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村與世隔絕,獨佔一方,倒也算是一個世外桃源,而且這裡還有許多樹木,並且距離水源較近,所以李宏在徵得村民們同意的前提下,在這裡砍伐了許多樹木,做成竹排用於搜救難民。
本來他這個欽差大臣來這裡應該是查清這裡的情況,查清楚爲何江南總督隱瞞當地災情不報,以至於現在江南遭受了如此之大的損失。
可是他來到這裡之後,卻是第一時間組織當地官兵對災民進行搜救,畢竟現在受困的災民有那麼多,他們現在纔是最需要得到一個結果的人。
這幾天在這裡總共紮成數百隻竹排,而在這裡受災之後,現在還能夠調集的士兵,也只有幾萬人。
剩下的那些士兵除了不能歸建的之外,其餘的基本上全都失蹤或者是已經死在了災難之中,這次對於大唐的兵力可謂是產生了極大的損耗。
這裡以前屯兵甚多,不過現在受到的損失也最大,李宏命令董承疇把自己麾下的士兵全都派出去,然後一對一對這些士兵進行輔導,並且加入他們的搜救隊,組織這些士兵開始對災民進行搜救。
而李宏這兩天則是連續寫了多封奏摺遞呈朝廷,除去要求周邊各地對江南進行發兵救援之外,還要求周邊各地開倉賑糧。
並且接納來自於江南的難民,畢竟這次出現的災難可是波及到了整個江南幾千萬人口,倘若這些災民真的鬧出什麼亂子來,只怕當地無法鎮壓。
而在短短數日之內,他們已經在江南搜救出了上萬名災民,這些難民全都被李宏安定到了平頂山。
而且在災民來到之後,李宏特地命令手下士兵在平頂村周圍日夜堅守,堅決不允許任何災民對村民進行騷擾,即便是在這個時候也需要着重保證這些村民的安全。
並且李宏已經頒佈命令,如果膽敢有災民滋擾村民,影響到村民的生活和健康安全的話,他們有權利先斬後奏。
亂世需用重典,這些災民現在比起野獸沒有任何區別,李宏也知道一定要小心防備他們。
平頂村村民已經給了他們這麼大的幫助,他也要給這些樸實的村民一個交代。
眼看着災民被一竹筏,一竹筏的送到平頂村,李宏也頗感無奈,江南雖然是魚米之鄉,每年的產量都十分富足,可奈何今年突然發生水患。
新糧還沒有來得及收,而用於存放陳糧的倉庫現如今也都已經被大水吞沒,所以他們所需要的糧食也是一個問題。
周邊各省雖然沒有出現水患,可是糧食想要調運過來也需要一定時間,畢竟江南這麗水還嚴重,即便是走水路也不是那麼安全。
不過李治在回覆李宏的奏摺中叮囑李宏,一定要監管好江南現在所發生的事情,如果江南總督沒有作爲的話,他可以取而代之,暫時接替江南總督職位,不過一定要安置好這些災民,切不可讓災民發生譁變,以免影響到當地的安定。
李宏此時坐在中軍大帳中,眼看着手中的奏摺,無奈的嘆了口氣,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即便他是將軍,現在也和這些災民一樣,每天都喝着稀粥,期盼着那些賑災糧的送到。
不過他倒是還好,雖然吃不飽,可是也沒有什麼沉重的體力活,需要他做,不過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不一樣。每天都需要在水面上撐着竹筏對災民進行搜救,他們如果吃不飽的話就沒有力氣。
而且因爲飢餓,很多災民顯得都在鬧事,甚至在他的中軍帳外,此時就有一羣災民在等待,他們倒是想看看李宏這個將軍平日裡都在吃一些什麼。
從長安那等富庶之地來到這個地方,陪着這些災民挨餓受凍,連董承疇都替李宏感覺不值,可是這位將軍現在仍舊在每天督促手下士兵要盡力幫助這些災民,不僅僅吃不飽飯,甚至晚上連休息的時間都被剝奪了。
只是短短數日之內,李宏的兩邊鬢角就已經變得斑白,董承疇此時恰好端着幾個柿子走了進來,聽到李宏的嘆氣,無奈的說道:“將軍,我也知道您心裡不舒服,可是現在您纔是這裡的最高統帥,您還是得保重身體才行。”
李宏擡起頭看了一眼董承疇,隨後問道:“今天又送過來多少災民?”
“前幾日連續搜救到的比較多,今天就少了,上午來了三四次,總共送了能有二三百人吧?”
李宏點了點頭:“越來越少就是好事,如果越來越多的話,那才應該慌神呢。”
“將軍,這是平頂村的百姓,在家裡找到的幾個柿子,我拿到了之後就給您送過來了,您趕緊吃了,然後休息一下吧。”
李宏笑了笑,隨後看了一眼中軍帳外的那些災民:“還是拿給他們吃吧,我不餓。”
“將軍,連許多日您都吃不好睡不好,如果再這麼熬下去,您的身體怕是會吃不消啊。”
李宏擺了擺手:“我現在這麼年輕,即便是熬些時日也不會吃不消的,聽我說把這些柿子分給外邊的那些老弱婦孺,他們比我更需要這些糧食,另外我前兩天已經遞上奏摺,要求周邊各省向江南進行賑災,想必賑災糧很快就要到了。”
董承疇仍舊不肯:“所以說他們現在也需要糧食,可是您畢竟是這裡的督軍,倘若您的身體出了什麼狀況,誰能指揮這些大軍對災民進行搜救,將軍聽我一聲勸,吃些東西休息休息吧。”
李宏的臉冷了下來,隨後問道:“董承疇,以前你可不是這樣的性格,以前在軍中向來都是我說一不二,現如今來到這裡怎麼反倒成了你教訓我了?”
董承疇聽到這句話,連忙跪倒在地:“回稟將軍,末將不敢。”
“既然不敢,現在就把這些柿子拿出去,分給外面的那些人吃,然後這兩天命令手下士兵注意漕運的情況,如果發現正在量送過來的話,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