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下午....

書房之中,崇禎依舊坐在那裡,對面站着之人卻換爲了陝西布政使徐光啓,屋子裡只有兩人,靜悄悄地。

“徐愛卿,朕準備將你帶回京城,主持皇家科學院的相關事宜,對於陝西布政使一職,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向朕推薦?”

“讓臣返京?皇家科學院?”

聽到徐光啓呢喃一般的吐出兩句話,滿臉盡是疑惑之色,尤其是說到“皇家科學院”之時,疑惑與不解的同時,又有幾分好奇之意,有一些發呆的看向崇禎。

“呃~徐愛卿,是這樣的,所謂的皇家科學院,有一些類似於朝廷現在的皇家醫學院,專門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而皇家科學院,就是專門負責研究天文、術數、西方所講的化學、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科學知識。”

聽到崇禎的這番解釋,很顯然,徐光啓的神色有一些黯然,好像並不怎麼願意的樣子。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

畢竟,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固有觀念,一向都是學而優則仕,對於這些所謂的“科學”,多是以“奇巧淫技”來形容,上不了檯面,並不是讀書人的正途。

更何況,徐光啓本就是身居要職,乃是朝中重臣,如果讓其轉而負責“皇家科學院”,還未獲得天下人認可的門課,自然而然地,心會有不甘。

“可是,皇上,微臣沒有聽說過朝廷有‘皇家科學院’這個衙門啊?”

“所以啊,徐愛卿,朕準備讓你負責此事,組建皇家科學院,蒐羅這方面的人才,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崇禎的語氣充滿玩笑的味道,聽得徐光啓一愣一愣的,有一些愕然,更是不知道該怎麼回話,同時也意識到,皇上組建皇家科學院、並且讓自己負責的決心有多麼的堅定。

看到徐光啓有一些欲哭無淚的模樣,崇禎的心裡很想笑,但還是忍住了,並且神色爲之一斂,鄭重地進而說道:“徐愛卿,莫要看輕了這皇家科學院,他一樣的重要,同樣可以拯救蒼生,匡扶社稷,有助於實現大明中興。”

“不說別的,單單是那些火器,它們就是這些科學的產物,對於朝廷至關重要,你不能否認這一點吧?”

說到這裡,崇禎的神色認真無比,直直地看着徐光啓,語氣一頓,聲音拔高了幾分,頗爲咄咄逼人的問道:“徐愛卿,說老實話,你也覺得洋人的那些玩意兒都是奇技淫巧,上不了檯面?”

這個時候,不等徐光啓做出回答,崇禎又轉而說道:“徐愛卿,莫要說是整個朝廷,就是放眼於天下,你應該是最早、也是最爲頻繁接觸洋人的那批人吧?”

“不僅極爲積極地學習西洋的科學知識,對於物理、數學、天文、機械尤爲感興趣,和那些洋人一起翻譯了不少的西洋著作,還信了天主教,併成爲了一名信徒。”

“而且,對於天主教的宣揚與傳播,你更是不惜餘力,不僅出錢出力,建造教堂,還儘可能地爲那些洋人創造機會,增加他們的信徒。”

“徐愛卿,朕說得沒有錯吧?”

這一刻,隨着崇禎緩緩的吐出最後一句話,稱呼雖然親暱,但一番話停下來,徐光啓聽得卻是心驚肉跳,冷汗直流,再也沒有那種不甘之色,早就將皇家科學院的事情跑到九霄雲外。

崇禎沒有再理會徐光啓此時的神情舉止,神色變化,而是抽身而起,在屋子裡來來回回地踱着步的同時,不疾不徐地繼續說道:“朕還知道,不管是在陝西西安的湯若望等人,還是在山西的洋人,亦或是在江南宣傳天主教的洋人,他們表現的都是那麼的悲天憫人,不是贈醫施藥,就是購買許多糧食,發放給災民,同時也在宣揚他們的主,乃是世間唯一的真神。”

漸漸地,崇禎的話語開始夾雜着幾分怒意,說話之間,踱步來到了徐光啓的旁邊,並停了下來,靠近他的耳邊,聲音雖然變小了許多,但聲勢反而顯得更大,使得徐光啓的心裡翻起了驚天駭浪,眼皮直跳。

“當然,這並不是說,那些洋人不能那樣做,那樣做也沒有什麼錯,之所以說這些,朕就是很想問問,很想知道,不管是贈醫施藥,還是大肆施粥,亦或是興建教堂,他們遠赴重洋,千里而來,不可能隨身攜帶太多的貴重物品,又哪來的那麼多的銀子,幹這些事情呢?”

一字字,一句句,都是那麼的誅心,宛若一柄重錘,一下下地狠狠擊在徐光啓的心臟之上,讓他有一種窒息的感覺,面色更是有一些泛白。

“徐愛卿,你可千萬別誤會,之所以這麼講,並不是說,那些洋人的錢財來路不正,恰恰相反,根據朕得到的消息,瞭解到的情況,那些洋人非常的清白,他們得到的那些銀子絕對是來自於正途。”

崇禎走開了,不再與徐光啓耳語,再次緩緩踱步起來,繞着徐光啓轉圈,自然而然地,聲音再次恢復到那個強度,隱隱還變大了一些。

“朕還知道,那些洋人的錢財絕大多數都是信徒捐贈,而且,天主教也非常鼓勵這一點,或是慫恿,或是教唆,亦或是蠱惑,恨不得信徒將全部家財都捐給教堂。”

“不管有沒有唆使,都是成人了,每個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自願捐出自己的錢財,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也很正常,寺院、道院等地不也有捐香油錢一說嗎?”

崇禎的聲音越來越冷,好像沒有摻雜任何感情,更是忽然停了下來,就停在徐光啓的身後,猶如自問自答地繼續說道:“之所以講這些,朕就是奇了怪了,去年之時,朝廷的財政還很緊張,沒有多少銀子能夠用於賑災,怎麼就沒有見有人主動捐錢捐物,主動賑災呢?”

“好,就算是向朝廷捐輸,那些銀子大多都被貪官污吏私吞,那爲什麼不以個人的名義救濟百姓呢?”

“好,就算是嫌麻煩,太費事,不想親自出面救濟災民,但是,爲什麼不可以將銀子捐給附近的寺院、道院等等,由他們出面賙濟災民,爲何非要選那些洋人的教堂呢?讓他們幹這種收攬民心的好事兒呢?”

“難道,真得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八十四章 慫恿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望的鄭芝龍第五十七章 孫承宗的大局觀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二百三十五章 調查幕後黑手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三十六章 《大明日報》引起的朝堂震動第六十一章 敞開心扉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據理反駁第七十二章 西南風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五十九章 江戶幕府第八十四章 慫恿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一百零九章 事無絕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配合第二百八十六章 怪怪的感覺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三百零一章 勝者王侯,敗者寇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前透露第五百五十九章 得罪人的差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三百四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第一百二十章 魔怔第一百四十八章 輻射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項重任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有自救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變歷史的手段之一第五百九十二章 兩碼事兒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三百零七章 豪氣沖天第六百零三章 名利雙收第一百零七章 遐想滿天飛(上)(四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第四百二十五章 爭吵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從中漁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好言相勸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五百九十五章 莫大殊榮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一百六十九章 楔一顆釘子第五百零九章 培養翻譯人才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三十八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五百六十一章 前科第四百八十七章 低聲下氣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章 決定(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二百四十五章 後續(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燙手山芋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跛腳鴨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四百六十七章 洋人統治的短板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八)第六百三十三章 契機第四百二十章 《烈士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二百九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三百六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爲大明培養女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要素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二百零七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國公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