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倒打一耙

“朱爾典先生,爲什麼我聽你說話的語氣,好像打了敗仗的是民**隊?你是代表日本政府來恩賜民國政府和平的麼?如果我沒有記錯,這場戰爭爆發之前,民國政府就已經收回了青島,並且一再正告日本政府,不要發動對青島的戰爭了,德國人已經不在青島了。我們的政府一再對外聲明,報紙一再報道青島收回的消息。日本政府是瞎子麼?還是全日本都是瞎子?很明顯,他們不是瞎子。那麼退上一萬步,德軍還在青島,日軍攻打青島,從仰口登陸即可,爲何要從龍口登陸?請問,龍口有日軍麼?還是黃縣有日軍,掖縣、平度有日軍?”方劍雄很不客氣的一番話,說的三國公使無言以對。

見三人不說話,方劍雄繼續道:“我告訴各位,即便是歐洲沒有爆發之前,德國在龍口等地,也沒有一個駐軍。那麼我再請問,日軍登陸龍口,是何居心?如果三位想不明白,我來告訴各位,日本政府這麼幹,有兩個目的。第一,是德國在青島的利益,第二,借對德作戰的機會,進一步踐踏民國尊嚴。可惜,他們大錯了算盤,今時今日的民國,已經擺脫了腐朽懦弱的清王朝的通知,國防軍不會因爲對手的強大而懼怕戰爭。更不要說,日軍也沒他們自己想的那麼強大。我再告訴各位,國防軍在平度周邊能消滅日軍四萬餘人,就能在別的地方消滅日軍。我們是有漫長的海岸線,我們是沒有強大的海軍。日軍可以隨意在任何一點登陸,但是在發動戰爭之前,他們就應該想清楚一個問題,戰爭該怎麼結束,不是日本政府說了算的。要問我四萬萬中華兒女答應不答應。”

方劍雄一番義正詞嚴有禮有節的話語,邊上的尹維峻聽着心潮澎湃,差點就要鼓掌起來。沒想到他講話這麼有水平哈。看着方大帥的眼神,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可惜,三位公使的看法截然相反,這個軍閥頭子,色厲內荏,外強中乾。要不是該死的德國人,踩死太輕鬆了。

先讓他猖狂一下,我們忍了!

“閣下。請允許我提醒一句,戰爭一旦擴大,對於中日雙方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俄國公使庫達舍夫咳嗽了一聲,站出來用很溜的中文插嘴。

麻辣隔壁的俄國佬,你以爲我不知道在東普魯士發生的事情麼?被德國人打的像條狗一樣,這個時候還敢對中國的事情指手畫腳?方大帥琢磨這用什麼話給他噎回去,一時的沉默在三位看來是認可這個說法了。

“元帥閣下,中日之間的戰爭,大英帝國作爲日本的盟友。希望能爲兩國和平作出努力。”這句話就是威脅了,**裸的那種。再接着打下去。英國人表示不能坐視。實際上朱爾典就是嘴巴硬,這會施佩在海上四處流竄,英國遠東艦隊疲於奔命,需要日本盟友的幫忙。從結果上看,日本在幫倒忙,順便搶佔地盤。問題是,現在英國人不知道撒。

這三個國家。沒有一個好東西,方大帥對列強的本質看的很清楚。

“元帥閣下,據查民國國防軍中裝備了大量德制新式武器並且武漢、蕪湖兩地也能製造這些新式武器。相比閣下擁有全套技術,不知能否轉讓給我國?”法國公使沒那麼多閒工夫磨牙,趕緊的奔着主要目標來。德國人的75山炮、輕重迫擊炮、輕機槍、衝鋒槍,把法軍的屎都打出來了。國內迫切的需要這些技術,非常的需要。

“轉讓技術的事情以後再說,先說說三位打算怎麼調停中日之戰。”法國公使歪樓失敗,其實也不是歪樓了,就是他主觀的認爲,方大帥應該哭着喊着求三國調停纔是正常現象。中日之間的實力對比,在他們看來真沒法比。尤其是日本的海軍,在東亞根本就是無敵的存在。這兩個國家之間,有什麼好比的?

這三位好像忘記了,這個年代的日本,也就那樣。就鋼鐵產量而言,也才二十五萬噸。這個時空方大帥橫空出世,苦心經營之下,武漢、馬鞍山兩地的鋼鐵產量,已經不在日本之下。藉着中日青島之戰,方大帥封鎖了長江水道,繼續打下去,斷了中國生鐵和大冶鐵礦石的日本八幡鐵,生產所需足夠的鐵礦石都是一個問題。

只要在地上打,憑着擴建之後的武漢、蕪湖、上海三個地方的軍工產量,方劍雄就有足夠的底氣。老子不跟你在海上玩,按照現有的軍工產量,月產步槍一萬條,各種火炮一百餘門,一個月就能裝備起一個步兵師。拼人口麼?中國世界人口第一的國家,不是說來玩的。

所以這三位搞錯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日本雖然強大,但是強的很有限。中日之間繼續打下去,陸地上的勝利只會是中國的。之所以不願意打下去,是不願意失去一戰這個發財的機會。真要是接着打,誰怕誰啊?此前可能需要砸鍋賣鐵,現在美國人願意貸款,打就是了。

三位公使同時愣住了,這話啥意思?他們沒弄明白,猶豫了一下之後,互相看看。最後還是老大朱爾典出來問:“閣下的意思呢?”

