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偷天換日(十二)

高粱橋在西直門外,乃京師郊外踏青最佳勝地,沿河十里長堤盡皆楊柳青青,綠樹成蔭,沿河兩岸,古剎林立,更有無數高樓半掩映在竊窕綠樹中,歷來是城中官員士紳踏青遊玩之地,乃京師郊外一大勝景。

不過此時,高粱河兩岸一眼望去,卻是望不到頭的大軍營帳,不時可見身着奇異軍裝,揹着烏黑火槍的東興港兵丁來回巡邏,一派肅殺之氣,劉思武在一羣軍官的鏃擁下徑直騎馬來到西直門外,看着洞開的城門,看着空蕩蕩的城牆,他不由的笑了笑。

一個副官輕笑道:“司令,他們倒是識趣,省了咱們一番手腳。”

“司令,是否派人接管城門?”

“天色已晚,明日再派兵接管。”劉思武說着微微一頓,便接着道:“嘉靖雖然棄城而逃,但只帶走了六萬兵丁,京師還有六萬以上的兵力,咱們必須爭取兵不血刃的佔領京師。”說着,他回身一指高粱河,道:“這是京師郊外一大勝景,少爺在京師時頗喜來此踏青,傳令下去,不許隨便破壞,另外,嚴申軍紀,凡有騷擾百姓者,就地槍決!”

“是!”衆軍官忙轟然應到。

“回營。”劉思武說完,便撥轉馬頭,一馬當先趕回大營,他有心讓人進城收集馬匹,不過轉念一想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嘉靖西巡,士紳商賈百姓出城避亂,肯定是帶走了城內所有的馬匹,不會再留下多少,就算還留有,也多是不堪一用的劣馬,況且晚上派兵入城。不僅擾民,也不安全。

進的大帳,劉思武還沒來的及喝口水,一名軍官便迎了上來,敬禮道:“司令,有一個叫王小寶的人在外求見。說是司令故人。”

王小寶?劉思武連忙轉身道:“快,有請!”說着已是迎出帳外,這王小寶是少爺胡萬里在京師之時的貼身書童,當年在京師,他們還在一間小院共處過幾個月時間,他一直沒明白,胡萬里當年身邊嚴重缺乏人手,卻爲何將王小寶留在京師,只到最近。得知道王小寶專爲負責京師的情報收集,他纔有些明白。

劉思武出的大帳,便見一個容貌俊朗,身形碩長,風度翩翩的書生緩步而來,到的跟前,見的對方眉目間依稀還有少時的模樣,略微遲疑。他才含笑道:“小寶哥?”

聽的這頗爲遙遠的稱呼,王小寶心裡一暖。含笑點了點頭,便用手中摺扇輕輕指了下大帳,道:“進帳再說。”

見他這副樣子,劉思武不由暗笑,這大概便是少爺所說的職業習慣吧?當下便伸手禮讓,道:“請。”看着這一幕。帳外一衆親衛都是暗暗驚訝,這人是誰,司令爲何對他如此客氣?

進的大帳,見帳內無人,王小寶才輕笑道:“一晃十四年。當年掛着鼻涕的劉思武,已經是威風八面的大將軍了。”

劉思武聽的一笑,道:“全仗少爺擢拔,倒是小寶哥比起當年更俊朗了,如今看起來,倒是比我還年輕。”

聽他提起胡萬里,王小寶臉上的笑容立時就消逝的無影無蹤,輕嘆了一聲,他才道:“東興港倒是兵臨京師城下了,可少爺卻沒能看到這一天。”

劉思武可不敢多嘴,連忙道:“小寶哥節哀。”

“也別一口一個小寶哥了。”王小寶說着隨意的坐了下來,道:“少爺給我賜了個字,質美。”說着他便接着道:“先說公事,嘉靖西巡,隊伍雖然龐大,但速度一點不慢,兩日間便已到達定興。”

聽的嘉靖腳程如此之快,劉思武不由的暗自咋舌,乖乖,七八萬人的西巡隊伍,一天七十里的行程,這速度足以媲美他們東興港護衛隊了,看來,追擊嘉靖是不要做指望了,當下他便道:“京師是什麼情況?”

“嘉靖西巡只從十二團營和兩官廳抽調了六萬精銳。”王小寶沉聲道:“京營還有六萬左右的兵力,由駙馬都尉京山候崔元統帥,而且他還從班軍中挑選了二萬人,從他放棄內城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收縮兵力,重點防禦皇城和宮城。”

京師分爲宮城、皇城、內城、外城,這一點,劉思武是清楚的,王小寶早就給他們提供了詳細的地圖,外城沒有築城牆,實則整個京師就是三重城牆,宮城、皇城、內城,崔元放棄了內城,重點防禦宮城和皇城,顯然是準備死守,以待嘉靖的援兵,若是硬攻,這破壞就不是一般的大,可能會將整個宮城、皇城打成一片廢墟!

