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渡劫(下)

bookmark

然而在他的推衍下,已觀想過的所有方向都是死路。

魔種的催化之力促使魔質現在的結構必定崩潰,這種崩潰是來源於自身的進化需求,就像人餓了想吃東西。

寒劫令得催化之力減緩,但是卻不能讓它完全消失,甚至不能讓它真正停止下來,因爲完全停止下來,就代表孔璋的生機也會隨之徹底斷絕。

以孔璋現在所掌握的各種道法,加上他的奇思異想,已經在識海演化出六萬五千五百三十五種方向,都能產生新的魔質,完成一次新的魔質進化,使催化之力消失。

但是這六萬餘種方向卻並非都可行,因爲他人尚在這冰層之中,新生的魔質必須還要能抗得住寒劫之力。

因此便只剩下二百五十六種選擇,但卻偏偏都是死路,因爲這二百五十六種魔質雖然都有可能超過原有魔質,卻沒有一種是穩定的魔質。

不穩定的魔質就意味着脫出孔璋的控制,隨時會解體,甚至產生魔質反噬。

這二百五十六種魔質不穩定,會解體或是反噬的原因,在於孔璋還不能將之完善。

比如他已經得了太清玄清有無形劍訣,但是對裡面的奧秘卻沒能破悉完全;他曾經身處天人境修士對戰之下,對空間法則也見識到了一點,但自身卻並沒有達到那種境界。

在觀想魔質時,他自然而然便會把自己所學和所接觸過的一切都包含蘊化在內。

這二百五十六種新魔質的方向其實並不見得都是錯的,問題只在於他現在沒能力補完,若現在強行凝生,卻是死路。

唯一的生機就是在他現在已經完全掌握的方向上再求變化,才能熬過這魔種催化之力,並且渡過寒劫。

孔璋立即放棄了其他所有方向上的探索衍化,專注於在魔質結構上,畢竟如果繼續於質『性』上的衍化,不但變化更加複雜,而且他所知的材質中,有一些是得自星界,尚不能完全洞悉質『性』。

重新開始推衍,特別注重結構的平衡穩定。

若論世間最穩定的結構,勾股之理生成的三角形最爲穩定,但是卻滿足不了魔質進化。

而其他形狀,在他轉生出正二十面體時已經嘗試過。

魔質的結構以正多面體結構生成能保持穩定平衡,但正二十面體已是他能觀想出的極限。

窮極變,此路似乎是已經不通。

那麼世上最難劃的形狀就僅於此嗎?

不對,這世上最難畫的絕對不是正二十面體。

而是一個衆人經常見到過的形狀,圓。

一元復始,包羅萬象。

圓看起來是世間最常見的形狀之一,但是其實卻是世上最難畫的,因爲從圓點到圓孤上的每一點都必須保持相等。

孔璋在符文院學過符,學習符文也會牽涉一些基本的奇門術數,而且符文首先就要求儘量繪製準確。

其中對於圓的紀錄,圓便有像徵道門一元復始之意。

但隨手劃出的圓,任你肉眼如何覺得相等,在奇門術數之下都會顯出差異。

奇門術數中倒是提及有另一種形狀是僅次於圓,便是正十七邊形。

但是孔璋推衍至此發現又走入了死路。

圓者雖能包羅萬象,但孔璋要想將魔質以圓,而非似圓的結構衍生出來,除非他已經掌握空間法則。

而正十七邊形卻是一個形,而非體。

莫非天絕我也?孔璋不由一陣沮喪。

寒意襲來,在這寒劫之下,他的生機逐漸減弱,即使是以魔質的強悍也不過是將這過程變得漫長一些。

寒至極處,反而生暖,朦朧間,他彷彿回到了幼時姐姐教他習字之時。

小時候與孔幽寄居在金風玉『露』樓裡,孔璋沒有任何孩童的玩耍之物。

就連認字,孔幽也只能用平時自己練字之紙的邊角,因爲喜娘是有心把她培養成頭牌的,所以倒是准許她用上好的紙練字習畫。

此外還有孔璋縫補兩人衣裳所裁剪餘下的廢料也會被孔幽蘸上墨寫上字,再教孔璋辨識。

爲了節約,後來孔幽更想出一法,將一些字湊在一起教孔璋,比如孔璋的璋字,便可以用以前教過的‘王’和‘章’湊一起。

『迷』糊間孔璋心中微微笑了一下,對於這個溫馨的回憶他一直都記得,不管過去多少年都不會忘記。

陡然間他卻是靈光一現,已經快要停止的神識又動了起來。

‘王’和‘章’湊在一起,是璋!

這昔日的回憶卻是再一次救了孔璋,之前所想,正二十面體已經是窮盡單一正多面體的變化。

但是如果組合呢?

