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哪裡都要錢

686、哪裡都要錢(第四更)

正月十五過去一週,大家才從節日的氣氛中漸漸走了出來,各項工作也開始步入正常狀態。

張勁鬆的第一項工作不是調整分工,也不是開會研究工作,而是他決定親自去省裡一趟。他現在已經是縣長,在從縣裡開展工作之前,自己必須手裡要有東西,這樣纔能有說服力,才能贏得大家的尊重,說白了,纔能有底氣。

而他手裡的這個東西,則是前段時間,自己去白漳的時候,經過那位老同學趙世豪的引薦,交通廳許給他的那個承諾。

張勁鬆並不是孤身一人去白漳,他決定帶着分管交通的副縣長陳從水。

陳從水是吳忠誠的人,這一點張勁鬆心裡有數。之所以帶着他去,張勁鬆有自己的想法,他要服衆,首先就是要讓這些副縣長們對自己刮目相看。陳從水之前跟着吳忠誠去過省交通廳,結果空手而歸,他作爲一名副縣長,深知去上頭溝通關係的艱難,而這次張勁鬆選擇讓他跟着自己去,目的就在於像他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因爲之前交通廳許諾過他什麼,所以這次他去省裡,心裡的底氣十足。

陳從水沒想到張勁鬆這麼器重自己,跟着領導去上邊可不是任何人都有的待遇。吳忠誠當初選擇讓自己跟着去,那是自己跟他的關係好,而且自己也分管交通領域,可現在自己跟張勁鬆根本就不是一條戰線上的。這一點張勁鬆也明白,可爲什麼張勁鬆上任一來的第一個動作就鎖定了自己當他的隨從,陳從水不免有些意外。

陳從水又從另外一方面一想,覺得張勁鬆帶着自己去也有道理。他是縣長,自己是分管交通的副縣長,去了以後若是有了成績自然好,若是沒有成績,那麼這個屎盆子就會扣到自己頭上,替罪羊的位置自己是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了。

不得不說,人心隔肚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配合默契了,想**苟同,但有時候卻是大相徑庭。特別是在官場,這種情況隨處可見,事情在沒有定論之前,每個人的想法自然是不受控制的。

陳從水跟着去,交通局局長甄兆明肯定也要跟着去。張勁鬆到省裡的第一站便去拜訪了他的師姐,現任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副局長的趙世豪。

陳從水並不認識趙世豪,但張勁鬆約的人,他是沒有發言權的,他目前只有跟着的份,具體張勁鬆來省城幹啥,他決策不了,也反對不了。而甄兆明則是更不用說,能跟着縣長一起去省裡,已經是來之不易的榮譽了,他甚至有些意外,自己和陳從水根本就不是張勁鬆這一隊伍裡的人,現在竟然跟着他一起到省裡,這到底是福是禍?

兆明同志心裡虛着,亂想着,但現在還無法定論,也只能是扮演了一個秘書的角色,給兩位領導服務好,那纔是自己的本職。

白漳市委人居大酒店,張勁鬆三人早早地來到二樓的包房,等了十幾分鍾,趙世豪來了。

張縣長,真是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啊!趙世豪一進門便張着大嘴,哈哈笑着走到張勁鬆跟前,毫不見外地打招呼。

張勁鬆跟趙世豪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上下級那種境界,這個玩笑雖然開得讓陳從水和甄兆明有些蒙圈,但張勁鬆卻淡定的跟趙世豪握了握手,笑着道:師姐啊,等你等再久,我也是心甘情願的?

趙世豪哈哈一笑,道:這要經常見見你,我恐怕至少要年輕十歲呀。

張勁鬆道:領導批評得對,我以後一定常來白漳,聆聽師姐的指示。

陳從水有些尷尬,這兩個人連說帶笑的好一副親密的摸樣,自己傻乎乎的站在一旁算個屁事啊。可他又不能說話,雖然張勁鬆之前已經告訴他約的人是誰,而且他也判斷出來人正是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副局長,可這麼個手握實權的人物,怎麼跟張勁鬆如此的親密?

