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春風吹又生

任來風出去之前回頭喊了一聲:“往這邊來,這邊有門通外面!”喊完這句話,他拉着馮文英衝出了小門。院子裡的人聽說這邊有通到外面的門,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往這邊跑。有人被絆倒了後面的人踩着他就過去!爲了逃生,是人擠人、人踩人,踩踏事件瞬間發生!

不過,即便是發生了踩踏事件,跑出去的人仍然是佔了絕大多數。畢竟被踩倒的人還是少數,一個縣級醫院也沒那麼多人,能跑到後院的人就更少了。就算踩踏,又能踩倒幾個?和被鬼子血腥屠殺相比,一場小小的踩踏事件倒不算大事了。

任來風跑了,草場辰己卻讓氣壞了。女兒死了,老鬼子坐到被炸成零件的汽車跟前,和他老婆抱頭痛哭。這個嚴重心理變態的殺人狂魔竟然也流下了屬於魔王的眼淚。

“將軍閣下,您看這個!”鬼子參謀拿着一張紙遞給了草場將軍。

草場辰己接過來一看,這就是一張便條,上面用工整的硬筆正楷書法寫着:爲南京城無辜遇難的三十萬軍民百姓報仇雪恨。署名是中華豪傑。

看着紙上這幾行蒼勁有力的字跡,草場辰己也忘了哭,呆呆的發起了愣。等他結束髮呆緩過神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問給他紙條的參謀,這條子是哪兒來的?參謀告訴他,紙條是從那間房裡找到的。他指的方向正是那個開着窗戶的房間。

就是那間房!草場辰己咬牙切齒。他當然明白,這張條子肯定就是那個打他一槍的刺客留下的!這人真可惡,打了他一槍還留下紙條。他以爲他是武松嗎?草場辰己回想起窗戶裡那雙仇恨的眼睛,禁不住連打幾個寒噤。那人太可怕了!

小心的把紙條疊起來放到錢包裡。他打算回去找人打聽打聽,這上面的中華豪傑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也許,兇手的身份就在這四個字裡了!

有了馮子才的幫助,任來風和他的人順利出了肇東縣,返回青岡。三天之後,傳來消息,日本關東軍第二方面軍第四軍集結重兵,在濱江省中部、吉林省北部展開大規模的剿匪行動。不管是佔山爲王的鬍匪、還是連莊會、保險隊,只要是沒有投靠日本人的,統統成爲了打擊對象。

這兩個省的綠林幫派在一九四三年的春天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其中,和任來風勉強能扯上關係的奶頭山神槍虎王虎耀峰,很倒黴的被鬼子列爲了重點打擊對象。

爲了對付神槍虎王,草場辰己出動了一個加強精銳步兵聯隊,把大炮拉到奶頭山的山腳下朝山上轟!戰鬥進行的時間不長,只用了不到一天。動靜卻不小,任來風在兵營裡都能聽見連綿不絕的炮聲。

事後,據說奶頭山匪幫在這次戰鬥當中全軍覆沒,匪首虎耀峰被鬼子活捉了之後餵了狼狗!

任來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悶悶不樂了一天。雖說這頭老虎背叛他在先,但怎麼說倆人也一起共過事,可惜了他那一手好槍法呀!

唐朝白居易在詩中寫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江湖幫派自古以來就存在,就像有白天就必然有黑夜,有山川就註定有海洋一樣。中華歷史上出現過無數的暴君、國土數次被異族侵犯,就連神州陸沉這樣的字眼都曾經出現過,但江湖幫派這個詞彙卻從來沒有退出過歷史的舞臺。鬼子的大炮,也一樣不可能讓他消亡。

等到了這一年夏秋相交之際,龍江省和吉林省的江湖幫派逐漸的又開始出現蹤跡了。

這一時期的江湖幫派規模普遍不大、做案子一般都比較低調,以至於到了夏末鬼子竟然也沒察覺。說沒察覺也不對,江湖人士作案鬼子肯定知道,只是案子都不大,沒引起鬼子高層的重視也就是了。