方劍雄淡淡道:“我希望看見日本政府的誠意,否則,民國政府是不會妥協的。”就這一句,**裸的軍閥獨裁者的本質暴露無遺。

庫達舍夫一看這陣勢,心道日本跟中國打就是了,本來還擔心日本趁歐洲戰爭在遠東擴張呢。俄國人這邊其實無所謂調停不調停,也巴不得打下去。

“閣下,這個調停的事情,需要時間。我們還是先談談採購步槍的事情吧。我國政府願意採購閣下儲備的五十萬支步槍,價格就按上次說的。用庚子賠款支付!”俄國佬可不管那麼多,眼下國內的士兵空着手呢,就等着步槍去武裝,不然怎麼跟武裝到牙齒的德國佬玩命。東普魯士一戰,算是把俄國人打內傷了,一千門火炮,27萬精銳。俄國雖然是工業國家,年產鋼鐵450萬噸,可是這麼打下去,消耗跟不上啊。不過也僅限於這一次,五十萬支七九步槍,後勤的問題,可以先採購一部分子彈,先對付一陣子再說就是了。

至於火炮的損失,國內生產一部分,美國訂購一部分。可恨的方軍閥,都怪他向美國採購7mm的步槍,搞的美**工企業,都上了這種生產線,美軍都準備更換7mm口徑的步槍了。由此可見,中美穿一條褲子的可能性很大。難怪去找瑞恩斯的時候,這傢伙不在,先一步到了濰坊。

庫達舍夫這一轉向,法國公使也開始轉向道:“嗯,調停需要時間,還是先談技術轉讓的事情吧。我國政府願意放棄一部分庚子賠款,換取閣下的技術轉讓。”

朱爾典一看這兩位歪樓如此徹底,一時也無可奈何。歐洲戰場,這兩家投入最大,他們輸不起。英國投入陸地的兵力不多,主要還是海軍在發揮,還有物資什麼的。實際上英國也輸不起,不過英國對新式武器的需求,沒有那麼迫切就是了。

“對,我國也希望技術轉讓,用庚子賠款支付,”庫達舍夫想起這個來了,立刻接過去。

方劍雄差點就想說:“你做夢!”麻辣隔壁的,老子等幾年還打算強行收回海關呢,你還庚子賠款,現在老子就不想跟你們廢話。

“看來三位不論技術轉讓,還是調停中日之戰,都沒有誠意啊。我看今天就談到這吧,三位先回去,等中日之間打出一個結果再說。”方大帥語氣強硬的讓人難以置信,這是歐洲三大列強,居然敢這麼說話?

“怎麼,閣下這是要挑戰三國的尊嚴麼?”朱爾典下巴一樣,目光陡然變得極其惡劣。

方劍雄面不改色,硬生生的頂回去一個銳利的眼神,淡淡道:“怎麼,朱爾典先生以爲中國不會考慮與德國結盟麼?”就這麼一句話,突然整個現場氣氛變了,三位公使想起來了,眼前的這一位極端的親德,還是一個出名的瘋子。

“你……。”朱爾典徹底的無語了,是啊,這傢伙什麼事情幹不出來啊?如果中德結盟,那麼整個世界的戰略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有四萬萬人口,方劍雄三年的時間拉起了百萬大軍。從無到有,期間得到多少德國人的幫助,無從知曉。問題是,中**隊展現出來的戰鬥力擺在那裡的。海上我打不過你,陸地上呢?不要多,五十萬中**隊出擊東南亞,緬甸、印度、印度支那,會是什麼樣一個後果。至於說到日本,現實很明白,日本陸軍在青島戰敗了。問題是,日本也不想打全面的戰爭,即便是英法願意在財政上支持日本。不然以日本人的性格,青島吃了那麼大的虧,肯定要全面戰爭的,問題是日本沒有。

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七十八章腰眼上的利刃第八十六章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四十八章 謀第二十章 軍部新星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十八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中)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國心態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九十六章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九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兩面要好處(2)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一百零四章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
第六十八章 泗水案(續)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夜襲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一百五十七章突襲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戰前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七十八章腰眼上的利刃第八十六章第二百零八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霆(下)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蛋糕(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激戰吳淞口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四十八章 謀第二十章 軍部新星第三十七章 中原鹿正肥(四)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十八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中)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三百二十四章有錢還是要掙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二百零三章 合衆國需要盟友第二百一十三章 美國心態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一百六十七章 青島問題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八十九章 赤裸裸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九十六章 擴張(二)刺殺!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十五章 東征、北伐(三)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一百一十七章決戰(8)勝負分水嶺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九十六章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爭與經濟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八十二章各行其道(二)強硬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六十三章太湖秋操(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才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九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兩面要好處(2)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命產生的深遠影響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一百零四章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