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英國首相

bookmark

“在威妥瑪和額爾金的來信中,已經把你的事蹟都詳細的和我說了。我很欣賞你,年輕人”巴麥尊說到。

李明峰絕不會被這位相大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因爲他清楚的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老頭的力量是多麼的恐怖。

巴麥尊一怒,世界震動這個老頭大手一揮,即使是江山萬里的大清皇朝也要改天換地。

看到李明峰謹慎的樣子,巴麥尊微笑着說到:“三天前,我得到了來自東方的消息,我們和法蘭西的聯軍在天津吃了敗仗。”

見到李明峰震驚的樣子,巴麥尊示意羅素將具體情況替他解釋一遍。

李明峰三月份離華,四月份英法就和大清的談判徹底破裂。六月,英法美三國艦隊北上天津。咸豐帝此時懦弱的本性又顯露出來,他想,既然洋人想要進京換約,那就允了此請,還是息兵爲要。

但是,英法聯軍本來就是藉口換約才北上的,他們的根本目的不是換約,而是獲取更多的利益。在沒有得到他們滿意的條件之前,英法聯軍根本就不可能和朝廷繼續談判。

1859年6月25日,英法聯軍進攻大沽炮臺。

此時鎮守大沽的不再是以前的主和派——直隸總督譚廷襄,而是向來以悍勇著稱的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大沽炮臺畢竟是大清密度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炮臺,再加之僧格林沁抗戰之心甚絕,蒙古鐵騎十分精銳,所以倉促進兵的英法聯軍就吃了大虧。

這一戰,英法損失軍艦多艘,死亡四百餘人。大清直隸提督史榮椿,大沽協副將龍汝元陣亡,清兵損失數千人。雖然清軍損失比洋人大,但是畢竟算是守住了大沽,所以英法仍然算戰敗。

這個消息在三天前傳回了倫敦,巴麥尊和羅素等帝國高層將這個消息暫留不。因爲這個消息一傳出去,勢必會讓全國沸騰。最後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民意逼迫大英帝國再派大軍,徹底的擊敗大清,以洗刷此戰之恥辱。

巴麥尊老謀深算,一邊商議對策,一邊集結兵力。以便消息傳出之時,能以最快的度給國民一個交代。

“既然帝國在東方吃了敗仗,按理說,貴國更應該冷遇我纔對啊。”李明峰疑惑的說到。

“大清王朝是大清王朝,你是你,你們很不同。”羅素微笑着擺了擺手說到:“從額爾金和威妥瑪的來信中可以知道,你是一個很不錯的大清將領。你在東方非常配合帝國的行動。”

李明峰聽了這話,老臉通紅,心道,非常配合帝國的行動,這是啥意思?莫非說老子是汪精衛?

“佔領大清的京城勢在必行,否則我們無法向國民交代。但是我們需要一個肯合作的政府來管理東方,我看聯軍再度遠征東方,攻破北京的時候,最好是由你來組織一個政府。我想將軍閣下掌握了最高權力之後,是會回報帝國的?”巴麥尊笑眯眯的說到。

李明峰聽了這話腦袋一暈,只感覺心都要跳了出來。

由我來組織政府?總統還是皇帝?

李明峰雖然極力控制,但是興奮的神情實在是無法掩飾住,憋着笑反倒讓人瞧不起,最後索性哈哈大笑了起來。巴麥尊和羅素在旁邊也跟着哈哈大笑,看來三個人對這個提案都十分感興趣。

李明峰笑了幾聲之後,上衝的熱血逐漸冷卻了下來。停止大笑,李明峰坐在椅子上低頭考慮事情應該具體怎麼操作。

當皇帝,誰不想?

李明峰初聽英國準備擁戴他,激動萬分,可是細一考慮,就現這裡面問題太多。

建立政府,在大清,要有六部九卿,在西方,那也要有內政,外交,陸軍,海軍,財政等等諸多部長。李明峰手中哪有這些人才?一鎮常勝軍,恐怕連上海都守衛不住,那又拿什麼來鎮壓全國?李明峰越想越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組建政府。

而且從英國人的行事方式就可以看出來,這些人都是狼子野心。想那區區一萬多人的常勝軍,基本是李明峰自己建立的,額爾金都要插手控制。如果要是新政府完全由英國籌建,李明峰只是被英國人擁戴上去的,那將來李明峰的地位可想而知。

弄好了,那就是傀儡皇帝。弄不好,恐怕這個傀儡皇帝做不多久也要被全國各地的反對勢力給趕下臺。巴麥尊這是典型的想把中國變成另一個印度想讓李明峰當溥儀

看到李明峰臉色逐漸變冷,羅素在旁邊問道:“有什麼問題嗎?未來的中國皇帝陛下?”

“哦不不能這麼稱呼我”李明峰連忙擺手說道:“在東方和你們西方一樣,皇帝必須要有純正的皇室血統,否則得不到全國人民的擁戴。”李明峰想到事情的後果,所以在言語中開始推拒這件事情。

巴麥尊說道:“只要帝國大軍一到,將不擁戴的全部殺死,我想事情就會簡單很多。”

“不不中國要比印度複雜的多,印度人因爲宗教和民族矛盾嚴重,各個教派和各個種族相互內鬥,所以才那麼容易征服。可是中國卻不存在這個問題,要想征服中國,起碼要派二十萬以上的常駐軍,這對帝國來說幾乎就是不能的”李明峰說到。

巴麥尊低頭想了半天,最終嘆了口氣,說道:“大清是一個比印度還要富庶的地方,帝國對她是勢在必得可是,如果仍然讓這麼一個頑固的政府來統治這片廣袤的土地,恐怕帝國的利益永遠得不到保證。”

羅素也說到:“清政府言而無信,我們很不喜歡和這個王朝合作。但是如今沙俄和法蘭西,美利堅已經將手伸了進去,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恐怕過不了多久,這塊蛋糕就要被別人瓜分完了。”

“要想控制大清,不一定非要推翻這個王朝,還有其他手段”這時,李明峰說到。

第80章 探監第12章 大成國第132章 獎賞第295章 犯險第136章 困境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89章 誅殺第57章 大戰前夕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20章 啓程第56章 整編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231章 全才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258章 忠義軍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234章 朝陽門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0章 啓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49章 撤退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95章 婚慶第140章 請罪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67章 隱秘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38章 靠山歸來第153章 柏葰案第234章 朝陽門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84章 營破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0章 心憂天下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47章 廷辯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97章 麻煩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16章 反覆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05章 回家第19章 家法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68章 各方覬覦第244章 蒙時雍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42章 入宮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33章 再會二相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97章 反叛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153章 柏葰案第54章 夜談(下)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
第80章 探監第12章 大成國第132章 獎賞第295章 犯險第136章 困境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238章 決戰前夕(上)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05章 英雄末路第189章 誅殺第57章 大戰前夕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319章 主戰和主和第20章 啓程第56章 整編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231章 全才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215章 天王上朝第339章 山上木拓的分析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258章 忠義軍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60章 景德鎮之戰(二)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234章 朝陽門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0章 啓程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49章 撤退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95章 婚慶第140章 請罪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67章 隱秘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38章 靠山歸來第153章 柏葰案第234章 朝陽門第138章 僧格林沁第184章 營破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10章 心憂天下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147章 廷辯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97章 麻煩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16章 反覆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05章 回家第19章 家法第274章 新疆叛亂第68章 各方覬覦第244章 蒙時雍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42章 入宮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33章 再會二相第313章 再遇弗蘭克第297章 反叛第355章 江戶戰亂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153章 柏葰案第54章 夜談(下)第271章 遼東半島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