八月的龍江省,夏天熱、夜裡涼,雨水不斷。於小倩照樣在她的輜重大隊忙活;馮文英也去了她的第六支隊。在這雨天,似乎每個人都很忙,任來風反而成了最清閒的一個人。

閒着無聊,他帶了阿日斯蘭和兩個勤務兵打着雨傘走出了軍營。任來風想進縣城去轉轉。馮文英下部隊了,她把阿日斯蘭留到任來風身邊當個保鏢。這蒙古人雖然武藝不咋地吧,總是有股子蠻勁兒,比一般當兵的還是要強點兒的。

任來風也不騎馬,幾個人穿了長腰的膠鞋,打着油布傘慢悠悠的在漫天小雨中走進了縣城。這場面倒是有幾分詩情畫意,但身邊沒有相伴的美女,只有一個又傻又兇的韃子,真是辜負了這多情的天。

縣城外面幾乎見不到人,一直走到城門口了,纔看見三三兩兩進城的行人。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的雨水把縣城沖刷的一塵不染,不用環衛工清掃,地面上就像刷洗過一樣。

走在這樣的路上,心情不由自主的就放輕鬆了,所有的煩心事全都消失不見了。任來風甚至有想跳踢踏舞的衝動。放下雨傘往前猛跑了幾步,身後急促的腳步聲提醒了他,後面還跟着三個人呢。你再高興,也不能不顧人家的感受不是?

把傘重新撐到頭上,看路邊有一家叫德豐樓的飯館,任來風當先往飯館裡面就去。青岡縣也沒什麼名勝古蹟,更沒有什麼特色的娛樂場所,幾個大老爺們出門逛街,除了大吃大喝一頓還能幹什麼?

幾個人進來的時候飯館裡沒人,掌櫃的坐到櫃檯裡面打盹、夥計盯着門口在發呆。任來風他們一進來,夥計和掌櫃的同時驚醒了。一看來了客人,夥計趕緊擦桌子讓座,然後像唱歌一樣把他們家的菜譜背了一遍。末了問:“客人你們想吃點兒什麼?”

“給我們弄八個菜、一瓶燒鍋酒。”

