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渡劫前語(下)

bookmark

這中間自然有人想兼顧,比如陰陽宗將雙修之法改出以我爲主,借男女之事奪爐鼎真陰真陽再轉化真元的邪法,想來便是挖空了心思,既要利用類似雙修法來修煉真元道法的好處,又顧忌男女情愛而對神識修煉的滯絆。

邪宗魔道常有斬俗緣之舉,隱隱之中也未必不是前代祖師很模糊的察覺了素玄機適才所說之意。

孔璋還是有些不死心,“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素玄機道:“還有一種寄元之術,卻是藉助法器之力,但是一旦法器被毀,你的神識便會重創。”

“以後你自行修煉,若是有一天感覺前行無路,這世上還有個地方或許可以幫你解開疑惑,破去瓶頸。”素玄機又道。

孔璋聽得一奇,現在素玄機所說的每一句他都記在心頭,沒辦法,以後可能就是個沒爹的娘啊,現在這師傅雖然便宜,但至少還是有師傅。

“若是你日後窮盡心血,仍然打不破修煉上的屏籬,這世上還有一個法子可能能解開你的疑惑,爲你指出一條路來。”

孔璋不禁問道:“還有什麼法子?”

“向玄門之源求法。”

素玄機續道:“你可知道,我道門、魔道、邪宗同出玄門,但玄門之源卻在何處?便在西崑崙,那裡分爲上下兩界,崑崙派在下崑崙,而在上崑崙是一處依附於主世界而生的半位面,那裡是我玄門之源,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之所在。”

“御盡萬法根源智經?”孔璋尚是第一次聽到。

“那是一本書,也是一扇門,更是傳說中仙界與此界相通之處,飛昇的無上之所。不論是道門還是魔道邪宗,任現在法訣千萬,皆是由此演繹而來。數千年來,魔道邪宗與我道門三次鬥劍鬥劍,除了爭奪玄門正統之位,其實還爭的便是這向御盡萬法根源智經獻祭的機會。只要掌握了下崑崙,便可以佔據通向上崑崙之路,本人想提升力量,或是各宗各派創下各般法訣,遇上瓶頸,推演不過的,只要獻上祭品,便可請御盡萬法根源智經進行推衍演算,將創下的法訣完善盡美。”

孔璋恍然道:“那得獻上什麼祭品呢?”

素玄機道:“御盡萬法根源智經最喜歡的是具有強大能量而且新穎的物品。不論是遠古隕落的妖魔遺骸還是什麼蘊含龐大天地能量的東西都可以作爲祭品,比如大量的高階靈石或是靈玉。不過也並非只能提供此類祭品,如果你創下一門新的修煉法訣,讓御盡萬法根源智經入眼,那麼此套法訣本身亦可作爲推衍代價的一部份。”

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古怪的東西,孔璋倒是沒有想到,如果真如素玄機所說有這東西存在,倒像是在雙方彼此作一場交易。

素玄機想了想又道:“不過一般獻祭的都是宗門,少有個人,因爲御盡萬法根源智經所要之巨,便是宗門都感覺棘手。視你獻祭目的不定,若是能尋來能智經入眼的物品,或許一具妖魔遺骸便能令它滿意,但是如果折換成靈石,卻可能等若把整條靈脈都獻上。而且根據獻祭的經驗來看,御盡萬法根源智經並不喜歡直接將大量靈石直接獻上,而是有鼓勵獻祭之人探索新的洞天或異世界,獻上主世界未有之物。”

素玄機繼續說下去,孔璋更知道了一些遠古時的情形。遠古妖魔肆虐時,玄門之源御盡萬法根源智經出現,人族當時孱弱,一時福至心靈獻上大量蘊含能量的靈石,使得智經能在本界駐形成功,連通仙界與本界,以御盡萬法根源智經的形態出現。

不過智經的駐形和維繫兩界連接卻是需要龐大的能量,故開啓獻祭之路,當時世界混亂,玄門三大支脈道門、魔道、邪宗皆可自由前去獻祭。

爲了爭奪這獻祭之路,同時也是限制對手獻祭,玄門歷經三次鬥劍,最後道門一躍成爲玄門正統,將魔道邪宗斥爲異端,同時把持了前往上崑崙的獻祭之路。

“只要你能奉上足夠的祭品,便是延緩劫數之法也能向根源智經求得。躲入一些時間流速與主世界不同的洞天能拖延四九重劫,便是從前有人獻上了讓根源智經滿意的祭品而獲得的。”素玄機道。

這一夜大約是師徒間最坦誠也最漫長的談話,素玄機將一些隱秘一一道來,在孔璋面前將世界未知的一幕又掀開一些。

“不過,我希望你不要前去獻祭。”素玄機緩緩的道。

“爲什麼?”孔璋不解的道,明明獻祭是提升實力最快的途徑,唯一可慮的是隻有真人境的修士纔有資格獻祭,而且需要獻上的物品自己從何而來。

素玄機輕聲道:“那終非自己修煉而得,內中細微體會全無。何況即使獻祭,也並非直接賦予你力量,而是與你本身的修煉有莫大關係,根源智經觀其身而擇其法。”

