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

“李過已經病倒了。”

張鼐身邊的謀士邵時昌小碎步地奔入田見秀在開封的府邸中,府外已有太原老兵嚴密的防守,府內氣氛更爲緊張,庭院裡佈滿了殺氣四溢的甲士。

邵時昌臉上的神情既緊張又驚惶,他跑進田見秀府邸的內廳後,方纔看到田見秀、牛金星、張鼐這三個最重要的人物全都在場,除此以外,次一級的袁宗第、黨守素、劉體純三人也都在內廳裡。

內廳氣氛同樣緊張,邵時昌跑進來的時候被門檻絆了一跤,險些摔倒在地。

黨守素站在門旁,扶住邵時昌,小聲說:“我們都已經知道了……很多人都知道了,監國傷勢很重。”

邵時昌還以爲自己掌握的是第一手重要情報,沒想到黨守素卻說所有人都已經知道。

邵時昌顯然吃了一驚,問道:“我的消息來自參軍司的內應,你們又是從何得知?”

牛金星看着邵時昌這樣大驚小怪,有些不耐煩地讓他坐下。

牛相握着一條溼熱的毛巾擦了擦手掌後說:“李過身邊的護衛,有不少人都受過田公厚恩,要知道李過現在身體情況如何,豈會是一件難事?”

袁宗第則說:“爲監國醫治傷病的御醫,有幾個人是延綏出身,與我有舊。我去問過他們了,監國的傷情非常嚴重,已經快到了藥石無醫的地步。”

邵時昌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喘了兩口氣說:

“李過已經病倒了,李過、李來亨父子怎麼還一直隱瞞這件事情?居然沒有把內情透給我們。”

邵時昌這句話讓張鼐也皺起了眉頭,張鼐同樣有些不悅地說:

“過哥是信不過我嗎?他傷得這樣重,爲什麼不告訴我?”

田見秀看着衆人各異的神情與話語,一言不發。

牛金星則面對張鼐的問題,冷冷一笑說:“人家是什麼人?雙喜你又是什麼人?看來李來亨父子,是將雙喜當成李家的外人了。”

牛金星這樣直白的話語,反讓劉體純有些不高興了。

二虎拍着桌子反對道:“啓翁說得什麼話?過哥怎麼會信不過雙喜?現在軍情緊張,過哥身爲大順的監國,他傷重難愈的事情如果傳揚出去,一定會對大順軍兄弟們的士氣造成很不利的影響。過哥先壓着這件事情,無非是不想咱們胡亂擔心罷了。”

牛金星對袁宗第嘿然笑道:“漢舉,這也是你的想法嗎?別像二虎那麼傻了吧。”

袁宗第低下頭喝了口,默然無語。

劉體純瞪大了眼睛,對袁宗第這種態度顯然是完全沒有料想到的,他手指着袁宗第,有些緊張的說:

“袁哥,你又是怎麼想的?過哥和你也是過命的交情,當年打綿州的時候,你先登破城被官兵射倒的時候,難道不是過哥拼着性命不要把你從官兵箭下救出來的嗎?袁哥你難道會覺得過哥是要刻意瞞着我們?”

袁宗第沒有答話,張鼐卻有些不滿地指責劉體純道:

“二虎,你不要這樣咄咄逼人,啓翁將大家叫來不是要說誰不好,而是擔心過哥傷情真的那麼嚴重的話,萬一……萬一過哥出了事情,咱們大順軍將來該怎麼辦。”

“將來怎麼辦!”劉體純喝道,“先帝遺詔讓過哥坐龍椅,到底是誰在鬧反對,一直從中作梗,才搞成今天這番局面?過哥如果真的有事,也應該由過哥自己來決定大順軍將來怎麼辦,而不是由我們瞞着他來做決定!”

劉體純的話讓牛金星當即拍桌罵道:“劉體純別忘記了你是誰的人!今天讓你來這裡是田公信任你,我們不是讓你來這裡給李過做說客的!”

劉體純嗤笑道:“我劉體純是先帝的人,是大順的人,這還用問嗎?”

“劉體純!你……!”

