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齊田入城,城門衛軍看到她,大驚,又因爲太過詭異,竟然不敢上前阻攔,調頭就往治官府邸跑去了。

那些□□着齊田而來的庶民們,跟在她身後,一羣人浩浩蕩蕩往城中走。

途中不斷地有看熱鬧的圍過來,不一會兒便擠得水泄不通了。但好在她模樣嚇人,那些人不敢離她太近,她往前走一步,前面圍着折人便退一步。

城裡的治官得了消息來得匆忙,只帶了個小吏,一時竟然擠不進去。

在外頭叫“讓開!讓開!”可也沒有人理會他。

過了好一會兒,等到衛軍來了才終於把人羣擠開了一條縫。就看到圈子中間站着個血人,手裡竟然還提了個人頭。驚呆了。

齊田也看到了他,問“你是本地治官?”

他一個上任還剛一年多的僻遠城鎮的治官,能見過什麼場面?平常縱然是有些威儀,這時候也不免略略膽寒。強作鎮定道“是。你是何人,手中所提何物?”

齊田轉身,把人頭提了起來,面向庶民們們轉了一圈。

向所有人展示。

人羣中許多人發出驚呼,切切私語“她手裡真的是人頭!”

又有人問“她身上掛是什麼?”

有人低聲說“你們看着她穿的衣裳沒有,那不是壽衣嗎!”

……

在這上些議論聲中,齊田朗聲道“我名阿壽,長陵人氏,有兄名壽左晉,一年前中考爲官,赴任途中爲奸人所害,族叔覬覦卹金,將我與父親殘害而死。今蒼天有眼,使我還陽來報此大仇,得以手刃仇人,心願已了特來伏法。”

說着,便將手裡的人頭向治官丟去。

那顆人頭摔地上,咕嚕嚕滾到了治官腳前才停下來。

治官驚疑。壽左晉被害的事大寧朝廷上下就沒有不知道的。他當時在都城應考的時候,與壽左晉也算是有幾面之緣。

壽左晉死訊傳來之後,他免不得有唏噓。有同科的友人與他來信,說到關先生學館那邊捐了些錢財給壽左晉的老父親與阿妹,他也是應了倡儀出了好些大錢的。

卻沒有想到今天會發生這樣的事。

他叫了仵作來查看,仵作探明,確實是人頭沒錯。雖有驚疑還是立刻就派了衛軍上前,把齊田收押。

齊田也並不掙扎。也不用催促,跟着他往府衙去。

看熱鬧的庶民大呼小叫,呼朋引伴。跟着走。

都傳說着受害的人死而復生,來找仇人復仇的奇事。

治官這一行人還沒走到府衙,就被幾乎是傾城而來的庶民們圍得一步也走不動了。

大家都想看看返魂重生的奇人。看看活生生的因果報應。

看着熱鬧,無不感嘆上天有眼。菩薩仁厚,又讚歎,全是因爲皇帝英明,做爲他的子民纔會受天之庇佑有重生復仇這樣的美談。

等齊田被押入府衙的時候,阿壽的事已經在城中口耳相傳,無人不知了。許多不肯離去的人圍着府衙等開審。問門口的衛軍“今日開得嗎?”

治官身邊的衛軍大多是本地人,看熱鬧的人中或有與他們原本就是相識的,自然不有隱瞞,直襬手“還要往長陵調卷。”

沒幾天,城裡到處都在傳這件事,還有編了故事來唱的。

族叔是怎麼請這父女兩個回的家,又是怎麼害死的人,唱得繪聲繪色,有鼻子有眼。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來的。

十里八鄉,甚至隔壁幾個城都知道了這件事,竟然有好些趕牛車拖着整村人往這裡來看熱鬧的。

一時城中竟然人滿爲患。

從本城到長陵,快馬加鞭也要三天。小吏去了一問,長陵的治官吱吱唔唔只說壽左晉的事他知道,但別的事卻沒有聽說。

隨後帶了小吏往壽氏去,一問,還真有墳墓被盜這件事,說是族叔帶了族裡的人已經追討去了現在也沒見有人回來。

小吏把那顆人頭的畫像拿來與壽氏的人看,果然就是。這一個死了,卻不知道別的人跑到哪去了,都只以爲那些人也是死了。壽氏一片哭嚎,只罵阿壽不得好死,又說她本來就是個喪門星,剋死自己全家就算了,還害死這些族親。

一族的人跪請治官作主,又把皇帝賜的字都擡了出來。

事情既然對上了,小吏立刻便轉身返回。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長陵前來調案的人。說是事情既然長陵是始發地,便該交付於長陵審理。

明明兇案是在本地,其實是說不過去的。頂多兩地合審了不得。

但本地治官也不想管這種閒事。立刻便點頭答應了。

小吏免不得要不平“她這一去,保管就要死在路上。”這人活着回去了要怎麼審?