“我人族起於危難困苦之處,雖得智絕相傳,但那等艱苦環境中亦是一代代修士依仗自身努力。”

孔璋微微點頭,素玄機哈哈一笑,踱步走出屋門,來到浮游島上,手指上空道:“我渡劫之時,你可在一旁觀看,或許能對你日後有所助益。”

“師傅。”孔璋這聲師傅叫得很是真切,他已明白素玄機之意,讓他在一旁觀看渡劫,也許就是最後對他的教導,將以生命換來的經驗傳遞給他。

“不必難過。”素玄機鎮靜的道,“我去之後,恐怕會有人更加爲難你,到時你不妨自請出外歷練,周遊天下也好,或是前去大楚軍中服役,到得你積累足夠,突破真人境,別人要再爲難你便沒那麼容易了。”

孔璋默然,知道他所說的是白千秋,之前傷了餘玄,已經掃了此人面皮,後在探索洞天時又與其子有隙,當時潘秀兒與之大吵一場,自己與潘秀兒親密,自然也被算了進去。

不過孔璋也並非心胸寬廣之輩,白千秋以長輩之尊算計自己,讓自己不得不拜入便宜師傅門下,存心爲難。日後要是自己出了頭,這筆帳少不得要算上一算的。

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133節 修煉準備(下)第155節 萬象宮(下)第208節 千雪城(上)第171節 風起靈州(下)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256節 幫手(八)第7節 交鋒(上)第257節 劫(上)第14節 君子樓(下)第149節 舊帳(一)第115節 攤牌(下)第107節 狙殺(下)第140節 拜訪(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204節 劫殺(下)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219節 神識共振(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85節 絕戶(中)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227節 亂戰(四)第105節 初臨貴境(上)第26節 修煉(上)第107節 狙殺(上)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249節 孔夙夙(中)第19節 對話楔子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52節 稷下學宮(上)第59節 先天氣機大自在(下)第162節 歸還(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160節 天志明鬼(上)第95節 蜇伏(下)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248節 降臨(四)第171節 風起靈州(上)第51節 舊事(上)第12節 在路上(上)第132節 論功行賞(下)第177節 抉擇(上)第208節 千雪城(下)第227節 亂戰(六)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158節 亂戰(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145節 戰況(上)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97節 潛入(下)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87節 貝葉靈符(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58節 鬥法(七)第191節 人妖之戰(五)第67節 三識大戰第9節 黃雀在後(下)第68節 鼎生種滅(上)第256節 幫手(七)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上)第64節 蟲洞(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102節 議事(上)第151節 破陣(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130節 報訊(上)第43節 圍殺妖蛇(下)第35節 符文院(下)第227節 亂戰(五)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85節 絕戶(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64節 局(上)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230節 互噬(四)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18節 首功(中)第63節 入口(上)第111節 龜蛇之相(上)第23節 掘礦(上)第241節 開始(下)第162節 歸還(下)第54節 休整第198節 壓力(上)第97節 亂質之道(下)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177節 抉擇(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四)第180節 脫身(中)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81節 投名狀(下)第259節 第四魔奴
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133節 修煉準備(下)第155節 萬象宮(下)第208節 千雪城(上)第171節 風起靈州(下)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256節 幫手(八)第7節 交鋒(上)第257節 劫(上)第14節 君子樓(下)第149節 舊帳(一)第115節 攤牌(下)第107節 狙殺(下)第140節 拜訪(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204節 劫殺(下)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89節 魔質風波(上)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219節 神識共振(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85節 絕戶(中)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227節 亂戰(四)第105節 初臨貴境(上)第26節 修煉(上)第107節 狙殺(上)第142節 道門行走(下)第249節 孔夙夙(中)第19節 對話楔子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22節 火中取栗(下)第152節 稷下學宮(上)第59節 先天氣機大自在(下)第162節 歸還(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160節 天志明鬼(上)第95節 蜇伏(下)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248節 降臨(四)第171節 風起靈州(上)第51節 舊事(上)第12節 在路上(上)第132節 論功行賞(下)第177節 抉擇(上)第208節 千雪城(下)第227節 亂戰(六)第166節 日後再說(下)第158節 亂戰(下)第237節 魔蹤(中)第145節 戰況(上)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97節 潛入(下)第228節 地肺之行(上)第187節 貝葉靈符(下)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258節 鬥法(七)第191節 人妖之戰(五)第67節 三識大戰第9節 黃雀在後(下)第68節 鼎生種滅(上)第256節 幫手(七)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上)第64節 蟲洞(上)第134節 問訊傳法(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三)第178節 靈州大戰(上)第102節 議事(上)第151節 破陣(上)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130節 報訊(上)第43節 圍殺妖蛇(下)第35節 符文院(下)第227節 亂戰(五)第243節 下盤棋(上)第85節 絕戶(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64節 局(上)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230節 互噬(四)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18節 首功(中)第63節 入口(上)第111節 龜蛇之相(上)第23節 掘礦(上)第241節 開始(下)第162節 歸還(下)第54節 休整第198節 壓力(上)第97節 亂質之道(下)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177節 抉擇(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四)第180節 脫身(中)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81節 投名狀(下)第259節 第四魔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