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

bookmark

第130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

糜暘今日帶出的二將分別是沙摩柯與關平。

如今的他比不上孫權那般家大業大,麾下良將無數。

他在公安城中可以依靠的,武力上佳能夠貼身保護其的,也就關平與沙摩柯二將。

不過這二將的質量,一點也不比孫權從諸位江東良將中選出的徐盛與潘璋差。

當糜暘與孫權皆拍案而起後,糜暘身後的關平與沙摩柯就紛紛拔出腰間長刀,與孫權身後的徐盛與潘璋對峙起來。

其中沙摩柯因爲對自身的武力有着自信,他微微上前一步,將糜暘護在了身後。

孫權的身材在當世中已經算高大,但與沙摩柯相比,還是矮了足足一個頭。

而徐盛與潘璋二將雖都是武力不弱之輩,但他們的身高都比孫權略低一點。

當沙摩柯上前一步後,他那雄偉的身軀就如一道石柱般護衛了糜暘身前。

加上他那彪悍狂野的面龐俯視着孫權三人,所以他往前這麼一站,瞬間讓孫權三人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迫力。

看着眼前如山嶽般的沙摩柯,孫權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周泰的勇武,他是知道的。

周泰的勇武比起他身前的徐盛與潘璋二將來說,只高不低。

但就是這樣一個猛將,卻被眼前這位蠻將一箭重創。

雖說據韓當所說,周泰那夜是分了心,加上因爲年老往日舊傷發作,令其的身體機能遠不如當初強健,這才讓沙摩柯有機可趁。

但這也足以證明,眼前這位蠻將的勇武不可小覷。

在這樣的情況下,己方大軍不在,若是自己貿然因爲一時氣憤與糜暘交起手來,勢必討不了什麼好,甚至還有可能會吃大虧。

想到自己的身份與糜暘天差地別,自己的性命更金貴許多,孫權覺得自己沒必要主動冒險。

孫權有勾踐之奇,所以哪怕這時他再怎麼憤怒,爲了自己的利益打算,他也能很快控制着自己冷靜下來。

孫權望向糜暘的眼睛充滿了痛恨之色。

這輩子他還是第一次聽到“猾虜”二字。

想到這兩個字中代表的侮辱之意,要是可以的話,孫權直想將眼前的糜暘扔進大鍋中烹殺。

但最後孫權還是保持了一絲理智上的清明。

凝如實質般的殺機在孫權眼中流淌着,就在衆人以爲他要下令徐盛、潘璋二將襲殺糜暘的時候,他卻出乎衆人意料的,對着徐盛與潘璋二人言:

“回營。”

孫權的這個舉動令徐盛與潘璋二將一怔。

這不像至尊往日的做法呀。

但他們看着對面那個狀若虎豹的蠻將,心中也明白了孫權的顧慮。

若戰,勝負難料。

還是趕緊護着至尊返回大營中才是最要緊的事。

徐盛與潘璋護着孫權步步後退,朝着他們的馬匹走去。

而看着步步後退的孫權三人,糜暘眼中也有殺機浮現。

若是能趁此機會擊殺甚至擒拿孫權,那麼不止公安之圍可解,就是江東從此也會陷入內亂中,再也不是劉備的威脅。

當糜暘用詢問的眼神看向關平時,關平輕輕搖了搖頭。

當年關羽與魯肅單刀赴會時,關平就在關羽身旁,那時徐盛與潘璋也在魯肅身後。

那時關羽曾爲關平詳細介紹過魯肅的身後諸將,並言他們都是一時猛將,令他不得大意。

也許自身現今的武力不弱於彼等。

但只要不是相差過大,且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兩方將領要是相互廝殺起來的話,一時半會是不能結束戰鬥的。

而江東大軍就在百步之外,轉瞬可至。

雖然己方兵馬也在百步開外,但江東大軍畢竟人多勢衆,貿然與彼等野戰並無優勢。

出於這種顧慮,關平向糜暘搖頭示意不可。

而糜暘也明白了關平的意思,所以他暫時息卻了心中的殺機。

畢竟今日會面的最大目的已經完成。

徐盛與潘璋二將見糜暘三人終無異動,便趕緊護送孫權上了不遠處的戰馬,朝着百步外的軍營奔去。

糜暘見狀,也領着關平二人上了身後不遠的小舟,越過護城河,回到了公安城下。

孫權在駕馬回營之後,心中對糜暘恨極的他,趕忙喚來韓當,想令他領兵出營擒拿糜暘。

但在見到糜暘已經度過護城河之後,孫權也只能氣的揮鞭抽馬,放棄了出兵的打算。

這次糜暘與孫權的會面,以糜暘痛罵孫權,兩人不歡而散而告終。

在回到公安城中後,糜暘對着關平言道:

