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一年都有習文練武接受軍事化管理幾年完成學業畢業的幾百上千孤兒進入軍隊服役,以後這個數字還有增長。
孤兒成長起來成爲了少年、青年,成爲了“紅旗軍”戰士、軍官,如今已經成千上萬,以後會達到幾萬。
這些從小就把“紅旗軍”集體當做家園的青少年對黃漢的忠誠度無可挑剔,經過幾次大戰,青少年們以軍功證明了他們是最勇敢的戰士也是最頑強的戰士。
“紅旗軍”實力雄厚,平推碾壓對手完全做得到,不需要有所隱瞞,正月初體系內就大張旗鼓行了出征動員。
軍民、文武百官都知道“五年平遼”計劃正式啓動,今年就要發動“春季攻勢”,第一目標就是全取被建奴佔領的朝鮮。
宣傳隊和鎮撫官的宣傳很直白,“紅旗日報”上刊登的文章也很露骨。
“紅旗軍”都知道從建奴手裡奪回原本朝鮮王國的地盤後不會歸還給有可能倖存的原朝鮮王室,永遠不可能重建朝鮮王國。
而是恢復大漢朝之時的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作爲大明信地收入囊中。
那裡的四千餘萬畝土地一部分將要封賞給“紅旗軍”將士們,一部分進行軍屯。
得知打朝鮮不是爲他人做嫁衣,而是爲大明開疆拓土,爲漢家恢復故土,爲“紅旗軍”體系內軍民爭取更加廣闊的天地。
將士們熱情澎湃,人人要求參戰,不少參加過訓練的民壯主動報名要求作爲勞役隨軍。
徵虜大將軍遠在山西張家口坐鎮,負責春季攻勢前期準備工作的是黃沂州、宋鵬飛、楊漢威、孫元化、秦妡怡、黃龍、孫傳庭、金聲、劉奮勇組成的九人團。
孫傳庭被黃漢誆來“紅旗軍”體系任職沒有被忽略,黃漢第一次請孫傳庭喝酒長談之時,倆人就一直聊到半夜,最後雙雙醉倒。
當時黃漢就言辭灼灼將要從建奴手裡奪回朝鮮恢復漢時四郡,把這個半島納入大明版圖。
孫傳庭沒有一般文人的迂腐,對黃漢的這個決定大加讚賞,當場就握住黃漢的雙手,藉着酒勁請求參與爭奪朝鮮的國戰。
黃漢當然不會拒絕滿口答應,第二天就交給孫傳庭一個能夠青史留名的任務,讓他參與制定攻擊朝鮮的計劃書,要求他多派斥候登陸朝鮮實地考察。
孫傳庭做事認真,這一年多不止一次乘坐炮艇沿着鴨綠江、錦江、漢江、洛東江視察,甚至於登陸朝鮮半島利用千里鏡窺視清軍的防禦體系。
他經常召開會議完善攻擊計劃,力爭做到滿足徵虜大將軍提出的傷亡最小化的同時爭取給予清軍最大化殺傷。
晉商被連根拔起,建奴在山西、宣大布局的眼線落網者不在少數,即便還有不少間諜存在也難以混出關外。
但是爲了提振大明軍民的自信心,讓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對陣建奴從被動挨打已經往主動進攻發展。
“紅旗軍”即將發動的春季攻勢宣傳得沸沸揚揚,有可能已經家喻戶曉,消息當然傳遞到了滿清僞都盛京。
范文程、高鴻中、寧完我等等漢奸佈置在大明的眼線多着呢,連山陝、河南甚至於南直隸都有建奴的間諜在活動。
只不過出現了“紅旗軍”,建奴的探子要傳送情報已經千難萬難,無他,路難行。
北直隸的邊牆被“紅旗軍”實際控制超過一年,盤查極度嚴格,出關者不但要有路引,還要有人現場做保,要矇混過關談何容易,弄不好就會被扣下扔在某個礦區白乾三年。
山西、宣大邊牆關隘、堡壘現在又被“紅旗軍”牢牢控制,執行的出關規定更加嚴格,經常有整隊的商人由於貨物、隨員有問題被扣下送去挖礦。
建奴的間諜要想送情報之時穩妥些,十有八九必須繞道延綏鎮、寧夏鎮,耽誤的時間太長,往往情報送達已經過了時效,全無用處。
奴酋崇德在寧武關下眼睜睜瞧着揚古利全軍覆沒,留下的心理陰影無與倫比,他畢竟是通古斯野人中難得的幾個讀得懂漢人書籍,擁有了智慧的酋長。
窺一斑而知全豹,紅歹是見識到了“紅旗軍”步兵軍陣的炮火犀利,知道唯有重炮才能夠抗衡。
回到盛京後,紅歹是一天都沒有耽擱立刻召見佟圖賴、曹振彥、佟養萃,命令他們大量採購、生產鐵料,不計成本鑄造“天佑助威大將軍”炮訓練炮兵。
可惜屋漏偏逢連夜雨,沒幾天崇德就獲知黃漢在山西下手搞晉商,基本上一網打盡,大清國給八個大晉商預付的採購銀五百萬兩不僅僅打了水漂,還實實在在便宜了“紅旗軍”。
初聞這個噩耗,崇德驚得再一次鼻血不止,把前來議事的高鴻中、范文程、寧完我等等十幾個漢奸嚇得不輕。
然而頑強的崇德捏着鼻子堅持跟幾個漢奸議事,崇禎這一次是真捏着鼻子,因爲不捏鼻血止不住。
范文程奏報道:“陛下,如今的山西、宣大都是“紅旗軍”接管,那些少年兵無限忠誠,在他們的盤查下,任何違禁品都出不了關。
從延綏鎮、甘肅繞道風險也不小,最主要的是原本跟我大清合作良好的範家、靳家、王家等等大晉商都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商路斷絕,大清國想從大明購買大量鐵料已經不可能。”
巧媳婦難爲無米之炊啊!負責爲“我大清”鑄炮的漢奸曹振彥、佟養萃等等束手無策,他們不得不來回稟崇德,希望能夠減少鑄造大炮的數量。
此時曹振彥趁機道:“陛下,鑄炮需要的鋼鐵何其多也,沒有原材料臣等根本不可能完成陛下需要的數量,臣懇請陛下減少一些,另外臣琢磨着少鑄造大將軍炮,多鑄造一些二將軍、三將軍炮。”
崇德甕聲甕氣道:“諸位愛卿萬萬不能面對困難裹足不前,天佑助威大將軍炮已經關係到國運,如果沒有重炮協防陣地和城池,我大清軍面對‘紅旗軍’的炮火如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