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按月分值

“汗弟,怎麼了?難道有什麼問題,不能這樣做嗎?”

看到皇太極這副模樣,滿臉的複雜之色,阿敏忍不住地連連追問了一句,心中更是咯噔一下,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這個時候,感受到皇太極的目光,看到大汗對自己點頭示意,庫爾纏站了出來,滿臉的謹慎之色,解釋道:“貝勒爺,您有所不知,那個所謂的原昌君,並不是朝鮮王李倧的親弟弟,不過是他的遠房宗親李玖,也就是朝鮮成宗之子,雲川君的後裔,就算是將其殺敵,也是無濟於事,朝鮮王李倧也不會在乎分毫。”

此刻,聽到庫爾纏的回答,阿敏憤怒的同時,心中涌現一股濃濃的挫敗感,更是覺得噁心與憋屈無比,就好像吃了一隻蒼蠅一樣,穩坐四大貝勒第二把交椅,如今之時,更是以四大貝勒的形勢,皇太極爲大汗,四人共同主政後金,還從未被人這麼欺騙過,被人這麼擺了一道,絕對是莫大的恥辱。

阿敏被氣得臉色鐵青,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莽古爾泰等其他將領,神色也是異常的難看。

看到所有人都不再言語,汗庭裡的氣氛是那麼的安靜,而又充滿詭異之感,范文程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

“大汗,以微臣之見,如果繼續堅守遼東,不願意放棄瀋陽等地,咱們就有着三面環敵的危險,處境將會越來越不妙,越來越被動,離開遼東,將會是時間早晚的事情,也是最爲明智的選擇,除非察哈爾和大明的政局發生突變,出現了權力更迭的事情。否則的話,在這遼東,咱們絕對沒有扭轉局勢的可能,不可能同時三面開戰,同時應對來自於西、南、東三個方向的敵人。”

“可是,就這麼放棄遼東,撤回建州,實在是讓人不忍心,也不甘心啊~!”

阿濟格忽然插了一句,滿臉的焦急之色,將有勇無謀而又粗暴的性格發揮的淋漓盡致,進而繼續說道:“這可是父輩辛辛苦苦,冒着生命的危險,流下了許多的血汗,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加上時機剛剛好,才能打進遼東,獲得這偌大的地盤,一切都是那麼的來之不易,怎可輕易放棄?”

“而且,只要堅守一天,咱們就還有扭轉遼東局勢的可能,還有機會,一旦放棄,不僅父輩這些的努力毀於一旦,以後再想重回遼東,將會是困難重重。”

“好了,阿濟格,先不要說了,讓範先生把話講完。”

皇太極打斷了阿濟格之後,轉而看向范文程,面臉的鄭重之色,頗爲求教地朗聲說道:“範先生,你繼續說....”

“大汗,一直以來,不僅是咱們對整個遼東志在必得,林丹汗也是虎視眈眈,覬覦這片白水黑土,一旦咱們退出遼東,讓出瀋陽等地,這些地方勢必會出現一個權力真空期,對於野心極大的林丹汗而言,他絕不會放棄這個絕佳的機會,趁機佔領這些地方......”

漸漸地,隨着范文程淺顯易懂的講述,終於聽明白了,他之所以建議退出遼東,主張放棄瀋陽等地,這就是在以退爲進,以不守爲守,創造一個利益舞臺,從而達到破壞林丹汗與大明聯盟的目的,使他們內訌,彼此爭奪地盤,因而產生嫌隙,自然而然地,聯盟的關係也就不復存在了。

畢竟,對於貪婪的林丹汗而言,對於放在嘴邊的肥肉,絕不會輕言放棄,就算是天王老子,他也敢爭一爭,鬥一鬥,更遑論是大明!

