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法律無情,法外有情

bookmark

“二審制度保住了!”

韓政不由熱淚盈眶,雖然嚴格來說,二審制度並非讓法家獨立出來,卻讓法家有了極大地自主性,至少法署的官員都是精通律法的法家人士,讓法家有了自己的一隅之地,不至於毫無翻身之地。

日後二審制度一旦推廣到整個大唐,那就是法家崛起之時,如今他最重要利用好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將二審制度的好處發揮到極致。

當下,韓政不由露出一絲冷笑,將目光看到自己的手中一大摞二審案件,這些都是他挑出來有異議的案件。

“百分之一的冤假錯案,儒家還真的是肆意妄爲,就連長安城的首善之地的冤假錯案也不止百分之一。”韓政心中正氣昂然,勢必要讓長安城成爲天下淨土,再無冤假錯案。

隨着法署二審制度實施,再加上韓政極爲精通律法,二審所判的案件都依法而行,哪怕是原告被告也都心服口服。

尤其是韓政不畏權貴,不收賄賂,更是將各縣和長安城的一件件冤假錯案平反,一時之間長安城對二審制度人人稱頌。

而對長安城各縣縣令卻一個個灰頭土臉,他們爲了快速破案不惜嚴刑拷打,在二審制度下原形畢露,更有顛倒黑白貪污枉法的三原縣令被就地革職,鈴鐺入獄。

長安各縣令人心惶惶,二審制度如同一把巨劍一般懸掛在他們的頭上,讓他們再也不敢肆意枉法,所有官員都兢兢業業,依法辦案。

一時之間,長安城的吏治一片清明,人人遵紀守法,法署的存在效果極爲顯著。

“不能再任由韓政這樣下去。”

孔府中,于志寧急得如熱鍋螞蟻一般,韓政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太好了,照此下去,二審制度將會成爲大唐律法新制度,儒家將會對法家的掌控大爲削弱,儒家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

孔穎達搖頭道:“二審制度乃是陛下首肯,我等阻止不得,但是對於韓政,孔某和其共事多年,對他極爲了解,其人極爲固執,食古不化,自認爲是律法的執劍者,然而他卻不知道過剛易折,有時候律法不一定全部正義,你把這個案子交給法署,老夫倒要看看韓政是堅守律法,還是堅守正義。”

于志寧接過案子,發現正是轟動藍田縣赫赫有名的殺夫案,一個堪比竇娥一般委屈的女子,不甘忍受惡棍丈夫的殘忍暴力,反殺丈夫的案例。

“大人英明!按照大唐律法,妻殺夫,那可是要被判處死刑,而此女子又其情可憫,藍田縣令順應民意,從輕判罰判處此女免罪。這一次,老夫倒要看法家是鐵面無私按照律法判處死刑,還是順應民意從輕判決。”于志寧大爲暢快道。

很快轟轟烈烈的藍田縣殺夫案二審即將開庭,一時之間,長安百姓全城關注,長安城的民風開放,女子地位大增,惡棍丈夫家暴妻子的行爲引得很多人都不滿,更別說此丈夫之前也是罪行累累,普通百姓紛紛大呼殺得好。

韓政不禁眉頭緊皺,這一次他真正的感受到了儒家的陰險,儒家爲了收買人心,判處妻子無罪,引得長安城一片叫好,而如果他要按律判決,定然會失去民心,法家積累的聲望將會蕩然無存。

法署中,夜燈長明!法家衆人夙夜難眠,對這個案子束手無策,一旦判罰有罪,法家將會徹底失去民心,若是判罰無罪,法家堅守的律法底線將會蕩然無存。

“師父,法家該如何判!”狄仁傑一臉苦惱的問道。

韓政一咬牙道:“我等法家行事自然要以大唐律法爲準,殺人就是重罪這無可辯駁,無論任何情況殺人乃是最後的底線。”

“那此女所受的委屈呢?”忽然墨頓的聲音從門外傳來,韓政等人這才發現墨頓竟然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法署。

“毆打之罪遠不及殺人之罪。”韓政堅決道。

墨頓點頭道:“殺人之罪的確是最大之罪行,然而這個案件中乃是丈夫有錯在先,又施暴在後,纔有妻子反擊。所以此案丈夫惡念最大,妻子罪責最大,理應從輕判決。”