略微沉吟,劉思武才道:“這個駙馬都尉京山候崔元是什麼人?”

略微沉吟,王小寶才道:“他是永康大長公主之夫,有從龍之功,當年嘉靖繼位,就是他奉金符前往興王府迎駕,深的嘉靖器重,論聖眷隆渥,一衆勳臣外戚之中,無人能及,你若是想勸降,幾乎沒有可能。”

“那就只能打了。”劉思武沉聲道:“益王到來之前,必須的攻下宮城!”

聽的他要強攻,王小寶有些擔心皇城宮城損毀太大,但這不是他份內的事,他不便指手畫腳,看了他一眼,他才緩緩的道:“還有個消息,廈門傳來消息,益王一行,已經乘飛剪船北上。”

次日一早,劉思武便率領大軍入城接管了內城九門,在城內四處張貼安民告示,對內城實行戒嚴,劉思武則率着手下一衆軍官,在嚮導的帶領下繞着皇城轉悠,選定攻打皇城的最佳地點。

午後,掌控了通州糧倉的李健才率軍抵達朝陽門、東直門外,聞報劉思武已經率軍入城,控制了內城,他便下令,就地紮營,臨近黃昏,劉思武才快馬而來。進的大帳,他便將嘉靖的西巡行程和京師的情況詳細的介紹了一番。

細細聽完,李健便道:“宮城皇城肯定是要打的,不過,不能造成太大的破壞,真要打成一片廢墟。益王來了,咱們都的被訓斥,火炮的破壞力太大,最好是隻用開花彈,破了皇城,給他們留一條生路,放開北安門和西安門,讓他們逃跑,如何?”

“即便要放他們一條生路。也不能讓他們去太原與嘉靖匯合,讓他們往北逃,放開北安門便可。”劉思武含笑道:“再則,要防着他們在逃跑之前放火,特別是宮城,我計劃從其他五門同時進攻,突破皇城,各部直插宮城。”

聽的這話。李健思忖了半晌,纔開口道:“嘉靖西逃。自然是清楚抵擋不了東興港的攻擊,可他爲什麼還要留下駙馬都尉京山候崔元鎮守京師,幾萬老弱病殘,能夠守的住皇城和宮城?崔元又爲什麼要放棄內城?”

劉思武心裡一驚,道:“你是說崔元會以放火來威脅咱們攻城?”

“有這個可能。”李健沉聲道:“而且咱們攻佔宮城,大量的妃嬪宮女太監自忖必死。也有可能放火。”說着,他話頭一轉,道:“有無益王的消息?”

“有,益王已經乘飛剪船北上。”

“飛剪船速度快,益王十日之內。必然能夠抵達京師,不若等益王來了再攻城如何?”李健緩聲道:“對京師的妃嬪宮女太監、官員兵丁士紳商賈百姓來說,東興港就是海賊,但益王不同,他是大明的藩王,益王發佈令旨,更能安撫人心。”

那倒是,他們做的再好,也抵不上益王一句話,劉思武也怕崔元一把火將皇城和宮城燒掉,稍一沉吟,便道:“那就等益王來了再說,嘉靖的援兵十日之內趕不到京師,沒什麼可擔憂的,乘着這段時間,將攻城的器械準備充足一點。”

“還有,從周邊各地徵集一批馬匹送往天津。”李健補充着道:“聽的嘉靖西逃,益王必然心急趕來京師。”

次日一早,內城百姓就驚訝的發現,東興港那些穿着奇怪軍裝的兵丁居然都撤出了城,除了九個城門還有東興港兵丁看守,城內已經看不見大隊兵丁,只能夠偶爾見到一小隊兵丁在街上巡邏,而且城門也是大開,不禁出入,甚至貨物進出,連稅都不收,這一奇怪的情形,立刻就引的城中百姓議論紛紛。

一些膽大的商賈,尤其是一些小店鋪紛紛打開大門做生意,經過昨日的接觸,城中的百姓已經不再害怕,那些個東興港的兵丁雖說穿着古怪,人人揹着火槍,但一開口說話,幾乎人人都是一口流利的北方官話,雖說不是京味十足,但聽着卻是格外順耳,而且他們說話和氣,吃東西給錢,也不隨便進屋,軍紀好的不的了,百姓們的膽子自然也就大了起來。

還不到辰時末,城中的大街小巷就熱鬧起來,不少人紛紛出門上街打探消息,小茶鋪,小酒肆,街頭巷尾,隨處都有人在議論。

“東興港不攻皇城和宮城了?是不是撤兵了?”

“皇上都不在京師了,打皇城宮城還有什麼意思?”

“皇上西巡太原去了,東興港會不會追去太原?”

“還擔心殺的血流成河呢,這就撤了?”

