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12-12-31
楊氏直住了四五天,才戀戀不捨返回無爲府。\[\]
平靜日子過飛,隔年姜家剛除了服,京城就傳來喜信,劉美人平安誕下皇長子,大赦天下,姜家女眷也是赦免之列,一家人得了信兒,就忙着打點行李,準備啓程趕回京城。
諸事妥當,只餘下宅院和那間鋪子,李丹若和趙氏商量了,到正屋和程老太太商量道:“前兒五郎問過幾個行老,說是出手不易,當初買時候就便宜,這會兒自然也賣不出什麼價錢,還有那間鋪子,雖說掙錢,其實沒什麼本錢,我和大嫂商量着,想把這兩處留給六妹妹,咱們一回京,就她一個人這兒了,她們母子兩個也不容易,留給她們,也是個傍身,太婆看呢?”
“這是你對六姐兒一片心,難爲你能掂記着她,都好,你和大郎媳婦商量過事,都妥當。”程老太太傷感點頭答應道。
李丹若出來,打發人到上元縣接了姜豔紛過來,辦了書契,又吩咐楊全夫婦江寧多留一個月,將姜豔紛尋來接管點心鋪子人教得差不多了,再啓程返回京城。
一路上極順當,七月初就進了京城地界,算着還有一兩天就趕到京城了,這天傍晚,一家人吃了飯,程老太太留下李丹若和姜彥明商量道:“眼看着就進京城了,有件事,我想了這幾天了,進了京,咱們得分開住。”
“分開住?”李丹若驚訝看着程老太太,還沒等她再說話,程老太太嘆了口氣止住她道:“我知道你要說話,這一門老弱婦人,一來無以爲生計,二來家裡連個頂戶應門男丁都沒有,這分開了,日子怎麼過?可不能不分開!”程老太太頓了頓才接着說道:“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五郎必是要下場,若住一處,指不定生出什麼變故枝節來,只怕要耽誤了五郎前程,這是大事,五郎得了前程,纔好籌劃後頭赦免事。無論如何耽誤不得。”
姜彥明看向李丹若,李丹若想了想道:“太婆想周到,要不,我看這樣,就買兩處連一處宅子,這樣,分也是分開了,平時也好照應,太婆看呢?”姜彥明忙點頭道:“這樣好,若離得遠了,我實放不下心。”
程老太太猶豫了下點頭道:“也好,門好另開一處,大門總要離遠些,這樣宅子不好挑……”
“一來不是急事,二來,京城必竟不比江寧,買宅院、賣宅院都多,也不至於太難買,不過多費費心,進了京,五郎安心讀書,讓平福跑一跑就是。”李丹若忙笑道,程老太太應了,又細細囑咐了姜彥明幾句,兩人才告退出去。
隔天進了京城,姜彥明只趕着天黑後,往威遠侯府和忠通伯府各去了一趟報了個平安,旁,也沒敢多走動。
一家人直忙了一個來月,才挑到處正好後園隔了堵牆一大一小兩處宅院,程老太太四下看了,堅持住了那處小兩進院子,李丹若和趙氏看着人將各處修整收拾停當,又後園開了個角門方便兩個院子往來,直到八月將末,李丹若和姜彥明搬進大些三進院子,程老太太帶着趙氏等人搬進了隔壁二進小院。
這天一早,李丹若就坐車出了門,往城外婆臺庵看望李雨菊。
車子出了陳州門,又了一個多時辰,才婆臺庵前停下,沈嬤嬤上前打聽了,一行人跟着個小尼姑,出了庵堂,沿着庵堂牆外走了一刻多鐘,纔到了一處簡陋青磚院子前,小尼姑引到院子前,雙手合什行了一禮,轉身回去了。
李丹若站院子前打量着,跟這院子緊挨着,大約是庵堂後廚間,有處角門開着,門外是一大片綠油油菜地,幾個女尼正彎腰勞動其間,院子就是鄉下青磚小院,門前掃很乾淨,油漆斑駁兩扇小門緊閉着,小小一個門樓有一角已經露出了檁條,李丹若站了好一會兒,才示意朱衣上前敲門。
沒過多大會兒,門‘吱呀’一聲從裡面打開,春妍從門裡探出頭來,朱衣忙笑道:“春妍姐姐,是我,我們奶奶過來看二姑奶奶了。”春妍怔了怔,忙往後看去,一眼看到李丹若,臉上驚喜交加,轉身就要奔進去報信,剛轉了身卻又硬生生扭回來,將兩扇門推開開,幾步奔出去,連福了兩福,卻說不出話來,李丹若伸手拉了她道:“不必多禮,咱們進去說話。”
“唉!”春妍答應一聲,忙又掙開李丹若,三步並作兩步奔進院子叫道:“奶奶,奶奶!奶奶!四姑奶奶回來了!四姑奶奶來了!”
