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



朱萬化對朱萬武所說的下一次用兵是有所指的,那就是遼寧。但是,要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後金攻打關寧一線造成明軍危機時,就要出兵干預戰局。這個情況現在說不準,因此也就沒有對朱萬武明說。

朱萬化對遼寧的指示是:一、按原計劃,鞏固寬甸、桓仁兩縣的政權,建設武警、警察隊伍,嚴厲打擊土匪維護治安(長白山裡的土匪不少)。二、擴軍到一個師,暫定兩個團的編制,兵員本地解決一部分,山東招募一部分,加緊練兵。三、加強對後金的情報工作,嚴密監視後金的一舉一動。四、做好農田水利工程,力爭明年有個好收成。

......

依照朱萬化湊合的性格,既然楊嗣昌來到山東,也想能不能轉化一下,用一用這個人,畢竟這個人還是有一些才華,特別是口才很好。他能哄得崇禎團團轉,言聽計從,也是不小的本事。要說這個人的歷史那就太多了,再此僅簡介一二:

原本歷史上的楊嗣昌是個很有爭論的人物,他用“四正六隅”、“十面之網”(解釋太麻煩,從略)之策鎮壓亂民還取得過一些戰績,李自成竟然被打得只剩下18個人躲藏到商洛山中,張獻忠也被打得躲進了深山去當野人,吃野果子去了。

但是,他對後金主和,這個主張在大明的朝堂上是得不到支持的。其根本原因是大明這個政權對外歷來是持強硬的態度,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盡人皆知的口號,國家如此剛烈,委屈議和之策能有市場嗎?

楊嗣昌的主張也不是沒有道理,他也不是投降派。對於內憂外患的局面,氣數將盡的大明朝是沒有辦法應對的。因此,楊嗣昌提出對後金議和的主張,實際上就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待內部穩定之後再收拾後金。實際上當時的後金還沒有取大明而代之的野心,只是想撈一些錢財,就是說議和是可行之策,兩邊作戰,搞不好就要亡國。他的這個估計是對的,策略也沒有原則錯誤。但是在明朝的環境下行不通。明朝的那些大臣、御史言官們定然會一個個的站出來,慷慨激昂的罵他是投降派、賣國賊。雖然這些罵人者後來大部分真的當了投降者,並不能影響今天的大義凌然。

盧象升就是堅決的主戰派,他能當面指着鼻子罵楊嗣昌,並且戰死在抗金的張場上。有人根據這一情況指責楊嗣昌掣肘抗金將領盧象升,致使盧戰死。其實這個說法不對,楊嗣昌捱了罵,並沒有怪罪盧象升,當然也沒有支持他,這倒不是楊嗣昌有多麼大度,而是因爲當時罵他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他一個,什麼難聽的話都有,盧象升那幾句話根本就不算什麼事。

給盧象升使壞下絆子的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太監監軍高起潛,這個大字不識半筐的死太監把兵都調走了,就剩下盧象升自己帶來的3000天雄軍,面對數萬韃子騎兵,盧象升義無反顧的出戰,直至戰死。

楊嗣昌沒有一點責任嗎?這倒不是,盧象升當時的職務是前敵總指揮,楊嗣昌是內閣成員相當於副總理,楊嗣昌沒有幫他。他不幫盧象升倒不是因爲盧象升罵了他,在他看來他幫不幫盧象升,那也是個敗仗,無用功!

在有一個問題上他反對盧象升是錯誤的。因爲朝廷財政吃緊,賦稅不夠用,於是加徵遼餉和練餉。盧象升提出的“因糧”的主張,因,就是根據,因糧就是按照收穫糧食的多少繳納的政策,就是收入多的就多交,收入少的就少交,這是合理的。楊嗣昌主張“均輸”,就是按人頭大家平攤。對於家財萬貫的人來說交一兩銀子沒有什麼感覺,對於食不果腹的底層民衆來說一兩銀子就要命了。如此一來,爲叢驅雀,爲淵驅魚,使得無數本來就活不下去的黎民,只能鐵下心加入亂民隊伍,甚至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着亂民軍的到來。但是楊嗣昌官大,他是內閣成員,就是國家副總理,他的錯誤政策得以執行。盧象升的正確主張無效,盧象升當時的官也不小,是巡撫之上的總督。