“從輕判決!”法家衆人紛紛沉思,最後微微點頭,妻子有罪乃是法家的底線,從輕判決也不是不可接受。

“不僅僅是從輕判決,而是緩刑!”墨頓鄭重道。

“何爲緩刑?”韓政訝然道。

“緩刑乃是暫緩執行刑期的意思,是對於有悔罪的表現,而且沒有再犯罪的危險,並且放出去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的犯人執行的一種方法,此案中妻子乃是被動犯罪,就是讓她出去她也沒有再次殺人的風險,而且還能平抑百姓的怒火,緩刑期滿之後,如果此人遵紀守法,則原判決將不再執行,此乃是此案最佳的處理方法。”墨頓正色道。

“不再執行,那和儒家的無罪有什麼區別。”一個激進的法家子弟怒吼道。

墨頓反駁道:“當然有區別,那就是此案中妻子仍然是罪犯,並未違反法家的底線,又兼顧社會的影響。”

法家衆人不由一片沉默,有些接受不了緩刑這個結果。

“墨某想要問法家一個問題,律法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墨頓看着法家衆人,鄭重問道。

狄仁傑脫口而出道:“自然是懲惡揚善。”

“那此案中妻子是惡人麼?”墨頓反問道。

法家衆人不禁郝然,任誰都看得出來,此案中妻子並非是一個惡人,而是一個受害者,而因爲律法的原因,法家不得不判罰其有罪。

墨頓接着道:“墨某認爲,律法的目的與其說是懲惡揚善,不如說改造罪犯,通過刑罰教育他,讓其重新做人。”

“教育罪犯重新做人!”法家衆人不由面面相覷,他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

墨頓攤攤手道:“這有何不可,儒家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說法,佛家也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民間更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例子。難道一日爲罪犯,一生就是罪犯麼?法家用律法罪犯,讓其在監牢中改過自新,而不是一判了之,對於誠心悔過者,可以對其減刑,甚至是假釋。”

“對於罪大惡極者法家應當對其嚴酷鎮壓,讓其受到律法的懲罰,同時震懾世人,而對於罪行較輕,或者是被動犯罪者,則從輕處置,甚至是免於處罰。”

“輕罪輕罰,重罪重罰!”狄仁傑眼睛一亮道。

墨頓點了點頭道:“法家自先秦之後一直沉淪,這固然有儒家的打壓,但是法家也有自身的缺陷,如果法家固守殘缺,不與時俱進,將發家學說臻至完美,那麼此刻的法家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

“法家韓政特向墨家請教!”韓政終於放下心中的執念,向墨頓躬身一禮道。

墨頓連忙避開道:“夫子折煞學生了,你我不過是學術交流罷了,就以此案爲例,丈夫家暴妻子被反殺,這才引起一片如此強烈的反響,那麼學生想問問夫子,如果妻子沒有反殺丈夫,那丈夫毆打妻子是否有罪呢?”

韓政尷尬道。“這!大唐律並沒有相關律法!我等也無法判罰丈夫有罪。”

“那豈不是說法家並未起到懲惡揚善的目的。”墨頓質問道。

法家衆人不由慚愧的低下頭,這一點他們也束手無策。

“我大唐有律法保護未成年稚童,十五歲以下的未成年兒童犯罪不追究,然而若是未成年人對未成年人犯罪,又該如何判罰。”墨頓再次反問道。

“啊!”

頓時法家衆人頓時如芒在背,這簡直是律法上的悖論,直接讓自稱一生遵循律法的法家冷汗直流。

“大唐律法並非完美無缺,這正是法家的機會,既然如此那法家何不制定一條關於保護婦女兒童的法規,以便斷案做到有法可依。”墨頓語出驚人道。

韓政豁然一驚道:“我等怎能制定大唐律法!”

