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聚居庵堂

尼姑庵與越王山上的寶蓮院是一系,解放前香火都很盛,遠近聞名。小小的一座庵堂,擁擁擠擠,容納下了十戶人家,其中包括了四五十個小孩。

那個特殊的年代,提倡“衆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鼓勵多生多育,農村沒有什麼節育措施,因此每家都有五六個小孩,而且出生的相當密集,一般都是間隔一二歲。

到這個特殊的年代結束,國家開始推行計劃生育,造成獨有的人口出生高峰,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口之多,可能再無法超越,七十年代的同齡人,到哪裡都是一大堆。

尼姑庵是一座四方開建築,典型的明清風格,坐北朝南,正前方是主樓,後面有廂房和龕房,依地勢而建,分成三級,主樓部分最低,中間龕房和大殿其次,大殿後的佛像臺與兩邊的龕房最高。

主樓、龕房、大殿、天井爲一體,廂房相對獨立。龕房的外牆加高,與主樓平齊,牆頂龍形起伏,增添厚重外觀莊嚴。

主樓後面是四方天井,天井後面是大殿,大殿兩邊對稱排列兩座龕房,一條走廊將龕房與天井隔開,向東通往側門,隔離出前後兩座龕房,向西連接西廂房前的南北向走廊。

一座木質樓梯緊靠東面南側龕房外牆,架在天井之上,下面連接大殿走廊,上面連着一座戲臺,四根柱子樹立,底下是木質樓板,四周是木質欄杆,欄杆漆成深紅色。

西廂房南面與天井平齊,南北走向的走廊連接前後院牆,各有一個小門進出,形成封閉式庭院。走廊前有一條排水溝,連着天井,分開了廂房與龕房。

最後面的佛像臺,後來用黃夯築隔離,當作了大家的廚房,兩邊的龕房前各有一條閉合通道,因爲地勢漸高,大殿左右的龕房,門前都有數級臺階。

長條的麻石,一塊塊鋪就走廊和大殿地面,平整而又堅實,天井和水溝也是用麻石砌成,一個長年行走,一個長年雨水浸潤,分成兩種不同顏色,走廊和地面銀白髮亮,水溝內斂暗黃。

十戶人家,一般都是一家一間,實在住不下了,最後來的幾家,在大殿上用竹籬笆或木板,隔離出了幾間房間,用來住宿。後來還來了一戶,單身一人,住到了戲臺上。

結構緊湊,錯落有致,住下了十戶人家,印象中似乎並不太擁擠,角角落落,都曾留下小夥伴們玩耍的身影,無憂無慮天真無邪的歡笑聲,時刻在裡面飄揚迴盪。

在玩耍之中,剛剛學會蹣跚走路的小妹,曾不小心從戲臺摔落,掉在天井麻石上,休克了很長時間,父母爲此嚇得不輕,又推又揉才把妹妹救醒。

據說解放前尼姑閹內還有尼姑,解放後才被遣散。綜合隊成立時,菩薩還完好存在,後來開展破“四舊”運動,被認定是舊社會封建殘留,全部毀於一旦。

和我父親一樣孤身一人前來的,還有一個叫雷必鬆的,在父親到民辦小學任教之後,接替我父親擔任了生產隊長。據說他破得最積極,那些木料做成的菩薩,全被他劈成了柴燒。

鳳凰山確實是小山丘,甚至可以說是小山包,高不過二三十米,方圓不過四五十米。東南部分是竹林,西北部分是灌木,整齊的將山分成了兩半。

尼姑庵有兩條石板路通向山下,南面一條連接主樓大門,陡峭而蜿蜒,從竹林中穿過。東面一條連接東龕房小門,依竹林與灌木沿山坡而下,相對平坦。

陡直不同,不知道什麼年代建成,不知道走過了多少朝拜的香客,石板已經磨得發亮。南面那條有竹林遮掩,溼氣很重,浸染成黝黑色,還常有苔蘚生長,東面那條烈日直曬泛着金黃。

