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曈還在臺上胡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纔好不容易找着一工作,在一家外貿公司實習,一個月給兩千塊錢。實習生嘛,經驗最重要,錢不錢的沒關係,公司還算正規,堅持上班,努力掙錢。可是,汗,一個月下來一分錢沒拿着,還給人兩千。”
額,這怎麼回事?
衆人又笑了。
蘇曈解釋道:“公司有規定,上班不允許遲到,遲到一次罰二百。”
嚯,這麼坑爹,觀衆都笑了。
蘇曈嘆氣道:“遲到這事不賴我啊,公司在東南五環,我住學校,西北五環,每天上班跟取經一樣,十萬八千里路。”
喲,還真是,燕都的交通就這樣,實習過的同學深有體會。
蘇曈對燕都的交通深惡痛絕:“堵車太嚴重,現在這大城市堵車多嚴重啊,早高峰是早六點到晚十二點。”
哈哈,一天都是高峰吶。
觀衆笑。
蘇曈感嘆道:“有句名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之間的距離,而是你在五環,我也在五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五環與五環的距離,而是燕都起霧霾的時候,我牽着你的手,卻看不到你的臉。”
“噗~”
觀衆笑翻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格格弄出來的嘛,被他自己拿來調侃。
不過這侃得令人捧腹。
蘇曈說道:“交通還不是最讓人怨聲載道的,最讓年輕人沮喪的是燕都的房價。哎,多貴啊,這開發商賣房動不動就七八萬一平米,我實習一個月還倒貼兩千,怎麼買得起啊。”
同學們笑,同時也感慨,留在燕都,並不是希望一輩子在這裡,而是趁着年輕。在這打拼攢錢。
蘇曈繼續調侃實事:“不買房我掙的那點錢也不夠花啊!現在物價多貴,去超市隨便吧買點東西就得好幾百塊,想吃點好的更貴,那天我上超市。想買條鱸魚吃,鱸魚三十塊錢一斤,這也太貴了!不過你們別說,也有便宜的。死的便宜,十五塊錢一斤。可是死的又不新鮮。活的又太貴。我就這麼糾結的活着,難受!這可怎麼辦呢?我一琢磨,有注意了。”
觀衆笑着聽。
蘇曈得意洋洋說道:“我等會,我等這魚死,這魚要是剛死,我就買回去,它既便宜又新鮮,我就擱這等着吧,我就擱着等死。”
“噗~”
又抖料了,觀衆大笑。
等死像話嗎。是等魚死。
蘇曈說道:“我就在這等魚死。等了仨小時,一條魚也沒死,我等不了了,我怕我耗不過它們啊。”
觀衆樂了。
蘇曈晚起袖子:“怎麼辦呢?我一伸手,我把那抄子抄起來,我擱那魚缸裡霍洛,怎麼沒有死魚呢?怎麼沒有死魚呢?沒有死魚,沒有死魚,沒有死魚。我這一敲啊,旁邊服務員實在看不下去了:先生這打昏的可不算啊。”
衆人笑翻了。這麼缺德。
蘇曈氣餒道:“那沒辦法啊,誰讓我這份工作掙得少呢?我想換一份工作,可這說的也太簡單了,我估計我這輩子找不着好工作了。我沒自信。我小時候受過挫折,其實我小時候特別聰明,父母對我期望也特別高,這叫望子成龍。於是我父親給我報了奧數的興趣班,可是我呢不想去,我就問他。爸爸爸爸什麼是奧數啊?我爸爸就騙我,說奧數就是打打乒乓球,遊游泳什麼的,我還真信他了。”
同學們又笑岔氣了。
蘇曈苦着臉說道:“第一天上課,我穿着泳褲就去了,全班同學笑了我半年。沒法不笑啊,導致我後來學習成績一直就上不去。”
噓~
衆人噓聲四起,誰不知道蘇曈是學霸,這樣說好嗎?
蘇曈忽地恢復正經,認真道:“同學們,我出社會比你們早,我知道社會的艱辛,也許有的同學實習後,現在已經有些感受,畢業後才知道校園戀愛是最純潔的,畢業後才知道學習是最重要的,畢業後才知道校園生活是最幸福的,畢業後才知道宿舍生活是最美好的,畢業後才知道食堂的飯菜是最便宜的,畢業後才知道上學是最美妙的……”
蘇曈的語氣和神情,讓同學們心中一沉,掙脫牢籠的興奮隨着蘇曈的一句一句,在一點一滴消逝,直至蕩然無存。
“你們知道嗎?”蘇曈大聲說道:“我不在學校的這兩年多,我無時不刻想回來,什麼是母校,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可以罵它十遍八遍,卻不允許別人罵它一句的地方。”
同學們情緒被調動起來,很激動,對,這纔是母校,不管我們如何罵它,就是不允許別人罵它一句。
“青春,熱血和愛情是主題,爲了一個你,淡了多少人的關係,結果你走了,他們也沒了。”蘇曈拿起桌子上的一個話筒。
音樂響起。
“匆匆那年
我們究竟說了幾遍
再見之後再拖延
可惜誰有沒有
愛過一場不是七情上面的雄辯”
蘇曈一下從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變成一個似乎滿身傷痕的普通男生。
是楊菲菲的歌,念奴嬌寫給楊菲菲的歌。
同學們安靜下來。
“匆匆那年
我們一時匆忙撂下難以承受的諾言
只有等別人兌現
不管那吻痕還
沒積累成繭
擁抱着冬眠
也沒能羽化再成仙
不怪這一段情沒空反覆再排練
是歲月寬容恩賜反悔的時間”
這首《匆匆那年》是很考驗唱功的一首歌曲,一般的歌手來唱,都很容易走音,演唱技巧十分講究,楊菲菲沒有王菲的天生嗓音,唱不出她的蜻蜓點水、若隱若現、溫婉的感覺。
但即便這樣,幾個月前,這首歌剛出來就席捲大秦各大音樂榜單,很受歡迎,成了吃散夥飯的畢業生的首選。
蘇曈親唱,唱功和細節處理是楊菲菲無法比擬的。
觀衆一時陷入過去的時光,回到分手前後。
畢業季,去留成了情侶間不能避開的話題。
有一方要繼續留在燕都,有一方要回到家鄉,或是雙方要回到各自的家鄉,分手就大多成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