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太后聖明

“王爺所言極是。”林義哲知道醇親王這麼說,有意是想幫助自己,他小心地措着詞,儘量打消慈禧太后對於向外國借款的顧慮,“涉及國家根本之利權,自然讓無可讓,而在我爲小,在彼爲大者,則不妨商讓,換來借款,以求互利。”

慈禧太后似乎從林義哲的解釋當中聽出了什麼,她看着林義哲,笑了笑,問道:“林義哲,關於這借洋債的事兒,你是不是早就在琢磨了?”

聽了慈禧太后的話,林義哲的心中不由得一凜。

“皇太后聖明,”林義哲道,“臣出使歐洲時,見英法諸國王室貴及政府,用度不足之時,每每商借於錢商,多能轉危爲安。臣心甚奇之,是以多多留意,方知其中奧妙,是以斗膽提此建言。方纔臣所言,只是大略,至於具體經辦,臣當具備詳細條陳,請皇太后同樞臣會議。”

“呵呵,林義哲,你既然可弄出詳細條陳出來,說明這事兒已是有譜兒了啊。”慈禧太后笑道。

“皇太后聖明,只是稍有頭緒而已。”林義哲聽到慈禧太后已是有意允准,心中不由得一塊大石落地。

說動慈禧太后同意借洋債,實際上是他和內森所定的“東方耶路撒冷”計劃中的讓羅特希爾德銀行進入中國的重要一步!

“林義哲,你且說說,是泰西哪一家的錢商,能有這麼大的手筆?”慈禧太后問道。

“回皇太后的話,是泰西錢商羅斯柴爾德氏。”林義哲答道。“該錢商專營金錢借貸業務,資財雄厚。泰西諸國政府多與其往來,其在歐洲信譽爲第一。”

“林義哲,這羅斯柴爾德氏,如何願意借款給大清呢?所謂‘無利不起早’,他們貸給咱們款子,所爲者何?”醇親王插言問道。

“回王爺的話,這羅斯柴爾德氏,乃屬猶太族。其國早亡,族人流徙於世界各地,唐宋時便有留居中國者。”林義哲道,“猶太族擅於理財經商,又失其國,是以於歐洲多受歧視,唯獨留居中國者受到善待。是以對中國頗爲感恩。此次願意出力,有報恩之意,亦是想爲中國辦事,求得中國憐憫,得一方其族人可安居之微地存身。”

“這猶太族既是擅於經營,廣有財富。在泰西諸國,難道不可置地買田存身嗎?”醇親王奇道,

“回王爺的話,這猶太族因國之不存,一直飽受欺凌。雖有資財,其所在國卻不許其購買土地。是以一直無存身之地。在歐之猶太人,倘逢一二明主賢君,則生活得好些,若逢暴君奸佞,則多爲被掠之對象,境遇頗慘。”林義哲道,“三年前,俄羅斯便尋口實奪其財產,大規模驅逐其族,死者枕藉於路,情形極爲可憐。而我天朝仁德佈於四海,是以其傾心向慕,願意來華出力。”

“原來如此,想不到箇中還有如此曲折。”慈禧太后聽了林義哲的回答,不由得對猶太人生了憐憫之心,“這猶太一族,境遇竟會如此悲慘……”

“皇太后聖明,一族失其國,猶如子失其母,無得佑護,人人欺之。”林義哲道,“臣建言借洋債,非爲圖一已之名利,乃是欲行非常之法,借其財力,興我大清。當今世界,各國爭雄,若不破除舊見,奮發自強,國家前途堪憂。臣深知如此辦事,定會身背賣國賊之罵名,然一已之聲名受損,總好過去當亡國之臣!”

林義哲說着,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慷慨激昂的狀態(演技堪比劇團出身的),並連連叩首於地,慈禧太后微微一笑,“李蓮英,快扶林義哲起來。”

李蓮英上前扶林義哲起身,慈禧太后看着林義哲,和顏悅色的說道:“林義哲,這事兒,你便放手去辦罷,不要害怕被人罵,總有我們這些人給你頂着就是了。這一次成立海軍衙門,怕你資歷太淺,升遷太速,是以要七爺幫你撐着,你便安心辦事罷,多的不要去想。”

“臣謝皇太后恩典!”林義哲急忙重又叩首道,“臣當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在叩頭的那一剎那,林義哲知道,自己的這一步,已經平安的邁出去了。

不知道內森和薩拉父女得知了消息,會做何感想?……

不管怎麼說,強國之夢,自今日起,已不再遙遠!

