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棺解(中)

bookmark

那活口就是這個光頭漢子。他見自己的同伴死得慘烈無比,早已嚇得肝膽俱喪,當下也不必地丙道人用強,就一五一十的乖乖招出,不過他只是一個負責拉人頭的小嘍囉,對這夥人販的惡行只能知道個大概。

這夥人販子共有七八個人,原先都是郊區附近幾個農村的二流子,這些人平時好逸惡勞,最喜歡在朝天宮古玩市場附近轉悠,古玩市場人多錢多,他們和那裡的一些不良攤主相互勾結,專找那些前來淘寶卻又不肯輕易出手的買家下手,最初收穫頗豐,但人們增強了防範意識後,這些人就有點入不敷出了,到後來碰見一個道士,他們就改行做了人販,專門幹些販賣人口、傷天害理的勾當。

最初人販們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是落單的男人就是他們的劫掠對象,但他們幾次劫掠得擊。人販們只好把眼光投向一些外地來的務工漢子,再後來境況更慘,只能對一些智障的流浪漢子下手了,這些智障漢子流落街頭,本來就自生自滅,丟失了自也無人在意,好在那道士並不嫌棄,雖然壓低了價格,但對人販們來說仍然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他們只須把抓來的漢子送到棲霞山中,扔進一處偏僻的山谷裡就行了,那道士不久自會找他們付錢結賬。

天乙道人心中起疑,繼續追問下去,果然從光頭嘴中探知那個道士就是衛道士,當下大喜過望,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和地丙道人立刻逼着光頭帶他們到棲霞山,臨走時他們一把火燒掉了城隍廟,再找那見義勇爲的客棧老闆時,四處找他不着,原來那客棧老闆嚇破了膽,乘他們審問光頭的時候,早已偷偷摸摸地溜走了。

兩個道人到了棲霞山,顧不上光頭漢子的死活,立逼着他跳下山谷,三個人直直墜落在那片芭蕉林中。光頭漢子摔了個半死,天乙和地丙道人卻是又驚又喜,他們的奇門法術對地勢格局最是熟悉,一眼就認出芭蕉林一帶是刑傷煞重的陰氣旺盛之地,在八門裡屬於死地,那些煉丹的道士一定就隱藏在林子的附近,只是兩個人在林中尋了好久,卻始終沒能找到死地的入口,無奈之下,兩人只好施用遁甲術從芭蕉林的地下鑽入,想不到芭蕉林下就是一處直通丹室地下的地洞,地丙道人鑽進地洞時,隱約聽見地洞上方有人的腳步走動,他自下而上xian翻丹爐,果然找到了我們,

陳元方說丹室下面連接着養屍地,難道下面的地洞就是存放屍體的地方?我們重新跳進地洞,幾個人四下查找了半天,卻沒能發現什麼屍體,心情不免都有些沮喪,阿呆這小子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究竟跑到哪裡去了?地丙道人逼衛道士說出阿呆的下落,不然定要讓他給阿呆抵命,衛道士哭喪着臉說,你那兄弟失蹤是貧道來山谷之後,如何還來怪罪貧道?說不定那夥人販子把他賣給了別人也未可知,這山谷裡卻是委實沒有。

地丙道人大怒,“啪”地給了衛道士一記重重的耳光,他伸手奪過衛道士脖頸後的拂塵,拂塵的手柄處瞬間變成一柄鋒利的木劍,木劍輕輕一劃,衛道士的喉嚨處就現出了一道血跡。

衛道士嚇得“撲通“一聲跌坐在地上,他是個煉丹術士,並不會什麼術法,身體的反應和常人無異,平時哪裡見過地丙這等窮兇極惡的道士?他用手摸了一下喉嚨,發現滿手都是血跡,忍不住驚叫了一聲,差點昏暈過去。眼前的道人凶神惡煞,自己性命只怕立時不保,他驚恐之下,再也不敢嘴硬,只好乖乖地走到地洞的一個角落裡,他推開角落裡的一隻壁櫥,只聽見“吱扭扭”的一陣響聲,從裡面lou出一扇硃紅色的石門來。

衛道士對這道硃紅色的石門似乎非常害怕,他停住手,臉上lou出一種極爲恐怖的神情,我心中一動。難道石門內並不是傳說中的養屍地?衛道士這些人劫掠生人煉製丹藥,又怎會懼怕什麼屍體?看來這裡的情形並非我想象的那麼簡單,一定還有什麼我們無法參透的奧秘。

我正要和天乙道人商量下一步的行動,地丙道人卻不耐煩了,奶奶個熊,一扇石門有什麼可怕?靈寶三奇縱橫天下,平生可是天不怕地不怕,他哈哈笑了一聲,一腳踹開了那扇石門,又順手把呆在一旁瑟瑟發抖的衛道士塞進石門裡,大踏步走進了硃紅色的石門內。

我在心裡暗怪這地丙道人太過莽撞,又怕他遇到危險,連忙和天乙道人衝進石門,誰知這石門裡面一片漆黑,我眼前突然一暗,似乎是到了一處懸崖邊上,心中吃驚之下,收腳不住,骨碌骨碌地滾了下去。

這裡好像是一個極深的大洞,黑幽幽的看不清楚,底部滿是雜草污泥,我跌下去時,恰好是臉部朝地。一聲驚呼還沒有發出,就被滿嘴的雜草堵住了聲音,想要掙扎爬起,手忙腳亂中卻突然抓住了一個軟綿綿、冷冰冰東西,一驚之下,渾身的血液險些都凝固了,難道我們竟掉進了一處蛇窩?