“吾曾聽聞孫仲謀在江東時愛騎馬射獵,並常以射虎爲樂,以至於猛虎時常撲至其馬鞍,其猶不懼。”

“今日一觀,孫仲謀能親來見我,足言傳聞不虛。彼亦是有膽氣之輩。”

糜暘這麼說,關平也表示認可。

雖說孫權的武略與其父兄相比差強人意,但在個人膽氣這塊,他還是有點父兄風範的。

這時關平想起了方纔糜暘怒罵孫權的那番風采,他嘴角流露笑意,對糜暘言道:

“子晟方纔案前叱罵孫權,真是大快人心。”

其實在魯肅擔任大都督時,江東言劉備借荊州不還一事,還未曾發生。

魯肅之前在世時,討要的也只是南郡,從道義上來說,不算過分。

可是在魯肅死後呂蒙執掌江東大軍後,所謂的借荊州一事,就漸漸開始流傳起來。

一開始關羽爲了維護孫劉聯盟,只將這當做笑話聽。

豈不料在不管之下,這流言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許多不明事理的人的觀點。

發展到今時,這個流言更是被孫權當做起兵偷襲荊州的藉口。

真是可笑至極。

往日裡關平就一直對這流言深惡痛絕,卻苦於無機會反駁,今日糜暘所舉正好完成了他的願望。

而等糜暘今日之語流傳出去後,加上孫權今日被糜暘拆穿真面目後惱羞成怒的的反應,勢必就會讓那些流言漸漸不攻自破,也會讓荊州民心更向着劉備一方。

說實話,糜暘今日罵的也很是舒心。

但他今日能罵的孫權毫無辯駁能力,並不是他口才有多好,只是他站在了真理一方。

公道自在人心。

哪怕孫權與呂蒙可以通過流言,擾亂一部人的看法。

但清者自清,史書昭昭,荊州的真正歸屬權,在千百年之後,自有公論,何況今日。

這時糜暘對着關平言道,“今孫權突然來公安,且今日呂蒙並未現身,或許呂蒙已不受孫權信任。”

糜暘沒說呂蒙已經病重這件事。

畢竟他知道這事太過令人匪夷所思,孫權知道就好。

面對糜暘的這個判斷,關平頷首表示同意。

糜暘不至於說因爲呂蒙病重而不能視事,就對城外的江東大軍放鬆戒心。

更不會因爲孫權現今執掌大軍,而變得無所畏懼。

只不過一個大敵倒下了,還是令其心中頗爲輕鬆的。

關平同意後對糜暘言道,“怪不得之前呂蒙一直按兵不動,不曾退兵,原來等的便是孫權到來。”

“吾料想孫權此來公安,定是因爲呂蒙大敗而心中惱怒,親來公安執掌大軍以圖復仇。”

“若如此的話,則城外江東大軍,一時難退呀。”

關平話語中對孫權來公安的目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一個最符合常理的推測。

因爲關平並不知道呂蒙病重的消息,所以他不知道先前呂蒙不退兵的真正原因。

他在根據目前所有信息的推測下,只能得出符合邏輯的以上推論。

雖然糜暘知道關平推論有不符合事實之處,但是他對關平所推導出的結果,也是認同的。

糜暘與關平都不知道孫權來公安的真正原因,畢竟這段時間以來,公安被四面圍城,內外消息不通。

任這兩個人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一向不顯山不漏水的糜芳,爲了兒子竟然會想出使出反間計,來擾亂江東內部。

況且退一萬步講,哪怕糜暘與關平知曉了孫權來公安的真正目的。

但今日孫權身爲一個勢力的君主,卻被糜暘那麼痛罵。

想來孫權這時已經將糜暘當做眼中釘,肉中刺,欲要除之而後快了。

很有可能會轉守爲攻。

猾虜這個蔑稱,乃是歷史上陸遜用來辱罵劉備的。

劉備在被陸遜這麼罵後,他那種涵養好的人都忍不住要和陸遜死磕,何況心胸並不寬大的孫權。

在糜暘與關平都意識到這點後,關平這時有些擔憂得說道,“子晟,城中糧食已經不足了。”

