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要反

bookmark

呂國華好不容易讓周康相信他一片忠心,甘願爲周康肝腦塗地,爲了證明他確實忠心不二,楚王府只能由周康說了算,他退居二線,回到幕僚的位置。

宋長明隨同陳淳回了驛館,兩人在房中談了半夜。第二天一早,陳淳沒有再來楚王府要人,宋長明也沒有回楚王府,而是隨同陳淳一起回了偃師,向王信詳細稟報周康這些年的所作所爲。

王信越聽臉色越鄭重,把幾處關鍵的地方細細再問一遍,然後給周恆寫了一封奏摺。奏摺中不僅把宋長明所知的情況詳細陳述,還加上自己的處理意見。

然後,王信親自到洛陽要人。

周康回來已五六天,除了派人回偃師接回史氏,便是夜夜笙歌,大宴賓客,慶賀他平安歸來。洛陽的士紳百姓人盡皆知,周康就在洛陽城中。

和王信一起來的,還有是宋長明,兩人就呂國華可能抵賴做出種種假設,力求讓呂國華無法抵賴,而是不得不讓周康隨同他們回去。

沒想到門子通報進去,出來迎接的竟是周康本人。不要說宋長明和陳淳,便是王信也目瞪口呆。這唱的是哪出?

周康得意洋洋道:“本王與皇上乃是親兄弟,自小一塊兒長大,感情深厚,縱然有小小誤會,只要本王上奏摺說明,誤會自然消除。皇上全下旨讓本王赴京,不過是聽信那些小人讒言而已。本王這就上摺子讓皇上把那起子離間我們兄弟的小人驅逐出朝堂,還朝堂一個清明。你們回去吧,就說本王已回洛陽,一切安好。”

王信、陳淳、宋長明如看白癡般看他。

這是小小誤會?這是小人讒言?普天下有資格當皇帝的便是老周家那麼幾個人,眼前這位可是其中之一。如果皇帝不是對他起了猜忌之心。又怎麼會下旨讓他赴京覲見?如果他沒有二心,又何心半路潛逃回封地?

王信強忍問候周康祖宗的衝動,正色道:“王爺,下官奉旨接您進京,您沒有到京,下官如何復旨?還請收拾行裝,隨同下官前往的爲好。”

周康滿不在乎地擺了擺手。道:“王大人不用擔心。本王寫奏摺交由你帶回去即可。”

說着不待王信反對,馬上吩咐磨墨,當着王信三人的面。當場寫起奏摺來。

王信道:“王爺既然執意不肯進京,下官只好把實情奏明皇上,由皇上定奪了。”

說罷帶着陳淳和宋長明揚長而去。周康在他們背後喊:“等會兒嘛,本王這就寫好了。”見三人沒理他。小聲嘀咕道:“真是急性子,這麼一會兒功夫也等不了。”

呂國華一直冷眼旁觀。見周康蠢成這樣,搖了搖頭,道:“要做忠臣還是要成大事,王爺還須儘快拿個主意才成。”

周康眼一瞪。把毛筆一擲,墨汁濺得到處都是,道:“要做忠臣。豈不白費了本王準備這麼多年的功夫?”

造反不要錢嗎?那是拿錢往裡面填好吧。這些年他大半家財都用來招募士兵,鑄造兵器。準備這麼多年。本來是想從至安帝手裡奪取江山,沒想到至安帝沒用,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可就這樣,也不該由周恆坐江山呀。周恆即位,他更有理由爭上一爭了。

之所以沒有行動,不是他一直想暗中下手麼?現在暗中下手已絕無可能,只能明刀明槍地幹了。

只是,他的心思,眼前這個老頭兒如何能懂呢?周康看呂國華的眼神漸漸露出一抹悲哀,要是鄭先生在該有多好啊,他一定會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條,不用他操半點心的。

呂國華聽到周康肯定的答覆,卻跳腳了,道:“王爺既然要舉事,如何能放欽差離去?”叫過在廳外侍候的內侍:“傳令關閉城門。”

只要城門一關,便能把王信幾人留在洛陽了。等到偃師的隨從發覺欽差被扣留,再奏報京城,京城有旨意下來,一來一回最快得近半個月。這半個月裡,周康勢如奔雷的話,不僅能奪下洛陽,運氣好的話,把偃師等相領州縣都奪取了也有可能。多奪得一城,便多一份勝算啊。

周康一時想不明白這個道理,瞪眼看呂國華。

呂國華只好費盡脣舌給他解釋,好在他沒有阻止內侍到城門口傳令。

守城的士卒接到命令轟散進出城的人,城門緩緩關上。

從楚王府出來便急馳而出的王信等人聽到“軋軋”的關門聲,回頭望了一眼,都暗道:“好險。”

周康反跡如此明顯,他們哪敢在洛陽久留,只恨馬兒跑得慢了。傳令的內侍騎馬來到城門,傳達呂國華的命令時,幾人剛好一擁而出。守城官下令,士卒轟散排隊出等待出城門的百姓時,他們的人馬已出了城門洞。

城門關時,一行人已離城兩箭之地了。

王信回到偃師,緊急再上一道六百里加急奏摺,然後便在偃師靜待周恆的聖旨。

接到六百里加急,宮門守衛一刻不停馬上送了進來。

周恆接到這封六百里加急的奏摺時,正在安華宮和崔可茵一起用膳。看了奏摺,微微一笑,把奏摺遞給崔可茵,道:“你看看。”

崔可茵放下筷子,拭了手,一目十行看了,訝然道:“這麼說,楚王是要謀反了?”