想起被千萬條毒蛇咬破胸腔腹腔,在裡面鑽來鑽去的情景,我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甩掉手中的物體,手腳並用勉強爬了起來。一時卻又覺得恍恍惚惚,頭皮一陣發麻,渾身的汗毛都直豎起來。

正在這時,火光一閃,一隻火球直飛向空中,伴隨着火球升空,天乙道人突然發出了一聲狂吼,火光下,只見他身子向前一跌,猛地撲倒在地面的一堆污泥雜草中,地洞中充滿了他粗重的喘息聲音,似乎他也被什麼東西廝纏住了。

我驚得呆住了,眼前是一個巨大的石洞,說它巨大,只是針對它的長度而言,這石洞實在是太綿長了,曲曲折折,一眼望不到盡頭,石洞的中間有一道黑色的水流,順着地勢緩緩地流動,水流中載浮載沉着一些物體,火光暗淡,一時也認不出究竟是什麼東西。

遠處的雜草叢中,天乙道人正在和一個毛髮披肩的男人糾纏在一起,兩個人相互撕咬,在地上不住地滾來滾去,天乙道人口中不住發出荷荷地悶吼聲,那男人披頭散髮,看不清面目,形貌十分可怖!

這裡怎麼冒出個野人?我一看這裡並不是最恐怖的蛇窩,立時放下心來,眼見天乙道人漸漸不支,連忙跑上去把兩人分開,一觸之下,不覺又是一呆,這個形似野人的漢子全身冰冷,根本不是一個!

那漢子被我拽倒在地上。一時掙扎不起,天乙道人撲上去死死地扼住對方的喉嚨,直到對方不再動彈方纔住手,他從地上爬起身來,臉上也滿是驚恐,剛纔突然被這漢子纏住,只覺得全身被緊緊地捆縛住,好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擒住了他,怎麼,也推不開,拖不掉,奇門法術此時已全然無用,對方竟似絲毫不知疼痛一般,只顧把尖利的牙齒咬進他的身體,象水蛭一樣不住地吮吸鮮血,天乙道人當年好勇鬥狠,受傷無數也流血無數,但這次的失血卻讓他感覺異樣,那是一種連體內的魂魄也隨之抽出的感覺!

我踢了一腳僵臥在地上的漢子,心中也是十分驚怖,依天乙道人的描述上看,這種吸血方式只有傳說中的殭屍才幹得出來,難道這廝竟是個殭屍?看來自己的推測並沒有出錯,這裡果然是茅山宗的養屍地。相傳茅山宗在唐代最興盛的時候,曾建有多處養屍地,龍門石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處,養屍地的主要作用,一是供道士們演練控屍的技藝,二是可以用來煉製通靈的殭屍。據說以前的茅山道士煉製殭屍,是將採集來的玄陰之屍埋入養屍地,並採集玄陰之精(月華)灌入屍口,激起屍體體內聚集的陰氣,從而達到通靈受控的目的。這種殭屍並非道士們以自身的炁氣控制的普通屍體,而是自身能夠思維的通靈行屍,只是這種殭屍煉製極難,普通屍體容易腐爛,只有出陰靈的屍體才能煉製,所謂人有貧富貴賤,屍體也有上下高低之分。

只是這種煉屍術法早在唐初就已被嚴禁,養屍地只能用來供道士們練習控屍滅煞之用,卻不準煉製殭屍,其中原因就是殭屍一旦練成就極難控制,往往會遺禍人間,唐代雖尊崇道教,但對茅山宗煉製殭屍一舉也是大加撻伐,象那龍門石窟諸寺中塑造的神王像,其足下踏着的小鬼,其實就是茅山道士煉製出的殭屍形象。有唐以來的歷代統治者都對這種邪術嚴厲打擊,殭屍在中原大地早已絕跡,至清末只在沅湘之間還偶有所見,稱爲“山鬼”或“猖鬼”。現在在神農架地區和青藏高原上發現的“野人”和“雪人”,極有可能就是這類東西。

盧生在天書中曾記載過煉製殭屍之法,不過他嘲笑說:“玄陰之屍,出陰靈之軀殼,乃道家之遺蛻,以其煉屍,猶辱先祖之靈體也。”茅山宗鎮屍滅煞,其上茅之才死後往往形成玄陰屍,所以盧生認爲茅山道士以玄陰屍煉製殭屍是一種欺師滅祖、大逆不道的惡行。

