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吃完飯後,錢淑蘭,王守智和小蝶一起回了水利局。

路上,錢淑蘭聊起姜玉瑛和杜大海對她的幫助,然後笑着對王守智道,“如果你以後有什麼想不通的難題,也可以找杜老闆幫你分析分析。去的時候別忘了帶點東西,這是禮數。”

王守智心不在焉的點了下頭。他狀似不經意地問起姜玉瑛的情況。

錢淑蘭倒沒多想,如實相告,“玉瑛她是糧油店的售貨員。她父母都去世了。一個孤女也挺可憐的。可她卻很樂觀,人也聰慧,對她姑姑的無理要求也能寸步不讓,是個是非分明的好姑娘。”

聽到這話,王守智自動把姜玉瑛想像成一個百折不撓,卻又自強自立的新時代女青年,對她的好感更勝了。

只是想到郭正良似乎對她也有意,心裡不免有些自卑。

錢淑蘭似是想到了什麼,笑着拍了一下王守智的背,彷彿發現一個大秘密似的有點好笑,“你瞧見沒,那郭正良似乎對玉瑛有意思呢?兩人郎才女貌確實很登對。”

王守智只覺得自己的心在滴血,可是又一細想,他娘說得也沒錯,郭正良長得好,家世好,人品好,又有一份好工作,還是個城裡人,確實很適合姜玉瑛。

而他呢?條件連人家一半也不如,更別說他還是帶着個孩子的離異男。

錢淑蘭在那邊滔滔不絕說個不停,不經意間一個回頭突然看到王守智臉色煞白,皺眉苦惱的樣子,似乎想到了什麼。

她猛得拍了下自己的腦門,她真是豬腦子!她怎麼就忘了,王守智也是個年輕男人,比郭正良大不了兩歲,喜歡上漂亮開朗,樂觀大氣的姜玉瑛也很正常。

說實話,如果姜玉瑛沒有對象,說不定她還會鼓勵王守智去追求,畢竟追求愛情的權利人人平等。當然,被拒絕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人家也有拒絕的權利。

可是,姜玉瑛擺明跟郭正良看對眼了,王守智註定只能是個炮灰命。如果她再鼓勵他去追,她不是有病嘛!

可,她也不能打擊王守智,畢竟他喜歡姜玉瑛也沒什麼錯。

她在腦子裡斟酌再三,纔開口道,“娘以後就希望你找個像玉瑛一樣的媳婦。長得漂亮,人也能幹,還爽朗大氣,還有一份工作。”

王守智抿了抿嘴,沒說話。

錢淑蘭畫風一轉,緩緩道,“說實話,娘也不在乎,你再娶的媳婦是不是城裡人。但,她最好還是要有一份工作,哪怕是份臨時工也成。兩口子都有工作,你身上的重擔也能小點。將來再生個孩子,也能照顧過來。要不然,只有你一個人工作,日子就要過得緊巴巴的。”

說她現實也罷,她確實不想王守智找個沒有工作的農村媳婦。一旦,他找這樣的媳婦。那將來王守智就是全家人的經濟來源。雖然農村戶口可以轉到城裡,有了購糧證,可那也是要花錢買的。如果王守智再生三五個孩子,那重擔能壓垮了他。現在又沒有避孕措施,三五個孩子簡直不要太正常。

錢淑蘭可不想將來還要到城裡來給他們當保姆。她現在是一點一點給王守智灌輸思想,讓他千萬成別因爲李彩英一人因噎廢食,以爲城裡姑娘都是壞的,鄉下姑娘都是好的。哪能以地域來劃分好人壞人。

“小五,你可不能因爲李彩英一個城裡人,就以爲所有的城裡姑娘都是壞的。你瞧玉瑛和杜老闆都是城裡人,他們對咱們多好啊,也沒看不起我們鄉下人。”

王守智細想了下,他娘說得話還真得很有道理。

姜玉瑛也是城裡人,可她一點也不壞。長得這麼漂亮,脾氣也好,性子也溫和。

聽孃的意思,她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一看就是個勤勞懂事的好姑娘。

“小五,像姜玉瑛這樣好的城裡姑娘多的是。你不防擦亮眼睛看看。”