張勁鬆沒再跟趙世豪多說,扭頭看了一眼陳從水,便笑着道:陳縣長,甄局長,來,我給你們介紹,這位是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趙局長。說完,他又對趙世豪說:這位是我們縣的陳從水陳縣長,分管交通,這位是縣交通局甄兆明甄局長。

陳從水慌忙往前誇了一步,握住了趙世豪的手,激動的說道:趙局長,您好,久仰您的大名了,早就聽說高管局的美女局長,今天真是太榮幸了。

陳從水剛纔有意的聽了聽趙世豪和張勁鬆的寒暄,他初步判斷,這個趙世豪應該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物,而自己作爲一個副縣長,也只有跟着縣長或者縣委書記才能見到這麼大的領導,所以他想表現一下,至少讓趙世豪第一印象就能記住他,所以他才故意裝出一臉的激動。

其實說陳從水是冒險,倒不如說他善於察言觀色。趙世豪一進門跟張勁鬆的那番話,陳從水就能感覺得到,他倆的關係不一般,省裡的領導,雖然是個副局長,但高管局的副局長也是正處,跟張勁鬆也是平級呢。

今天是張勁鬆請趙世豪,說白了,就是有求於她。現在趙世豪竟然說是讓張勁鬆久等了,這說明他倆是在鬥嘴皮子,這種關係讓陳從水很是受用,跟着張勁鬆,他根本就顯現不出自己來,甚至自己如果說那些客套話,說不定哪一天遇到了趙世豪,她還不一定能記得自己,倒不如說點帶有調戲色彩的話,讓自己在她心目中的印象加深一番,這對自己可是好事。

好在趙世豪天生那種暢快的脾氣,對於陳從水的話他並不在意,而且能跟趙勁鬆一起來的人,她也已經當成了朋友來對待,幾句話而已,她纔不會當真。當真了的話,就顯得有點不給張勁鬆面子了。

趙世豪跟陳從水握着手,笑着說:陳縣長可真會說話,我這都半老徐娘了,還美女呢,美女她媽還差不多。

哈哈!張勁鬆在一旁笑了一聲,接着道:趙局長可不要謙虛啊,美女可不分年齡的,再說了,你就是再過十年,不還是現在的摸樣麼?

女人有個通病,當別人誇自己是美女的時候,即便自己對相貌再沒有信心,那心裡也是美滋滋的。所以趙世豪難掩臉上的燦爛,笑着又跟甄兆明握了握手,甄兆明可不敢亂說話,他的級別太低,還沒到跟領導開玩笑的檔次。

介紹完領導,張勁鬆便招呼趙世豪入座,趁着服務員準備菜的時間,趙世豪便跟張勁鬆聊了起來。

勁鬆啊,這縣長一當,是不是感覺挺爽啊?趙世豪纔不管自己的身份和陳從水以及甄兆明的存在,跟張勁鬆,她屬於有啥說啥,從不遮遮掩掩。

張勁鬆故作狐疑狀,問道:此話怎講?

趙世豪道:你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啊,一縣之長啊!你看我手下有幾個兵?你管着多少人?

張勁鬆一臉愁雲,道:哎呀,師姐啊,你要這麼說,我都想跟你換換了。你呆在省裡,是不知道我們縣裡的難處啊,現在燃翼的狀況你又不是不知道,難啊!

趙世豪知道張勁鬆這是開始引出話題了,便道:你少跟我拐彎抹角的。說吧,這次來是給我拜年來了,還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着,她又加了一句:後者的可能性比較大吧?