雖然面有不甘之色,心中還是不情不願,但已經被范文程的這個提議打動了,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先不說林丹汗與大明誰勝誰負,只要兩者交惡,聯盟自然不復存在,對於後金,自然而然地,這就是最大的獲利所在。

而且,衆人還明白一個道理,在“兩虎相鬥”的這個期間,後金可以收復人心,加強與那些蒙古部族的關係,彌補濱臨崩潰的聯盟。

唯有將後金與蒙古族的利益綁在一起,後金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捲土重來,殺回遼東,再與大明叫板。

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從目前不利的處境中脫身而出,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的同時,穩定自己的聯盟,壯大自己,積蓄實力。

然而,即便深知這個道理,皇太極也僅僅是露出深思之色,並未有立即給予迴應,只是淡淡地說道:“嗯...事關重大,絕非是本汗一人所能夠決斷,需要經過其他三大貝勒和議政大臣商議一下,方能作出裁決。”

沒有人懷疑皇太極這是推脫責任,與其他人分攤風險,自太祖之時,就建立了議政五大臣以及理事十大臣共理政刑的制度,後來演變爲八固山(八個旗主)主議國政,也就有了如今的議政大臣與八貝勒共議的機制。

(後金的爵位之中,除了大汗之外,以貝勒最爲尊貴,八旗旗主都是貝勒爵位。)

所以,在聽到皇太極這樣的回答之時,莽古爾泰與阿敏都是會心一笑,露出滿意之色,很滿意對方的識趣表現。

如今這個時候,八旗的旗主,分別就是他們這四大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儘管皇太極更進一步,當上了後金的大汗,但也是與三大貝勒“按月分值”政務的格局,四人俱南面坐,共理朝政。

所以,對於皇太極的突然上位,成爲後金的大汗,莽古爾泰與阿敏雖然頗有微詞,有着相當的牴觸情緒,但是,有了這個誘人的條件,心裡也就平衡了許多。

畢竟,汗位只有一個,只能有一個人坐上去,皇太極的這種做法,猶如將權力一分爲四,唯一不同的是,其他三人沒有大汗的稱謂而已。

皆大歡喜,不外如此。

然而,莽古爾泰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看似有着極大的好處,天上有着巨大的餡餅正在掉落,而在腳步的前方,也有着一個看不見的陷阱。

一旦掉入陷阱之中,輕則摔得一身傷,傷筋動骨,重則,將會有着性命之憂,畢竟,陷阱裡很有可能還有倒刺。

若是細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皇太極看似平靜的神色之下,卻是眸光幽幽,閃爍不定,眼裡瀰漫着淡淡的幽幽之光,目光不易察覺地掃視了莽古爾泰等人幾眼。

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四百八十章 真正的漁翁得利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
第一百四十五章 察哈爾右翼之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重啓滅天雷計劃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揚揚第四百八十章 真正的漁翁得利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百零二章 觸目驚心第三百零六章 史上最會掙錢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三章 放棄待遇第二百七十九章 那麼一個管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限渲染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應不正常第五十八章 不該啊第四百七十章 島上局勢第二百三十九章 貨幣戰爭(四)第五百一十二章 巨大的貿易順差第六百一十一章 正主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七十五章 武科開試第五百四十五章 吏治改革試點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個念頭第五百六十章 流言滿天飛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四百九十章增加籌碼第五百七十三章 拉人頭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五百一十五章 裁撤衛所制第五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膽小的朱由棷第三百七十二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三百一十五章 身心俱疲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一百六十一章 畢自嚴第八十三章 另一種形式的土改第三百四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突然到來第四十三章 立軍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升的太快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萬兩級別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一百八十五章 熱門人選第六百四十九章 童試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二百九十六章 進展緩慢第二百四十一章 貨幣戰爭(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生化武器第九十二章 宋獻策的謀士氣度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二十六章 辣椒第三百八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面子工程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莫大的恩賜第三百五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四百一十八章 又是錢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培養計劃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二百一十章 衆人皆疑惑第四十二章 推遲第五十六章 秦良玉的將令第三百五十三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七)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誘人的條件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花一號第六百一十四章 一種手段第六百零八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六十八章 以蒙御蒙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利局面第三百八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四)第五百三十七章 同化之策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五百三十二章 取消兩京制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二百零五章 分析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棄翰林院,轉投皇家軍事學院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三百七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聖諭第五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七十八章 分化瓦解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六百二十九章 摻沙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宴請名單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道高僧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