墨頓搖頭道:“爾等制定的並非大唐律法,而是長安城的地方法規,當然這些法規行之有效,百姓反響良好,日後未來未嘗不能被貞觀律納入,推廣天下,諸位都是法家人士,所制定的律法難道還比不上那些儒家制定的律法。”

“那自然要超過儒家制定的律法。”韓政傲然道。

墨頓點頭道:“此次的殺夫案正是一個契機,朝廷律法並沒有保護女子的法規,而法署趁此機會,推出一個保護婦孺的律法,既順應民意,又能完善律法。如此一來,法家學說方可臻至完美。”

法家衆人默默點頭,殺夫案乃是法家的危機,更是法家的機遇,如果法家理論趨於成熟,日後必能脫離儒家的壓制,實現真正的司法獨立。

第二天,轟動長安城的殺夫案正式開庭,一時之間,幾乎全城關注。

這個案子已經案情明瞭,妻子已經完全認罪,關鍵在於儒家和法家如何來判。

“判了!法家韓政判了妻子有罪!”

很快,就有一個消息從法署中傳來,長安百姓不由一震,如果法家判妻子有罪,那豈不是死刑。

“法家果然無情,竟然此女如此可憐,竟然還判其有罪。”

“一旦殺夫案罪名成立,那豈不成是殺頭之罪,此女豈不是第二個竇娥。”

………………

消息傳開,長安城民怨滔天,紛紛對法家不滿。

“韓政果然還是那個法家韓政!”一直關注殺夫案的孔穎達不由露出一絲得意,法家有其根深蒂固的弱點,那就是不近人情,最後還不是要儒家來給法家圓場。

此刻的孔穎達已經準備聯繫朝堂的力量,來駁回法家的判決,順便再將法家的力量鎮壓下去。

“大人,殺夫案的判決下來了!”忽然一個下人跑進孔府,急聲道。

孔穎達冷笑道:“秋後問斬?”

下人搖了搖頭道:“法家認爲丈夫有錯在先,妻子殺人在後,其遭遇可憫,其行爲有罪,判了三年?”

孔穎達眉頭一揚,不可思議的看着下人,沒有想到法家竟然有如此進步?竟然只判了三年,這倒出乎他的意料。

“最後法家認爲妻子有悔過表現,且沒有再犯風險,再加上百姓求情,法律應以決定緩刑三年執行,三年之後,如果遵紀守法,三年的刑期將不再執行。”下人低聲說道。

“緩刑!”孔穎達不由一愣,他們沒有想到法家竟然會想出如此妙招,判三緩三,雖然和儒家所判的無罪都有可能不坐牢,但是其本質上卻又天壤之別。

判三緩三既讓堅守了法律的尊嚴,又讓法律多了一絲人情味,兼顧了社會的影響完美的解決了殺夫案的惡劣影響。

“教育爲主,懲罰爲輔。”

孔穎達頓時升起一股不妙的想法,法家竟然有如此進步,恐怕真的要脫離儒家的掌控。

“判三緩三!”

當殺夫案最後的結果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面面相覷,沒有想到法律還能如此判罰,不過他們細想之後,頓時覺得法家的判決是最合適的,畢竟無論任何時候,殺人的罪行最大,這一點,妻子的確是有罪,而判三緩三則給了妻子重新做人的機會,有讓百姓覺得甚爲滿意。

而且殺夫案過後,法家韓政公開發文,聲稱爲了避免殺夫案的悲劇重演,保護弱勢羣體,法署決定製定《長安城婦孺權益保護法》,以保護婦女兒童等弱勢全體不受非法侵害。

經歷過盛世讖言女主昌之後,長安城的女權思想極爲盛行,法家一經頒佈《婦孺權益保護法》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一時之間,諸子百家的目光紛紛投向法家,誰也沒有想到法家的理論竟然在厚積薄發,在短時間內臻至完美。

從原來的懲惡揚善,到現在的教育爲主、懲罰爲輔,更是制定《婦孺保護法》來預防犯罪,法家理論已經趨於完善,法家崛起計日可待。

“法律無情,法外有情。”墨頓更是盛讚法家的行爲,讓法家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儒家衆人這才恍然,法家之所以又如此精進,背後定然少不了墨家子的指點。

“墨家子!”