這年頭的人都實誠。你說八個菜,掌櫃的肯定給你葷素搭配整上漂亮的一桌,絕對不會出現天價菜宰客的現象。任來風帶的錢不少,請手下人吃飯他從來不小氣。

時間不長,酒菜開始上了。

第六十章 呼叫援兵第二十三章 濟寧來信第三十章 司令部鬧事第六十六章 會戰結束第五十八章 中佐訓話第四十五章 酷刑逼供第十五章 金老爺子第六十六章 冰城槍炮聲第六十一章 日軍被炸之後第四十八章 姐姐派的殺手第五十七章 草原行軍軼事第三十二章 蘇俄酒店第一章 鬍子傷人第五章 煙槍探病第三十二章 蘇俄酒店第四十四章 馮文英的傷第十六章 恩怨由來第三十三章 被打斷的酒宴第二十四章 炮兵的力量第十六章 打進童府第五十五章 武藤之死第二十三章 白癡的妙計第四十五章 和委員長談話第五十二章 毆打第五十七章 圍三闕一第四十三章 死了個貴族第三十二章 盛京大酒店第七章 不聯合的後果第七十六章 日寇撤退第二十九章 立功贖罪第十四章 龍王廟埋伏第三十三章 臺籍新兵第二十五章 口供第六十七章 怒斬浪人第六十九章 又見老相識第二十二章 鬼子登門第四十五章 二次刺殺第三十六章 三十的忙碌第二十四章 巡捕上門第十九章 日機轟炸第三十一章 架出去第十一章 提幹第六十一章 日軍被炸之後第四十四章 擁擠第三十七章 逆天神炮手第十五章 東渡運河第十章 爲了女人第六十章 軍統馮站長第十七章 向鬼子發旗語第四十二章 武藤進鄭州第七章 新城增援第七章 不聯合的後果第五十一章 任來風進敵營第四章 走廊風景線第十六章 打進童府第六十九章 血戰簸箕山第十五章 金老爺子第十八章 誤傷友軍第七十六章 日軍要撤第二十八章 武藤的軍令狀第二十五章 打出去第二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二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五十四章 狙擊武藤第三十七章 飛虎營來援第九章 吉川將軍第二十二章 鬼子受難日第五章 西尾對武藤第二十一章 漢奸之間第四十三章 故人消息第二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四十二章 瓜分地盤第六十八章 人羣中間第五十六章 熱情的友軍第二十章 濟寧醫院第三十八章 吉田求援第五十九章 美女柔功第五十八章 防禦計劃破產第二十三章 圓形防禦陣第三十六章 飛行表演第五十五章 牛神醫被抓第十五章 引薦第五十九章 難過的支隊長第二十二章 活捉漢奸第十九章 獵人和狐狸第十八章 原地向後轉第五十五章 年輕的日本兵第四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六章 夜入賀宅第二十四章 吊橋第十三章 火車站鬥毆第二十三章 村口之戰第四十三章 坐車進城第六十六章 一招比武第八十章 夜叉芙蓉刀第一章 部隊缺肉第四十三章 李立山遇襲第三十四章 安全之地第四十六章 黃河渡口第二十二章 鬼子受難日
第六十章 呼叫援兵第二十三章 濟寧來信第三十章 司令部鬧事第六十六章 會戰結束第五十八章 中佐訓話第四十五章 酷刑逼供第十五章 金老爺子第六十六章 冰城槍炮聲第六十一章 日軍被炸之後第四十八章 姐姐派的殺手第五十七章 草原行軍軼事第三十二章 蘇俄酒店第一章 鬍子傷人第五章 煙槍探病第三十二章 蘇俄酒店第四十四章 馮文英的傷第十六章 恩怨由來第三十三章 被打斷的酒宴第二十四章 炮兵的力量第十六章 打進童府第五十五章 武藤之死第二十三章 白癡的妙計第四十五章 和委員長談話第五十二章 毆打第五十七章 圍三闕一第四十三章 死了個貴族第三十二章 盛京大酒店第七章 不聯合的後果第七十六章 日寇撤退第二十九章 立功贖罪第十四章 龍王廟埋伏第三十三章 臺籍新兵第二十五章 口供第六十七章 怒斬浪人第六十九章 又見老相識第二十二章 鬼子登門第四十五章 二次刺殺第三十六章 三十的忙碌第二十四章 巡捕上門第十九章 日機轟炸第三十一章 架出去第十一章 提幹第六十一章 日軍被炸之後第四十四章 擁擠第三十七章 逆天神炮手第十五章 東渡運河第十章 爲了女人第六十章 軍統馮站長第十七章 向鬼子發旗語第四十二章 武藤進鄭州第七章 新城增援第七章 不聯合的後果第五十一章 任來風進敵營第四章 走廊風景線第十六章 打進童府第六十九章 血戰簸箕山第十五章 金老爺子第十八章 誤傷友軍第七十六章 日軍要撤第二十八章 武藤的軍令狀第二十五章 打出去第二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二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五十四章 狙擊武藤第三十七章 飛虎營來援第九章 吉川將軍第二十二章 鬼子受難日第五章 西尾對武藤第二十一章 漢奸之間第四十三章 故人消息第二十四章 水到渠成第四十二章 瓜分地盤第六十八章 人羣中間第五十六章 熱情的友軍第二十章 濟寧醫院第三十八章 吉田求援第五十九章 美女柔功第五十八章 防禦計劃破產第二十三章 圓形防禦陣第三十六章 飛行表演第五十五章 牛神醫被抓第十五章 引薦第五十九章 難過的支隊長第二十二章 活捉漢奸第十九章 獵人和狐狸第十八章 原地向後轉第五十五章 年輕的日本兵第四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六章 夜入賀宅第二十四章 吊橋第十三章 火車站鬥毆第二十三章 村口之戰第四十三章 坐車進城第六十六章 一招比武第八十章 夜叉芙蓉刀第一章 部隊缺肉第四十三章 李立山遇襲第三十四章 安全之地第四十六章 黃河渡口第二十二章 鬼子受難日