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

三屯營的總兵府修建的很寬敞。這一百餘年以來薊州鎮總兵都是駐防在這裡。

總兵府的大堂中,二十多名薊州鎮的將校分列兩旁而坐。有薊鎮副總兵江懿、統領南兵遊擊將軍孟平江、古北口守將衛指揮僉事李秀、燕河營參將張哲宇…

還有身在大營中的坐營官、把總等人。

另有新軍營二團總旗及以上軍官。

王承裕作爲科道言官中具備廷議資格的戶科都給事中,位在前列。薊州鎮的鎮守太監亦露面。

張昭居中而坐,他清朗帶着京師口音的官話迴盪在大堂中。明代的官話,也就是普通話是金陵那一代的口音。明太祖定的“中原雅音”。

“整個薊州鎮的衛所,分佈在順天府、永平府兩地。順天府的衛所廢除已經完成,軍戶轉民籍,富餘的人口都涌向京師討生活。給京師的經濟帶來活力。

永平府的衛所採取平涼府模式。將土地分給轉化爲民籍的軍戶。人口統一歸改革司管轄。除種田之外的人口,全部都往開平中屯衛集中,建設新城。

根據天子的詔令,所有的薊州鎮士兵從衛所兵就地轉爲義務兵。軍餉爲每月九錢銀子。服役期滿三年可轉爲志願兵或者退役。”

“以上種種改革,將終結薊州鎮五十餘萬軍戶困苦的生活,有利於保持薊州鎮十萬軍隊的戰鬥力。但勢必也會帶來新的問題。

第一,軍餉。第二,軍官們的利益。第三,預備役、退役。第四,整訓。”

明朝的軍制,直白點說就是衛所軍戶制。

震驚中外的“土木堡之變”喻示這種制度的腐朽。而嘉靖年間的倭寇之亂席捲南中國,則讓這種制度沒落。

張昭此時所在時間線,弘治年間是明中期。正處在衛所制和募兵制並行的階段,且衛所兵的人數依舊是軍中的大頭。至嘉靖年間,募兵制纔會成爲主流。

明朝的軍餉制度,包括提供給衛所兵全家人的“月糧”和軍事行動時發給衛所兵本人的“行糧”。

標準是,騎兵月糧定額是二石。軍馬每日給豆三升,草料十五斤。普通軍士月糧定額是一石,有家室的發放鹽二斤,無家室的發鹽一斤。行糧,視作戰、操備、修邊、防秋等軍事行動的行程折算餉銀。

張昭將薊州鎮十萬大軍全部改爲義務兵。將月糧、行糧合併在一起歸爲軍餉。標準提高到每月軍餉九錢銀子。

一石大米,價值是五錢銀子。即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兩石米。而軍士們的口糧不見得就是大米。待遇好一點的可以吃到黍米、小麥,差一點的就全是高粱,或者糠殼、豆子。

所以,張昭幾天前在三屯營宣佈提高軍餉時,士卒們歡呼不止。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多出的軍餉從哪裡來?不要想着從戶部掏錢。明朝的中央財政窮得叮噹響。兵部尚書劉大夏說如今國窮民困,某種意義上沒說錯。

注意,他說的這個“民”,指的是黃冊上的自耕農。富的流油的各地縉紳,不僅享受着免稅,還奴僕成羣。他們根本不窮。

另外,薊州鎮的衛所屯田產出雖然不高,一年大約只有五萬石左右。但聊勝於無。張昭把衛所全部廢掉,屯田這一塊所提供的軍餉,也需要填補上。

在固原鎮、寧夏鎮推行廢除制度時,彌補所產生的虧空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固原鎮屯田所產出的糧食、草料共三十萬兩千石。這是相當漂亮的一個數據。

所以,將那些衛所士卒轉爲民戶後,得以新增數萬戶。朝廷也不吝封賞。

這些民戶所繳納的稅賦,會由三邊總督統一協調,取出一部分爲軍費。

第二,國泰商行在西北設立的數座紡織工廠。其所得利潤以股份分紅的方式供給邊軍、軍將。

但目前而言,薊州鎮並沒有這樣的條件。

張昭的話,讓薊州鎮的軍將們豎起耳朵。不僅僅是軍餉的事啊,沒見張大帥還說了:第二,軍官們的利益。

張昭環顧一週,將竊竊私語聲給壓下來,笑一笑,道:“那我先說第二條。

官場中有一句古話叫做‘千里做官只爲財’。咱們不能恥於言利。不能軍中的將官生活水平還趕不上鄉間的地主。那誰還來當兵,當將軍?

前漢時,爲何關中百姓聞戰則喜。因爲軍功是出人頭地的捷徑,參軍是發財的金光大道。

咱們目前還法做到這一步,但是可以把待遇提一提。

如今,永平府的衛所無償廢除,鎮中許多軍將的資產瞬間被我剝奪大半。

鑑於諸位將軍爲國戍邊,我將准許軍中諸將按照官階大小在大寧都司舊地,也就是鬆嫩平原上,購買數量不等的土地。一個總旗,最多可以購買五十畝地。

價格隨行就市。我預估在最開始一畝地的價格應該會在五錢銀子左右,甚至會更低。

至於將來你們是自己退役耕種,還是僱人耕種,悉聽尊便。”

這個決定一宣佈,大堂中的氣氛在肉眼可間熱起來。

很明顯,張大帥要造就一批軍功地主。這批人將會是他的改革的堅定支持者和追隨者。

張昭笑笑,道:“再來說軍餉的事。目前而言,軍餉由後軍都督府的幽州商行來支付。換言之,就是國家發軍餉。

幽州商行的銀子,目前主要來自於在京中發行的戰爭債券。長遠來看,幽州商行將會逐漸的涉足商貿,用以支付將來的軍餉。

但是,這軍餉不是那麼容易拿的。薊州鎮十萬大軍,要裁撤掉老弱病殘,並進行整訓。提高戰鬥力。爲出塞剿滅朵顏三衛做好準備。

裁掉老弱病殘和退役制度並行。由後軍都督府和目前下屬的順天府衛所、永平府衛所來負責。同時還要依託於各府衛所下屬的縣衛所建立起預備役制度。

天子已經詔令北直隸、遼東臣民,皆有義務服兵役。義務兵的募兵之權在後軍都督府。每年都要阻止青壯們進行短期的訓練。此事日後慢慢完善。

關於薊州鎮全軍整訓的事宜…”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開平中屯衛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爲公馬文升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兩百二十九章 張相公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五十五章 成長(上)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六百三十四章 發難(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回開平中屯衛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沒有豬一樣的敵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第六百零二章 火(下)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初戰(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四百七十四章 等待開會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兩百零八章 新軍衛在準備第六十一章 生員(一)-波瀾再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泥成功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兩百四十三章 張昭的建議(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四百零一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囂張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八十八章 自然增加第五百九十一章 奴家願意第六百四十八章 意外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五百零九章 輕鬆擊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要到密旨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爲公馬文升第五百八十六章 消息傳開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捐獻第五百三十四章 張昭的方案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兩百三十二章 六小姐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兩百二十一章 與子同袍(中一)第五百三十章 滅窩集部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好消息第七十九章 李東陽(上)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四百令三章 掌控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法折騰第七百一十章 溝通、落幕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兩百三十一章 新軍衛恐怖如斯。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三十一章 餘波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兩百二十九章 張相公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衆多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明君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退讓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第六百八十四章 落幕第五十五章 成長(上)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六百三十四章 發難(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三百三十八張 扯虎皮第兩百七十二章 面聖(上)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