張勁鬆面帶微笑,看着趙世豪,道:師姐可謂是法眼如炬啊,拜年貌似有點晚了,不過年前已經跟您拜過了,這事就這麼當了吧,這次來還真有求於你。

趙世豪撇了一下嘴,道:就知道你小子有事,要不然纔不會想起我這個老太婆來。

張勁鬆哈哈一笑,道:師姐,之前您答應過我的事不會忘了吧。

趙世豪猛然想起,當初張勁鬆來省裡跑國道整修的資金,自己曾經答應過他,如果他當了縣長,高管局給他一條高速公路。這事她當然記得,而且今天接到張勁鬆的電話,她就感覺這傢伙就是奔着這事來的,可現在問題是張勁鬆不是自己來的,而是帶着一個副縣長和交通局的局長,自己如果信誓旦旦的把這事給答應了,恐怕這兩個人會對自己有想法,自己是副局長,還不是一把手,把事情說的這麼絕對,恐怕有些不妥。

不過趙世豪的處世之道有些特別,一般情況下,沒有底氣的話她是不會說的,況且張勁鬆現在是縣長了,而且剛上任,正是需要政績的時候,如果現在搞得一條高速公路,對他來說非常重要,自己就算是答應了他,也無所謂。他可是省長的小舅子,縣裡要條高速公路,省裡誰敢說個不字?

即便有陳從水和甄兆明在場,趙世豪也覺得無妨。張勁鬆不傻,如果這兩個人不能聽的話,他是不會主動提出來的,現在張勁鬆把話引出來,而且並不避諱這兩個人,自己說了也無所謂了。

想到這裡,趙世豪斜着眼看了一眼張勁鬆,道:你記性不錯啊。這事還想着。今年的高速計劃,是去年就定了的,不過還有個把機動名額。呵呵,廳裡和處裡我到時候幫你協調一下,你們燃翼也要早點做準備,如果條件允許,局裡不是問題。

此話一出,陳從水不禁打了個寒顫。心想,媽的,這娘們這麼大的口氣,她無非就是高管局的副局長,難道在哪裡修高速公路,她說了算麼?不過這場合她敢這麼說,看來這個女人還真有兩把刷子,自己剛纔的玩笑是不是開大了?

陳從水的吃驚不單單是趙世豪的口氣大,他覺得,張勁鬆在省裡的關係已經硬到了一定程度,在高管局就能如此‘囂張’,這還沒怎麼着,高速公路就已經有了希望,看來張勁鬆也是深藏不露啊。

張勁鬆聽趙世豪說完,鄭重其事的說:有師姐這句話,我代表全縣人民對您表示衷心的感謝。

趙世豪一擺手,道:快省省吧,你也別代表全縣人民了,回去好好準備準備纔是正事。

陳從水瞅準時機,插了一句:趙局長您放心,燃翼三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絕對符合條件。

他敢插一句,說大了是職責所在,畢竟他是分管副縣長,具體工作還是他去落實,當着張勁鬆和趙世豪的面表個態,也是正常現象,可說小了,他是想在這個成績上分一杯羹,萬一燃翼真的修了高速公路,這個政績自然有自己的一份,自己可是跟着張勁鬆一起來的省城,這事可不能少了自己的。

甄兆明雖然也想插一句,但這種場合,他恐怕還插不上嘴。

趙世豪點了點頭,笑着說:好,你們有這個態度我就放心了。

說着,飯菜已經上齊,張勁鬆便舉杯開始喝酒,陳從水更是豁出命去給趙世豪敬酒。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這個讓自己刮目相看的女人,陳從水發自內心的想結交一下,趁着現在有機會,多喝兩杯就多喝兩杯,大不了一會出去吐出來。

……

在張勁鬆的控制下,誰都沒喝多,但卻都已經盡了興,下午,張勁鬆帶着陳從水去了趟交通廳。

上次張勁鬆宴請趙世豪以及省交通廳領導們吃飯,他已經認識了交通廳的一些關鍵領導。這次去,他就是想跟交通廳要點實實在在的東西,有趙世豪這層關係,交通廳還是給了張勁鬆一個面子,幾乎沒費什麼口舌,他便從交通廳拿到了一條省級公路的指標。

對陳從水來講,他是真的不知道連高速公路這種項目,居然都還能夠有機動指標!不過又一想,他也就釋然了,反正五年內各縣的高速都要通的,測量和地質等基本工作都已經作好了,所缺者,無非是錢而已!

