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

崇禎十五年臘月十五日,在張軒的命令之下,臨潁營與馬隊一共四千,向北而去。

羅岱放出數隊騎兵,往來奔波。將劉洪起所部的所有行蹤全部傳播過來。

“報。”一名斥候說道:“劉洪起分成兩隊渡過沙河。”

“再探。”張軒說道。

張軒騎在馬上,目光向西北方向看去,哪裡就是沙河方向。

汝寧城就在汝河與黃酉河的交界之處,而遂平縣在汝河一西,黃酉河以北,與汝寧城與遂平縣城之間,還有一條沙河。

不過此沙河非彼沙河。

這一條沙河從嵖岈山之中流出,流入汝河之中,是一條不大的河流。

“大人,我們擊敵於半渡之中嗎?”張元海帶着幾分躍躍欲試的問道。

張軒說道:“兵法之道,從來是沒有一定之規,而今天偏偏不擊他半渡,將劉洪超放回去,並讓他代我問候劉洪起,就說,我欲與之會獵沙河之南。請劉先生,千萬千萬不要失約啊。”

“是。”

一騎飛馳而去。

此刻沙河南岸,劉洪起有一種焦頭爛額的。

他從來沒有想到,區區兩萬大軍,就讓他困窘到這種地步。

一支萬餘人軍隊,他自己統領,另一支軍隊由王良謨統領。爲了渡河效率,雙方相距一里渡河。

沒有用浮橋,而是聚集了相當多的船隻。

他的哨探雖然沒有羅岱麾下的人精銳,但是也不是聾子瞎子,他渡河的時候,張軒所部還沒有出城。

但是他河沒有渡完,張軒已經突然出動,半日奔襲三十里,與他渡河之處,只相差十里左右。簡直是動若脫兔。

他既小看了張軒的行動速度,也高看了自己的統帥能力,統帥數千人,與統帥數萬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能力。

就在劉洪起擔心張軒發起突然襲擊的時候。忽然有人來報,說道:“二爺來了。”

劉洪起陡然一驚,說道:“怎麼回事?”

“大哥。”狼狽不堪的劉洪超見了劉洪起簡直要哭出來。

“混蛋。”劉洪起見了劉洪超二話不說一腳踹在劉洪超的肚子之上,說道:“我讓你辦的差事,你就辦成這個樣子。”

“大哥,不是我的問題,是張軒蓄謀已久。”劉洪超說道。

“混蛋,你蓄謀已久。”劉洪起大罵道:“你爲什麼還要中招。”隨即又飛起踹了劉洪超一腳。

這一聲怒罵,劉洪起覺得有幾分強詞奪理。但是一股怒火卻不知道向誰發出去,現在的局面實在不是如他所料。讓他心中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劉洪超捱了劉洪起兩腳,但是劉洪起從小帶着他們兄弟幾個人討生活,有幾分亦兄亦父的感覺,劉洪超並不爲劉洪起的兩腳而生氣,而是跪在地上抱着劉洪起的腿,說道:“大哥,那個張軒與沈萬登聯合了,現在沈萬登就在張軒軍中,他讓爲傳話給你,說他就在南邊十里等着大哥會獵,大哥這是他的陰謀,萬萬不能被他牽着鼻子走啊。”

“此事,你不用管了。”劉洪起說道。

劉洪起豈能不知道,但是兩萬大軍的渡一條河,所需的時間超過半日,即便是這樣,還有一些軍隊在河對岸沒有過來。

劉洪起既不敢想象,他下令全軍撤退,整個陣勢會混亂到什麼地步,更不敢想象,如果他撤退之時,被張軒撲過來,會造成怎麼樣的崩潰。

此刻的他已經退不得。

“來人,派人去通知張軒,明日決戰。”劉洪起咬着牙說道。

如果可以,他想着決戰之日,拖得久一點,但是劉洪起知道,張軒是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的。甚至一夜的機會,會不會給,劉洪起都不知道。

