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

“報主公,許都荀先生有信至。”

袁紹來向曹操求援了,被殲滅了主力,幽州全部丟失,冀州看起來也丟了一半,其他一半還開始不穩。袁紹沒有辦法,只得向他的小弟曹操求援(自認爲)。

曹操看完信向衆人說道:“本初向我借兵五萬,又想讓我舉大軍攻徐州,尚欲使我退兵河內。”曹操越說越大聲,臉上也滿是戲謔的表情。

“哈哈!”曹操說完,衆人都隨着他哈哈大笑起來。

笑完後,荀攸說道:“主公,可行緩兵之計,言我大軍皆在荊州,不便調遣。另撥糧草與袁紹,使其抽冀州之民爲兵。可阻劉備佔河(黃河)北之時,又可使劉備多造殺戮,失冀州民心。”

“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曹操將荀彧和鮑信商討的決策說給衆人聽,兩人的謀劃和荀攸的差不多。

曹操一衆人相談甚歡的時候,夏侯惇回來了,他向曹操請罪。

曹操一見夏侯惇的樣子,便知道是什麼情況,他向李整了解完情況後,說道:“臨去時,我叫你休輕敵,你居功自傲不聽人言,致有此敗。”

曹操看着夏侯惇悽慘的樣子,說道:“念你往日功勞,此次不予治罪。”

“謝主公不責之恩。”

“聞劉表於荊南戰事不利,已親統大軍南下,襄陽空虛,此正出兵之時。”曹操說道,“大軍剋日啓程,兵發襄陽!”

“是!”

夏侯惇兵敗回軍的時候,陳宮帶着穰縣的士兵來到了新野。本來陳宮是想着支援呂布的,沒想到呂布那麼快就擊敗了夏侯惇。

“公臺,此乃徐福先生,能敗曹軍全仗徐先生之謀。”

徐福說道:“後進徐元直,見過先生。”

“元直謙讓了。”陳宮說道,“曹賊縱橫天下,今日一敗,正顯元直之能。”

衆人寒暄了一陣,陳宮說道:“曹操大軍至此,必不甘於只平張繡。今劉表率軍南下,荊州空虛,曹操不日必引兵前來。”

呂布問道:“元直,有何妙計?”

“將軍,荊州地處要衝,乃兵家必爭之地。又物阜民豐,乃立足之本。劉表名雖稱八駿,實則乃是一守家之犬,荊州久必爲他人屬。既如此,將軍何不乘此良機,出兵襲取荊襄,以爲萬世之基。”

“荊州?”呂布眼前一亮,轉頭看向陳宮。

陳宮說道:“新野城小,確非久居之所。然襄陽有襄水爲屏,若冒然率軍至,城中必有防範。”陳宮知道呂布要是進攻了襄陽,那呂布的名聲就臭了,而且即便攻下了襄陽,得不到荊州本地士人支持的呂布也站不住腳。

陳宮看向徐福,徐福明白陳宮的擔憂,他說道:“襄陽龐氏與我交厚,願往說之,必使其裡應外合。”

陳宮還沒有思慮完全,呂布便先跳起來了,呂布說道:“若果如此,我必不忘元直恩德。”

“將軍可整軍,不日必有消息送達。”得到呂布認可,徐福馬上向呂布告辭。

徐福來到襄陽,便被龐家的人接上了馬車。徐福來到龐家,龐山民(龐德公的兒子)、龐統、黃承彥、蒯祺(諸葛亮姐夫,蒯良的從子)已經在等他了。

徐福看了幾人一眼,說道:“事成矣。”聽完徐福的話,幾人明顯鬆了一口氣。

龐山民說道:“異度(蒯越)雖離,子柔(蒯良)尚在,呂布果能成事乎?”

蒯祺說道:“城中尚有萬餘兵,且呂布所率荊州之兵皆出我等之家,叔父並無防備。”

徐福問道:“北方戰事已明,劉皇叔世祖之勢將成,何不將荊州送與劉皇叔,反送與曹公?”

“其因有三。”龐統說道:“劉強盛,我以少衆從之,必不以我爲重。曹公衆弱,其得我必喜。

劉先有青徐之士,後有幽、冀之人,我等投之,未可一展胸中所學,位亦不過郡縣。

曹公只有潁川之衆,我等助其奪荊、蜀之地,正可與潁川之人爭鋒,元直亦能於鄉中揚名。”

蒯祺說道:“曹公若得荊、蜀,則天下十之七八入其手,亦有太祖之勢,豈不敵劉備乎!”

其實龐統還有一個原因沒有說,豫州和兗州大都是一馬平川,正適合劉備的騎兵作戰,到時潁川的那幫人失了本土,就只能仰他們荊州人鼻息。等曹操平了天下,天下的望族還是出自荊州(東漢初期的望族都是南陽人)。

至於爲什麼不幫劉備,不只有龐統說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曹操已經決定攻荊州了,而劉備還離荊州很遠,如果幫劉表抗曹操,抗到劉備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他們的人,要消耗多少資源。

“士元所言極是。”徐福說道,“我不便久留,這便北返。”

“元直可先往曹營,小弟稍後便到。”

徐福很快回到新野,向呂布說道:“將軍,事已辦妥,將軍到日,龐氏必獻門。”

“善!元直當爲首功!”呂布喜出望外,“傳令,即刻起兵。”

陳宮說道:“軍中多荊州之兵,可令文遠將軍領兵先往,溫侯於後坐鎮中軍。”

這天,龐山民帶着美酒找到守城的張允。張允說道:“山民(龐山民,字山民,名不見記載)此來有何求?”

“張將軍何以知曉?”

張允笑着說道:“你我兩家少來往,今山民提美酒而來,必有所求。”

“慚愧!”龐山民陪笑道,“從弟龐統學兵法,欲求往兵營一觀。不知張將軍許否?”

“不知何因,營中突起大火,士卒忙於救火,不想有賊人開城,呂布得入城中。”親衛解釋完,說道,“事不可爲,將軍速離襄陽,告之劉公。”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十四章 搶救書簡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