別以爲王守智這樣的條件就娶不到年輕漂亮的城裡姑娘。等饑荒來了,許多城裡人家都會把家裡姑娘往鄉下嫁,彩禮就是一百幾十斤糧食。

雖然,有點趁人之危,可有機會挑好的,那爲什麼還要差的。到時候,她一定能挑個各方面都要好一點的兒媳婦,最好像姜玉瑛這樣三觀很正,不用她花心思改造的姑娘。

至於,王守智還喜歡着姜玉瑛的事兒,錢淑蘭覺得不是啥大事兒。她上學的時候,見過太多成雙成對的情侶在畢業的時候幾乎都是勞燕分飛的結局。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至死不渝的愛情。非她不娶,非他不嫁這種屁話也就騙騙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吧。反正,她活了二十二年,就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愛情。

再說了,王守智也不是那種不要麪包只要愛情的人啊。要不然,當初他爲何要捨棄林芳選李彩英呢。

同樣的都是見了第一面就心生好感。難道一個簿得像紙,一個厚得像烙鐵?怎麼可能!

她想着反正自己也不急着娶兒媳婦,就先讓王守智單身一段日子,調整好心情再迎接下一春也不錯。

第二日一大早,錢淑蘭閒着無聊把宿舍打掃了一遍,可就這麼點地兒,東西也沒幾樣,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她打掃得乾乾淨淨。玻璃擦得蹭亮,都能照出人影來的程度。

要說這水利局還真是大方,居然在員工宿舍裝玻璃,這玩意她就沒在村裡誰家見到過。

打掃好衛生之後,錢淑蘭立刻關上門,打開商城,居然看到有人拍她的東西,還一連拍了兩樣,一個是10金幣的驚喜小禮物,一個是20個金幣的神秘禮物。

錢淑蘭一臉懵逼。愣了好一會兒之後,才欣喜的笑起來,雙手捂着臉,彎着嘴笑的傻呵呵的。

真的太好了,她又能賺金幣了。自從上次被系統扣掉二十個金幣,她肉疼了好幾天。現在終於有機會把失去的金幣賺回來了,錢淑蘭立刻滿血復活。

她趕緊跳起來,拿着籃子往百貨大樓走。

既然好評能加5個金幣,她一定要挑點好東西,務必讓買家滿意。

到了百貨大樓,她才發現自己錯了。

她原以爲許多東西都是在三年災荒之後才需要票的,可誰成想,現在就需要。

這時需要憑票購買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日用百貨。

每家每戶都有一本商品供應證,凡是商店的商品都要憑證供應。總之,在所能想得到的吃穿用的方方面面。

王守智的商品供應證被李彩英拿去了,他們剛離婚,新的商品供應證還沒有辦下來。

錢淑蘭有心跟人打聽,可看着那些銷售員一個個拽得二五八萬,面對顧客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她覺得自己這把年紀要是被一個小姑娘罵,那才真是老臉都丟盡了。

就算她能吵過這幾個小姑娘,也會被人罵老不休,倚老賣老,想想還是算了。

她眼睛掃了一圈,終於找到一個和她差不多年紀的老太太,對方似乎是在等人。

錢淑蘭走到她面前,笑着打招呼,“老姐姐,等人吶。”

老太太朝錢淑蘭看了一眼,見她臉上帶笑,點了點頭,“是啊,在等閨女,她剛纔走得太急,把票給忘家裡了。”

錢淑蘭眼睛一亮,“誰不是呢,剛搬過來沒幾天,原本想買些東西裝點一下,可家裡的票根本不夠用,我原本還想買個掛鐘,可誰成找了一圈都沒找到。”

老太太一臉驚訝地看着她,“買掛鐘應該到鐘錶公司啊,百貨大樓哪裡有。而且,這玩意也不用票的,我兒子說鬧鐘都滯銷了,掛鐘和鬧鐘的票早就取消了。”

錢淑蘭滿臉驚喜,“真的?”

老太太怕她不信,自報家門,“當然是真的,我兒子就是百潤路那上海手錶廠的售貨員。他跟我說的還能有假?”