省裡的機動指標,指的不是路,而只是錢。

這個機動指標,不管是對交通廳,還是對張勁鬆來說,都不是一個小事。燃翼目前只有一條國道,一條省道,如果再來一條高速公路,那燃翼目前的交通狀況會得到很大改善。

以前通往幾個主要鄉鎮的道路已經破敗不堪,而且跟周圍縣市交接的公路也成了形同虛設。幾條跨縣公路,在其他縣境內可以正常通車,而在燃翼境內,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原來的柏油馬路因爲年久失修,已經成了搓板路,車子開上去就像是海里的小船,起伏不定,而且有的地方已經形成了很多的坑,每逢下雨積水,不熟悉道路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坑的深淺,時間長了,很多司機寧可多走上幾十公里的路,也不再進入燃翼境內。

這樣一來,燃翼的經濟發展就受到了嚴重製約。有公路的地方,經濟水平往往比較發達,特別是公路兩側,會形成很多第三產業,能走進來而且能走出去,這樣才能活起來,但就是因爲路的問題,燃翼落在了其他縣市的後面。

現在有了一條省級公路,要比燃翼招商引資過來幾個項目要實惠的多,路修好了,地方經濟肯定會上漲,而且老百姓也收益,這可是一大快事。

陳從水這次是真服了,這一趟他是跟着張勁鬆跑到,直接找的交通廳一把手,他看得出,張勁鬆跟這個一把手關係並沒有像跟趙世豪那樣,但交通廳竟然給了張勁鬆一個面子,而且還是這麼大的面子,趙世豪答應的高速公路只是八字化了一撇,可這條省級公路已經是定下了,倆撇都畫好了。陳從水不得不在心裡對張勁鬆豎起來大拇指,雖然他有些不情願,而且自己跟着吳忠誠這麼多年,可他所見到的一切,已經顛覆了張勁鬆在他心中的形象。

事實擺在眼前,吳忠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都辦不到的事,張勁鬆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辦好了,這讓他對張勁鬆的態度有了一些改變。

當然,陳從水的這個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爲了自己。張勁鬆現在已經實打實的拿下了一條省級公路,而且高速公路也有了希望,這個成績不小。自己雖然是吳忠誠的人,可面對這麼大的成績,自己如果不能分的一點政績,恐怕也對不起自己這個副縣長的位子,當然,自己如果好好幹,這成績肯定是有自己一份的,所以陳從水在對待張勁鬆上,有個態度的轉變也是很正常的。

張勁鬆來白漳很多事是必須要陳從水和甄兆明相陪的,有些事情,卻是要單獨去辦的。下午從交通廳出來,他便安排他兩個返回燃翼,自己還要在白漳呆兩天,剩下的事情,那就需要自己去辦了。

中午張勁鬆請了趙世豪,她這個白漳人,自然也要盡一下地主之誼。雖然她跟張勁鬆關係好,可面子上的事該做的還是要做足的,況且她還有別的想法,她想再介紹幾個人給張勁鬆認識認識。

其實人的感情就在於此,別人敬你一尺,你就要敬別人一丈,這樣下去關係才能持久。特別是在官場,人與人之間交的不是公事,而是個人感情。當然,如果在一個地方從政,這種關係很難把握,特別是一個單位的人,很難說誰跟誰是知己,但凡牽涉到一點利益,那麼友情就會毫不客氣的給利益讓路,可如果不在一個部門,甚至不在一個地域,個人感情維持起來相對就容易得多。