楊嗣昌最後死於圍剿張獻忠的戰爭,張獻忠

打游擊,忽東忽西,楊嗣昌抓不着,最後張獻忠得到機會殺死了兩位王爺。楊嗣昌無法交代了,在感到無力收拾殘局時竟然絕食自殺了(另一說是病死)!他死後崇禎無比悲痛,因爲崇禎把他當做了知己。

楊嗣昌就是這麼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朱萬化想來想去還是用電報與朱大典商量一下,看看此人是否能湊合着用,畢竟他來到了山東。朱大典是看過明史的,因此也算能夠全面的瞭解這個人,因此只說了一句話:“此人不可重用,次要位置未必能滿足他,所以很難。”估計是這個人太聰明,口才又好,怕是掌握不住。得,定性了。那就順其自然吧。

......

崇禎四年十月十五日,直隸南部的盧象升,奉旨討伐山東的大軍出動了。按照朝廷的命令,盧象升將帶着他的一萬天雄軍會同直隸南部衛所軍一萬、河南衛所軍一萬,此外還有神機營的500名火銃手,總共三萬人的隊伍,組成西路軍南下河南,過黃河後向東進擊山東。這條路很近,五六天就可以進入山東。

盧象升是明朝天啓二年(1622年)進士,今年31歲,正是身強力壯的年齡。進士出身自然是文人,但是不要以爲文人就是文弱的書生。就像現代的大學生之中不缺乏體育健將一樣,盧象升身材高大,面白,臂力過人,幾十斤重的長刀舞得風車般的轉動,同時他的騎射功夫也非常了得,騎在飛快的馬上,弓箭射的又遠又準,數十斤重的長刀,只要順手一帶什麼盔甲也抵擋不住的,那就叫“衣甲平過”,是何等的威風。

現在他任大名(直隸南部)兵備道。崇禎二年(1629年)時,後金軍入關,兵逼京師,他募兵萬人進入京師,與後金大戰。沒有人調他出戰,是他自己主動去的,可惜去的比較晚,沒趕上大戰。戰後他在直隸南部組建訓練了萬人精兵(屬於募兵),號稱“天雄軍”。這隻天雄軍號稱是明末大明的第三強軍,第一是關寧鐵騎,第二是“洪兵”,就是洪承疇的兵。

歷史上從六年起,西北亂民來到中原,他與高迎祥、李自成等部亂民數次大戰。崇禎九年九月出任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練兵御清。十一年冬,清軍三路大舉南攻,盧象升主張堅決抵禦,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於慶都、真定(直隸南部)等地。因爲高起潛的掣肘,下損招,使盧象升屢戰失利。但他誓死決戰,激勵將士奮勇殺敵。是年十二月(1639年1月)在鉅鹿(直隸南部)同清軍激戰時陣亡。後追贈兵部尚書,諡忠肅。

......

十月十七日,盧象升的大軍渡過黃河,來到開封。河南奉旨召集的一萬衛所兵已經集結在開封城外,與盧象升會合組成三萬人的西路軍。河北、河南的大軍合兵一處,在開封城外紮營。

中午剛過,一隊數十輛馬車來到軍營前,爲首的一個商人打扮的年輕人,交給守門兵丁一封信,說是請轉交盧大人(盧象升此時任大名兵備道)。信件迅速的交到盧象升的手中,盧象升一看信,吃驚中帶有疑問,信中所說之事是想都不敢想的奇事。

信是朱大典寫的,信中說:“知道你大軍缺糧,因此,贈送糧食1500石,寥解燃眉之急。如若不足,只要將軍開口,大軍到達山東境內時將繼續捐贈糧食以供軍用。只是提醒將軍一句:望將軍約束軍紀,不可在河南、山東境內掠奪百姓。華北乃我大明中原之地,穩定當先,如果由於貴軍的掠奪造成山東、河南騷亂,我軍將出兵干預。”