在我能夠在地上爬的時候,竹林掩映的石板路,開始留下我爬行的身影。

聽父母講,每當他們出去勞作,我就會趁着這條石板路,一個人爬到下去,坐在馬路邊集體倉庫的門坎上。山裡人稱外公爲“阿公”,外婆爲“阿婆”, 剛剛學會發音,常“阿公阿婆”的自言自語。

等到父母勞作結束,回來時才把我抱回,後來覺得這樣不安全,再出去勞作時,就把我和姐姐鎖在房間裡,等他們回來,房間的牀底,常常是屎尿滿地。

綜合隊成立之後,農忙季節,兩條石板路不夠用,在西面沿山坡又開挖了一條土路,沿灌木與竹林分割線而下,沒有石板,黃土中挖出一個個坎,下雨天非常滑無法行走。

後山也有一條土路,在灌木叢裡開闢出來,通往山下的一眼泉水,每天村裡人都會到這裡挑水,用來燒水做飯。也沒鋪墊石板,繞山而成相對平坦,雨天也滑,但再滑也要用水,挑水之人因此常有摔倒,苦不堪言。

這眼泉水,在一塊巨大的麻石下,旁邊交疊幾塊大青石,青石凹凸不平,相當潔淨,就連石逢中也沒有一絲泥土,人們會經常掏洗保持水井衛生,青石因此被掏成深褐色,映得泉水特別清亮。

那塊特別巨大的麻石,傍着山腳聳立,形成一面石崖,長着厚厚的青苔,透出這眼泉水年代久遠。也不知道它澆灌了多少人,哺育了多少代成長。

泉水深近兩米,寬約一米長兩米多,底下的石縫中,經常能見一兩條魚,由村民特地放養,能檢驗水質好壞,也給泉水增添了一絲靈性。

靠近水面有一塊青石凸起,無論冬夏井水只滿到這,不會多也不會少。凸起剛好墊腳,打水時一腳踩在墊腳石上,水桶按進水中裝滿提起,再換一隻腳,將另一隻桶裝滿提起,不落肩就能挑回。

泉水不夠全村人用,挑水就要起得比較早,晚了則要多走一些路,到附近小河挑水。小河是越山上流下的泉水匯聚而成,潔淨而又清澈,完全可以當作飲用水。

盛夏酷暑,田間勞作,山民河邊樹蔭乘涼,一般都是直接飲用溪流中的河水,不見一絲溫度,特別清涼。深秋過後,天氣寒冷,水中卻又能感覺一絲暖和,水面之上能升起霧汽。

山腳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馬路穿過,路面平整,鋪墊沙石,特別堅實,無論晴雨,都很好走。

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後記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後記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五章 青年塘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一章:出生之地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後記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五章 青年塘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五章 青年塘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
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七章 人生首旅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八十一章 寒假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六十二章 列兵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後記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二十章 煙槍煙壺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三十八章 訪親之路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七章 越山故事第十八章 農場優越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後記第三十一章 姊妹之間第二十一章 瓊光照魚第五十八章 內務管理第五十四章 應徵入伍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九十一章 代理連長第三章 山路彎彎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八十六章 任職排長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三十章 竹筍美味第五章 青年塘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七十八章 實彈射擊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十九章 山裡照明第七十一章 情感羈絆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四十五章 教師宿舍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十三章 老家老宅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四十四章 爲人師表第六十六章 兵味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二十九章 毛竹製品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九十章 新兵連連長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三十二章 田間勞作第十四章 世事艱辛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一章:出生之地第六十一章 二龍頭特號第二十八章 深山毛竹第七十章 戰友戰友後記第二十五章 一段歷險第八十五章 團部報到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五十一章 青春激昂第三十五章 賣谷第五十三章 待業一年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第六章 鄰里鄉親第七十五章 求知若渴第七十三章 桂林空軍學院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二十三章 山野捕獵第三十九章 楓壠小學第六十章 分兵下連第二十二章 溪流成河第二十七章 黑白電視第五章 青年塘第八十八章 低窩鋪第八十七章 投身本職第十五章 動盪年代第五章 青年塘第十章 火之記憶第六十九章 爲夢而衝第六十八章 殿堂之夢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三十三章 割稻插秧第四十九章 校園生活第九十三章 靜在山頭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大伯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