周恆點了點頭,頗有點雲淡風輕的樣子。

崔可茵怎麼看怎麼覺得周恆盼着周康造反,她正想調侃他兩句,卻聽他叫過歡喜,道:“宣唐天正、崔振翊、顧寧等人進宮。”然後,重新拿起筷子,繼續吃飯。

兩人用完膳,說了一會兒話,宣召的朝臣也到了。周恆起身去謹身殿。

目送他離去,崔可茵輕輕嘆了口氣,周康自己找死不打緊,可憐那些無辜的百姓。她正胡思亂想,楊氏派宮人過來請,道:“太后一直唸叨娘娘,我家娘娘請娘娘過去一趟。”

崔可茵當即去了西苑。

太后在楊氏細心照料下已略能識得人,只是有時候忘記至安帝已崩,會拉着楊氏問:“我兒呢?我兒怎麼不來看我?”

每每楊氏總以至安帝政務繁忙爲由搪塞過去。

這一天,她吃了兩塊玫瑰糕,突然唸叨道:“哀家記得誰喜歡吃玫瑰糕來着?”歪了頭皺着眉苦苦思索。

楊氏不忍她想得太辛苦,便告訴她:“是四弟妹呢。”

於是,她便鬧着要見崔可茵。(。

第369章 情深第421章 故意第190章 取辱第561章 難平第517章 保護第487章 名聲第493章 打碴第78章 爭奪第243章 彆扭第306章 家事第262章 落水第299章 思春第372章 逃了第259章 親接第218章 裝吧第473章 煞星第424章 惱了第93章 猜測第570章 心急第309章 舌戰第161章 不好第208章 開解第275章 候信第451章 拿喬第57章 醋意第436章 下餌第453章 煩躁第6章 糾纏第349章 路上第316章 用心第431章 共浴第160章 動武第480章 發難第50章 考驗第427章 遠遊第314章 緣由第496章 蠻橫第300章 團圓第526章 栽贓第433章 心願第336章 覺察第489章 夜色第41章 宣召第343章 風雪第61章 歸心第378章 裝瘋第227章 到賀第346章 賭氣第335章 郊外第153章 近乎第383章 急怒第499章 恩賜第231章 情書第489章 夜色第449章 混蛋第566章 人心第50章 考驗第474章 沉睡第393章 心計第82章 蹊蹺第514章 哭沒第519章 設法第345章 誤會第364章 酷刑第283章 噩耗第341章 再鬧第268章 裝暈第357章 交鋒第361章 顧玉第218章 裝吧第393章 心計第253章 謠言第118章 疑心第62章 王哲第466章 事由第11章 唐倫第48章 收回第218章 裝吧第98章 盤香第570章 心急第514章 哭沒第527章 後計第197章 無語第24章 再勸第527章 後計第319章 袒護第281章 兒戲第113章 險死第215章 責任第439章 優勢第187章 鬥氣第477章 親見第65章 作對第196章 情緒第58章 歸屬第101章 當年第208章 開解第429章 好勝第235章 發怒第39章 人蔘
第369章 情深第421章 故意第190章 取辱第561章 難平第517章 保護第487章 名聲第493章 打碴第78章 爭奪第243章 彆扭第306章 家事第262章 落水第299章 思春第372章 逃了第259章 親接第218章 裝吧第473章 煞星第424章 惱了第93章 猜測第570章 心急第309章 舌戰第161章 不好第208章 開解第275章 候信第451章 拿喬第57章 醋意第436章 下餌第453章 煩躁第6章 糾纏第349章 路上第316章 用心第431章 共浴第160章 動武第480章 發難第50章 考驗第427章 遠遊第314章 緣由第496章 蠻橫第300章 團圓第526章 栽贓第433章 心願第336章 覺察第489章 夜色第41章 宣召第343章 風雪第61章 歸心第378章 裝瘋第227章 到賀第346章 賭氣第335章 郊外第153章 近乎第383章 急怒第499章 恩賜第231章 情書第489章 夜色第449章 混蛋第566章 人心第50章 考驗第474章 沉睡第393章 心計第82章 蹊蹺第514章 哭沒第519章 設法第345章 誤會第364章 酷刑第283章 噩耗第341章 再鬧第268章 裝暈第357章 交鋒第361章 顧玉第218章 裝吧第393章 心計第253章 謠言第118章 疑心第62章 王哲第466章 事由第11章 唐倫第48章 收回第218章 裝吧第98章 盤香第570章 心急第514章 哭沒第527章 後計第197章 無語第24章 再勸第527章 後計第319章 袒護第281章 兒戲第113章 險死第215章 責任第439章 優勢第187章 鬥氣第477章 親見第65章 作對第196章 情緒第58章 歸屬第101章 當年第208章 開解第429章 好勝第235章 發怒第39章 人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