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的籌劃

167婚前的籌劃

鄧家長房長子,剛在奶孃懷裡吃了奶,正困得厲害,興許是睡夢裡夢見什麼,小嘴兒一張一張的,白嫩嫩的臉蛋兒直想讓人揉兩把,他如今還未取名,在兄弟中排第三,在他上面兩個哥哥粥兒和餅兒,兩個姐姐,一個是鄧知信前妻張氏生的紅兒,另一個是二房梁氏去年生下的英兒。

粥兒和餅兒這兩個小傢伙因爲年紀小,宋氏捨不得送他們去學堂,便由鄧知仁閒暇之時教他們識幾個字,如今《三百千》已能背下,唐詩也背了幾十首。粥兒挨着宋氏,餅兒則直接壓在了哥哥的肩膀上伸長了脖子,圓圓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祖母懷裡的小嬰兒,元元安安靜靜的坐在一旁,把宋氏身邊的位置讓給了只比她小半歲的紅兒。

去年梁氏生英兒的時候,這幾個孩子被教了規矩,知道襁褓裡的娃娃是不能隨便碰的,然而架不住小寶寶糯米糰子似的可愛模樣,粥兒還是大着膽子伸出手指輕輕戳了戳寶寶的包被,“祖母,弟弟怎麼老是睡覺啊?什麼時候才能和我們玩啊?”

宋氏面上滿是憐愛,目不轉睛地瞧着孩子的小臉兒捨不得移開,聽了長孫童稚的言語,笑了,“你們弟弟累了,需好生睡覺呢。”

餅兒忍不住問道,“祖母,弟弟叫什麼名兒?”前些日子粥兒和餅兒起了大名,粥兒叫鄧敬舟,餅兒叫鄧敬秉,報回晉州上了族譜,這會兒哥倆兒的新鮮勁兒還沒過去,便眼巴巴的看着祖母。

宋氏暗自搖搖頭,自個兒歡喜了半天,卻把這事兒給忽略了,不過,剛生下來的孩子也不可能給他起大名,若是循着鄉間習俗,就該起個不起眼的賤名叫着,爲的就是好養活,於是笑道,“你們弟弟還小呢,大名得讓你們大伯起。”說着,笑看了一眼鄧知信。

鄧知信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長子,見母親說到這個,連忙道,“大名兒不着急,倒是明天洗三,不如先起個小名兒吧?”

“小名兒麼……”宋氏看看右邊的兩個大孫子,又瞧了瞧左邊的大孫女和小女兒,心下一動,道,“就叫倩兒吧,喚個丫頭名兒,好養活。”

雖說是丫頭名兒,卻也無妨,反正是乳名,畢竟要等到孩子三歲以後纔會上家譜,到時候還要給他正式起名,於是鄧知信點頭,“行,就叫這個吧。”

這時候溫華捧了一盒點心進來,將果盒端到孩子們面前讓他們一人取了一塊,笑道,“名字定了?是哪個字?”

宋氏只簡單認得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而已,之前給孫子起名也只是因爲倩兒這名字一聽就是丫頭名兒,並沒有想到具體應取哪個字。

倒是鄧知信琢磨了一番,道,“就選茜草’的‘茜’吧?娘,您覺得呢?”

兒子說的自然是好的,宋氏應道,“成,就這個吧。”

溫華將果盒放在一邊,也拈起一塊咬了一口,看着大哥鄧知信的笑模樣,心底掠過一抹淡淡的失落,到底不是自己的,終究……

元元吃完了手裡的,眼巴巴的瞧着桌子上的果盒,果盒離得遠,再加上還有鄧知信這個大哥在——大哥平日裡最是嚴厲,前幾天餅兒背詩沒背下來還被訓了呢——她便不敢自作主張去取點心,只得蔫蔫的喊了一聲“姐姐……”

溫華意識到自己又陷入胡思亂想,便不免罵了一聲沒出息,聽見元元喊她,視線移過去,正瞧見她眼饞地盯着桌子上的果盒看,愣了一下,隨後便覺得有些好笑,這小丫頭在幾個孩子裡輩分最長,年紀最大,平日裡在紅兒、粥兒和餅兒面前將“姑姑”的架勢擺得足足的,幾個小傢伙倒也聽她的,這會兒這個饞模樣兒,倒讓人真想把她摟到懷裡搓巴幾下。她轉身取了幾塊點心,又倒了茶水連同點心一起放到了炕桌上,“你們都坐過來吃,別擠着弟弟了……別總幹吃點心,要多喝水。”