“撤啥?還控制着城門呢!”

“還別說,這東興港的軍紀還真不賴。”

“早就說了,東興港的軍紀比說書說的岳家軍還要好!人家在廣州攻城,燒了民宅還賠銀子呢。”

“你們發現沒有,東興港那些個當兵的都闊氣,出手都是銀元。”

“那是自然,東興港的兵丁一個月餉銀是兩塊銀元,伙食更是饞人,天天有肉,沒見一個個牛高馬大的,壯實的跟牛犢子似的。”

“東興港果真是富的流油,這幾萬兵丁,一年的花多少銀子?”

“多少銀子?六萬兵丁,一年至少三百萬銀元!”

“這麼多銀子養兵,東興港的百姓日子怕是不好過吧?”

“不好過?也虧你是天子腳下的,人家小琉球富的流油,家家戶戶都是上百畝地,買奴隸種田呢,江南也沒小琉球富足。”

“那益王進京,咱們的日子是不是比現在要好過的多?”

“這就難說了。益王畢竟不是東興港的人。”

皇城,大明門,六十餘歲的駙馬都尉京山候崔元站在譙樓上,望着人來人往的內城大街,微微皺起了眉頭,他也琢磨不透東興港這是唱的哪一齣。昨日還在全城戒嚴,四處巡查,一副馬上就要攻城的架勢,今兒怎的突然又偃旗息鼓了?是等後繼的援兵?火炮?還是象嚴嵩說的,等益王來了再攻城?

不管是什麼原因,能夠拖延時間對他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最好能拖個十天半月的,宣府和薊州兩鎮的援兵就能抵達了,到時候。這京師說不定還真有可能保的住。

天津衛城。

飛剪船的航速確實是快,僅僅六日,胡萬里一行便抵達了天津衛,一上岸,留駐天津的團長蕭長生便向薛良輔、伍子順稟報了京師的情況。

聽聞嘉靖西逃,不僅帶走了六萬精銳兵丁,還將京師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員盡數帶走,薛良輔、伍子順都是一驚。暗忖這嘉靖也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傢伙,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公然放棄京師!

兩人不敢怠慢,一俟胡萬里進入天津兵備道衙門,便急忙求見,待的二人進來見禮,胡萬里便道:“京師是什麼情況?”

“稟益王殿下。”薛良輔躬身道:“嘉靖聽聞東興港大兵壓境,倉促率領京師所有勳臣和四品以上官員。在六萬兵丁的護衛下,西巡太原。”

聽的這話,胡萬里心裡不由一沉,當即便揮手屏退身邊的幾個侍從,緩緩的呷了口茶。聽的薛良輔將情況詳細的介紹完之後,他才沉聲道:“嘉靖果然是才智過人,這一手,等若是給咱們留下了一座空城,大明九邊重鎮,兵力在四五十萬間,佔領京師,咱們將面臨二十萬邊軍的反撲!”

“殿下。”薛良輔有些擔憂的道。

“開弓沒有回頭箭!”胡萬里決然說道:“既然不可避免要大打一場,那就放手打一仗!”

微微一頓,他便接着道:“馬上調派艦隊打掉海州的水師艦隊,以去除小琉球的後顧之憂,令船隊回小琉球運送彈藥,再飛鴿傳信,從倭國掉一個師、從小琉球調派兩個師增援京師!從呂宋、淡馬錫各掉一個師駐守天津,咱們會會大明的邊軍!”

“謹尊殿下令旨。”伍子順忙敬禮道。

薛良輔卻是有些擔憂,連二線部隊都調來參戰了,這一戰可真就是生死存亡之戰了!他很清楚胡萬里的想法,這是準備一舉擊潰邊軍,徹底摧毀嘉靖的信心和希望,也以此震懾天下,以免各地不服,斷斷續續的反抗!

略微沉吟,他才憂心忡忡的道:“殿下,邊軍實力大損,西北韃靼會否乘虛而入?”

“嘉靖大舉抽調邊軍反攻京師,韃靼就不會乘虛而入?”胡萬里沉聲道:“一旦擊潰邊軍,咱們完全可以抽調二三萬的兵力攻擊韃靼,尋機一戰殲了他們的主力,九邊重鎮,屯兵數十萬,實是勞民傷財,咱們不需要被動防禦,要主動進攻!”

聽的這話,薛良輔不由一陣無語,西北草原,可不是大海,韃靼騎兵的機動性高,又無固定的都城和城池,可不象大明這樣好打,一戰殲滅主力,這不是一般的難!不過,眼下退兵也確實不妥,若是就此退兵,嘉靖必然會加大京師的防禦,甚至是遷都都有可能,錯失這次機會,也等若是失去了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大明的機會!以胡萬里的秉性,甚至有可能放棄奪取大明天下!