在聽完這句話後,糜暘的臉上也浮現了凝重之色。

荊州今年有疫情,又因爲關羽之前相持日久的襄樊大戰,本就處在缺糧的境地中。

在以往荊州各郡縣一有多餘糧草,多運往前線補給關羽大軍,公安城中並沒多少餘糧。

當然公安作爲防備江東的重鎮,原本是有數月存糧,當做戰略儲備一直不妄動的。

哪怕那時關羽再缺糧,也從未打過動這些存糧的心思。

但當初公安城中只有守軍三千,如今公安城內外卻有近萬大軍。

再加上糜暘俘虜了不少江東士卒,現在公安城中的軍戶人數是以往的三倍。

軍糧消耗的速度,也是以往的至少三倍以上。

本來按照原本關羽定下的兩月守城期限,哪怕公安城中存糧不多,也是足夠支撐萬人吃喝兩月的,但可惜後續時事的變化太快了。

在內部消耗增大,而友軍卻無法運糧補給的情況下,公安已經快到了缺糧的境地了。

要是江東大軍就一直在外圍城,死守不退,不出月餘,公安城中的糧食就會耗盡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

一旦城中糧草耗盡,公安城頃刻將面臨大難。

面對着關平臉上擔憂的神色,糜暘對關平言道,“你令城中糧官,再減少給江東俘虜的口糧。”

“只要令他們不致餓死即可。”

先前糜暘在將那些江東俘虜押入城中後,爲了防止他們生亂,便沒有給他們太多的口糧。

如今再減少之下,想來也能節省不少口糧。

若到時候再不足,只能向那些大戶動刀了。

其實在當世中,要是在曹魏治下遇到這事,那些俘虜要麼爲肉脯,要麼就會被盡數斬殺。

但糜暘是不會那麼做的。

也許糜暘這麼做,不能讓公安城中堅持太久,但也足以令公安城中的存糧,再多堅持一段時間。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足以糜暘做很多事了。

況且,益州的援兵應該也快到了。

在得到糜暘的吩咐之後,關平默默點了點頭。

如今也只能先暫且如此行事了。

回到大營中的孫權,腦海中不停迴盪起糜暘所罵的“猾虜”二字,這讓一直被奉爲江東至尊的孫權感覺到莫大的恥辱。

他誓殺糜暘而後快。

孫權嚴令徐盛與潘璋二將,不能將今日的所有見聞透露出去半分,否則軍法處置。

而後孫權回到己身大帳,抽出腰間長劍,一劍削掉了他書案的半角。

當年赤壁之戰時,孫權削案明心志,堅定了抗曹的決心。

今日他故技重施,爲的就是堅定烹鹿的心志。

憤怒的孫權本來想立刻點齊兵馬大舉攻城,以泄心頭之憤,但他這時想起了張昭的忠告。

擔憂江東大局的孫權,又開始舉棋不定起來。

就在這時,他的侍從谷利來報,說是魏王使者司馬懿求見。

聽到司馬懿求見,孫權臉上閃過了疑惑之色,但礙於對方是魏王使者,孫權還是選擇了接見。

司馬懿在帳外並沒有等候多久,就被谷利帶入了孫權的大帳之中。

而在司馬懿進入孫權的大帳中後,他看到了孫權面容肅穆的坐在自己的坐席上,從他面目上似乎看不出什麼異常。

但生性機警的司馬懿卻觀察到了,孫權身前的書案上有半角缺失,而那缺失的半角書案此刻正在地上躺着。

見到這一幕,司馬懿對於今日自己的獻計,多了幾分自信。

今日孫權與糜暘相見一事,整個江東大營中都知道,司馬懿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孫權在回來後,就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他與糜暘會面的具體內容。

但從他削案這舉動來看,很明顯,他與糜暘的相會並不愉快,甚至很可能還吃了大虧。

既如此,對於這點他若是不善加利用一番,怎對得起這些時日來的受困之辱。

每天中午12點,傍晚18點,晚上24點都有更新。

加更亦會陸續完成。

(本章完)

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
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396章 郝昭鎮陳 諸葛告誡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84章 于禁的心思(四更求追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七百七十一章 賀齊頓兵 贈我富貴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七百六十五章 全琮手抖 生辰大禮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七百七十四章 何故發笑 思索滅魏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七百零七章 六策平吳 有怨必報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