錢淑蘭這是真的信了,她一直以爲表類東西是這年代的緊俏貨會很難買,肯定限量,原來掛鐘和鬧鐘這東西還會滯銷啊,她又向老太太打聽,“老姐姐,你知道鋼筆在哪買嗎?我兒子讓我過來幫他買鋼筆,可找了一圈沒找到。”

老太太手往上指了指,“應該是在二樓,上面都是好東西。”

錢淑蘭忙向老太太道謝。

老太太客氣擺擺手,兩人就此分開。

老太太繼續等女兒,錢淑蘭朝樓上走。

到了樓上,錢淑蘭找了一遍,居然沒找到,問了售貨員才知道鋼筆都是作爲單位獎勵的,劉關縣百貨大樓從來沒有賣過鋼筆。再說,誰能有票啊?

錢淑蘭失望透頂,掃一眼這二樓,發現櫃檯裡的東西非常少。

有一輛蝴蝶牌縫紉機,聽售貨員的介紹,這縫紉機是政府那邊的辦事員特地拜託他們定的,說是用來獎勵今年的先進生產大隊,在評比之前,先放在這裡展示用的。

現在的縫紉機票真的很難弄,一般一個單位一年只能有一張票。幾百個人中選一人。誰捨得把票給賣了?

估計,之前她遇到的那個黃牛那張縫紉機票應該也是千辛萬苦才弄到的。

自己不要的時候,他也沒有露出可惜的神色,估計也是習以爲常了吧。

劉關縣是個小縣城,人們的購買力不行,像進口手錶,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這時代最流行的三轉一響,她只見到一個。奢侈品就更加沒有了。

錢淑蘭只能從樓上買了個手電筒,外加三塊電池,這東西是限量購買,每人只能買這麼多。

出了百貨大樓,錢淑蘭又向人打聽百潤路。

離這邊只有兩條街,當然劉關縣縣城本身就很小,總共也沒有幾條街。

她剛纔問過,只要穿過這條巷子,再往右轉走兩分鐘就能看到上海表的銷售點。

錢淑蘭走了進去,這個巷子很窄小,四周全是坑坑窪窪的石板路,因爲年代久遠,許多石縫處長滿了青苔。

前幾天,剛下過一場雨,低窪處積了不少水。

她小心避開好幾處水窪,剛走沒兩步,發現前面直接被一片水窪堵住了。

她四處尋找可以墊腳的東西,卻發現只是徒勞。

錢淑蘭只好從牆根處走,這邊算是高位,水比較淺,沾到的泥能少一點。

哪知,她剛走過水窪處,停下來跺了跺腳,突然看到旁邊的門被推開,錢淑蘭和男人直接撞了個正着。

四目相接,錢淑蘭敏銳地從對方的眼裡看到一絲警惕。

錢淑蘭微微皺眉,剛想開口說話,突然從男人背後走出另一個人。

他微胖的臉讓錢淑蘭有些錯愕,她驚訝道,“陳主任,你怎麼在這兒?”說話的時候她側頭看了一眼他的身後,赫然就是她之前要的糧食,好幾個麻袋,就這麼整整齊齊地落在他身後的平板車上,“這是給我找的糧食?”

陳主任拍拍前面男人的背,示意他放心。對方沒敵意。

“是幫你找的。”陳主任說話的時候還幫她介紹,“這是咱們劉關縣有名的糧食販子。你有想要的糧食都可以找他。”

錢淑蘭眼睛一亮。這些日子她爲了多弄糧食跑了那麼多趟糧油店,可還是隻買到那麼點兒。現在有人販糧食,這怎能不讓她驚喜。

她也顧不得跟陳主任寒暄,眼睛直直地看向面前的男人,“小夥子,你還有什麼糧食?”

男人對這老太太也沒敵意,飛快地看了一眼四周,小聲道,“有玉米,高粱,紅薯幹,小麥和大米都有。”

錢淑蘭眼前一亮,“我想要兩百斤紅薯幹,你這有嗎?”

兩百斤紅薯幹?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男人卻連眉頭也沒皺下,立刻就應了。

“什麼價格?”

男人直接報價,“三毛八”

錢淑蘭皺眉,這人要的價格還真貴,比她通過黃牛那邊買糧票可貴多了。不過,想到接下來的日子覺得貴點也不算什麼。

“那我明天過來拿。”

男人點頭,“行。”

錢淑蘭想了想又問,“高梁多少錢一斤?”

