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蔣方震遇刺

北京,中南海,內閣會議現場。

“自歐戰結束以來,將會出現一個相對較長的和平時期。就亞洲而言,中日關係的穩定,確保未來國家有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接下來五年任期內,發展經濟成爲壓倒一切的中心。”正在講話的是內閣總理湯化龍,上一個任期他乾的不錯,這一個任期更是躊躇滿志,力求國民經濟能上一個臺階,爭取下一屆總統的位置。

當今國內政局,共和黨一家獨大的局面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一黨長期執政,弊端自然不可避免,但是就現狀而言,共和黨長期執政對政策的長期性有保證。根據14年重新修訂的憲法,確定了1933年總統實行全國普選,而不是像現在的選舉,各政黨爭取的是在各級議會中的席位,以此決定執政權。

此次會議意義重大,內閣各部門部長都到會,總統孫寶琦以及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方劍雄也列席。當然在這個會議上,方劍雄是不會發言的,倒是孫寶琦可以站在總統的位置上指點江山。此次會議的核心思想爲,對外力爭穩定的環境,對內發展經濟、教育、科技。沒有一個穩定的內外部環境,何談發展?有鑑於此,纔有了王正廷和蔣方震的日本訪問之行。

湯化龍發言之後,孫寶琦接過話語權道:“各位同仁,首先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王儒堂外長電告,訪日執行收穫巨大。日本政府已經同意,最遲在年底之前,全面撤離旅順,中日將共同維護遠東之和平並聯合開發庫頁島之石油。今日午後,王儒堂外長將於日本外相內田簽署中日友好合作備忘錄。…………。”

一直沒有說話的方劍雄聽到這裡,不禁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新一屆的內閣成立後,共和黨內部出現了一些聲音,主要是針對方劍雄而來。王正廷正是發出聲音者之一,意思爲凡有國家大事,總統及總理,必先求問於委員長,此舉一旦成慣例,恐非民國之幸也。意思就是方大帥干政了,時間長了對國家不好。

這種聲音。最初是由在野黨發出的,慢慢的影響到共和黨內部。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很有針對性的策劃。目的在於削弱方劍雄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力。先奪其干政權,徐圖之軍權。反正就是這樣一個節奏,這還算是好的。岑春煊、陳炯明拉起來的致公黨,甚至還提出民國應該搞聯邦制,也就是各省自治。

國會審議通過了新的新聞法案之後。各種雜音甚囂塵上,主要是攻擊新聞法案,認爲此法案剝奪了人民的言論自由。總的意思,就是有些人想說什麼說什麼,你還不能去管他。

過去言官可以風聞奏事,不管說的對不對。反正隨便說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在封建集權時代,這個制度是對皇帝有利的。到了民國,再胡說八道可就是行了。新聞法案就是奔着這個去的。一些人隨便亂說都成習慣了,突然不讓說了,自然是要跳腳的。

新聞法案可以說是共和黨執政以來,最具爭議的一個法案。

有方劍雄在場,這次會議開的波瀾不驚。所有議題順利通過,包括每年官派留學生的人數從三千增加至五千人次。也都順利通過了。要知道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教育開支。這幾年赴海外留學生越來越多,主要途徑有三個,一個是官派生,一個是民間的教育基金,還有一個是各省自行選派的留學生,最後一個人數相對較少。

“共和黨執政以來,五年下來外派留學生人數累計多達三萬餘,早期派遣生已有回國效力者甚多……。”蔡元培春風得意,作爲教育部長,這幾年他的日子最好過,國家支持的力度最大,手裡的資金多了,腰桿子也硬實。

蔡元培說完之後,財政部長熊希齡突然舉手要求發言,得到會議主持人孫寶琦的同意後,熊希齡咳嗽一聲加重語氣道:“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統計結果出來了,一共是二十億五千八百萬元,放在早些年,這就相當於十億兩白銀。國家財政情況總體還是不錯的,但是問題也不少。由於貨幣發行權不在財政部之手,內閣很難通過增發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此事,竊以爲應當給於足夠的重視,否則日後經濟不振的罪過,財政部可擔不起。”

熊希齡說的正起勁的時候,突然聽到砰的一聲,堂堂的財政部長大人的說話被打斷了,衆人循聲而視,方大帥拍案而起怒斥:“擔不起責任,你就向內閣辭職吧!”

此舉之後,滿堂皆寂!少頃,蔡元培站起道:“扶國,慎言!此國之大計也!”

