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26章 迎立新君

bookmark

一個雄視萬邦睥睨寰宇的皇帝,一個效法父皇一生只娶一個女人的皇帝,一個充滿了朝氣和叛逆,只願爲自己而活的皇帝,一個在歷史上留下最獨特同時也最富爭議的名聲的皇帝……

現在這位皇帝正靜靜地躺在秦堪面前,對外界的一切毫無知覺,臉色蒼白但嘴角卻微微往上勾着,彷彿沉浸在一場自己不願醒來的夢裡。

夢裡也許比現實更美好吧,有朋友,有愛人,有父母親人,卻沒有那些原本他並不願意擔起的責任。

每個人的容顏都會衰老,每個人的青春都將燃燒,而朱厚照,給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在自己的青春即將燃燒殆盡的那一刻忽然定格,從此千古而下,留給後人的眉眼,永遠是他年輕時的模樣。

挺好的,像煙花,在最璀璨的那一剎消泯於世間,人們看不見他消寂後的灰燼,卻永遠記住了他綻放時的光華。

一口飲盡杯中酒,秦堪沉默坐在牀榻前,任淚長流。

很多年沒流過淚了,當初在紹興自己最窮困最絕望的時候,被東廠番子前追後堵命懸一線的時候,在遼河邊被五千蒙古騎兵包圍幾乎生望殆絕的時候,秦堪都沒流過淚,那時的他腦中想的是如何奮力一擊,爲自己掙得一線生機。

然而今日,此刻,看着牀榻上毫無知覺無喜亦無悲的朱厚照,秦堪卻終於流下淚來。

多久沒有這種無可奈何的無力感了?遙遠得彷彿已是前世的事了。掌控着世間萬靈的生死又怎樣?殺千人殺萬人,卻終究挽不回一條活生生的性命。

秦堪只覺得自己的生命忽然硬生生缺了一角,這一角窮一生之力亦無法彌補,自己的將來或許是璀璨的。光彩的,無人企及的,然而無論再怎麼奪目,終究是不完整的,因爲少了一位最重要的朋友。

半壇酒下肚。秦堪已有了幾分醉意,通紅着的雙眼盯在朱厚照蒼白的臉上,目光裡露出說不清是嘲諷還是羨慕的光芒。

“陛下……你了無牽掛躺在這裡,可知如今天下因你一人而動盪不安?江山社稷是你的,宇內萬物也是你的,你擁有世間最尊貴的權力和地位。卻爲了一支簪子而輕率舍卻了一切,臣只想問你,……這麼做,值得嗎?”

牀榻上的朱厚照已無法回答他,可他的嘴角仍然微微上揚,似乎在嘲笑世間庸俗的凡人。凡人裡,似乎也包括了秦堪。

秦堪淚若長河,胸腔間卻忍不住冒出一股勃然怒氣,重重一拍桌案,怒道:“只羨鴛鴦不羨仙是嗎?只有你懂得世間的情愛是嗎?所以你可以了無遺憾選擇這種飛蛾撲火般的結局,但你知不知道,你倒下去了。天下將有多少人爲你的兒女之情而命喪黃泉?多少人家的無辜婦孺因你的倒下而流離顛沛,甚至淪爲奴役玩物?你的兒女之情竟如此自私,你的肩上難道只有劉良女這一份責任嗎?祖宗傳給你的江山社稷被你扔到哪裡去了?”