話音剛落,屋裡衝出三四個人,李丹若忙緊走幾步迎上去,李雨菊衝前,看着李丹若又象哭又象笑:“四妹妹……你平安就好……”話沒說完,就淚如雨下,哽咽說不下去了,李金蕊上前兩步,輕輕拍了拍李雨菊後背,看着李丹若道:“我和二姐姐正說着你,你就來了,剛回來?咱們先進屋,進屋說話,寒碧去沏茶,看看還有什麼點心沒有。”
李丹若跟着兩人進了屋,南窗下榻上坐了,李雨菊用帕子按着眼角,眼睛紅紅看着李丹若道:“剛和三妹妹說起你,也不知道你江寧好不好,這些年連個信也沒有,你就回來了,什麼時候進京?安頓好了沒有?”
“我都好,七月初到,要現買宅子,一直忙到現才安頓下來,二姐姐一直住這裡?”李丹若接過茶,先遞了杯給李雨菊道,李雨菊點了下頭道:“先頭住後面庵堂,後來三妹妹搬過來,我們兩個商量着,就借了這處院子搬出來了。”
李金蕊苦笑接道:“我和二姐姐是一個藤上結苦瓜,二姐姐是命不好,我是……唉,”李雨菊拉了拉她,李金蕊嘆了口氣道:“我知道,不說了,我是自作孽,你離開京城那年,陳大郎走了鎮寧公……現改了,叫鎮定王了,走了鎮寧王鄒家路子,求了外任,就帶他那兩個小妾上任去了,走了這兩年,一封信沒有,一個大錢沒往家捎過。”
李丹若雙手握着杯子,凝神聽着李金蕊話,李金蕊哂笑了一聲:“我早就猜到了,那是什麼貨色,這幾年我早看明明白白,要想不餓死,只能靠自己,他走後,我就退了京城院子,搬到了陪嫁那處莊子。”李金蕊停了一會兒,才接着說道:“那個莊子,就幾戶莊戶人家,總算……人都樸實,雖說中間……總算平平安安,那屋子一下雨就漏水,沒多長時候,我就病了,也多虧三嫂讓人送了五十兩銀子……後來我就搬過來和二姐姐一處住着了。”
李金蕊幾句話說了自己這幾年事,李丹若卻聽驚心動魄,半晌說不出話來,李雨菊憐惜看着李金蕊,低低嘆了口氣道:“三妹妹吃苦頭多,我還好,一直就這樣。”
“聽說狄老爺早就回京城了,打發人過來看望過沒有?”李丹若看着李雨菊,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問道,李雨菊臉上表情一時無法形容,半晌才搖頭道:“我不知道他回來了,他回不回來,不都那樣。”
“那也是頭惡狼!”李金蕊咬牙道:“他回來,我和二姐姐還是聽庵裡師太說,回來就讓春妍回去報個信,門房上沒人給通傳,春妍守大門口,等着他門口下車,誰知道他看見春妍,跟沒看見一樣,昂着頭就進去了,我跟二姐姐說了,這樣狼心狗肺東西,就當他死了,我和二姐姐都是守孝未亡人!乾脆!”
李丹若一時心裡五味俱全,半晌說不出話來,三個人一沉默了好一會兒,李雨菊強笑道:“咱們不說這些不高興事,四妹妹回來了,咱們姐妹能聚一處,都平平安安,這就是大喜事,四妹妹這幾年好不好?有孩子沒有?”
“有了,是個哥兒,去年十一月生,到今年十一月就滿週歲了。”李丹若應道,李金蕊轉頭看着李雨菊笑道:“我就說,四妹妹是個有福氣,你看看,都好好吧,四妹妹往後指定有大福!”
“託三姐姐吉言。”李丹若笑起來,三個人說笑了一陣子,那股子憤然和鬱氣漸漸淡薄。
不大會兒,春妍和寒碧等人擺了飯上來,姐妹三個說笑着慢慢吃了飯,重又歪榻上,李丹若捧着茶,看着李金蕊笑問道:“二伯父他們還好吧?”
“還好,大伯父走了沒多長時候,他那差使就不好做,父親是個好脾氣、綿性子,和母親商量了,乾脆求了城外看草料庫差遣,連家也搬過去了,五月裡我去看過一趟,他後面園子裡種滿了菜,草料庫又閒,日子也過得去。”
“那五哥兒?”
“他原本就沒什麼出息,前年母親厚着臉皮求了姑奶奶,讓他補進兵部做了小吏,父親乾脆把他求到草料場,如今跟着父親管草料場,也沒什麼不好。”李金蕊神情微微有些冷漠平平說道。
“那也好,平安是福。”李丹若停了一會兒才低聲道,李金蕊重重嘆了口氣,轉頭看着李丹若道:“從前我總覺得父親和六哥兒委屈,這會兒才知道,也沒什麼委屈,祖父留了福廕,象大伯父、三伯父那樣,藉着點兒福廕,就能一路青雲,父親這樣,他就是那樣,這幾年我常想起從前,父親除了衙門就是家,到了家,就是侍候那些花草,再沒別事做,他從來就沒上進過,他就盼着六哥兒出息,給他爭臉,可六哥兒,脾氣性子,跟他竟是一模一樣!”
李金蕊重重長長嘆了口氣,李丹若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纔好,李雨菊推了推李金蕊道:“你不是說想開了,二叔二嬸自己覺得好就行?你看看你。”
“你說是,沒事,我早想開了,唉,這人,要是能重活一回該多好……”李金蕊轉了話題,三個人說了一個多時辰話,眼看着天色漸晚,李丹若告辭出來,上車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