她雖然因爲久居書院的緣故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到柳莊,都會給幾個孩子捎帶好吃的好玩的,又有耐心陪着他們玩,再加上年齡差距不大,因此幾個小傢伙總是愛黏着她,也願意聽她的話。

見幾個小的雖然眼睛都捨不得離開茜兒,到底安分了許多,老老實實的圍着炕桌吃東西,她笑了笑,對宋氏說道,“娘,剛纔二嫂使人來說再有兩刻鐘就能上飯了,大哥是在這邊吃還是去陪陪嫂子?”

鄧知信沒有猶豫,“我在這邊陪娘吃些吧。”

宋氏聽了卻直搖頭,“你媳婦這些天吃飯得注意呢,你去看看她,就在那邊兒吃吧,囑咐她把該吃的都吃了,別挑嘴,要不然苦的不光是孩子,還有她自己。”

鄧知信已經當過一回爹,知道產婦坐月子的時候最是金貴,不亞於懷孕之時,若是爲了以後子孫多多繁衍,照料月子時就更需小心謹慎。

說起來,他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和盧氏成親後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並不像初婚時那般看重妻子,只因爲盧氏性情柔順,自從嫁進來便專心侍奉婆婆,平日裡對弟弟妹妹也禮敬着,不擺長嫂的架子,在家務上亦守着本分,從不逾越,日子久了,他待盧氏便也漸漸親和了許多。

他知道自己母親面上雖然嚴厲,卻最是心慈,想到盧氏平素的柔順和她懷孕時黯淡的面容,不由生出幾分憐惜,便站起身,“知道了,那我就去那邊看看。”

待鄧知信走了,宋氏叫過溫華,“下午就把茜兒送回你大嫂那邊吧。”

這句話倒讓人詫異,溫華眨眨眼,“噯?……您不是想抱過來養着?”

宋氏掃了一眼屋裡的孩子們,搖搖頭,“你大嫂坐月子,你二嫂這些日子又代我操持家裡的事兒,我在屋裡也閒不得,光是守着這幾個小的就夠操心的了,還是讓茜兒跟着他娘吧,再說了——坐月子又不是生重病,何況還有奶孃和嬤嬤幫着,累不着她。”

聽到這一番話,溫華不免爲宋氏心疼,又老話重提道,“我讓大管家給您送幾個妥當的丫鬟過來吧?讓丫鬟陪着元元他們玩,反正是在您眼前,磕着碰着有人幫着拉一把,好歹您也能歇歇。”

宋氏沒有回答,只是眯了眯眼睛,撫着肩膀,道,“這兒有些不舒坦,來給娘捶捶。”

溫華趕緊爬上炕跪在宋氏身後幫她揉捏,過了好一會兒宋氏也沒說話,溫華憋不住了,“讓大管家挑幾個老成的,娘……”

宋氏仍然搖頭,“我這把老骨頭,幹了一輩子的活兒,也沒怎麼生過病,臨老了,不用幹活了,偏偏這兒疼那兒疼的,讓人不自在。……家裡攏共就那麼幾個人,哪裡要那麼多人伺候?再說還有你二嫂和瑤珠替我看着……”宋氏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又道,“先前媒人來的時候不是也帶了家眷過來?那些奶奶太太們哪個不是身邊帶着五六個小丫頭伺候着?可見這大戶人家是極講究排場的。若真是有好的,你還是留下使喚吧,將來到了婆家也該有幾個得用的人。”

宋氏的擔憂她知道,只是她自己身邊並不缺少伺候的人,何況這兩年訁周教出不少丫鬟,分了上中下三等,其中有幾個還是專門爲了宋氏而訁周教的,於是她仍舊勸道,“大嫂那邊兒還有三四個人使喚呢,您這兒就只有瑤珠一個,實在是少了些,再說過兩年瑤珠也該嫁人了,總不能把她留成老姑娘吧?大嫂之前要往這邊兒送人,您沒收是因爲那本是伺候大嫂的,不好跟兒媳婦搶人,可外面的人不明白,以爲大嫂不孝順呢,保不齊要議論咱們家不好。”

這話說的在理,宋氏猶豫了,便有些遲疑。

溫華想起這次帶回來的東西,想要再勸幾句,見元元和粥兒他們一個個睜着眼睛瞧着自己,便輕輕咳了一聲,“你們幾個去找滴珠姐姐,她有好東西給你們!”