冰層之下,孔璋的身體猛地爆出晶光,宛如半透明般奇異,小腹處那團金丹卻緩緩轉動,時漲時縮。

如果將孔璋身體放大萬千倍,便可以看到魔質正在產生新的變化,最後魔質的每一顆粒都化成一個球體。

而這個球體卻實際是一個三十二面體,表面有十二個正五邊形和二十個正六邊形拼接而成。

金丹在一陣轉動和漲縮後,看去仍是一團似氣非氣的虛質,但是卻生出清晰的紋理,那紋理所示,赫然與魔質變化一模一樣,竟然也化成了一團三十二面體的球狀模樣。

金丹重新鑄形之後,便有一點金光從小腹處透出,瞬息間便貫透全身。

玄冰洞開,孔璋整個人沖天而起,仰視天空,天上的劫雲已經消散。

他只覺全身上下所有『毛』孔都直通氣海,生出道道無形的微小通道,而天地元氣就沿着這些微小通道滲入,與氣海中的真元溶合在一起。

原本他只是想結丹,結果卻是在一番險死還生之後,連躍三階,直抵真人境第二階淵通元洞天。

不過最大的收穫卻不是真元道法的進展,而是魔質的再度進化。

正十七邊形是平面上最趨近於圓的形狀,而孔璋卻以十二個正五面體加二十個正六面體構成的球狀作爲魔質進化後的結構。

至此魔質的神通不退反進,而金丹的結成,加上真人境第二階的修爲,實際上孔璋已經可以近乎永久的以魔質形態出現在人前。

或者說到了這一步,他的本體和魔質形態已經區別不大了,除非他被人以空間法則困住斷去與天地元氣的聯繫,自身真元也耗盡,纔會維繫不住。

但是一般金丹結成後,真人境修士儲元就是煉氣境的數倍,而孔璋的金丹質『性』是以道門最正宗的法訣衍生而出,更借構建魔質之機重鑄金丹。

此時他集道胎魔體於一身,金丹儲元更是突破了同階修士的上限。

而若只於此還算不得驚世駭俗,金丹與魔質此時的結構一致,只不過兩者質『性』不同,金丹介於虛實之間,宛如雲氣凝結重壓生成,求精求純;而魔質雖是千變萬化,卻是實質。

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能結成金丹但不代表孔璋已經盡悉金丹之妙,經歷這一番結丹,他更是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能洞悉金丹之秘,魔質未必便不能在質『性』上作出新的突破。

第119節 內應(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55節 災(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258節 鬥法(十一)第216節 較量(下)第15節 亂鬥(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一)第190節 奪符(下)第125節 宗門陷落(上)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213節 出手(上)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260節 亂乾坤(十)第34節 師傅(上)第24節 入閣(下)第61節 諸派會合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259節 第四魔奴第11節 上路(上)第39節 僬王姜僬(上)第96節 煉丹(下)第248節 降臨(六)第179節 惡鬥(中)第207節 援手(上)第33節 宗門獎勵(上)第30節 宗門小比(下)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118節 首功(上)第162節 歸還(下)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234節 太平記(上)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133節 修煉準備(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五)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上)第44節 捷足先登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170節 故人(下)第120節 指路(上)第233節 拜謁(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上)第239節 京師亂(中)第153節 法會(中)第184節 百仙大會(下)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88節 佛宗(上)第24節 入閣(上)第222節 八方爭位(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85節 絕戶(上)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152節 稷下學宮(下)第256節 幫手(七)第100節 人情(上)第11節 上路(下)第38節 僬人(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93節 脫身(下)第47節 海底雙修(上)第224節 黑風峽(下)第254節 蜀山會(二)第149節 舊帳(四)第260節 亂乾坤(五)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26節 修煉(下)第221節 暗流(中)第235節 禍亂天下(中)第254節 蜀山會(三)第172節 手鍊(中)第29節 外門集市(下)第151節 破陣(中)第103節 十年(下)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22節 役事(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158節 亂戰(中)第232節 殺皇(上)第13節 得寶(下)第155節 萬象宮(上)第137節 結丹(下)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115節 攤牌(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四)第188節 佛宗(上)第139節 暗盟(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258節 鬥法(三)第107節 狙殺(中)第55節 私會(下)
第119節 內應(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55節 災(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258節 鬥法(十一)第216節 較量(下)第15節 亂鬥(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258節 鬥法(二十一)第190節 奪符(下)第125節 宗門陷落(上)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13節 鬥妖魔(五)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上)第209節 美人兒師傅(中)第213節 出手(上)第39節 僬王姜僬(下)第260節 亂乾坤(十)第34節 師傅(上)第24節 入閣(下)第61節 諸派會合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259節 第四魔奴第11節 上路(上)第39節 僬王姜僬(上)第96節 煉丹(下)第248節 降臨(六)第179節 惡鬥(中)第207節 援手(上)第33節 宗門獎勵(上)第30節 宗門小比(下)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118節 首功(上)第162節 歸還(下)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234節 太平記(上)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133節 修煉準備(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五)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上)第44節 捷足先登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170節 故人(下)第120節 指路(上)第233節 拜謁(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上)第239節 京師亂(中)第153節 法會(中)第184節 百仙大會(下)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88節 佛宗(上)第24節 入閣(上)第222節 八方爭位(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85節 絕戶(上)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152節 稷下學宮(下)第256節 幫手(七)第100節 人情(上)第11節 上路(下)第38節 僬人(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93節 脫身(下)第47節 海底雙修(上)第224節 黑風峽(下)第254節 蜀山會(二)第149節 舊帳(四)第260節 亂乾坤(五)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26節 修煉(下)第221節 暗流(中)第235節 禍亂天下(中)第254節 蜀山會(三)第172節 手鍊(中)第29節 外門集市(下)第151節 破陣(中)第103節 十年(下)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22節 役事(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158節 亂戰(中)第232節 殺皇(上)第13節 得寶(下)第155節 萬象宮(上)第137節 結丹(下)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115節 攤牌(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四)第188節 佛宗(上)第139節 暗盟(上)第126節 元辰道尊(下)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258節 鬥法(三)第107節 狙殺(中)第55節 私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