見他默然不語,胡萬里突然問道:“慈善會在京師的銀號情況可有稟報?”

伍子順不知他爲何會突然問起這事,忙搖了搖頭,道:“沒有。”

薛良輔卻是聽的眼睛一亮,錢糧!胡萬里還預埋有從錢糧上入手打擊嘉靖的手段?他心裡登時一寬,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殿下是早就料到嘉靖會逃?”

“從嘉靖的性格分析,他應是十分固執之人,不會輕易放棄京師。”胡萬里微微搖了搖頭,道:“大明立國以來,從沒有君王棄京師而逃,文皇帝移都北京,本就有天子守邊之意,嘉靖棄京師而逃,着實有些令我意外,京師的銀錢,本是我準備用以招攬人心的。”

說着,他看向伍子順道:“通知南京慈善總會的周志偉,叫他將陝西、山西、遼東的銀號現銀儘快轉移,咱們名下的錢莊銀號也通知一下,另外,叫劉思武、李健在京師放出消息,大肆收糧,最高擡至一倍,收盡周邊府縣的糧食!”

這是要給嘉靖的數十萬大軍來個堅壁清野!薛良輔不由的提醒道:“殿下,如今可正是運送漕糧的季節。”

“提醒的是。”胡萬里頜首道:“給漢武發封信,要求斷掉漕糧!”

“是。”伍子順忙應道,他自然清楚這信是給夫人徐清曼的,徐清曼給魏國公徐鵬舉去信,相信徐鵬舉絕對會選邊站!(未完待續……)

第16章 風雲變幻第476章 反困第255章 探問第73章 窺破第155章拉人第171章擢升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10章 離衙第42章 少爺稱謂第32章 驛站第399章 佳人來第218章 踢皮球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248章 衝擊第349章 蠱惑第227章 不表態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9章 落寞張璁第16章 風雲變幻第300章 不樂觀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41章婚事第178章時局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90章取而代之第79章 船隊第313章 佈局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85章 刁難第191章府尹之位第376章 嫁衣?第44章 新授官職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175章紅夷大炮第 168章考驗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185章天降祥瑞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82章 吉日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47章 贖金第155章拉人第240章 規矩第91章 雙管齊下第427章 形勢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296章 收人第257章 出行第352章 不安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134章大凶之兆第211章 王廷相第265章 遇險第174章發軍餉第425章 新軍裝第 389章 生路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388章 布袋陣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91章 雙管齊下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86章 萬順合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14章 擔憂第399章 佳人來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265章 遇險第32章 驛站第435章 招攬第184章再回金陵第77章 邸報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99章 佳人來第122章募捐第128章家難當第294章 世故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66章 琉球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15章 風波起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90章 一把火第95章 計劃第173章改制第208章 譁變第31章 赴任第98章 陋規第383章 翻臉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55章拉人
第16章 風雲變幻第476章 反困第255章 探問第73章 窺破第155章拉人第171章擢升第259章 寧波望族第110章 離衙第42章 少爺稱謂第32章 驛站第399章 佳人來第218章 踢皮球第261章 遠客求見第248章 衝擊第349章 蠱惑第227章 不表態第299章 廠衛陰影第150章收買人心第19章 落寞張璁第16章 風雲變幻第300章 不樂觀第358章 跳出三界外第141章婚事第178章時局第121章開海之爭第190章取而代之第79章 船隊第313章 佈局第251章 復召張璁第85章 刁難第191章府尹之位第376章 嫁衣?第44章 新授官職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235章 薑是老的辣第175章紅夷大炮第 168章考驗第213章 守備中官第185章天降祥瑞第277章 牛刀小試第482章 吉日第288章 一石三鳥第347章 贖金第155章拉人第240章 規矩第91章 雙管齊下第427章 形勢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296章 收人第257章 出行第352章 不安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134章大凶之兆第211章 王廷相第265章 遇險第174章發軍餉第425章 新軍裝第 389章 生路第456章 偷天換日(十七)第388章 布袋陣第402章 月港撤退第91章 雙管齊下第355章 立足於打第286章 萬順合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194章 禍不單行第414章 擔憂第399章 佳人來第464章 偷天換日(二十五)第265章 遇險第32章 驛站第435章 招攬第184章再回金陵第77章 邸報第354章 身份敗露第399章 佳人來第122章募捐第128章家難當第294章 世故第184章再回金陵第356章 嘉靖失落第345章 火燒大阪灣(五)第66章 琉球第341章 火燒大阪灣(一)第181章入主月港(三)第136章彗星掃太微第324章 萬衆矚目第15章 風波起第281章 脫離門牆第441章 偷天換日(二)第291章 張璁回京第90章 一把火第95章 計劃第173章改制第208章 譁變第31章 赴任第98章 陋規第383章 翻臉第460章 偷天換日(二十一)第155章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