等孩子們都去了西屋找滴珠,溫華才從袖筒裡抽出來一個信封,低聲道,“娘,我給您置辦了塊地,三十頃中田,帶着兩口井和一個小莊子,還有座新蓋的二進的宅子,這是地契和房契,您收好了。”

“這是幹什麼?我又不缺錢花……”宋氏把信封又塞回溫華的手裡。

溫華也不囉嗦,未等宋氏攔着便直接開了炕櫥放進了抽屜裡,轉過來攥着宋氏的手,“這可是我孝敬您的,您要是不收,就是不待見我了!”

宋氏還要拉櫥門,溫華一屁股坐過去擋住了,宋氏拉着她的胳膊,嘆道,“你這孩子,明年就成親了,怎麼還這麼大手大腳的?銀子豈是好掙的?”

“知道——”溫華看着宋氏日益增多的白髮,心裡一陣惆悵,挨着宋氏鑽進她懷裡,喃喃道,“我知道娘疼我,可這是女兒孝順孃的,你可不能推辭!明年我就十五了,等成親了就不能常回來了,想要什麼時候來看看娘,還得婆家同意才行,不能在您身邊孝順您了……大哥二哥如今雖說沒有分家,可以後難免沒有摩擦,要是您在這邊住得煩膩了,城裡永寧坊的宅子我讓人總是收拾的乾乾淨淨的,到了夏天若是嫌熱想尋個清靜的地方,莊子上新蓋的宅子也不錯,”見宋氏仍要推辭,她婉言道,“這是女兒孝敬您的,你就別推辭了,以後要是大哥二哥分家,這田地也別分了,每年總還能有千八百兩銀子的出息,您拿着這筆錢,他們誰也不敢給您甩臉子看!”

說到這個,宋氏心裡也不好受,兒子們都是孝順的,只是有時候粗心,一些事情就忽略了,兒媳婦們雖好,可到底不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兩兄弟再好,也終有分家的一天,如今雖還未分家,媳婦們亦有各自的小心思,不像這個女兒,雖是半路進的鄧家,卻掏心掏肺的孝敬她,她這個做母親的不好偏幫,有些事情當作不知道也就過去了,女兒這一番心思終究珍貴,她再推辭恐怕就要給女兒增添愁煩了。

有時候想想,這日子過得飛快,一眨眼就過去了。當初這孩子來到家裡的時候才八歲,如今也還不到十四歲,可眼看着明年就要議婚期,雖說這孩子比別家的閨女都要懂事,可在她眼裡還是個身量未足的孩子呢。

然而她雖捨不得女兒,到底也已經定親了,不能真把她留成老姑娘,想到她平日裡的爲人處世,宋氏嘆了口氣,替溫華挽起鬢角的碎髮,“你大哥二哥一向孝順,我這個做孃的也受不了什麼委屈,只是你——別人看着你溫順,實際上卻是個犟脾氣,又總是爲了家裡人操心,若是在家裡也還好,只是到了婆家卻需謹慎,閒事不要摻和,好事也不要多管,你若是能過得好,家裡也能跟着少操些心,以後到了婆家就要守婆家的規矩,這是立身的根本,各家的媳婦都是這般熬過來的。”

宋氏給她講這些,已是說得極爲委婉了,她怕女兒不曉得爲媳之道將來會吃虧,又怕講得太明白了會嚇着女兒。然而對於溫華來說,她上輩子已是嫁過一次的了,雖然那時的婆婆早亡,她沒有機會去體會“被壓迫的兒媳婦”是什麼感覺,卻從別人那裡聽到過不少婆媳鬥法的段子,其中矛盾衝突的精彩和激烈不亞於任何一部小說和電視劇,她也因此很是慶幸自己上面沒有婆婆壓着。

如今卻不一樣,她未來的婆婆還很年輕,還不到五十歲,而且聽說性情不是個溫柔的,頗有些古怪,這就更讓人不安了,自家的門第和顏家這種高門大戶相比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兒,將來嫁過去總要面對的,與其到那個時候陷入被動,倒不如現在就開始籌劃,應該……不晚吧?