盧象升奉旨出兵徵繳山東,擒拿朱大典,現在朱大典捐贈軍糧,聲言不準擾民,大談中原需穩定!真真的是天下奇聞!天下之大,奇聞異事之多,總不會有出軍糧幫助對手的。今天總算是領教了。

盧象升的軍糧的確不夠,京城的聖旨下來時,戶部確實調撥了錢糧,但是僅僅四千多石糧食,兩千多兩白銀,加上自己籌措一部分僅夠大軍半個月的用度,還要節省着用。今日會合的河南軍尚自帶了一部分糧草,已經是出乎意外了。河北的一萬衛所兵可是一粒糧食也沒有帶,只

是帶來了吃飯的嘴巴。朝廷的就地徵集糧草的命令幾乎就等於是縱兵搶糧。他正在爲難,朱家就送來了1500石糧食,這就是大軍五六天的用度,確實解了燃眉之急。朝廷沒把擾民當回事,朱大典卻口口聲聲的維護穩定,也不知道這天下是誰的?

“盧大人,來人在外面等着吶,請大人明示。”

來報信的軍官着急了,見盧大人看着信就愣在了那裡,於是趕忙提醒一下。這一提醒,盧象升才緩過神來,於是說道:“你把送信人領進來。”

“是!”

“草民叩見盧大人!”送信的人一邊叩頭一邊說道,他很年輕,有二十幾歲的模樣。

“起來吧。你是什麼人?叫什麼名字?”

“回大人的話,小人名叫餘全用,是開封曙光糧店的大掌櫃。奉我家老爺之命,來此送信、送糧。糧食數量大,我的車馬不足,這一批糧食卸車之後還要在送一趟,請大人儘快安排卸車。”

“你家老爺就是朱大典嗎?”

“是。”

“此信你家老爺早就準備好了?”

“是前天連同糧食一起送來的。”

“哦,替我謝謝你家老爺,我這就安排接收糧食,下去吧。”

“是!”餘全用再次叩頭,就退了出去。

送糧的車隊中,趕馬車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實際上他們就是浙江護路隊一營的特務,改編國防軍之後,就是國防軍一師一團一營。

一營的營長是石懷亮,他們在河南執行剿匪任務,後來又跟隨朱萬武到山西剿滅了一股亂民,然後是執行護送移民的任務,駐紮在開封附近尚未撤回,現在奉命全營集結,就在開封城外的一個大村子裡隱蔽着,他們的任務是監視朝廷的西路軍,一旦他們有下鄉搶糧的現象,立即抓捕,俘虜全部送到移民營地。

送糧的馬車有一部分就是一營輜重隊的馬車。

餘全用這個掌櫃卻是真的,他是開封曙光糧店的大掌櫃。

餘全用出去之後,盧象升又陷入了沉思。這個仗還怎麼打?對手朱大典一副勝券在握的姿態。朱家軍之強悍,普通的大明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是作爲知府一級的官僚還是知道一些的,何況中華日報在直隸也有發行,報紙上傳達的信息也不少。大名府在直隸的最南端,緊鄰着河南,河南的剿匪他也非常清楚,只是沒有親眼見到他們的戰鬥罷了。作爲朝廷的官員,聖旨是不能違抗的,必須執行出戰山東的任務。

那基本法他也仔細的看過,辦法很好,但確實威脅到皇家的尊嚴,侵犯了皇上的權利。他的心中是很混亂的,一方面覺得基本法說的對,一方面又要維護皇權。無論如何聖旨是要執行的,這個仗打贏打輸都要打,即便明知是敗仗也要上前呀!

在河南有朱家幾百人的剿匪部隊,在南陽有朱家的一個農牧場和幾百人的護場隊,這些情況盧象升是知道的。但是朝廷的命令是進攻山東,他不能違背,另外,幾百人的軍隊就是再強,能有多大作爲?河南這麼大,這幾百人在哪裡也不知道,就是想清剿他們也找不着啊?所以,只好放任不管,還是向山東進發吧。

盧象升召集的各部的將領,除了佈置行軍次序,還特別強調了軍紀。不準擾民,不準搶劫民衆的財物糧食,然後大軍啓動,出發奔山東而去。盧象升知道,河北的衛所軍進入河南之後,在黃河以北的地區已經幹過了搶劫百姓之事。並且出去搶劫的軍卒也有不少沒有回來,不知道是當了逃兵,還是被村民抓了去,或者打死了。反正是丟了不少人,也有出去找的,但是沒有找到。