小吏去過長陵,這件事到底是個什麼內情,心裡門清。他也是上過學館的,不是目不識丁聽風就是雨的庶民。

涉及皇帝,萬一壽家事發,那皇帝豈不是掉了面子。這件也就罷了。關鍵是這種事發生了眼皮子底下,治官是不是也有失職失察的罪過?

但只要這人一死。那一切就好說了。

怎麼審怎麼結還有誰來叫個屈不成?

要說叫屈,恐怕都沒有壽氏自己族裡那些叫得兇吧。

小吏還沒走時,壽家的人就在府衙鬧了起來。說阿壽活着的時候就不吉利,做人毫無感恩之心,受人恩惠卻嫌人家給的恩惠還不夠多,所以對她族叔很有怨言,好幾次還頂撞過族叔。也就是她族叔大度,纔不跟她計較的。現在人死了,卻又回來作惡,污衊族人企圖害得整族人都不得安寧,這樣的災星,成了復生的惡鬼若不燒死,何止爲禍一族,恐怕還要爲禍一方。

長凌治官只安慰那些人“本官知道了。不會叫你們抱屈。”又說“行善之人必得善報,其善舉豈是惡鬼災星一面之辭可蔽?”

這種說法一聽就知道他是向着誰的。

小吏說完,本地治官聽了只是默然。

他當下便往牢裡去。

齊田身上的東西都已經被搜走了,穿了個囚衣。因爲怕她有異,牢門口還專門安排了兩個衛軍,外頭坐着個大和尚怕她會有什麼‘妖法’。

這些日子以來,她在牢裡,卻也並不見慌亂,因爲吃得飽,日子安逸,竟然還胖了。

治官可真不知道她是心大,但是身懷異術所以無懼。

不過想想就要把她送走,也不免有些感慨“你或者是不認得我的,但我在都城與你阿兄有過幾次清談。你阿兄是個很有才學的人。”說着默默站了些時候,才說“我想幫你,也是幫不上的。”

他與壽左晉同科。

他這一科與之後的那一科又不相同。

他這一科多是有些底子的人。雅文懂得一些,因爲籍典全在世族手裡以至於學識是不夠深廣的,但受了關先生學館那種風氣的影響,心志要高遠一些。考試的時候也不必寫些什麼有的沒的。

考就對了。

而之後皇后駕崩,就不同了。捲上要寫自己是做什麼的,家裡人是做什麼的,祖上三輩都要寫得清楚。還得能夠查證。考題也不大一樣了。皇帝主張不拘一格降人才,以至於考中的人什麼樣的都有,在被放了官的人中,半句雅文也讀不懂,連譯文籍典半個字也沒讀過的田舍郎都是大有人在。最是‘激勵’人的,是某地有個挑夜香的,竟然考到了前五十去。

細想來,也是諷刺,竟然是不拘一格,寫那麼些家裡人的事又是爲什麼呢?

反正便是這樣了。下頭庶民固然是羣情激奮,恨不得個個都以爲自己要當家做主了。可先頭那一科出來的這些人,卻漸漸聞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前番大家回都城述職的時候,兩科人相遇了坐在一起,之間話都說不上一句。

只說判案吧,有富戶家中失竊,小偷被發現之後刺死了一個小妾,還妄圖逃走,富戶家的下僕追打小偷的時候,失手把小偷給打死了。

後科那一卦的一個治官,竟然判富戶賠了十畝地與盜賊家人。

說是因爲富戶家裡有錢,小妾多得很,不在乎那一個,而小偷家裡窮困,又罪不至死。

在席上說起這件事來,竟洋洋自得,自居是個仁官。其它與他同科的,竟然也大多數連聲稱讚。

真是把前科的這些人聽得茶都喝不下去。

可就算是這樣,最後受嘉許的還都是後科這些人……再加上都城前科的治官突然被貶,鬧得人心惶惶,於是個個都低調了起來。

本地治官想着,也有些慼慼然。

這些事,往深了想便要大呼國將不國,可只要不多加思慮,站在府衙門口看看人來人往,看着陽光明媚,又覺得世道還是太平的。

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再去想那些事了。他小小一個治官,管不下天下事……

可如今站在齊田身前,竟一時不知道怎麼面對。“我固然覺得你冤枉,可我也是有家有口的人。”過了一會兒又說“你兄長,是一個很有志氣又果敢的人。我以前十分便欽慕他。若能活到現在,必然比我這樣碌碌無爲的人要多些成就。想來是天嫉英才。”

