地拉着他們密談,泄露了自己所掌握的機密消息。

而四皇子之所以一定要跟燕王父子商量,則是因爲他發現了一個秘密,與皇帝眼下的身體狀況有關。

那位發現他中毒的年輕太醫,從天津老家帶來了那本記載了多種毒物知識的古籍。四皇子的情況好轉後,他便拿這本書來翻看,原來只是想打發時間而已,看着看着,卻覺得大漲見識。而這本古籍中,另外記載了一種前朝奇毒,是慢性毒藥,能讓人中毒後三年內方纔死亡,而且基本不會在身體表面留下痕跡。四皇子好奇這種毒物的情況,但看過書中記載的病例後,卻猛然驚覺那些曾經中毒的病人,表露出的症狀與皇帝頗爲相似。他想起自己中毒的情形,頓時就拿不準了。

二皇子也是同理,人已經出繼了,也不必多提。

朱瑞也在爲這件事震驚不已,誰都不敢說。要不是未婚妻乃他在世上最信任的人之一,他也不會在此輕易透露機密。

皇帝到底是正常生病,還是叫人算計,中了毒呢?!

朱瑞默默點頭。

因爲那種奇毒的效果太驚人了,中毒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就是正常的身體衰弱,油盡燈枯,慢慢地死去。若不是中毒之人還有某種隱秘的特徵可以作爲證據,寫書的人根本都不知道他是中了毒!

皇帝龍體不佳的消息,燕王與朱瑞都一無所知,只有四皇子清楚大概的症狀。沒有見過皇帝身上的特徵,誰敢說皇帝是中了毒而非生病了呢?當然了,這樣的大事,燕王也不敢輕忽。他不敢驚動太后,卻已經與四皇子商量好了,再度發出密信,急報皇帝,關鍵是要把那種奇毒會在人體上顯露的特徵告知皇帝,讓皇帝查清楚自己是不是中了毒!

燕王如今是恨不得立刻飛回京城去見皇帝,弄清楚這個答案的,然而太后與四皇子都在北平,後者身體裡的餘毒還未拔清,他是真的不敢輕舉妄動。

謝慕林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在聽說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後,很快就有了些想法:“如果皇上是真的中了毒,那麼下毒的人會是誰呢?我覺得……這件事應該跟三皇子無關。”

這件事當然跟三皇子無關。三皇子想要做儲君,想要成爲下一任皇帝,在他還未能正式立儲之前,他是絕對不會對皇帝不利的。因爲這種時候,只有皇帝纔是他實現野心的依靠。眼下太子還未被廢,皇帝一旦出事,太子便能名正言順地繼位登基。三皇子早已把太子與曹家得罪得狠了,到時候還不知道會怎麼死呢。他只是小氣狠毒些,人卻不算蠢,自然不會幹這種自毀前程的傻事。

事關重大,四皇子不敢擅專,只得請了燕王父子來一同參詳。朱瑞跟着燕王,一同把那本記載毒物的古籍翻了又翻,都不太敢下結論。

四皇子更不可能。

如此一來,那最有可能下毒的嫌疑人,就十分明顯了。太子或許沒有這個腦子,但曹皇后卻絕不會甘心眼睜睜看着獨生愛子失去儲位,生死落入他人之手。

如果說她年初時策劃了自己遇刺一案,同時交代心腹在事後散佈謠言,敗壞二皇子與三皇子的名聲和前程,那麼,她也同樣有可能交代兄長以退爲進,假裝示弱,其實是爲了拖延時間,讓太子待在儲位上,等待皇帝毒發。

到得那時,太子便是無可質疑的新君人選。什麼三皇子、四皇子,統統都沒有資格與他相爭!

(本章完)

第230章 妥協第1100章 安排第1546章 委屈第1000章 搞事第132章 人手第786章 異狀第295章 敘舊第702章 卞家第659章 寬慰第650章 送行第320章 老實第784章 被抓第400章 請求第797章 密信 看第1405章 宴罷第1210章 門外第364章 定親第597章 大案第1490章 齋宮第943章 雙保險第616章 來人第364章 定親第469章 哀求第116章 好宅第1309章 熱心第1536章 一意第762章 羞恥第1593章 嫉妒第1467章 確認第1234章 文淵第46章 探監(下)第511章 打發第568章 惶恐第1058章 疑慮第182章 表露第1026章 串門第666章 異狀第687章 商議第254章 安排第76章 作死第1114章 奩田第571章 來信第1206章 建言第611章 震驚第997章 分家第244章 意外第874章 來訪第1580章 震驚第128章 相勸第1234章 文淵第1309章 熱心第606章 來信第1231章 貴客第173章 振作第500章 差異第1096章 相思第1396章 基調第736章 坐談第1393章 計劃第1425章 隱秘第825章 天津第1013章 交易第223章 分析第1351章 察覺第1512章 遣散第1101章 顧慮第1156章 拜謝第1016章 猜測第929章 學習第176章 堵船第1505章 弔唁第393章 準備第1440章 小年第615章 說笑第489章 閒言第978章 相送第989章 建議第578章 暗示第327章 選材第408章 重林第591章 緣由第306章 人選第1529章 憐惜第134章 伴讀第266章 辯解第287章 玻璃第1078章 長大第1070章 親家第951章 顧慮第1060章 風險第383章 算計第877章 聽聞第1239章 朝見第965章 哭訴第1076章 小宴第1236章 新房第1179章 添妝第1003章 雪來第1014章 無依第108章 往事(下)
第230章 妥協第1100章 安排第1546章 委屈第1000章 搞事第132章 人手第786章 異狀第295章 敘舊第702章 卞家第659章 寬慰第650章 送行第320章 老實第784章 被抓第400章 請求第797章 密信 看第1405章 宴罷第1210章 門外第364章 定親第597章 大案第1490章 齋宮第943章 雙保險第616章 來人第364章 定親第469章 哀求第116章 好宅第1309章 熱心第1536章 一意第762章 羞恥第1593章 嫉妒第1467章 確認第1234章 文淵第46章 探監(下)第511章 打發第568章 惶恐第1058章 疑慮第182章 表露第1026章 串門第666章 異狀第687章 商議第254章 安排第76章 作死第1114章 奩田第571章 來信第1206章 建言第611章 震驚第997章 分家第244章 意外第874章 來訪第1580章 震驚第128章 相勸第1234章 文淵第1309章 熱心第606章 來信第1231章 貴客第173章 振作第500章 差異第1096章 相思第1396章 基調第736章 坐談第1393章 計劃第1425章 隱秘第825章 天津第1013章 交易第223章 分析第1351章 察覺第1512章 遣散第1101章 顧慮第1156章 拜謝第1016章 猜測第929章 學習第176章 堵船第1505章 弔唁第393章 準備第1440章 小年第615章 說笑第489章 閒言第978章 相送第989章 建議第578章 暗示第327章 選材第408章 重林第591章 緣由第306章 人選第1529章 憐惜第134章 伴讀第266章 辯解第287章 玻璃第1078章 長大第1070章 親家第951章 顧慮第1060章 風險第383章 算計第877章 聽聞第1239章 朝見第965章 哭訴第1076章 小宴第1236章 新房第1179章 添妝第1003章 雪來第1014章 無依第108章 往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