趙世豪在省裡,張勁鬆在縣裡,他們之間就很少涉及到利益矛盾,卻又有利益共享。所以,兩個人才能走的這麼近,辦事這麼順利。

趙世豪晚上約了張勁鬆,而且還約了省裡幾個部門的實權人物,這幾個人對張勁鬆非常重要,縣裡雖然跟省裡基本上無法直接對話,但很多縣還是越過了市一級,直接跑到省裡走關係。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少走彎路,張勁鬆能跟省裡這些領導們搞好關係,就是佔了他私人關係的光,趙世豪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介紹給張勁鬆認識幾個人,要比她請他吃頓飯重要得多。

張勁鬆自然會赴約,而且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推一推也要參加晚上這個場合。在他看來,趙世豪幫自己的並非只是她有權掌握的那些事,能從她這裡跟其他部門的領導牽上頭,可要比一條高速公路實惠的多了。

跟上次請交通廳的那幫人的氣氛一樣,張勁鬆使出了渾身解數,把幾個部門的實權人物都哄得眉開眼笑。他現在是縣長了,縣裡那一攤子事幾乎都是他來解決的,上面的關係多,事情辦起來自然要順利,所以就算是喝酒喝到不省人事,他覺得也值了。

第二天,張勁鬆便開始跑農業廳了。

燃翼是個窮縣,要想搞好經濟,無非有兩條路可以走,工業和農業。工業最重要的就是招商引資,可大招商,大發展的口號喊了幾年,效果卻基本上看不出來。

爲些,縣裡也費了很大勁,拿出很大的優惠政策支持招商,可就是因爲燃翼沒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客商往往跟燃翼擦肩而過。即便有過來考察的,也因爲基礎建設跟不上,選擇了其他地方去投資。

張勁鬆在隨江的時候就幹過招商工作,自然明白建設基礎設施和必要性,但他更知道建議基礎設施又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招商引資這條路至今也沒走出個花來,幾任縣委書記都做不到的事,他張勁鬆一個縣長就算是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什麼效果。

當然,如果存在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起來也要容易的多。但燃翼的礦產資源非常貧乏,煤炭和石油資源那是一點都沒有,雖然山比較多,可稀有礦產也並不豐富,根本就沒有可開採的可能性。即便多少有點鐵礦,也因爲儲量達不到要求,沒有人會冒這個險,投資來開採,其他的礦產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了,偷採這種事情,不說也罷。

既然這工業這條路目前走不通,那麼只有在農業上下功夫。

當初孟紫萱來燃翼投資,就是看中了燃翼的農業還有點可開發的餘地。但張勁鬆也明白,在燃翼,雖然農業可以開發,但這並不代表着燃翼的農業就多麼先進,很多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

第一個,就是農業農村經濟結構不盡合理。農區畜牧業、林果業、特色產業在大農業和人均收入中所佔的比重過低;南部山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方式落後,尤其是傳統農業仍然占主導地位。

第二呢,則是農民的傳統農業的生產觀念和生產模式根深蒂固,習慣於小而全、多而雜和粗放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機械化水平較低。

第三一個,就是農業科技支撐能力薄弱,農業科技人員數量少,服務機制僵化,科技服務水平不高,良種程度、單產水平還明顯低於周邊縣市,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困難;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較低,農村缺乏能夠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的較高素質的勞動者。

第四,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不大,產業鏈條短,農產品附加值不高,有些產業還沒有龍頭企業帶動。

第五,以水利爲主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管養滯後,農業抗風險機制不健全,致使農業抗禦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能力較差,農業生產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

這些問題,張勁鬆曾經重點研究過,解決的方案雖然有,但卻都離不開一個字——錢。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當了縣長,張勁鬆才知道縣財政有多麼緊張。縣財政欠了一屁股債,這說起來很正常,全市甚至全省,沒幾個縣財政是充足的,不管是貸款,還是集資,還是各部門先行墊付,欠賬那是再正常不過的。可在燃翼,欠着錢還要搞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在農業上做文章,那這就有難度了。