從牢裡出去,治官一時鬱郁。

想到明天就要把人交付出去,再想想她的下場,壽左晉的音容笑貌竟格外地清晰起來。

他記起有一次自己路過茶寮,壽左晉正在侃侃而談,說得興起,站在了方桌上頭,一舉一動都意氣奮發。許多言辭想法叫他自愧不如。當時心裡涌動的,是一種自豪,堅信着大寧國必然是要富庶強大起來,使得萬國來朝。

可是當時站在一邊聽得心緒激昂的同科們,現在又還剩得幾人熱血未滅呢。

有時候他半夜醒來,想着,大寧也是有些好時候的,可就像一飛沖天的焰火,發出了刺目絢爛的光亮,卻又很快湮滅了,剩下的人只能隨波追逐流。

現在天下一片歡騰,可他卻覺得天空愈加黑暗了。

就這樣,想着,到了半夜也輾轉反側,

終於一咬牙,猛地坐了起來,披上衣服就往牢裡去。

衛軍看到他來萬分驚訝。獄頭開門的時候還問他“大人,我們真個要把那小娘子交到長陵去?我聽人說,她是要被燒死的。她家裡那樣慘,怎個還要被燒死嘛?”

治官問他“你聽哪個說?”

獄頭說“反正就是外頭都在說。”

治官想想,大概是小吏嘴不嚴。但也沒有多說什麼。只叫他開了門,想想回頭給了他們幾個大錢“夜裡風露重,街尾的夜攤大概沒收,你們去暖和暖和。”

獄頭也不多想,笑呵呵把衛軍都招呼了便去。

等人都走了,治官才往裡去。

齊田睡在牢裡,身下的褥子厚厚的,一看就不是牢裡的東西,她在這裡也沒有親人,必然是獄頭給的。

獄頭覺得齊田挺好的,小娘子運道不好,把害死自己家人的仇人殺了那也不算罪過。那狗東西活該殺人償命嘛。她能活過來,那也是蒼天有眼,惡人該死了。

再說齊田性子也好,安安靜靜,不惹事。說話輕聲細語,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女兒。

治官往裡走,齊田聽到響動,猛地就坐了起來。看到了治官,仍然十分警覺。

治官看着她,沒有說話,在門口站了老久,才終於下定決心,把掛在牆上的鑰匙取來,把門開了“你快走吧。快點。”

遲一點他都怕自己後悔。“人死了能再活,就該惜命。好好找個地躲了,還有大半輩子好過。”他心裡砰砰亂跳,馬上要爆開似的。

齊田卻沒有動。

她表情溫和下來“我身上那些東西,大人有沒有看看出處?”

第166章第184章第63章 中秋快樂第39章 關雉第30章 琳娘第124章第105章第10章 人心第104章第177章第182章第98章第154章第91章第68章 在發第104章第138章第142章第177章第36章 九王第63章 中秋快樂第33章 周老夫人第163章第38章 丫丫第120章第116章第91章第136章第185章第145章第2章 避禍第92章第136章第136章第22章 母女第139章第114章第44章 順州第46章 別亂用成語第123章第129章第68章 在發第79章第42章 張總第30章 琳娘第188章第150章第133章第44章 順州第115章第165章第176章第139章第199章第55章第8章 大義第73章第205章 喜慶第92章第130章第185章第75章第86章第6章 轉移第67章 首-發--第91章第100章第43章 決定第46章 別亂用成語第141章第153章第162章第205章 喜慶第18章 周旋第95章第94章第142章第161章第115章第43章 決定第49章 別亂用成雨第34章 阿珠第168章第182章第26章 找人第71章第123章第137章第110章第30章 琳娘第167章第147章第50章 別亂用成與第141章第148章第24章 大火第127章第97章第63章 中秋快樂第128章
第166章第184章第63章 中秋快樂第39章 關雉第30章 琳娘第124章第105章第10章 人心第104章第177章第182章第98章第154章第91章第68章 在發第104章第138章第142章第177章第36章 九王第63章 中秋快樂第33章 周老夫人第163章第38章 丫丫第120章第116章第91章第136章第185章第145章第2章 避禍第92章第136章第136章第22章 母女第139章第114章第44章 順州第46章 別亂用成語第123章第129章第68章 在發第79章第42章 張總第30章 琳娘第188章第150章第133章第44章 順州第115章第165章第176章第139章第199章第55章第8章 大義第73章第205章 喜慶第92章第130章第185章第75章第86章第6章 轉移第67章 首-發--第91章第100章第43章 決定第46章 別亂用成語第141章第153章第162章第205章 喜慶第18章 周旋第95章第94章第142章第161章第115章第43章 決定第49章 別亂用成雨第34章 阿珠第168章第182章第26章 找人第71章第123章第137章第110章第30章 琳娘第167章第147章第50章 別亂用成與第141章第148章第24章 大火第127章第97章第63章 中秋快樂第1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