儒家衆人都不由咬牙切齒恨聲道。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問蒼天問鬼神第一百零二章 半月刊第五百六十章 公主、可敦、太后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世民讓座第四百五十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缺水危機第四十五章 監生半價第四百零三章 近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遞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切爲了絲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六百零四章 軍校制度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官復原職第二百一十七章 冰淇淋第五百零七章 八輪馬車第五百五十九章 追擊三千里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殺墨家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外傷急救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八百六十三章 絕情絕性子錢家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八百零三章 菩提歇第四百零七章 僚人反叛第六百六十七章 夜盡天明(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試驗品第九百八十三章 夥計股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大唐不夜圖第九百八十章 危機解除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五百五十五章 陷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狗食日第二百六十章 鑽石恆久遠第七百零三章 銀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收三五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高昌的選擇第十三章 貪婪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帝王醫鬧,抄家滅族第二百五十五章 熱銷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八百零九章 反響第六百四十九章 墨家村危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鋼鐵化作繞指柔第四百一十三章 墨家村盛宴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第八百五十七章 墨家vs子錢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後位之爭第七百七十六章 公私分明第五百零九章 騎兵至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救佛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圖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三道難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別墅新房第九百四十四章 長孫皇后有救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法家第四章 手工供氧機第八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田侔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師墨長技以制墨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法爲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樓平地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字典》第九百零八章 百年大計 教育爲本第四百零二章 極盡榮耀第三十一章 墨家vs儒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價值連城的青貯飼料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刺殺和誅心第二百零一章 海的顏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墨頓免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被咬痛的王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醫者的悲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失敗的軍用墨技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大新兵種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長安令墨家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命在唐(二合一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保本的鐵錢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唐未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煙囪火爐和暖氣第六百一十八章 相夫氏一脈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過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三百零一章 墨有一技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歸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蜀道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生物學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五十章 阿拉伯數字第二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獎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滑雪而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三十章 舐犢情深第二百零四章 汞毒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閱兵開始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問蒼天問鬼神第一百零二章 半月刊第五百六十章 公主、可敦、太后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世民讓座第四百五十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缺水危機第四十五章 監生半價第四百零三章 近視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京都快遞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切爲了絲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葡萄乾(三)第六百零四章 軍校制度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官復原職第二百一十七章 冰淇淋第五百零七章 八輪馬車第五百五十九章 追擊三千里第四百三十七章 七品芝麻官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殺墨家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外傷急救第三百零二章 吃香的墨頓第八百六十三章 絕情絕性子錢家第六百八十九章 二次推恩確立第八百零三章 菩提歇第四百零七章 僚人反叛第六百六十七章 夜盡天明(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擊第七百七十三章 試驗品第九百八十三章 夥計股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大唐不夜圖第九百八十章 危機解除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五百五十五章 陷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狗食日第二百六十章 鑽石恆久遠第七百零三章 銀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收三五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高昌的選擇第十三章 貪婪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帝王醫鬧,抄家滅族第二百五十五章 熱銷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萬國來朝第八百零九章 反響第六百四十九章 墨家村危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鋼鐵化作繞指柔第四百一十三章 墨家村盛宴第七百八十一章 放下屠刀未必成佛第八百五十七章 墨家vs子錢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後位之爭第七百七十六章 公私分明第五百零九章 騎兵至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救佛第五百九十二章 青海部落圖第六百五十六章 夜光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三道難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別墅新房第九百四十四章 長孫皇后有救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法家第四章 手工供氧機第八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田侔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師墨長技以制墨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法爲鏡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醫鳴驚人第九百六十六章 高樓平地起第七百三十九章 《字典》第九百零八章 百年大計 教育爲本第四百零二章 極盡榮耀第三十一章 墨家vs儒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價值連城的青貯飼料第三十四章 五勝一敗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刺殺和誅心第二百零一章 海的顏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墨頓免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被咬痛的王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醫者的悲劇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失敗的軍用墨技第八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的驛站(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三大新兵種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長安令墨家子第五百四十一章 天命在唐(二合一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保本的鐵錢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唐未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煙囪火爐和暖氣第六百一十八章 相夫氏一脈第四百六十一章 朕之過第八百四十九章 誰最有錢第三百零一章 墨有一技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承乾歸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蜀道計劃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生物學第五百六十一章 指南針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出征高昌第五十章 阿拉伯數字第二百八十一章 意外的獎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滑雪而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飢餓營銷第二百三十章 舐犢情深第二百零四章 汞毒第六百三十四章 大閱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