在又談了一會兒之後,慈禧太后便結束了這次召見,林義哲辭出,由李蓮英送出大殿,他正走着,卻見劉誠印迎面急匆匆的趕了過來。

林義哲注意到劉誠印的臉上帶着少有的悲傷之色,不由得心中暗驚。

劉誠印注意到了林義哲投來的關切目光,衝林義哲和藹的一笑,便快步的進了大殿。

林義哲和李蓮英對望了一眼,李蓮英似乎知道劉誠印因何如此,衝林義哲微微的搖了搖頭,手掌輕輕的向下一砍。林義哲登時醒悟,不由得在心裡暗自嘆息了一聲。

他已經猜到,剛纔劉誠印是去做什麼了。

大殿裡,醇親王也向慈禧告辭,待到醇親王離了大殿,劉誠印便小聲向慈禧太后報告道:“稟老佛爺,奴才料理完了……”

慈禧太后注意到了劉誠印臉上的悲傷之色,也禁不住嘆息了一聲。

“行了,料理完了就好……”

兩人看似極爲尋常的一句對答,實際上代表着紫禁城內,剛剛過去的極爲血腥的一幕……

一處偏狹的院子裡,一羣身穿白衣被反綁着的宮女太監跪在地上,正一個個的瑟瑟發抖搗蒜泥般的不住磕頭求饒。

“萬歲爺走得孤單啊——你們身爲萬歲爺的奴才,應該去地宮裡頭侍奉萬歲爺萬萬年!”劉誠印硬着心腸,看着這五十餘名宮女太監,嘶聲喊道,“這是你們前世修來的福氣……”

聽到劉誠印的話,跪着的宮女太監們抖得更厲害了。

“奴才冤枉啊!——大總管饒命啊!”被綁着的周德英尖聲號叫起來。

“這是奉皇太后的旨意,你們就安心上路吧!”劉誠印對周德英的號叫聲充耳不聞,自顧自的說着,向執刑的太監們擺了擺手。

兩個太監當先將周德英拖到地上按住,另外兩個太監則舉起竹板,狠狠的朝周德英的屁股上打了下去。

那邊,又有兩個太監拖過另一名同治皇帝的隨身太監杜之錫,狠狠的打了起來。

“啊!——大總管饒命啊!不關奴才的事!是澄貝勒和王慶祺乾的好事!他們還和皇上一起玩樂,和奴才們不相干啊……”幾下板子打過,周德英便受不住了,立時鬼哭狼嚎起來。

聽到周德英的胡說八道,劉誠印的面色一沉,重重的咳嗽了一聲。

執刑的太監會意,掄起的板子突然變了方向,狠狠的打在了周德英的頭上,周德英登時沒了動靜,身子也不再撲騰了。

劉誠印看到周德英的頭上鮮血和腦漿直流下來,心裡一哆嗦,情不自禁的轉過頭去。

那邊,沒等杜之錫喊出聲來,同樣的一板子也重重的打在了他的頭上,他哼都沒哼一聲,便斷了氣。

別的行刑太監們見狀,也都明白過來,一個個板子全都向犯人的頭上招呼,不多時,三十餘名原來侍候同治皇帝的太監便悉數杖斃。

在處決這些太監們的同時,約二十餘名曾被同治皇帝臨幸過的宮女也都被拖進了一間屋子,按倒在地,幾名身強力壯的太監拿着粗木棒,狠狠擊打着她們的頭部,將她們一個一個的活活打死。

處刑完畢之後,劉誠印儘管心中難過,但還是上前一一驗看了屍身,在確定了所有原來同治皇帝身邊被臨幸過的宮女答應和侍候同治皇帝的太監全都死了之後,他一刻也不願多呆,便急急的回去覆命去了……

出了宮門,林義哲便直奔賢良寺郭嵩燾的寓所,他原本打算將今天慈禧太后透露的任命消息告訴郭嵩燾,讓他有所準備(正式諭旨得等到新皇帝登基後以新皇帝的名義下達),但卻沒想到,又一次在郭嵩燾這裡,看到了劉錫鴻!

《郭嵩燾日記》:

“光緒元年正月初一,曾國荃宮保約飯,與餘詣前門關帝廟前行禮,求籤問大局,然後過周少農處,諸友會聚。餘外出時,劉雲生曾來餘處,未獲一見。旋去蘭蓀尚書府上拜年請安。”

“初三日,楊秋帆、陳壽山等人往過,劉雲生在,作竟日談。”

“初四日,大雪盈寸,諸友未至,林鯤宇劉雲生來,暢談半日方去。”

“初八日,仍未蒙召見,內心不安,未出門,劉雲生來,與談良久,心稍安。”

“初九日,陛見歸去,林鯤宇與友多人會聚家中,談陛見事,劉雲生來賀,告以吉音,喜甚。”

“十一日,往謁蘭蓀尚書,告以此次使英,蘭蓀告以此次出使,皆文博川中堂之力。蘭蓀又問餘撫粵時遭謗之由,言及當日之事甚詳,餘甚怪之,不知其從何得知也。(這事不明擺着的嗎)”