“兩毛四”

錢淑蘭又定了兩百斤。不是她不想定多,而是她怕對方懷疑她定這麼多糧食的目的。

男人也應了。

定好明天早上過來拉糧食,錢淑蘭和兩人告別之後,扶着牆慢慢走了。

男人在她身後打量了好一會兒,才收回視線。

“她就是你說的,把大米價格報的比你還低的人?”

陳主任點頭。

男人皺眉思索了一會兒,“剛纔她還跟我定糧食呢。看來,那大米也是湊巧買到的。”

陳主任也開始認同這個觀點,之前他還特地試探過對方,想讓對方介紹糧食倒賣商給他,可都被老太太拒絕了。他原以爲她是怕自己舉報對方,看來並不是這樣。以那大米的質量應該是從江南那邊運過來的,並沒有在劉關縣流通,看來這老太太后面的人是江南那邊的。她買糧食是不是爲了運給對方?只是這麼點也太少了吧?哪裡值得折騰一趟?陳主任有些想不通。

男人朝陳主任道,“以後咱們交易就換個地方吧,這個地方已經暴露了。”

陳主任愣了一下,有些遲疑,“不至於吧?那老太太就是恰巧路過而已。”

男人卻是個謹慎小心慣的人,陳主任是買方,被抓除了糧食被沒收,人不會有事,他就不同了,“小心點總是好的。我做的是掉腦袋的買賣,不小心不行啊。”

陳主任只好應了。

男人是劉關縣有名的糧食倒賣商。這年代,如果是農民偷摸着賣農家品,被大隊逮到,處罰就是沒收東西,關進小黑屋,嚴重點的就是批鬥遊街。

像這種大批量的倒賣糧食卻是嚴厲禁止的,一旦查到那就是吃槍子兒要命的。

所以,男人才萬般小心。

他家裡負擔重,十幾口人,都在鄉下掙工分,可他們那生產大隊土地太少,人均才一畝多,還很貧瘠。他不得不到縣城找門路。

像他這樣把腦袋別在褲腰上的人,只能小心行事。

他倒賣糧食之後,都是找陳主任幫着兜售。供銷社經常會賣一些不需要糧票的糧食,價格比要票的貴不少,而且還限量購買,沒有糧票的人搶瘋了。

這部分的賬是陳主任一人把持。並不經過下面的人來處理。不過,他也經常會給下面的人好處,所以大家對此事也是睜隻眼閉隻眼。上面的人他也給出完美的說辭,陳米清倉處理,纔不要票的。

這也是他敢報價這麼低的原因之一,只是沒想到會被錢淑蘭截胡了。

第359章第257章第194章第310章第318章第80章第20章第170章第21章第13章第231章第33章第7章第102章第307章第212章第28章第356章第55章第246章第178章第272章第140章第68章第175章第7章第246章第237章第333章第296章第260章第220章第304章第120章第3章第331章第36章第143章第290章第199章第125章第270章第62章第322章第341章第292章第218章第79章第326章第52章第66章第25章第219章第310章第76章第187章第101章第339章第309章第104章第137章第200章第38章第110章第37章第124章第158章第172章第35章第269章第205章第322章第101章第328章第173章第4章第93章第239章第336章第337章第228章第131章第258章第45章第47章第54章第171章第200章第147章第119章第115章第166章第269章第209章第248章第100章第85章第250章第153章第18章
第359章第257章第194章第310章第318章第80章第20章第170章第21章第13章第231章第33章第7章第102章第307章第212章第28章第356章第55章第246章第178章第272章第140章第68章第175章第7章第246章第237章第333章第296章第260章第220章第304章第120章第3章第331章第36章第143章第290章第199章第125章第270章第62章第322章第341章第292章第218章第79章第326章第52章第66章第25章第219章第310章第76章第187章第101章第339章第309章第104章第137章第200章第38章第110章第37章第124章第158章第172章第35章第269章第205章第322章第101章第328章第173章第4章第93章第239章第336章第337章第228章第131章第258章第45章第47章第54章第171章第200章第147章第119章第115章第166章第269章第209章第248章第100章第85章第250章第153章第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