現代社會提倡火葬,普通屍體都不易得,更何況能夠煉製殭屍的玄陰之屍?後人愚昧,以爲只要葬在玄陰地,即或是普通人的屍體都可以成爲殭屍,實在是隻知其表不知其裡,見其形不見其神,沒有生前的苦修,死後的屍體成爲殭屍都不夠資格。

天乙道人聽說是殭屍,臉色更是難看,他俯下身撥開屍體遮住臉部的長長的毛髮,突然間他悲叫了一聲,“地丙師弟!”v

第六十五章 銅山西崩第五章 火葬場2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七十九章 蛇化鳥(下)第十七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山)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十五章 勝光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六十五章 張鐵嘴之死(中)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一百章 拔宅仙(中)第八十四章 白棺再現(下)第二十四章 滅門之禍(中)第三十一章 順逆陰陽(中)第十四章 大開剝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九十八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下)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三十四章 投胎奪舍(中)第三十九章 老藺第一百章 拔宅仙(中)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第九章 望鄉臺(上) (下)第六十七章 開宗立派(上)第六十九章 白衣拜相(下)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三十四章 君死我何生第四十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下)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八十三章 白棺再現(中)第四十四章 又見故人來(上)第二十四章 蘭有秀兮菊有芳第十四章 大開剝第二十八章 兩個人的客棧(上)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八十四章 白棺再現(下)第三十六章 靈魂離體第八十二章 桀然禪師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三十章 順逆陰陽(上)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四十八章 烏雞行雪第二十七章 太常星佔第四十六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中)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八十章 明暗屍氣第七十一章 陰陽貴人(上)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九十七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中)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九十五章 驟雨空人心第八十四章 白棺再現(下)第四十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下)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四十七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下)第九十一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中)第七十五章 犬吠如虎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十章 〈琴心三疊〉之商羊舞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十五章 煉陰丹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六十五章 張鐵嘴之死(中)第四十四章 又見故人來(上)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十二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六十八章 開宗立派(中)第五十五章 佛門別院第八十三章 鬼掩天羅(上)第三十七章 亭亭白奸初爭鋒第三章 往生咒2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四十四章 清泉石上流第八十三章 白棺再現(中)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第五十五章 守屍鬼(上)第二十四章 蘭有秀兮菊有芳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十三章 邵大師2第八十五章 鬼掩天羅(下)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上)第十八章 魚龍居2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
第六十五章 銅山西崩第五章 火葬場2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五十四章 如花和尚第七十九章 蛇化鳥(下)第十七章 桐花萬里丹山路(山)第二十九章 客棧中(下)第十五章 勝光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六十五章 張鐵嘴之死(中)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一百章 拔宅仙(中)第八十四章 白棺再現(下)第二十四章 滅門之禍(中)第三十一章 順逆陰陽(中)第十四章 大開剝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九十八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下)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三十四章 投胎奪舍(中)第三十九章 老藺第一百章 拔宅仙(中)第四十三章 重返鎮嶽宮第七十五章 煉屍丹(下)第九章 望鄉臺(上) (下)第六十七章 開宗立派(上)第六十九章 白衣拜相(下)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三十四章 君死我何生第四十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下)第十六章 新娘子第八十六章 靈寶三奇第八十三章 白棺再現(中)第四十四章 又見故人來(上)第二十四章 蘭有秀兮菊有芳第十四章 大開剝第二十八章 兩個人的客棧(上)第七十二章 古玩市場第八十四章 白棺再現(下)第三十六章 靈魂離體第八十二章 桀然禪師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三十章 順逆陰陽(上)第七十章 白衣女人第三十二章 順逆陰陽(下)第四十八章 烏雞行雪第二十七章 太常星佔第四十六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中)第六十六章 靈鍾東應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八十章 明暗屍氣第七十一章 陰陽貴人(上)第四十一章 道妖(上)第九十七章 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中)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九十五章 驟雨空人心第八十四章 白棺再現(下)第四十章 青龍回首白雲歸(下)第七十八章 棺解(下)第四十七章 此心如玉明似月(下)第九十一章 世間利鈍非偶然(中)第七十五章 犬吠如虎第六十八章 白衣拜相(中)第十章 〈琴心三疊〉之商羊舞第三十章 迷真逐妄着塵埃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十五章 煉陰丹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十六章 鬼運錢第六十五章 張鐵嘴之死(中)第四十四章 又見故人來(上)第七十一章 丹陽金第五十九章 文君當壚(下)第十二章 邵大師第四十二章 神鴉社鼓(中)第四章 少女太常(中)第七十四章 煉屍丹(中)第十二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六十八章 開宗立派(中)第五十五章 佛門別院第八十三章 鬼掩天羅(上)第三十七章 亭亭白奸初爭鋒第三章 往生咒2第七十七章 蛇化鳥(上)第十七章 魚龍居第四十四章 清泉石上流第八十三章 白棺再現(中)第八十七章 龍虎山第八章 〈琴心三疊〉之白棺材第五十五章 守屍鬼(上)第二十四章 蘭有秀兮菊有芳第七十五章 棺解(上)第十三章 邵大師2第八十五章 鬼掩天羅(下)第五十二章 梅花信風(上)第十八章 魚龍居2第四十二章 道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