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張軒居然承諾了明日決戰。

不管是什麼因爲什麼原因,劉洪起抓緊時間,在下午時分,將兩萬人全部運上了南岸。

全部人馬分別由他與他的三個弟弟還有王良謨率領。在河邊紮好營地。第二日,天還沒有亮,就埋鍋造飯。列陣南下。

沙河南岸一片平坦,不,因爲說汝寧絕大部分地區都是一片平坦,一馬平川。

臘月的天氣的哈氣成霜,初升的太陽有一種驚心動魄的紅色,兩萬人組成數萬人方陣從遠處看,蒸騰着無數哈氣,彙集在一起醒目之極。

“報。”一名斥候來到劉洪起身前,說道:“敵軍出動。”

劉洪起聽罷,拿出千里鏡遠遠的看向去,卻見地面線追上,一匹匹戰馬揹負着騎兵一躍而出。由一騎而騎以至於數十騎,在數十騎猶如天女散花散開。

忽然地平線之上,多出一排人,劉洪起眨眼之間,就看見汝寧軍所部士卒一排排的涌現了上來。

全部入刀削斧鑿一般。

看着軍容,劉洪起暗暗咬牙,雖然他麾下有兩萬之衆,而對面不過數千人馬,但絲毫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

“傳令下去,一個賊人的人頭十兩銀子,概不拖欠。”劉洪起不得不用出自己的殺手鐗,就是賞銀。

劉洪起太明白自己麾下的將士了,小部分是跟着他當年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販私鹽的老夥計,還有一些他吸納汝寧當地的土匪杆子,他們從來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有用銀子,就有戰鬥力,銀子多少戰鬥力就有多少。

只要給足了銀子,從來沒有不打勝的。

不過今日他對他這個必勝的絕招動搖了信心。

此刻的張軒騎在戰馬之上,抽開千里鏡遠遠的看過去,人一過萬,無邊五沿,兩萬人馬,簡直有一種鋪天蓋地的感覺。

不過從他們的行動速度來看,張軒就能得出一個不過爾爾的結果,遠遠的看過去,還像是大片大片的方陣。但是用千里鏡細細一看,其中混亂,錯行,亂陣之舉數不勝數。

而且人數一多,破綻就多,其中可供利用之處,簡直數不勝數。

“元海,你現在想明白,我爲什麼要放他們過來嗎?”張軒隨手將千里鏡遞給了張元海,張元海拿着千里鏡一掃,也有幾分明白說道:“將軍是要將他們一網打盡。”

“對。”張軒說道:“劉家在遂平西平數縣之中,根基深厚,不一網打盡,我可沒有和他在這裡捉迷藏。”

“將軍。”羅岱飛馳而來,說道:“讓我出戰吧,我敢立軍令狀,絕對擊破敵軍。”

“現在還不是用你的時候,適合泅渡的地方找到了嗎?還有防寒措施到位了?”張軒說道:“到時候追擊敵軍的時候,就要看你了。”

羅岱對這個結果很不滿意,但是又不敢違抗張軒的命令,只能認下自己要在下半場,才能出場的事實。

張軒送走了羅岱,率領的士卒緩緩的展開了戰鬥隊形,與劉洪起的軍隊慢慢的竭盡。而劉洪起也在指揮着自己的軍隊,正面對準汝寧軍,一點一點的逼了過來,就好像是開戰之前,兩個拳擊手墊着步,一點點的靠近,握緊拳頭隨時準備開出致命一拳。

張軒微微閉上眼睛,感到陽光很好,北方竟然有幾分和煦之態。真是一個冬天洗衣服的大好時節。

可惜今日沒有人洗衣服,卻又不少人命需要洗掉,卻不知道是睡?

“擂鼓。”張軒猛地一聲令下。

就在張軒附近,每四個人拉住一面大鼓,有一名鼓手重重的敲擊在大鼓之上。

“咚咚咚”沉悶的鼓聲就好像是滾滾雷聲,帶着殺氣在戰場之上瀰漫開來。一瞬間氣氛肅穆起來了。

所有人都崩緊了神經。

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五章 夜宿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章 搶收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章 凌濛初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六十四章 家書
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十五章 夜宿第二章 授田第八十七章 投明二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六章 匠作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九章 搶收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三十八章 福建震動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九章 敵襲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一百章 俠義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氏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九十一章 侯方域的信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章 樊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華之變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十章 凌濛初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八十七章 天下繁華揚州城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六十四章 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