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爲今生今世會在九里臺村務農了此殘生,誰知異軍突起,自己突然間當上了年輕時夢寐以求的軍官,按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自己真的能夠當上將軍也未可知。
黃沂州同樣被馬上覓封侯的豪情壯志刺激到了,如今大明正在遭受後金軍入侵,此時當然是好男兒沙場搏功名之時。
前天用紅纓槍扎透了建奴的身體,那種酸爽黃沂州至今還在回味,“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吶喊在心中揮之不去。
臘月二十,撫寧縣城,參將黃維正的臨時行轅大堂裡歡聲笑語不斷。
黃沂州拘謹的坐在參將下手,旁邊是韓志寬在陪同,還有十幾位品級在正五品至從三品之間的將佐在高談闊論把酒言歡。
黃漢和憨子撈到了入席的機會坐在末位,楊漢威等四個家丁就沒有這樣的口福,僅僅能夠在外面和幾個參將親兵一起吃幾口肉喝幾口酒而已。
後金軍已經成爲了大明的夢魘,戰鬥力被神話,黃沂州帶來了十一級斬獲,其中還有一位巴牙喇,韓志寬被震驚了。
建奴白甲兵的盔甲質量頂呱呱,但是黃漢不準備留下,因爲他認爲把這副盔甲給家丁裝備,是對他不負責任。
因爲這套亮晶晶的鎧甲太拉風、太醒目,出現在戰場上會拉不少仇恨,想必建奴爲了挽回面子會不遺餘力攻擊,裝備這套白甲的家丁會死得很慘。
這一次來撫寧縣城報功,黃沂州不僅僅帶上了建奴的腰牌還帶上了白甲兵的全套盔甲和武器,這東西在大明真的屬於稀缺品,不僅僅韓志寬當場石化,呈現給參將黃維正之時也得到了幾聲驚歎。
接下來的氣氛就比較和睦,黃維正在參將行轅擺下酒宴給黃沂州慶功,他的家丁隊足三十騎帶上建奴的白甲和首級即刻往永平府城奔馳,他當然是要在第一時間趕去報功。
永平兵備負責他這一路人馬的錢糧和考績,想必有了如此亮眼的斬獲,得到錢糧和封賞不在話下。
十一級斬獲不僅僅讓撫寧的文官武將興奮,也讓永平府起了不小的波瀾,兵備大人向永平府文官武將展示了貨真價實的建奴首級和亮晶晶的白甲後連夜派出一隊百人精騎往京師報捷。
朝廷上上下下談後金軍色變,此時實打實的建奴首級一定能夠提振京師軍民的士氣,雖然只有區區十一級,但是朝廷公佈之時肯定會春秋筆法。
如惡戰一天一夜打死打傷後金軍幾千,明軍雖然大勝可是時間倉促只來得及割下首級數十云云必不可少。
升斗小民又不可能瞭解道貌岸然士大夫們的齷齪,他們只要能夠親眼瞧見那些留着金錢鼠尾的首級就會信以爲真,就會相信朝廷有戰勝野蠻人的能力。
黃沂州只在撫寧盤桓了一天,第二天回來之時拿到了一個總旗騎兵的三個月足額軍餉和馬料銀子,一共有七百餘兩之多。
黃沂州不傻,當然不會全部收入囊中,給了韓志寬一百兩聊表寸心,送給參將黃維正二百兩作爲孝敬,只敢把四百餘兩銀子拿上。
有戰功還如此懂事,這樣的手下值得提攜,於是乎,黃沂州也沒吃多大虧,不僅僅又領到了鴛鴦戰襖五十件,還得到了十副棉甲、一千支羽箭、十張合力弓、五支三眼銃、五杆鳥銃和一百斤黑火藥。
有了這一次打勝仗的經歷,家丁們訓練熱情更加高漲,所有人都在苦練三九。
宋鵬飛無比羨慕黃漢箭無虛發,親眼看到好幾個後金軍被師父射死,他也想着學習射箭。
黃漢知道練習射箭並非朝夕之功,一個毫無基礎之人要練到弓箭手的水平,必須有天賦還要有三五年苦練纔有可能。
他乾脆跟宋鵬飛研究剛剛到手的五杆火繩槍,這個時代大明人稱呼火繩槍爲鳥銃。
這個名稱有可能是讚美火繩槍能夠射落飛鳥而得名。也有可能是因爲火繩槍的觸發結構在點火時如鳥嘴啄水的緣故。
明末殉節的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範景文就曾經這樣描述鳥銃:“後手不用棄把點火,則不搖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由此可見只要是精工細作的火繩槍準頭還是有的,按照歷史記載漢人生產的火繩槍質量領先這個時代。
此時歐洲工匠打造的火繩槍內壁無比粗糙,以至於槍手會連着包裝紙和鉛彈一起塞進槍管才能夠搗實不漏氣。
戚繼光時期,薊鎮使用的火繩槍內壁經過漢人工匠細心打磨處理,無需混合包裝紙,鉛彈能夠較好的吻合光滑的槍膛,因此五六十步距離的命中率達到範景文描述的十發有八九中。
黃漢前世有把玩了十幾年的氣槍,經常偷偷打麻雀回家烤着吃,有良好的射擊基礎,槍法頂呱呱,真的可以在五十米內射落電線杆上的小小麻雀。
射擊是相通的,因此黃漢變成了明軍騎兵後兩個靈魂交融導致射箭技藝沒有退步還拔高一籌。
黃沂州其實不太信任火器,但是他有七年從軍經歷,對於打放鳥銃並不陌生,他認真指點宋鵬飛嘗試練習裝填和發射。
這個時代的鳥銃裝填打放太複雜,先要清理引火孔和引藥鍋,將引藥倒入引藥鍋,併合上引藥鍋蓋。
將火銃以右手攢住,將發射藥倒進銃內,然後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發射藥,接着取鉛彈裝進去再搗實,用右手夾着火繩,先吹去灰燼,夾置龍頭內,對前照星閉口息氣,最後是對準目標扣動扳機。
麻煩些不要緊,勤學苦練後熟能生巧,黃漢開動腦筋簡化了幾個程序,並且用小紙包把火藥定量了,擔心炸膛風險,只敢用了覈准定量的六成。
現在來不及自己生產鳥銃,只能用領來的五支讓宋鵬飛和趙坤、劉四海、王根生四人進行適應性練習,最主要的是練習裝填、瞄準和穩定性。
黃漢自己一有時間也裝填、瞄準、打放忙得不亦樂乎,他知道歷史進程,明白火器會取代冷兵器,此時不勤學苦練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