“十九日,劉雲生餉食(送好吃的來)。”。)

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157章 刎頸之交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377章 削日之策第404章 釋歸第15章 酒醉真相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70章 慶生宴第305章 不宣而戰第126章 轉了性的恭親王第88章 出師不利第14章 二人世界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435章 所慮者,左季高也第46章 船成“萬年清”第487章 無米之炊第46章 船成“萬年清”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183章 “法援”船塢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4章 當“愛國”遇到“豐田”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31章 拿破崙三世的允諾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201章 真正的絆索第172章 逆鱗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94章 兩敗俱傷第170章 太后賜婚二百五十六章 恭王心路第224章 林義哲VS柳原前光第387章 “清艦襲來!”第459章 盡在掌握第422章 初拜泰山第481章 廟堂之外第318章 海上對決二百九十四章 未見愛人歸第420章 太后聖明二百七十章 前車之鑑第397章 藉着園工修鐵路第204章 寧直不彎洪陶士第210章 困頓中的機會第201章 真正的絆索第65章 重拳出擊第417章 N姓家奴第255章 儲才瓶頸第254章 林氏恐懼症二百七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443章 馬嘉理,你終於掛了!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480章 太后賜畫第359章 方寸大亂第38章 初試身手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120章 太后賞玉第463章 計謀得成第38章 初試身手第490章 另面幼樵第481章 廟堂之外第355章 皇帝受審第236章 大塊吃肉,大碗飲酒第125章 上位路線第243章 “粗野國民”的老拳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345章 決戰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171章 打!着實打!第220章 來自日本的目光第394章 苦肉計第231章 針尖麥芒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78章 不歡而散第346章 彈盡而降第302章 毛董入獄第427章 海軍衙門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19章 海外親族第314章 石門血戰第184章 “超武”“澄慶”同出世第229章 恭候多時第411章 不眠之夜第73章 前夜第482章 小鎮俠女第416章 乙亥新局二百七十四章 都是以退爲進第61章 迎難而進第50章 幕後玄機第109章 攻克漢堡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155章 劉步蟾在佈雷斯特二百七十五章 當今肅順第485章 譁變二百六十六章 林普晴的囑託第160章 御賞功牌第197章 皇后洗腦,慧妃躺槍第310章 西鄉大潰敗
第471章 新造艦計劃第157章 刎頸之交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377章 削日之策第404章 釋歸第15章 酒醉真相第62章 “爲了船政,我死不足惜!”第70章 慶生宴第305章 不宣而戰第126章 轉了性的恭親王第88章 出師不利第14章 二人世界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435章 所慮者,左季高也第46章 船成“萬年清”第487章 無米之炊第46章 船成“萬年清”第412章 步步驚心第183章 “法援”船塢第340章 廈門海戰第4章 當“愛國”遇到“豐田”第188章 “重農抑商”溯源第354章 宮中強援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31章 拿破崙三世的允諾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201章 真正的絆索第172章 逆鱗第232章 大家都很“忙”第94章 兩敗俱傷第170章 太后賜婚二百五十六章 恭王心路第224章 林義哲VS柳原前光第387章 “清艦襲來!”第459章 盡在掌握第422章 初拜泰山第481章 廟堂之外第318章 海上對決二百九十四章 未見愛人歸第420章 太后聖明二百七十章 前車之鑑第397章 藉着園工修鐵路第204章 寧直不彎洪陶士第210章 困頓中的機會第201章 真正的絆索第65章 重拳出擊第417章 N姓家奴第255章 儲才瓶頸第254章 林氏恐懼症二百七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443章 馬嘉理,你終於掛了!二百七十九章 結外援以圖振興第480章 太后賜畫第359章 方寸大亂第38章 初試身手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120章 太后賞玉第463章 計謀得成第38章 初試身手第490章 另面幼樵第481章 廟堂之外第355章 皇帝受審第236章 大塊吃肉,大碗飲酒第125章 上位路線第243章 “粗野國民”的老拳第394章 老父探營第345章 決戰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171章 打!着實打!第220章 來自日本的目光第394章 苦肉計第231章 針尖麥芒第336章 “常陸丸”號事件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78章 不歡而散第346章 彈盡而降第302章 毛董入獄第427章 海軍衙門第465章 國丈發威第19章 海外親族第314章 石門血戰第184章 “超武”“澄慶”同出世第229章 恭候多時第411章 不眠之夜第73章 前夜第482章 小鎮俠女第416章 乙亥新局二百七十四章 都是以退爲進第61章 迎難而進第50章 幕後玄機第109章 攻克漢堡第308章 致命的埋伏第155章 劉步蟾在佈雷斯特二百七十五章 當今肅順第485章 譁變二百六十六章 林普晴的囑託第160章 御賞功牌第197章 皇后洗腦,慧妃躺槍第310章 西鄉大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