殿內的動靜傳到外面,殿門吱呀開了一線,一名小宦官擔心地朝裡面張望了一眼,見裡面除了秦公爺怒目勃發外,似乎並無異常,小宦官猶豫了一下,終於畏懼地小心將殿門關緊。

看着一動不動的朱厚照,秦堪滿肚子的怒氣又漸漸消去。眼淚再次不爭氣地流出了眼眶。

“陛下,睡夠了,醒來吧,你曾說過,你我既是一生的君臣。亦是一生的朋友,我非逆臣,但我的忠心不廉價,它只對朋友有效,你再不醒來,連我都無法保證自己會幹出什麼事情……”

眼淚伴隨着呢喃輕語,滴滴摔落在地,迸裂出點點黯然神傷的晶瑩。

…………

…………

走出豹房大殿,秦堪的目光一如平常般清冷,平靜,完全看不出剛剛哭過一場的樣子。

一直守侯在門外的張永急步迎上前,擠出笑容領着秦堪朝宮門走去。

“張公公,陛下昏迷期間,煩請你命太醫悉心救治,宦官宮女們盡心侍侯,勿使慢怠。”秦堪平靜地道。

張永泣道:“陛下是雜家的天,雜家怎敢不悉心照拂。”

秦堪仰頭看天,呼出一口濁氣,眼眶又有些發紅了:“在最燦爛的時候黯然消寂,相忘於江湖不如相忘於廟堂,這樣也好,十四年來,他幹出的任何事情總能令世人目瞪口呆,這一樁大概是他驚世駭俗的最後一樁了……”

二人已走到豹房殿外一片幽幽蔥蔥的樹蔭小道上,張永見左右無人,忽然朝秦堪撲通跪下,泣道:“秦公爺,陛下若駕崩,我等閹人大禍臨頭,求公爺救我!”

秦堪一怔,黯然長嘆。

“張公公,時局紛亂,天威難測,連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們且耐心等等吧。”

“託公爺的四夫人巧施妙手,給陛下延命十日,初時雜家還覺得十日之期大有可爲,於是遍索北直隸名醫入京,但是眼下日子一天天過去,陛下卻仍舊昏迷不醒,雜家這心裡越來越絕望,公爺啊,咱們怕是沒生路了,待新君登基,賞新罰故,天下之大何處纔有我等立足之地?公爺,正所謂脣亡齒寒,雜家的性命固然危險,公爺您……怕是也好不到哪裡去,求公爺想想法子,再救我一次。”張永說着說着,竟止不住地嚎啕大哭起來。

秦堪抿緊的嘴脣,眼中卻飛快閃過一絲戾色。

朱厚照昏迷第八日,各地藩王蠢蠢欲動的壞消息接二連三傳到京師。

內閣,司禮監,都察院三方於文華殿召見太醫院院判劉文泰,正式詢問朱厚照病情,面對滿殿重臣的連聲質問,劉文泰神情黯然,流着淚默默搖頭。

衆臣終於心若死灰。

文華殿陷入可怕的沉默,足足小半個時辰沒人說一句話。

每個人的眼角都在微微抽搐,每個人都在心中默默決斷,決斷一件小則影響一人榮辱,大則影響國運氣數的大事。

久久沉默之後,殿內忽然一聲清脆而突兀的炸響,內閣首輔楊廷和摔碎了一隻茶盞兒,衆人愕然望去,卻見楊廷和老淚縱橫,身軀劇顫,失去血色的脣縫裡硬邦邦地迸出一句話。

“國不可一日無君,大亂即至,不能等了!召在京四品以上官員及京中各勳貴齊赴太廟,祭拜列祖列宗……”楊廷和的身軀抖動得愈發厲害,眼睛一閉,兩行渾濁的老淚順腮而下,語氣卻無比的堅定,決然。

“……議定即位新君人選!”

楊廷和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說完這句話後便不由自主地癱坐在椅子上,額頭和臉上全是水,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

殿內一片沉寂,所有人表情怔忪,好像還在花費時間消化這個震驚的消息,足足半柱香沒人說話。

哐當再次巨響,都察院右都御史杜宏忽然從椅子上順勢滑到地上,仰天大哭:“陛下啊——”

彷彿點燃了火藥桶的引線似的,滿殿頓時炸了鍋,無數悲泣嚎啕聲此起彼伏,殿內一個個手握大權的重臣們全部跪在冰冷的地板上,像一羣失孤的孩子般大哭起來。

“諸位,肅靜……肅靜!”楊廷和一邊哭一邊重重拍着桌案,淚眼環視殿內衆臣,哽咽道:“國不可無君,我等絕非逆臣,但只爲大明社稷故,不得不迎立新君,以保社稷安穩,以定天下士子臣民之心,老夫……問心無愧!將來若陛下醒轉,此責便由老夫一力承擔!”

