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浪費便不浪費,寧雨帶着丫丫回到家中仔細琢磨之後,問丫丫願不願意讀書。
丫丫特別開心,手舞足蹈說願意。
她問那到時候要和哥哥一塊去學堂,要離開娘去求學,願不願意。
丫丫愣了一下,眼中滿是糾結,她想讀書習字,可她又不想離開孃親。
但去學堂的話,她可以和哥哥在一塊。
怎麼辦,好糾結呀......
寧雨看女兒糾結,笑道:“丫丫如果現在不願意,那就再等等,等丫丫長大再去。”
“娘,我不是不願意,而是.....捨不得娘。”丫丫說道後面,聲如蚊吶。
寧雨莞爾,揉了揉丫丫的頭髮。“傻孩子,有什麼捨不得的,又不是不能見。”
丫丫一聽,豁然開朗:是啊,等休沐不就可以見到娘了嗎,她要是早點把書讀完,不就可以早點回到娘身邊陪娘了嘛!
四歲的孩子,果然天真無邪,她不知道,書是讀不完的。
晚上,丫丫說要跟寧雨一塊睡。
娘倆一晚上說了不少話,寧雨也叮囑丫丫除了好好讀書,就是如何做人,最最重要的是和男孩子保持適當距離,身上重要的部位不能讓男的碰。
丫丫好奇的問她,是不是爹和哥哥,還有舅舅們都不能碰?
寧雨想了想,說‘是’,若是家人無意間觸碰到,那便無礙,故意的就要反抗。
丫丫笑着說明白了,一定聽孃的話。
娘倆一直聊到下半夜才沉沉睡去。
.......
翌日清晨。
寧雨和來上工的大家打招呼後便鑽進廚房。
丫丫喜歡吃肉包子,因此她做了十個包子,五肉五素,到時候丫丫能跟崽崽一塊吃。
蒸包子時,去上工的柳蕙順便過來看看她,問她家中怎麼就只剩下她和丫丫。
齊家姐弟回自個兒家養傷,寧淼去拜師學藝,家中就剩她和女兒了。
不過明日,家中就剩自己一人了,丫丫也得去讀書。
聽到女娃去讀書,柳蕙吃了一大驚,縣裡怎麼可能會有收女娃的學堂。
縣裡自然沒有學堂,她是花錢給丫丫找夫子的。
柳蕙一臉羨慕,自己的大兒子都七八歲了,還沒有去過學堂。
縣裡的學堂太貴了,村裡的私塾不教啓蒙,私下找夫子花費也不小。
“小雨,日後能讓你的三個孩子教我兒子讀書習字嗎?我.....沒錢送孩子去讀書。”
看到柳蕙漲紅尷尬的臉,寧雨低頭琢磨片刻。
少頃後,寧雨道:“大嫂子,你回去跟大森哥商量一下,要是你們願意,我可以出錢讓大柱子去學堂,然後再供他讀到可以參加科舉。”
大柱子就是柳蕙的大兒子,江嬸子的大孫子。
“什....什麼?!”柳蕙猛然擡眸,滿臉震驚。
寧雨莞爾,“我說,如果你們願意,我可以供大柱子讀書,不管是小禹還是崽崽,他們都想跟熟悉的夥伴一塊上學,在求學路上互相扶持。”
她這麼做其實是有私心的,她不知道自己孩子和江家的孩子哪個日後能走仕途,若是江家孩子可以,她只希望到時候江家念恩,幫襯着她家孩子。
若她家和江家孩子也能走仕途路,日後這路一塊走,多個並肩夥伴,會輕鬆許多。
柳蕙此時的表情已經不是激動能表現得出來的了。
這可是大好事啊,她必須第一時間回去跟家人商量。
柳蕙興高采烈離開後,丫丫揉着迷糊的眼睛走出來。
“娘,大伯孃怎麼了?”
“你大伯孃現在心情特好。”寧雨笑道,她蹲下給丫丫理了理秀髮,“乖,去洗漱吧。”
丫丫點點頭,不斷打哈欠:好睏喔!
約莫一炷香的功夫,娘倆聽到一陣動靜,神同步擡頭。
她拿着包子剛咬一口,丫丫嘴裡正好剛叼着一個。
看到動靜,娘倆瞪着眼睛看擠進屋的人。
要不是因爲那是江家人,娘倆還以爲是土匪要進屋搶包子呢!
“弟妹,你剛纔跟我柳蕙說的都是真的嗎?”江大森黝黑的臉上蓋不住的笑意。
呃。寧雨咀嚼兩下,將嘴裡的包子嚥下去,點點頭,“對。”
江大森聞言,拉着柳蕙和自己的大兒子和女兒一塊跪下。
這一跪差點把寧雨手裡的包子都給嚇飛。
“你們幹啥呀,都起來。”
“弟妹,你對我們這麼好,我們這輩子做牛做馬都會報答你們的。”
一家四口給她磕了三個響頭。
寧雨受驚:“你們都起來,大柱日後好好讀書,就是對我最好的謝禮了。”
這江大森一家子剛站起來,江大林帶着婆娘夏菊,還有兒子二柱一塊跪下。
“.....”寧雨扶額,這不是給她折壽嘛!
“弟妹,我們夫妻倆想求你——”
寧雨打斷江大林的話,“大林哥,你們江家的男娃,只要想讀書,我都可以供。”
江大林夫妻倆感動得熱淚盈眶,連忙道謝。
等他們說完,一直未出聲的江嬸子走出來。
寧雨內心一緊,心想江嬸子不會也要給她下跪吧,夭壽喔!
果然,看到江嬸子有下跪的趨勢,寧雨趕忙起來伸手扶住江嬸子的胳膊。
“嬸子,你要是給我跪,我恐怕就成短命鬼了。”
“呸呸呸,說什麼晦氣話呢!”江嬸子責怪道。
寧雨乾笑兩聲,她可不興動不動就下跪。
“阿睿媳婦,嬸子也沒什麼可以幫你的,我就剩這一把老骨頭了,以後你有什麼需要嬸子幫忙的,嬸子就是把這骨頭散了也會幫你。”
聽到這話,寧雨不禁一抖。說得太瘮人了!
“嬸子,你兒子在這,孫子也在這,就算要報恩,也不該是你。”
寧雨的話讓江大森兄弟倆反應過來。
他們紛紛說以後江家欠她的恩,他們這些做子孫的會報,用不着她一把老骨頭。
江嬸子內心一暖,兒子和孫子都很好,以後下了九泉,她也能跟老爺子好好交代了。
去讀書要名字,寧雨讓江嬸子爲大柱、二柱取名,等她今日去縣裡辦好丫丫的事,再跟學堂說一聲,過兩日送大柱二柱去學堂。
江家人一開心,就把這消息告訴身邊人,但總會有不守口的人,很快寧雨供倆孩子讀書的事傳遍大河村,很多人存了心思,想讓她也供自家孩子。
可等他們來時,寧雨已經帶着丫丫去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