246 捋毛兒賭誓203 各自滋味兒一本圖畫書185 不同的前途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初入女書院新春尷尬事急人之所急213 不同的立場226 一起想辦法236 故人今如何入v公告另一層意思除夕夜的夢河邊的棄嬰運城恩義街201 儲冬制醬菜第1回 交鋒217 熱情啊熱情秦家有義僕花兒和草兒莊園中見聞172 被人教訓了246 捋毛兒賭誓新入晉陽城176 春風尚冷冽平羽的戶籍這事怎麼辦174 現實的人情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住店遇潑婦住店遇潑婦二哥鄧知仁55 家庭新成員願聞誰家女豆腐坊開張宋氏的爲難新年好大雪218 親親我寶貝修改172 被人教訓了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河邊的棄嬰方塔和卷軸平羽的戶籍小白的秘密68 蕭條和希望198 君雙目灼灼改錯字素娘和金枝故人再相見平羽的怒火183 滴珠的將來婚姻的期許男生的宿舍56 再添樁喜事176 春風尚冷冽朝益的心事二哥鄧知仁190 卿卿似明珠蜜糖之心意兩人喝醉了莊園中見聞衆人的安排入住永寧坊232 悔意與決意210 孃家二三事傷心好姻緣224 不怕佔便宜宋氏的回信平羽的束脩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註定閒不着嬌嬌花木蘭185 不同的前途58 小雞的啓發燙手的山芋129 溫華的尷尬60 先生的客人離開前的事消息紛紜來嬌嬌花木蘭65 梁氏的憂慮再訪永寧坊喜歡和討厭邶風之美男花兒和草兒躲不了的人221 二房進京了安居鄧家村宋氏的眼淚直面新難題師生的對話210 孃家二三事54 喜房迎新婦別樣的算計說閒話被訓新生的代價莊園中見聞朝英與朝益預備過年嘍第一 筆生意
246 捋毛兒賭誓203 各自滋味兒一本圖畫書185 不同的前途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初入女書院新春尷尬事急人之所急213 不同的立場226 一起想辦法236 故人今如何入v公告另一層意思除夕夜的夢河邊的棄嬰運城恩義街201 儲冬制醬菜第1回 交鋒217 熱情啊熱情秦家有義僕花兒和草兒莊園中見聞172 被人教訓了246 捋毛兒賭誓新入晉陽城176 春風尚冷冽平羽的戶籍這事怎麼辦174 現實的人情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住店遇潑婦住店遇潑婦二哥鄧知仁55 家庭新成員願聞誰家女豆腐坊開張宋氏的爲難新年好大雪218 親親我寶貝修改172 被人教訓了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河邊的棄嬰方塔和卷軸平羽的戶籍小白的秘密68 蕭條和希望198 君雙目灼灼改錯字素娘和金枝故人再相見平羽的怒火183 滴珠的將來婚姻的期許男生的宿舍56 再添樁喜事176 春風尚冷冽朝益的心事二哥鄧知仁190 卿卿似明珠蜜糖之心意兩人喝醉了莊園中見聞衆人的安排入住永寧坊232 悔意與決意210 孃家二三事傷心好姻緣224 不怕佔便宜宋氏的回信平羽的束脩第240章 終見白家客註定閒不着嬌嬌花木蘭185 不同的前途58 小雞的啓發燙手的山芋129 溫華的尷尬60 先生的客人離開前的事消息紛紜來嬌嬌花木蘭65 梁氏的憂慮再訪永寧坊喜歡和討厭邶風之美男花兒和草兒躲不了的人221 二房進京了安居鄧家村宋氏的眼淚直面新難題師生的對話210 孃家二三事54 喜房迎新婦別樣的算計說閒話被訓新生的代價莊園中見聞朝英與朝益預備過年嘍第一 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