其實這些搶劫未歸的衛所兵是被一營抓去了,因爲一營出擊次數不多,僅三次,每次行動都是一個不漏的抓走了,所以消息沒有泄露。

從開封進入山東只有不到100裡的距離,到達山東境內的定陶(菏澤附近)也不過200裡。大軍行軍再慢,一天也能走40裡,兩三天就能進入山東。

--- 第194章完 ---

(本章完)

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6章:首遇亂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257章:小日本的挑釁卷三:嶄露頭角_第161章:改革不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200章:千秋萬代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245章:河南之變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四:九州風雲_第269章:找一條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8章:入川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三:嶄露頭角_第186章:首遇亂民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一:藏龍臥虎_第28章:炮艦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六:楊威天下_第482章:綏查之變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四:九州風雲_第292章:棧道上的戰鬥卷七:巍巍中華_第563章:取炎陵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四:九州風雲_第287章:佔領北九州卷一:藏龍臥虎_第46章:造訪南陽府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四:九州風雲_第309章:黃雀在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卷一:藏龍臥虎_第40章:打靶場上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六:楊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榮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8章:左良玉搶城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四:九州風雲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二:初露崢嶸_第128章:遼寧建省卷六:楊威天下_第426章:牧草之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作品相關_標題:崇禎三年重組海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215章:攻克大淩河卷二:初露崢嶸_第110章:威海民團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9章:山東的工商業卷二:初露崢嶸_第71章:宰肥牛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101章:是異想天開嗎卷二:初露崢嶸_第130章:潛水艇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92章:佈防永平府卷四:九州風雲_第284章:佔領川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78章:路在何方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七:巍巍中華_第524章:遇刺負傷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五:縱橫天下_第388章:羅貫中耍大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
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6章:首遇亂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503章:新年晚會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257章:小日本的挑釁卷三:嶄露頭角_第161章:改革不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200章:千秋萬代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245章:河南之變卷三:嶄露頭角_第176章:天羅地網(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四:九州風雲_第269章:找一條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278章:入川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四:九州風雲_第252章:半潛艇顯威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59章:鐵路通車卷三:嶄露頭角_第186章:首遇亂民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一:藏龍臥虎_第28章:炮艦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六:楊威天下_第482章:綏查之變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四:九州風雲_第292章:棧道上的戰鬥卷七:巍巍中華_第563章:取炎陵卷二:初露崢嶸_第79章:救援趙率教卷七:巍巍中華_第532章:火攻之烏龍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七:巍巍中華_第545章:和平取襄陽卷四:九州風雲_第287章:佔領北九州卷一:藏龍臥虎_第46章:造訪南陽府卷三:嶄露頭角_第237章:琉球穩定了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12章:小軍閥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四:九州風雲_第309章:黃雀在後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卷一:藏龍臥虎_第40章:打靶場上卷四:九州風雲_第281章:老回回到了卷六:楊威天下_第439章:欣欣向榮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8章:左良玉搶城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三:嶄露頭角_第152章:東北的疆界卷四:九州風雲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二:初露崢嶸_第62章:養寇自重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二:初露崢嶸_第128章:遼寧建省卷六:楊威天下_第426章:牧草之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作品相關_標題:崇禎三年重組海軍卷三:嶄露頭角_第215章:攻克大淩河卷二:初露崢嶸_第110章:威海民團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六:楊威天下_第430章:進入廣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9章:山東的工商業卷二:初露崢嶸_第71章:宰肥牛卷二:初露崢嶸_第119章:平臺奏對(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101章:是異想天開嗎卷二:初露崢嶸_第130章:潛水艇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2章:憲政時髦了卷二:初露崢嶸_第92章:佈防永平府卷四:九州風雲_第284章:佔領川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78章:路在何方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七:巍巍中華_第524章:遇刺負傷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五:縱橫天下_第388章:羅貫中耍大刀卷四:九州風雲_第250章:佔領宜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