“別吵了。”

田見秀制止了牛金星和劉體純兩人之間的爭論,他畢竟是李自成和羅汝才先後去世以後,大順軍除了李氏宗室以外的第一人,權威足可以壓制牛金星和劉體純兩人的不同觀點。

隨同大同、雁門之敗影響了田見秀的威望,可他畢竟在繁峙伯姜瓖的協助下守住了太原。田見秀的寬和、仁厚、平易近人,照舊獲得了許多士紳的好感。

當李過以監國身份處理起數不清的軍務時,各種治安事務,實際上又由田見秀開始負責。

他對將士們的過錯、士紳們的罪行,一概用懷柔方式解決,很少像李來亨那樣嚴酷地推行新法。這雖然使得李來亨一再向李過建議的種種湖廣新法,無法有效推廣到河南來,但是也讓田見秀獲得了多數將士與河南本地士民的真切愛戴。

田見秀前不久才自費重新修繕了洛陽的白馬寺和開封的大相國寺,禮佛甚勤,很多士紳都說順軍中只有田見秀一人與其他諸帥不同,寬仁待人,口碑載道。

田見秀這時候手上還捏着一把佛珠,他看着坐下的牛金星、張鼐、袁宗第、劉體純等人,不意嘆氣道:

“我不貪圖享受,也不在乎功名利祿,若能放下一切俗務,日日吃齋禮佛,又有什麼不好。”

牛金星趕緊勸道:“田公淡泊功名,一心向佛,行事寬仁,德輝遠布。只是我有一些陋見,以爲如今天下正是大爭之世,李過雖然文武兼資,又是先帝指定的所謂武王之選。可既然李過傷勢已經那樣重,我們也不能不爲大順軍的將來做考慮。”

田見秀看向袁宗第,問道:“漢舉,你有什麼想法嗎?”

袁宗第一直低着頭,他想到了李來亨放棄延綏三城的事情,可是也想到了李來亨孤身入關平定長安叛軍的事情,此人於大順軍究竟是吉是兇?

“我……”袁宗第稍稍猶豫了一下說,“我和玉峰想法會是一致的。”

田見秀凝神又問道:“漢舉直言吧。”

袁宗第低聲道:“如今我大順軍與東虜,沿着黃河兩岸千里對峙,前線諸道大軍,主帥幾乎都是楚兵之人。後方萬一有事,前線將有糜爛之禍。”

劉體純也趕緊贊同道:“對,正如袁哥所說,前線大軍都由來亨部下統帥,我們怎能不同來亨通通氣,就私下決定這等關乎大順軍未來的大事?”

牛金星一拍桌子,大聲說:“這些兵馬都是大順軍的兵馬,何時成爲李來亨一人的私產了?”

張鼐對此也不大認同,說:“太原一線現在是姜瓖負責防守,大名府那邊是過哥的人,其實黃河一線,大部分軍隊都是來亨的部下在主持防務。前營主要兵力,還是集中在潼關和山東這兩翼,比起黃河一線,重要性並沒有那麼高。”

田見秀敲了敲椅子的手把,對袁宗第說:

“我們姑且等一等吧,或許李過的傷情很快就能好轉。那將是最好的情況,否則……”

牛金星接話說:“否則怎麼都不該輪到李來亨吧!”

黨守素拍着張鼐肩膀,竟然直接說:“如果監國身體真的不行的話,合該雙喜哥坐大順的龍椅!”

邵時昌眼睛一亮,也贊同道:“對,對,義侯是先帝義子,如果李過有事,自該義侯繼承帝位。”

張鼐自己則連連擺手,臉上浮現羞赧之色,說:“這……這,我擔不起如此的大任啊。你們莫要再胡說了。”

田見秀終於露出坦然的神情,哈哈笑道:“雙喜是寬仁純良之人,萬一李過有事,由你統帥大局,闖營的老兄弟們也能放得下心呀。”

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三章 龍鳳廟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二章 顧炎武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八十八章 復仇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三十一章 洛陽春光好(八)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成棟第三章 龍鳳廟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二章 顧炎武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五十三章 清軍裂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四十三章 姜大將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八十二章 尼堪屠殺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三十六章 羣鴉嘶鳴於深州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九章 牛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二十三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一)第六十二章 東虜真是太弱了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