方劍雄冷笑着看了一眼蔡元培,淡淡道:“熊秉三於經濟之道狗屁不通,我看他不適合在財政部長的位置上待下去,還是主動辭職的好。”方大帥的態度如此強硬,真是驚煞了一屋子的人。一直以來,方劍雄列席內閣會議從來不發表意見,就是安靜的旁聽。今天的舉動,任誰都沒有想到,真有點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意思。

“方扶國,我是內閣財政部長,憑你一言就讓我辭職,合適麼?”熊希齡氣的鬍子亂抖,忍着情緒沒有破口大罵。

方劍雄冷笑環視,逼的衆人不敢對視之後,才道:“請問熊秉三財政部長,貨幣發行權在不在財政部的手裡,跟國家經濟發展真的有那麼大的關係麼?美國是當即世界經濟第一強國,請問秉三部長,美聯儲歸美國財政管轄麼?再者,你看到了貨幣不足影響道經濟的發展,卻看不到爲什麼導致貨幣不足。鼠目寸光,也敢妄言貨幣與經濟的關係。有方某人在此,誰敢自稱比方某更懂經濟?”

毫無疑問,熊希齡碰觸了方劍雄的底線。會發生這種事情,原因自然是這些年方劍雄一直在政務上極爲低調,導致一些人認爲可以挑戰試探方氏的底線。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的熊希齡,遭到了方劍雄如此尖銳的反擊。

熊希齡呆呆的站在原地,他想反駁方劍雄,但是很快就發現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方劍雄還在蕪湖的時候,就已經搞的有聲有色,隨後四省聯合自治,長江中游沿岸經濟更是領先國內,甚至超越了江浙滬這些傳統大戶。

眼看場面越來越僵,孫寶琦趕緊咳嗽一聲道:“扶國,此事可再議。”孫寶琦出來和稀泥,方劍雄意外的不給面子道:“大總統,本人將向國會倡議,彈劾熊秉三無能。”

這一下事情就沒有迴轉的餘地了,孫寶琦爲止啞然之際,砰的一聲,會議室的門被推開,陳果夫衝進來大聲道:“扶帥,出事情了,蔣總參謀長在日本遇刺。”

現場嘩啦一下就亂了,蔣方震在日本訪問遇刺,這個消息太震驚了。方劍雄也顧不上繼續打擊熊希齡,衝上來搶過電報仔細看,但見電文雲:十六時,百里於新聞發佈會場遇刺。

即將接替王正廷出任民國外長的顧維鈞,這個時候也從外頭衝進來,手裡拿着電文低聲道:“今日下午四時,王外長、內田外相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此刻化妝成記者,突然發難,蔣總參謀長及時推開王外長,身中一彈,正在送往東京醫院搶救中。”

方劍雄下意識的看了一下手錶,時間已經是四點半,說明這個消息來的還算及時。

民國外長王正廷和總參謀長蔣方震在日本訪問期間遭遇刺殺,此事震驚了世界。民**事委員會在當天下午六點,發佈三級戰備令。東北、遠東各部隊,應做好戰鬥準備。東北軍區下達命令,各部隊探親人員,務必立刻啓程返回部隊。

九月三十日晚十時,東北軍區國防軍步兵第十八師開拔南下,次日凌晨抵達蓋州,威逼旅順。正在整編的第四、五、六三個步兵師,進抵鴨綠江畔。駐紮赤塔的遠東軍區主力,緊急抽調一個步兵師東進雙城子要塞。

眼看着亞洲和平就要來臨,因爲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氣氛驟然緊張。

元帥府,方劍雄辦公室裡的氣氛並沒有外面看着那麼嚴重,大總統孫寶琦、內閣總理湯化龍、代理外長顧維鈞皆在。

“此事應該是日本激進分子所爲,意在挑起中日之間的爭端。原敬內閣上臺之後,着力點在於削減遠東干涉軍隊人數以及改善對華關係。此舉毫無疑問刺激到了日本激進分子。”顧維鈞侃侃而談,顯得頗爲大氣。原本王正廷訪日貴國之後將卸任,改任民國駐美國大使,不了風雲突變,大總統及內閣立刻簽署命令,顧維鈞代理外長一職,全權處理此案。

腳步匆匆的陳果夫進來,手持電文道:“扶帥、大總統、總理,日本來電,手術進行順利,目前還沒有脫離危險期。好消息是,子彈沒有擦着心臟穿透,沒有一擊致命。”

方劍雄目光陰沉道:“抓緊和日本方面溝通吧,少川辛苦一點。告訴日本方面,每隔兩個小時彙報一次,還有,讓趙迒滾過來見我。”

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五十一章 撤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六十七章 1909第九十六章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二十四章 好東西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十章 英雄會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六章 歸來者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十章 英雄會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
第七十七章 軍情局在行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二十一章王、蔣訪日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六十八章金融災難(上)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五十一章 撤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第四十章 戰爭模式的變化(1)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可以惦記一點別的了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十二章 英國出損招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四十章 陸軍大學開張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六十七章 1909第九十六章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二章 凡事留一線第三百一十八章 還講不講理?第二十四章 好東西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十章 英雄會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六章 歸來者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一百四十六章 這個世界上不止一個流氓!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一百六十三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章 一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十章 英雄會第二百五十九章中國石化(3)第八十章 釘釘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五十章 躍馬中原(六)奔襲蚌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三十五章 西北利爪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七十章 吃飯問題第二百三十二章 值得期待第七章 不能對比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