張勁鬆在省農業廳呆了一個上午,雖然農業廳的領導對張勁鬆也是照顧有加,答應在一些方面給與最大的支持,但這些支持無非就是杯水車薪。基礎設施上不去,就算是上頭給再大的支持,那也用不上,甚至是沒用,所以下午張勁鬆便又跑了一趟農科院和省農業大學。

解決農業問題,在技術上下功夫纔是硬道理。省農科院雖然答應可以安排幾個專家去縣裡送技術,送科技,但張勁鬆盤算了一下,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而省農業大學有老師和學生下鄉進行‘三支一扶’,雖然花費不大,可畢竟還是需要往外掏一部分的。

幹什麼都要錢吶!

張勁鬆很爲難,在農業上下功夫是燃翼的唯一出路,可不管是走那條路去發展農業,前期的投資肯定是避免不了。如何在沒有錢的情況下把這些事情都解決掉,成了擺在張勁鬆眼前的一個大難題。

這個難題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而且也並非是張勁鬆跑幾趟農業廳就會有效果的。引來了一個孟紫萱,張勁鬆並不爲之驕傲,他要的是把全縣的農業搞活,讓全縣老百姓在農業上有事情做,有經濟收入,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單單靠一個孟紫萱是達不到的,但目前的困難擺在張勁鬆眼前,而他一時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去解決,這成了他上任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個瓶頸。

張勁鬆想了想,這事還是文火慢燉,操之過急搞不好要起反作用的。

當晚,張勁鬆決定去武賢齊家裡去一趟。雖說過年去他家走過親戚,但在私人關係和工作關係上,張勁鬆還是比較注重後者。

自己提拔爲縣長,雖然自己不知道是不是武賢齊給用的力,但憑着他的直覺,自己這次被提拔,武賢齊肯定是出過聲的。要不然的話,怎麼可能會那麼順利?

張勁鬆也知道當縣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單單憑着市長曹子華欣賞自己,或者說憑着木槿花給曹子華的引薦,這事肯定辦不到,而憑着自己引進的那個藥廠的項目,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張勁鬆覺得這一趟他應該去,武賢齊即便不對他說自己在某種程度上用了力,但他也會給自己施加點壓力,或者說對自己提出希望,這些話張勁鬆是喜歡聽的,就算是自己和武賢齊在級別上差不少,這個人情還是要還的。

張勁鬆這一次提前給武賢齊打了個電話,到他家的時候曾麗已經出門有應酬去了,只有武賢齊一個人一邊喝茶一邊悠閒的看着電視。其實他這樣的時間非常少,當縣長忙,當省長更忙,別說是晚上在家喝茶了,就算是能回家吃頓飯就很奢求了,可也不知道是因爲張勁鬆這個電話,還是因爲他運氣好,武賢齊竟然在家等他,而且準備好了談話的環境。

哥。張勁鬆剛進門,便問候了武賢齊一句。

嗯,哪天來的?武賢齊點了點頭,示意他坐。

昨天過來的,去交通廳辦了點事。說着,張勁鬆坐下了,雖然不是很緊張,可也沒有太過自在。

茶几上有一杯茶,蓋着蓋子,武賢齊往張勁鬆跟前推了推,道:剛沏的。

看他這話的意思,應該是他親自沏的茶。

張勁鬆這就有點受寵若驚的意思了。他接過茶杯,把蓋子拿開,用嘴吹了吹上面浮着的茶葉,抿了一口,又把茶杯放回到了茶几上。

嫂子沒在家?張勁鬆問。

哦,有事去了。武賢齊說。

張勁鬆不知道曾麗有什麼事去了,但武賢齊不說,他也不可能再去問得多詳細。

去交通廳幹什麼?武賢齊主動問起了張勁鬆來白漳的目的,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張勁鬆也有些納悶,他怎麼關心起這些事來了?