殿內哭聲稍頓,接着衆臣紛紛道:“怎可讓楊首輔一人擔之,我願與首輔大人同進退。”

“國君病危,藩王不穩,迎立新君不失人臣之道,老夫亦願與楊大學士共禍福!”

“此乃廷議,社稷傳承之大事,豈由一人而決?今日之禍福,我等皆擔之。”

“…………”

七嘴八舌的議論聲在殿內悠悠迴盪,楊廷和的身軀靠在椅背上,疲憊地揮了揮手,竟似連說話的力氣都失去了。

迎立新君的基調,就此定下,殿內衆臣很快進入了討論。

…………

…………

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宗人府的族譜上將朱家的近支遠支記載得明明白白,一目瞭然。

弘治先帝僅朱厚照一子,而朱厚照並無子嗣,所以皇位傳承自然不必在弘治先帝這一支裡選擇,簡單的說,若朱厚照駕崩的話,弘治先帝這一支算是斷絕了,別說皇位承繼,就連香火都只能到此爲止。

朝臣們只得再上溯一代,從弘治先帝之父,憲宗皇帝的後代子嗣即弘治先帝的兄弟當中尋找皇位繼承人,論血緣的話,這幾支無疑是最近,也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

人選其實沒有任何爭議,短短不到一個時辰,新君的人選便已確定,果然不出楊廷和所料,無論宗人府的宗令大人,還是內閣幾位大學士,都察院諸御史或六部尚書侍郎,對新君人選皆無異議。

——就藩於湖廣安陸州的興王,朱厚熜。

PS:還有一更。。。

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6章 運蹇時乖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4章 無妄之災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100章 上達天聽(下)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41章 感情問題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678章 圖窮匕見(中)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24章 新紮師爺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37章 不負年少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24章 新紮師爺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38章 國公之怒
第537章 開拔霸州第200章 坑人發明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654章 我已入局第732章 三請三辭第6章 運蹇時乖第410章 風雲再起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627章 共逐失鹿第411章 靜待佳時第316章 假手試探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231章 難演的戲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156章 不求長生第752章 一壺濁酒喜相逢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739章 邊軍入京第414章 子禾入衙第504章 劉瑾匿檄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第4章 無妄之災第634章 啓程歸京第390章 太廟請罪(上)第300章 義州奪兵(下)第458章 營救交易第727章 塵埃落定第100章 上達天聽(下)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152章 各自張網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41章 感情問題第268章 復開西廠第269章 劉瑾亮刀第678章 圖窮匕見(中)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297章 改道義州第367章 侯爺求官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545章 心存善念第482章 風暴前夜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500章 喜堂喋血(上)第575章 金殿心聲第145章 再覲天顏第610章 震懾羣雄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80章 城外送別第24章 新紮師爺第110章 避無可避第85章 大婚之喜(中)第747章 兵諫逼宮(中)第491章 不棄天下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564章 李廣難封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633章 追剿餘孽第602章 紈絝惡霸第506章 霸州烽火第199章 必有迴響第37章 不負年少第149章 殺馬示威第705章 父子謀職第24章 新紮師爺第409章 隱匿深山第242章 準備反擊(上)第533章 軍心民心(下)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342章 秦家女人(上)第259章 漸生仇隙(上)第665章 無可調和第540章 兵臨城下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436章 平定天津(下二)第321章 花當提親第526章 劉家有女第708章 正德選妃(下)第10章 才子招財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344章 封爵之爭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139章 敗類聖人第549章 攻陷霸州(中)第38章 國公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