195 想到她的好271 大事件三443 小試探269 大事件一044 惡589 常委會上豪情萬丈三039 領導來電665 初步意向073 生猛302 另有目的103 送大禮506 沒當外人087 一言一行都要慎重231 低調與高調248 不懂規矩的鎮長378 梅局長求見234 好下屬492 慣性的力量九674 好秘書634 雷霆手段288 說話不經大腦352 省城行五001 市長的情人386 難討好176 有人送上門059 分手沒有在雨天376 討歡心552 和白珊珊泡溫泉592 成熟的心計134 不給面子177 只盯着肥肉680 有機遇538 值得嗎366 遷怒558 轉換思路102 當官不能沒有錢031 失神277 欺人太甚293 縣裡熱鬧了342 是個狠人637 甄局長的悲憤079 不容易050 那根柔軟的弦128 希望335 領導就要罩得住四223 母女交易140 副書記想分蛋糕420 定風波四567 提前準備319 要來406 沒見過這麼無恥的187 心態063 撿了個便宜局長276 大事件八141 壓力重重488 慣性的力量五401 對話不愉快369 決定152 將離404 相見恨晚034 又出狀況了091 這裡是市委034 似曾相識475 非常規的分工調整260 徐倩要下來255 人心惶惶244 不滿077 徐主任好心情680 有機遇638 要搞大一004 姐姐的強勢195 想到她的好037 她的挽留329 機會難得077 萬事俱備041 錯綜複雜的關係541 初來乍到576 市委組織部的重視013 開心事635 都有道理306 躺着也中槍076 消除誤會418 定風波二431 定風波十五676 洗底430 定風波十四593 有人投靠了201 蠢蠢欲動040 老領導送人情老同學求幫忙010 人生何處不相逢664 又有好事上門478 糾結的關係405 來意不明026 當衆給汪秀琴難堪082 領導有時候也怕下屬438 不盡力幫忙111 棋子120 省裡盯上了202 兩塊硬骨頭
195 想到她的好271 大事件三443 小試探269 大事件一044 惡589 常委會上豪情萬丈三039 領導來電665 初步意向073 生猛302 另有目的103 送大禮506 沒當外人087 一言一行都要慎重231 低調與高調248 不懂規矩的鎮長378 梅局長求見234 好下屬492 慣性的力量九674 好秘書634 雷霆手段288 說話不經大腦352 省城行五001 市長的情人386 難討好176 有人送上門059 分手沒有在雨天376 討歡心552 和白珊珊泡溫泉592 成熟的心計134 不給面子177 只盯着肥肉680 有機遇538 值得嗎366 遷怒558 轉換思路102 當官不能沒有錢031 失神277 欺人太甚293 縣裡熱鬧了342 是個狠人637 甄局長的悲憤079 不容易050 那根柔軟的弦128 希望335 領導就要罩得住四223 母女交易140 副書記想分蛋糕420 定風波四567 提前準備319 要來406 沒見過這麼無恥的187 心態063 撿了個便宜局長276 大事件八141 壓力重重488 慣性的力量五401 對話不愉快369 決定152 將離404 相見恨晚034 又出狀況了091 這裡是市委034 似曾相識475 非常規的分工調整260 徐倩要下來255 人心惶惶244 不滿077 徐主任好心情680 有機遇638 要搞大一004 姐姐的強勢195 想到她的好037 她的挽留329 機會難得077 萬事俱備041 錯綜複雜的關係541 初來乍到576 市委組織部的重視013 開心事635 都有道理306 躺着也中槍076 消除誤會418 定風波二431 定風波十五676 洗底430 定風波十四593 有人投靠了201 蠢蠢欲動040 老領導送人情老同學求幫忙010 人生何處不相逢664 又有好事上門478 糾結的關係405 來意不明026 當衆給汪秀琴難堪082 領導有時候也怕下屬438 不盡力幫忙111 棋子120 省裡盯上了202 兩塊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